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在大学教育阶段,体育学科作为基本课程之一,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体育教学也需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针对答题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简析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改革 创新
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意义重大,而且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体系严谨而广博。目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竞技训练为主,以考试分数与达标率为主要评价标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较低,且学习效果一般。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现阶段,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时代特色与竞争手段,在各个教育领域都提倡素质教育。而大学教育作为学生接触的高等教育,对其将来的生活与就业影响巨大,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因此,大学体育教师根据现代社会的时代特色,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目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学习与就业做准备。其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人才培养涉及到高校教育各个方面,体育学科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服务。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创新思路
(一)创新大学体育教学理念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改变大学体育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重视身心健康,教师可以以现代健康教育理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参加体育训练,促使体育活动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同时,大学体育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以竞技为目的,应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目标应该更加多元化与全面化,促使整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该脱离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快乐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他们能够愉快自发、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二)优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对传统的体育课程进行重组、加工或整合,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并且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更加实用与有趣的体育教材,创新教学形式,开发出新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与目的,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多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化需求。另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年龄特点,以及大学体育教学的特色与规律,这样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训练,最大程度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改进大学体育教学方法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学生为主体,并且为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具体的大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应该使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围绕学生为中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大学体育运动的奥妙,感受到参加体育训练的乐趣。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善意启发他们,关注其心理变化,为他们营造一个尝试与探究并存的体育课堂,充分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动力与兴趣。另外,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个人见解与看法,并且对于学生的意见,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训练,针对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与学生需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改革与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国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4-45.
[2] 张秋阳.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79-80.
[3] 刘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刍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06-108.
摘 要 在大学教育阶段,体育学科作为基本课程之一,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体育教学也需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针对答题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简析分析探讨,同时提出一些有效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教学改革 创新
体育教学作为大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意义重大,而且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体系严谨而广博。目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竞技训练为主,以考试分数与达标率为主要评价标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较低,且学习效果一般。
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现阶段,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时代特色与竞争手段,在各个教育领域都提倡素质教育。而大学教育作为学生接触的高等教育,对其将来的生活与就业影响巨大,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因此,大学体育教师根据现代社会的时代特色,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目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学习与就业做准备。其次,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源泉,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人才培养涉及到高校教育各个方面,体育学科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课程之一,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需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服务。
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创新思路
(一)创新大学体育教学理念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改变大学体育的教学思想,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重视身心健康,教师可以以现代健康教育理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通过参加体育训练,促使体育活动成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同时,大学体育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以竞技为目的,应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目标应该更加多元化与全面化,促使整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该脱离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快乐教育,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他们能够愉快自发、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二)优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
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对传统的体育课程进行重组、加工或整合,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并且恰当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采用更加实用与有趣的体育教材,创新教学形式,开发出新的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与目的,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多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化需求。另外,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年龄特点,以及大学体育教学的特色与规律,这样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训练,最大程度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改进大学体育教学方法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学生为主体,并且为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具体的大学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应该使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围绕学生为中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发现大学体育运动的奥妙,感受到参加体育训练的乐趣。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善意启发他们,关注其心理变化,为他们营造一个尝试与探究并存的体育课堂,充分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动力与兴趣。另外,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个人见解与看法,并且对于学生的意见,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总之,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体育训练,针对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与学生需求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改革与创新,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国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44-45.
[2] 张秋阳.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3.19:79-80.
[3] 刘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刍议[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