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曾指出:国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八股的余毒。而今,八股作文和以八股的方式读书教语文并不鲜见,令人担忧。我认为议论文写作八股化表现在三个方面:结构单一化、用例平庸化、语言贫乏化。议论文写作呈现平庸化、模式化,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自我的缺失。记叙文写作讲究自我,讲究真情实感,议论文何尝不是呢?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以我论物,万物亦著我之思、之情。须知八股与应试,是语文的死敌。活生生的文本被僵硬化,不可能使学生受益。要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告别八股模式。
我以大家熟知的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现今的议论文写作如何走出八股。
一、结构严整灵动
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构成是论点、阐释、例(引)证、分析、结论,符合说理的一般思路。《六国论》的结构则完美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我们认为所有议论文其实由三部分构成:叙、析、评。一般的论证方法和规则往往是先评,后叙,再析,再评,这样的结构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文章的外部结构、内部论证均采用这样的构成方式,或者说均用这样的结构去套写论说文,再加上缺少严密性,就会造成结构的单一化、模式化。其实,这三部分构成并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我们不妨改变它们的顺序,形成多种组合,这样就会使文章结构具有多样性而变得丰富、灵动。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文章开头即采用叙的形式,由叙述赶考途中所见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和“蚁族”现象,两相对比引出论点要有一颗超脱平庸的心。全篇先叙后评再析,层层深入,结构新颖严整。
因此,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完全可以通过三个基本元素的多种组合实现结构的多样化、丰富化。
二、论据典型鲜活
典型而鲜活的论据如源头之水,能给文章带来活力。首先,论据的选择要求典型、真实,切合题旨;其次,要敢于弃旧用新,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往往效果会更好。有些学生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我们分析《六国论》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阅卷者的疾声呼吁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开始意识到作文是需要以生活作为支撑的,是我们该告别假大空的时候了,尽管这样的改变非一日之功。高考作文阅卷专家骆冬青教授评《拒绝平庸——风沙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洄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恰恰是现在高考作文中最缺少的,那就是要有自己,要有切己的感受,要关注生活。这样才能写得好,而现在太多的高考作文空话太多,虽然辞藻华丽,但假大空,没有真性情的流露。又如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更是考查学生对当下生活的关注与思考,那些懂得品味生活、思考生活的学生才能够脱颖而出。
三、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价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的语言必不可少。
在语言方面,《六国论》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既章法严谨,又富于变化,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如:“咱这文章由于思想觉悟不高,很多内容都是个人观点,估计非得零分不可了,不过咱不怕,考不上大学,咱也写书去!”(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嬉笑怒骂成文章,看似寻常见奇崛。收尾之处,放诞恣肆而能“反戈一击”,足见才思,足见胆量。又如:“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阿玛尼,时尚吧?世界顶级十大奢侈品牌之一。于是,时尚成了啥?成了只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文章开头出语不凡,作者用调侃的笔触、俏皮的语言,将“品味时尚”这样的严肃话题写得轻松洒脱且意味深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就会有长进。
议论文写作应当追求严整灵动的结构、典型鲜活的论据、形象畅达的语言,方能真正拒绝平庸,拒绝八股。
我以大家熟知的苏洵的《六国论》为例,谈谈现今的议论文写作如何走出八股。
一、结构严整灵动
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构成是论点、阐释、例(引)证、分析、结论,符合说理的一般思路。《六国论》的结构则完美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我们认为所有议论文其实由三部分构成:叙、析、评。一般的论证方法和规则往往是先评,后叙,再析,再评,这样的结构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文章的外部结构、内部论证均采用这样的构成方式,或者说均用这样的结构去套写论说文,再加上缺少严密性,就会造成结构的单一化、模式化。其实,这三部分构成并不是单一的、固定的,我们不妨改变它们的顺序,形成多种组合,这样就会使文章结构具有多样性而变得丰富、灵动。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拒绝平庸——风沙渡》,文章开头即采用叙的形式,由叙述赶考途中所见名为“风沙渡”的小餐馆和“蚁族”现象,两相对比引出论点要有一颗超脱平庸的心。全篇先叙后评再析,层层深入,结构新颖严整。
因此,我们在议论文写作中完全可以通过三个基本元素的多种组合实现结构的多样化、丰富化。
二、论据典型鲜活
典型而鲜活的论据如源头之水,能给文章带来活力。首先,论据的选择要求典型、真实,切合题旨;其次,要敢于弃旧用新,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往往效果会更好。有些学生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我们分析《六国论》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作者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近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阅卷者的疾声呼吁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开始意识到作文是需要以生活作为支撑的,是我们该告别假大空的时候了,尽管这样的改变非一日之功。高考作文阅卷专家骆冬青教授评《拒绝平庸——风沙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洄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恰恰是现在高考作文中最缺少的,那就是要有自己,要有切己的感受,要关注生活。这样才能写得好,而现在太多的高考作文空话太多,虽然辞藻华丽,但假大空,没有真性情的流露。又如2010年的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更是考查学生对当下生活的关注与思考,那些懂得品味生活、思考生活的学生才能够脱颖而出。
三、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价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的语言必不可少。
在语言方面,《六国论》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既章法严谨,又富于变化,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如:“咱这文章由于思想觉悟不高,很多内容都是个人观点,估计非得零分不可了,不过咱不怕,考不上大学,咱也写书去!”(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品味时尚》)嬉笑怒骂成文章,看似寻常见奇崛。收尾之处,放诞恣肆而能“反戈一击”,足见才思,足见胆量。又如:“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买阿玛尼回家当抹布使。阿玛尼,时尚吧?世界顶级十大奢侈品牌之一。于是,时尚成了啥?成了只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文章开头出语不凡,作者用调侃的笔触、俏皮的语言,将“品味时尚”这样的严肃话题写得轻松洒脱且意味深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就会有长进。
议论文写作应当追求严整灵动的结构、典型鲜活的论据、形象畅达的语言,方能真正拒绝平庸,拒绝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