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美术“同课异构”教学之我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lin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时代要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引发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全体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从而达到教学中长善救失,取长补短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同课异构”教学中,参与教师要在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听课者清楚地感觉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同课异构”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既然“同课异构”有如此多的教学优势,那么我们如何在艺术课教学中进行研究应用,自然也就成了我们艺术课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下面就自己在“同课异构”教学中的一点研究心得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探讨。
  首先,艺术美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教学科目。我所探究的是音乐与美术的“同课异构”教学。音乐是从听觉上让学生去感受美,美术则是从视觉上让学生去体验美。如果将现有教材中可以将音乐和美术内容相近的课题加以融合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美术的领悟,另一方面可以节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领悟一些其他艺术形式的魅力。这不但可以使音乐和美术教学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在声音与图像等多方面进行融合,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架起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桥梁,也许是一件有趣、有效的教学趣事。
  一、确立音乐、美术相通的教学理念
   音乐就是一幅流动的时间画面,这是一幅用和声当色彩,旋律做线条所描绘的只能用听觉去体会的心灵之画。我国著名的音乐家马思聪告诉我们,有些音乐就是描写画的,如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24个前奏曲《亚麻发的少女》、《月光透过树叶》等。而俄国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的交响曲《死岛》,就是根据一幅同名的名画而创作的。而美术則是一曲流动的音乐,是用赤、橙、黄、绿、青、蓝、紫谱写的一首多彩的旋律,谁能说莫奈的《日出》、《大海》,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不是一首优美的旋律呢。同时,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平台。美术、音乐课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画”“唱”的一定技巧,而且要通过画、唱去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的美术作品又宛如一支美好的乐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难怪有人说,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这些足以说明美术、音乐间是有着一种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的。
  二、创设音乐、美术交融的教学情境
   1.契合是“同课异构”的前提和基础
   音乐与美术“同课异构”的前提是一定要创设契合的教学情境。如德彪西的《大海》与莫奈的《日出》,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和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艺术美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因此,音乐课完全做到让“学生心中有画”“让教室有情有景”。在美术创作中,古今中外,许多画家也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创作滞涩时,听一曲动人心弦的乐曲,会使人思路奔腾,情思遄飞。的确,一曲流动的音乐有助于开拓人的思维,调动人们的情操。如果播放一曲典雅的音乐,随着旋律的起伏,体会那种高山流动般的音乐所蕴藏的生机。而情致感发时,再提笔一气呵成,泼墨挥洒高山流水画卷,画中自然也会流露出无尽的旋律与韵味,使山川、河流的美跃然于纸上而栩栩如生。因此,美术课交融的情境同样需要美的音乐;“学生心中有乐”,才能提起精、气、神表达出心中美的事物,描绘出富有情感的画面。
   2.互补是“同课异构”的法宝和保障
   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势,但也必然有其不足之处,“同课异构”则弥补了教学中这一缺点,他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维度丰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促使学生全面而深刻的理解问题,把握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3.交融是“同课异构”的升华和拓展
   “交融”是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合理有效互补并产生超乎想象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优秀的“同课异构”教学就可以实现这种有效的化学反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精神思想有效拓展和升华,尤其是在德育教育方面。因为学生可以从艺术的合理性、规律性、和谐性中体验一种有序的美,在这种美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达到怡情育人的目的。。
  三、调动各种教学手段使“同课异构”走向具体深入
   在音乐、美术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作用,采用音乐、美术互动的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全新的视听享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促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审美对象的清晰表象,提高感知速度,并在潜意识里,对审美对象产生美感,提高教育效率。当然,如何采用音乐、美术互动的教学方法,不仅着眼于多媒体教学,还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际,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也就是把音乐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美术课中去,把美术课的方法有机结合到音乐课中去,互相借鉴,切不可公式化。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好导向工作,当我们启发学生为音乐描绘一幅图像的时候,我们教师不应当诱导学生一齐去寻找同一种图解,而是应该启发每个学生用各自独特的画面构思去表达同一个音乐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地创造,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音美教学中“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方法还有很多、很丰富、很具体的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究,这些有效的教学探索和研究势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学习体验,拓展学习视野,提高审美水平,使师生共同陶醉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同课异构”的美的教学体验中。
其他文献
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忍俊不禁的气氛中才能进行。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幼儿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忍俊不禁,就是鼓励幼儿畅谈自己突发的奇特想法,教师不批评、不挑剔,使幼儿消除“挨批评”的恐惧心理,从而获得创造的乐趣与自信心。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给幼儿创设自由而忍俊不禁的氛围,幼儿五彩缤纷的思维世界才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
期刊
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氛围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響着课堂教学氛围。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课堂氛围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只有通过
期刊
学习英语,目的在于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有些初学者学习不久便觉枯燥无味,甚至出现畏难情绪,这归根到底在于某些学校个别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单一,过多地强调学生死记单词,硬背课文。如何改变学生学习外语的被动局面呢?这就要从培養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做起。具体措施如下:  一、确立学习英语的目标  学生初接触英语,就像刚接触母语一样,会产生一种新鲜感,这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介绍一下有关英语的背景知识,可
期刊
有效教学不仅取决于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且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气氛。不同的课堂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辅助教学行为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一、积极的课堂气氛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发展特点的   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心理现象。课堂气氛是师生共同营造的,但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的心理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和学生应该成为合作者,课堂教学不应是教师发号施令的“一言堂”,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因此,我在课上力求生动活泼,使学生充分参与,乐学,爱学,进而学好,在我校多年倡导的“六导式”教学法和近年提出的“多元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积极尝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特色,现以三年级上册数学《年月日》一课为例,作以总结。  一、课前收集资料,师生共同完成  《年月日》一
期刊
自古以来,残障学生的人生是坎坷的,但又是美丽与精彩的。他们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具有一种不同于常人的自卑心理,他们从内心感觉上天的不公平、周围人群的歧视以及从中衍生出来的孤独、寂寞、极端甚至是仇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从“心”出发,消除残障学生心中的障碍,改变其自卑心理,使之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人文关怀,暖流涌动  残障学生是一个生理上有残疾,心理上有创伤的不幸学子,由于社会上的种种偏见,人们
期刊
责任是每一个人立足社会、开创未来的基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为人父母,养儿育女是责任;身为儿女,孝敬老人是责任;经商开店,诚实守信是责任;悬壶行医,救死扶伤是责任;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是责任;头顶一枚军徽,报效祖国是责任。  一、责任概述  什么是责任呢?《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 责任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承诺,是指对工作的负责、是对社会、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学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充满生活气息  教学情境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师生合作与互动,共同捕捉生活中的数学
期刊
初中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教师,我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的储备,也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索能力,除了课上的40分钟去传授知识,还要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做好学生的教学工作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一、备课   作为一名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丰富的备课准备工作。这一堂课上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备课的准备是否充足。学生来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方法。那
期刊
一、说教材  小时候我们都观察过蚂蚁,看到他们整天忙碌的样子,我们想到了勤奋、团结,看到他们用触角“说话”,我们又感到“神秘”,所以,这一贴近幼儿又让幼儿充满兴趣的活动并应运而生。  二、教材分析  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美术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优美的画面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净化幼儿的心灵,启迪幼儿的智慧。了解幼儿在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的特点的基础,根据幼儿好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