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课堂发言,老师们一直很重视,但是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越到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孩子越少的普遍现象。这除了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没有把握好时机,为孩子打好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为了提高孩子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应该从低年级抓起,让学生“说”好数学。
  一、营造轻松氛围,克服畏难心理,使学生敢说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用语言描述时往往产生畏惧心理。叶圣陶先生要求在说话训练时能为学生设计一种“境界”,“迫使学生的口头表达愿望合理且丰富地产生”。他说,这是一种“开源”的办法,比一般单纯指定学生说这说那要合理,而且有效。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消除心理压力,激发他们参与说话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敢说愿说。
  以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四册“倍的认识”一课教学片段为例。这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倍的含义,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是学生理解的重要途径。怎样从直观的观察引到抽象的语言描述呢?
  [镜头一]在黑板上贴出图片: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让学生拿出图片照着黑板摆一摆,比较这三种花的朵数,试着找出其中的倍数关系,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镜头二]蓝花的朵数不变,变一变黄花的朵数后,再来比一比变了之后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学生用图片操作,并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变法)
  在以上各环节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配上了轻柔的音乐,使学生放松心情,大胆地敞开心扉,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即使老师设计时从实物到图片再到数字,由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难度逐步增加,学生的学习激qing也没有衰减,反而逐步加强。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第二次的大方交流直至第三次的争先恐后,学生从心理上战胜了自我,走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提供思考模式,化解表述难点,使学生会说
  数学语言不是简单的书面语言,也不同于生活语言,它的特点是准确、简洁和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不够严密,缺乏逻辑性、完整性,语言的组织能力比较弱,这样就阻碍了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表达。
  如计算教学中,学生们往往满足于答案的得出,对于结果的由来则不感兴趣。为此,许多学生只会做题目而不会说算理。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抓住核心,构建出一个统一的思考模式,给学生一个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台阶”去认识和理解算理。如学习国标本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许多学生在新课学完后不知怎么做这类口算题,感觉很困难,一些学生干脆用笔算的方法来计算。我认为教学时老师应多和学生交流每一题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思考模式。如计算“24+9”,教学时老师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如下图)让学生明确有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把9分成6和3,先算24+6=30,再算30+3=33;第二种,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13,再算20+13=33。在明白思考方法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提炼并说出思考过程。比如,一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把24(或9)分成()和(),先算()+()=(),再算()+( )=()。之后的练习中,老师可让学生按照这种模式来说思考过程,直至熟练。由于这类题有两种方法,学生在解题时经常会混淆,初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算式上做个分解标记,标明是把两位数去分(如24分成20和4)还是把一位数去分(如9可以分成6和3),然后再算。
  利用这种方法,有效地化解了语言表达的难点,又由于这一模式带有儿童化的语调,比较容易上口,学生们都比较喜欢,一节课下来学生已经能清晰地说出计算的过程,原本枯燥的计算课散发出了一股童趣的芳香。
  三、变换师生角色,提供交流机会,使学生想说
  善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这是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想说,就有必要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
  在低年级学生心目中,老师是最了不起的,如果能当一回小老师,那无疑是值得骄傲和兴奋的事。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我在教国标本苏教版第一册“连加连减”时,于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事物口头编一道连加的题目或者连减的题目,谁编的题被大家认可了,就可以当一回小老师,指定班内的某个同学来回答,并由小老师判断对错。这一招很有效,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编起题目来。如:我原来有3支铅笔,买了2支,又买了5支,现在一共有几支铅笔?妈妈买了10个苹果,我吃了2个,爸爸吃了1个,还剩几个?……有一个学生想编一道连减的题,可回答时有些紧张就编成了:我原来有5本本子,借给小明1本,又买了2本,我现在还剩下多少本?有不少学生认为他编的不符合要求,旁边的同桌站起来不耐烦地说:“我知道,他编的是有加有减的题目,列式是5-1+2=6(本)。”充满童趣的回答引得听课老师哈哈大笑,也博得了其他学生的阵阵掌声。是啊,有什么不可以的,这不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加减混合题吗?
  四、引进家长评价,延展练习空间,使学生乐说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课堂上的时间有限,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为此,我们不妨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将课上来不及一一反馈的内容,布置学生回家讲给家长听,让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互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教学国标本苏教版第四册的“认识方向”后,我设计了一个亲子活动。
  [活动1]将课上学到的四个新方向(东南面、西南面、东北面、西北面)结合家中的实际环境说给家长听,()在()的()面。
  [活动2]在江苏省地图上找到无锡、苏州、常州,说出这三个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
  家长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评价表上对学生作出评价。除此之外,学生也可以出题考家长。这样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由于其学习空间的特殊性,学生能无拘无束地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当得到家长的肯定时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在快乐地“说”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智慧地渗透到每天的每一个教学行为中,让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享受到交流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作者单位:通榆县瞻榆镇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创新环境
期刊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直至圆满完成。学生写作也是一样,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有表达的欲望,使写作成为一种乐趣,成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渠道,这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增强感知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面对文题无从下笔,写来写去
期刊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方法。我认为作为美术教师应不断地探索一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绘画创作。  一、学会添画  添画是指在已画好某些形象的画面上,启发和指导学生添加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人物或其他物象,从而使画面构图形式完整,内容具体而充实。有些学生画的画面很单调,只有一些主要的事物,我就启发他们对画面进行联想,把一些相关的东西添画进去,使画面丰富多彩。其实,添画是绘画创作
期刊
人的素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广义的素质是指一个人全部的生理与心理的特质系统,即一个人的身心系统。人的素质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有在后天的各种活动中养成的。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决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而应该让这种能力的培养根植于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  (一)以学生为主,以发展为本,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还给学生一个自主发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的影响。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
期刊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问生答是一种常态,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便开始揣摩教师的答案,以使自己的回答更贴近教师的预设,因此得到肯定与赞许,长此以往,他们头脑中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少之又少。作为一名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让学生敢问。学生之所以不敢问,是因为没有把教师和同学当成共同学习的朋友,所以教师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对学生的疑问不要压制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抓好创新学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教育战线一项紧迫的任务。开展创新学习,关键在教师。正如陈至立部长所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教育战线,由于种种原因,小学教师的创新精神远不能适应创新学习的要求。满堂灌、一刀切、死记硬背等传统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桎梏。因此,尽快
期刊
摘要:我们发现,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在学生方面,有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方面。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低下,导致上课不愿听讲,学习效率低。教师方面,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教学活动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多样化、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教师的自身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等)。如何改变这种情况,是我们广大英语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和问题。  关键词:农村英语 有效教学
期刊
听一位教师教学《20以内退位减》的最后一课。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计算正确率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用“破十法”来计算。在课要结束时,教师出了6道口算题,竟然6个发言的学生都用“破十法”。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这个班只有极少数人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呢?这一现象具有普遍性吗?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对该年级的两个平行班进行了调查,一共调查了45名学生,结果如下:    第二天,到另一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