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解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
  
  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重要思想,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第一次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改造客观实际和主观世界的一项重要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现了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真理性。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突出社会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强调社会发展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
  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既是一个类的存在,又是现实的、具体的生命个体。人首先是个体的,然后才是社会的。有了人及人的需要,才有生产,人是发展的动力和历史的原点。以人为本中的“人”指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其实质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是人格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自觉理念。把现实的人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也就是把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在社会上的一切努力、奋斗、牺牲无非都是为了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我们要尊重个人价值,要保护个人的合法权利,也意味着对人的活动所面临的对象,都应注入人性化的理念。对现实社会中一切不尊重人的、违背人性发展的现象进行反思和批判。
  其次,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自然属性依附于人的社会活动。作为社会的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而整体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个体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没有整体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就失去了个体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以人为本的“人”还指类存在意义上的人和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即作为群体的集体和人民。社会的人它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严、安全、公正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所讲的“人”是从现实的、感性的人出发,从人的实践出发去揭示人的本质。它看到了人的社会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看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最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就是要求我们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必须一切以人为本位、一切以人为核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把满足人们的需要、维护人们的切身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标准。倡导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状态的根本标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的价值取向。把不断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就是围绕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一切发展、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人的发展程度决定社会的进步程度,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沉思考,适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迫切需要,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丰富了唯物史观。以人为本是我们党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的新的科学理念,不仅是时代发展理论的升华,而且代表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
  第一,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从低级文明到高级文明,从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历史是一个以人的依赖走向物的依赖再走向自由个性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寻求人自身的解放从而走向全面发展的历史。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的肯定,又是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因为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发展的根本标志。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解决当代中国具体问题的科学理论工具。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长期以来缺乏人的意识,建国以来又长期处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中只有社会集体的概念,只关注客观世界的改造,而对人本身的世界关注不够。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环境生态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现象十分明显。我们要转变发展观念,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内容,真正把以人为本变成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当做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视效率,不重视公平。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社会发展不叫全面发展,同样,只有经济和社会发展而没有人的发展也不叫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正是抓住了发展的核心和本质。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融入党的执政实践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人的任何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的目的,也是执政兴国的目的。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定要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总之,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既是对以往旧哲学理论知道写的人的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以人为本更加突出了人在历史观众的作用,更加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人的发展摆在了优先的地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目标。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弄清它的内涵和深远意义,我们才能把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从而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科学的价值导航和思想指引。
其他文献
给点阳光鲜花就会灿烂,有点雨露小树就会茁壮,对于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就是阳光,就是雨露。五年来,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力争体现新课标:在知识的萌生、形成、发展三大环节上,注重学生数学的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
期刊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包括备教案,备学生 ,备教法,精确理解、掌握各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先了解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预测,也可能是在以往教学中的遇到的。)并且能找出这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深入思考。  (一)对学生的思考  学生是教学的基本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
期刊
摘要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给以思维产生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延迟判断。二、培养思维的严密性。三、培养思维的的多样性。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将要学习的或正在学习的内容。四、注重思维的递进性。在教学中分化难点是我的最爱。问题由易到难更加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激发他们探索规律的兴趣。总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要争取让学生做到三点:敢想、敢说、敢做。只要方法
期刊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玩耍是孩子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人类的童年,正是通过大量反复不断的游戏,才得以启蒙,进而学会生存与发展的。古往今来,多少孩童在游戏中增长知识、悟出道理的故事传为佳话——司马光砸缸、张衡数星星、李四光疑巨石、卡特兄弟发明飞机……我们用这些通俗易懂的游戏故事教育着学生,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启发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究、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立志。  世上有厌倦学习的学生,却没
期刊
新时期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则必须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发扬教学民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打破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
期刊
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与数学课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评价以及课堂教学技术与教学手段改革认识的基本准则,是指导人们建立起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教育评价观、信息科技观。  (一)基本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程观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既要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又要体现数学的工具性、语言性、创造性和文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从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本文首先阐明了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接着从物理课堂案例中说明了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物理课堂教学给出了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阐明了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发了学生创新实践的潜能,形成了良好的团结协作意识,真正进入“自主、合作、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讨论了一类非线性中立时滞系统的无源性的充分条件,并推广了中立时滞系统无源的结果。  关键词中立;非线性;无源;李雅普诺夫函数  近年来中立时滞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许多工程系统可由中立微分方程建模,如包含气液体管道的热量转化过程 ,全波等效电路 等。而中立时滞系统经常出现在自动化控制,人口动态等问题的研究中 。目前对中立时滞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稳定性上,而对于线性中立时滞
期刊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为重点,是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实验教学是开展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教学活动。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与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特别是在国家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应该大力的开展创
期刊
新课程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并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受益的基础。因此,培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