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调侃王石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普通人婚变,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不值得侧目;如果换成名人,关注度会大大提升,但未必有太大社会意义;如果还引发大众争议,则其中必有深意。
  名人的隐私权应做让渡
  王石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平时形象甚佳,这次居然也不能免俗,自然引发各种争议:有批评的,有维护的,但更多的,是各式各样的调侃嘲弄,变成了一起娱乐事件。
  按电视主持人胡紫薇的说法,“王石并无可伤及公众利益的公权力,所以如有婚变,也应视作隐私、家务”,王石之所以挨骂,“实质上是中国人仇富心态的泛滥”。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尽然:作为名人,隐私权本该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渡;而婚姻,从来就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建国后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即是《婚姻法》)。称名人婚变为“隐私”,归大众热议于“仇富”,把问题简单化了。倘若先放下一人一事的是非,借社会反应来观察中国当下的婚姻现实状况,倒不失为好时机。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看,人们所关注的元素,非但不八卦,反而均是重要问题。比如网友关心王石与前妻的关系,以及王石是否“净身出户”,便涉及到对女性的保护问题。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犯了“七出之条”,无需官府裁决,丈夫就可以把妻子赶出家门,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三不去”保护妻子权益,其中一条便是“前贫贱后富贵”,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以王石前妻的家庭背景,对王石的房地产事业据说不无助益,如今功成名就,却与前妻离婚,难免有“忘恩背德”之嫌。在当下,富人借“婚姻自由”、“爱情至上”之名,行剥夺配偶权益之实,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公众有此联想,亦属自然。
  老人娶了少妻是对年轻人机会的剥夺
  再说“老夫少妻”,从来便是容易引起非议的事情。之所以犯忌,不利于人类繁衍,此为其一;它所包含的不平等,则更为重要。老人娶了少妻,这自然是对年轻人机会的剥夺。这在今天,已不太好意思拿到台面上说,但在历史上,确实造成过很严重的社会问题。韦斯特马克在《人类婚姻史》一书中,便提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大洋洲某岛,年轻漂亮的女子通常都被老头娶走了,年轻男子因为钱少只能娶老年寡妇。王石遭到大众非议、年轻人嫉恨,从历史上是可以找到缘由的。
  由此涉及到如何保护弱者、抑制强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强者便该占有更多资源。比如作家石康就说:“中国目前的成功分子,从王石到冯唐都算上,都在通过搞离婚来补课,是中国欠他们的,在他们年轻时,应得到的是大量姑娘及损友。”如果说这话还带有一种对青春的惋惜,那么财经评论员周克成前不久关于一夫一妻制的言论,就更加无耻。周说:“一个优秀的男性本来有欲望、有能力同时结交多个女朋友……一夫一妻制相当于限购令,一个男子本来有本事买两套房子,但你规定他只能买一套。只有懦夫才会欢迎这样的规定。”此类说法,遭到广泛批判,但“强者通吃”仍然是很多人信奉的法则。
  这种“强者通吃”的社会是否值得追求?同样考察历史,过去皇帝、诸侯和富商,可以娶数十甚至数百女子,穷人则可能打一辈子光棍,“内多怨女,外多旷夫”,对多数人来说,有何幸福可言?一旦权力、金钱决定了婚姻,普遍的社会悲剧也就由此引爆:“富家厚纳聘,贫者窃妻去”,这就是“抢婚”;男方省聘礼,女方省嫁妆,于是出现“童养媳”……
  相反,观察历史文明演进的轨迹,其中一条明显的线索便是对强者的束缚:一夫一妻的确立、妇女地位的提高、离婚财产分割法律的制定……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束缚越多,这才是文明的体现。
  上述论说,并不意味着我们反对离婚,离婚作为对不幸婚姻的补救,正是在维护婚姻的尊严。回到王石婚变本身,因为事实不清,现在难以判断是非,但出于对强者的警惕,以及名人的示范效应,公众对于王石的调侃嘲笑同样不能说完全无理。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如果把个人选择放到不容旁人嚼舌的最高点,这就意味着任何公共道德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后者必须在大众争议中形成。这是王石作为公众人物必须付出的代价,相信他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而对于大众来说,也仅当止于舌尖,不必试图更进一步。
其他文献
那些见面时明明聊得还不错的男人,为什么散场后黄鹤一去不复返?真相就是:其实他没那么喜欢你。然而,当你接受了失败的现实后,某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里,他又出现,给你一个不成不淡的问候,提出一个爱去不去的约会申请。你去了,嗯,感觉还是不错。然后,接下来,他又是很久都不出现。msn在线,也不说话。也许,也许你会想着女人也要主动一些,也跟他在msn上委婉提出见面。也许,他当时答应了。也许,后来会以开会
期刊
第一次看到张爱玲的书是高三时候,在一个女朋友的家里。她的小房间在她们家客厅的后面,阴面,窄窄的一条,仅够放下一张床和书桌。在暗而黄的空气里,她郑重地拿出一套张爱玲文集给我看,印象里,就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那一套,如果记忆没有出错,她买的应该是92年的第一版,几年后我买的时候,已经迅速地到第八版了。  非常简洁、或者说简陋的浅黄色封面,和后来《小团圆》等的精致繁华,不可同日而语。  我并没有对她一见钟
期刊
女也不是仅此一对,你的母亲也同样是想把你卖给有钱人,问题是虽然外人看着常常有所非议,女儿已经潜移默化中接受母亲的灌输和观念,什么样的母亲就教出什么样的女儿,这样的母女之间,常常有她们自己的小世界和默契。并且所形成的价值观的堡垒,常常是坚不可破的。  你给我写信抱怨你母亲让你去整容而你不愿意。假如你的原因是,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你不想按照你母亲的安排走,你想要属于自己的自由。那我倒是还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期刊
她知道那天下午要下雨,所以带了把伞。但没有人知道会是那样的雨。  雨把天地都连在一起,昏黄,咆哮,回到洪荒时代。她在办公室里看著,心慌得要命,雨终于小了的时候就急著要回去。其实没有人等她。家在外地,她未婚。  她在植物园附近的路边上惶惶地站著,企图等公交,但很快就放弃了:街道变成了河流。她决定步行回家。小心翼翼地穿越马路,刚走了三四步,一股大的水流直直地打在身上,她像被连根拔起的树,轰然而倒。忽然
期刊
我们已经说了很多很多年这个地球就是一个村,名字叫做地球村。  可是,一个村子是不是应该有大家都读得懂的语言?兹事重大,徐冰做了一个尝试,他用生活中常见的符号表达情绪及记事,无需翻译便可一目了然。  读图时代汹涌而来,七零后已经有不少人是读漫画长大的,他们对图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符号语言不适宜表达恢宏的主题,也不适宜抽象、复杂的内容呈现,但在动态、情绪以及日常事物的表达上有明显的优势。  这里
期刊
今年安徽的高考作文题为“梯子不用时横着放”。这是我所见到的最靠谱的命题。和早几年的“弯道超越”的命题不同。弯道超越的好与坏,开车的人、跑步的人才明白,这种经验的限制,对于很多考生不公。梯子是寻常物件,大部分人都用过,没用过的也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就大致按高考的要求时间。写了这么一篇:  梯子是有用的东西。你可以借着它,攀到更高的地方,去换灯泡,修屋顶,去救被卡住的猫,等等。用完仍放那里,小孩子看
期刊
说起来,特雷萨和方健雷结婚倒没有多少年,但是他们结婚晚。特雷萨以前的男朋友叫刘川儿,这两人谈婚论嫁也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了,可后来还是分开了事。  刘川儿比特雷萨个子矮,学历低,他父亲以前是铁道部某副部长的司机,后来不开车了,在部机关的行政司当调度。刘川儿靠他父亲的关系在铁道部下属的运输协会当出纳。  这样的一个人才,特雷萨的母亲自然是无论如何也看不上。刘川儿上门几次,老太太从来不露面,一次实在避
期刊
五月十四日,六叔吴祖强(音乐家,曾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率领在京的吴家所有子弟一起去八宝山革命公墓,给我的祖父祖母扫墓。我用毛笔在一张宣纸八行笺上写了一段祭文,装入他们合并在一起的骨灰盒内。  历来人们形容美好婚姻爱情时,会发誓“不能同月同日生,但愿同月同日死”。但真能做到吗?古代时期,有所谓封建礼教管着,此类情况也不过说说而已,并不普遍。今天则更加少见了。婚姻成了一种相对,外遇成了一种绝对,以相对
期刊
微博  佚名:丛维熙,北京作家,写过《大墙下的红玉兰》。有一年,丛维熙住的小区外墙装修。一民工坐在吊篮里刷墙,经过他家的窗口,见丛维熙正坐在窗前写作,问,您是作家?丛维熙笑笑。民工又说,您知道有个作家名叫莫言吗?俺老乡,山东高密的,可有名了。丛维熙点点头,顺手给了他一包红塔山。过了些日子,在一次聚会上,丛维熙遇到了莫言,闲聊时,就和他说起这事。莫言说,没错,俺是山东高密人。第二天,丛维熙收到一份快
期刊
“师爷,开始吧,乡亲们在催了。”  潘朝绪揉揉鼻子,悄悄把垂帘掀起来一条缝。从缝隙中,看到台下已经熙熙攘攘地聚集了百十号人,这都是慕名来看戏的乡亲。潘朝绪是“枣梆”艺人,早年凭借年轻秀气,经常反串旦角,表演活泼俏丽,一来二去,就落得个“大闺女”的诨号。不过这几年年龄大了,嗓音不脆生了,动作不灵活了,演旦角就不再灵透。好在几个徒弟都比较争气,像珍珠帘、史文秀、樊武扎、庞石贵、侯福勤几个,个个拿出去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