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针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灌输化的解读”及“统一的标准化的阅读”的状况,在吸收西方心理学、接受美学等研究成果精华的基础上,新课标提出了个性化阅读。作为一线教师,最现实的教改方式是日常工作中的探索和突破。借鉴他山之石,会有助于诗歌教学的整体思考,而富有生机、灵动的教学方式有时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想要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选择巧妙的突破口是关键。欲打通走向诗歌的隧道,想象与联想是最有效的翅膀。 【关键词】诗歌教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The poetry teach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Du gui-hu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bsorbs the western Psychology and Esthetics, it proposes the individualized reading methods.The most practical mode is the exploration and breach in the daily teaching. The outside world will be helpful to the thinking in the poetry teaching. The dynamic smart teaching methods will sometimes play beyond all expectations.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reading poems, selecting ingenious reach is the key. To getting through the tunnel to the poems,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are the most effective wings. 【Key words】poetry teaching,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1. 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思考
中国古代文化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两千年来“诗教”传统绵延不绝,但随着白话的普及和商品化社会的推进,诗歌教学与写作日渐式微,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诗意在凋零,诗情在消散,“诗的王国”盛名早已不再,处于“诗的年龄”的青少年则一天天地远离激情,不想读、也读不懂诗歌……问题在哪里呢?
面对现实,作为一线教师,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找寻适合个人的位置,作出力所能及又行之有效的探索呢?笔者认为,最现实而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作个有心人,对于薄弱的诗歌教学多加留意,积极钻研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一步步走向前方。
课堂教学先要看对象。当今学生接受信息之快速,思想之活跃,视野之广阔,大大超过以前任何年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对于难度较大的诗歌教学来说,如何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学生实际,使教学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达到炉火纯青的理想教学艺术境界,是浮躁的时代首先提出的命题。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作家每一次用笔蘸墨水,都要在墨水瓶中留下自己的一点血肉。”教师讲课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浩翰无垠的诗歌天地,面对与时俱进的教科书,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便是不断地阅读、积累,充实自己。只有平时备课时有充分的“厚积”,才会有正式上课时能取胜的“薄发”。涓涓细流能汇成江海,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许会给后来者指出明确的方向。
2. 中学诗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提倡创造型思维的今天,“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艺术特色”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放弃,转而探寻更富有生机、灵动的教学方式。其中,选择教材的“切入口”成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可以说,有了好的切入,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一节课已成功了一半。恰当的“切入口”应该是一首诗关键的或重要的某个字眼,牵一发能动全身;它应该是一座语词的富矿,一钻探就能发现令人惊喜的宝物;它应该是无“疑”处的生“疑”,看似闲笔,其实是诗人倾尽心血处,而往往也是学生阅读时最容易忽略的地方。由恰当的“切入口”出发,由此领悟全篇,是一条引导学生从粗读、略读进入研读、品读的很好途径。
2.1 以“新”取胜
清代李渔谈到诗文和戏剧创作时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笔者教读人教版语文《〈诗经〉三首》时,考虑到《诗经》的年代与当代中学生的距离太过遥远,学生很难从心理上一下子融入诗的情境、接受诗的情感,于是精心设计了名为“光阴的故事”的诗词叙事系列,以幻灯片的形式将一个女孩子一生的情感展现在学生眼前:以李白的《长干行》开篇部分为起始,男孩子女孩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无邪情态引发了大家对童年时代的甜蜜回忆;李清照的《点绛唇》则展现了的少女“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人娇态;第三个阶段正如教材中的《邶风·静女》,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两情相悦,海誓山盟;第四段时光不就是那篇有名的《氓》吗?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并未像格林童话中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受虐、被休,以至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之声……至此,教材中的两首诗已被学生们顺利地接受,但我并未就此罢手,而又深掘一步,请同学们思索这名女子被休之后的命运安排,这一问使得大家兴趣倍增,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该是《孔雀东南飞》中具有浪漫色彩的悲剧;有人说该是像课外学过的古诗《上山采靡芜》那样,男子悔不当初;有更多的同学推荐了杜甫的《佳人》,那位命运多舛而幽居空谷的绝代佳人,其“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凄凉身影长久地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抽象的诗歌语言化为具象的人生画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诗歌的热情,也让他们从中悟出了诗与人生、与社会密不可分的道理。 2.2 以“情”动人。
精妙的课堂设计能让教学活色生香,产生动人的效果,但持久的魅力则来自教师对生活的执著的爱,在课堂上倾尽情感的追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读《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时值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她的语调无比凝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最近,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在法国唱了一首歌,轰动了巴黎,博得了崇高的声誉。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歌,不仅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而且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今天,我们要上的课,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在饱含深情的诵读中,肃穆的情感激荡着每一位同学的心胸,教室里抽泣声一片。于漪老师说过,她这篇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无怪乎真情唤醒了真情,取得了极为难得的教学效果。十几年后,年轻的特级教师程翔在讲授这首诗时,选择了刚刚放映不久的电影《周恩来》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情地回忆了那些催人泪下的镜头,并以庄重的语调作结:“周总理是真善美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它们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淡漠,相反,会与日俱增,因为人类的本质是向善向美的。”浓烈的情感使得学生的精神仿佛跃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触摸到全新的境界;而诗歌作为情感渲泄的最佳方式似乎涤尽了灵魂的每丝尘垢。
2.3 以“趣”夺人
电影创作有一项重要的经验,即开场十分钟,一定要很有趣味,才能吸引住观众。同理,以有趣的背景、传说、问题为切入点,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学习宋词时不妨引入“关西大汉弹铁琵琶”与“十七八女孩敲牙板”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豪放与柳永的婉约;学习王昌龄时不妨讲述三位名诗人打赌而最终那位最美的歌女曼声吟唱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诗话。有位老师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面带笑意地讲述了一段趣事:电视剧《话说长江》想以此词为主题曲,苦于太长,建议压缩一些。与几位诗人商量时,诗人们哈哈大笑:“千古绝唱,别说减一半,有谁敢改一个字、能改一个字?”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着,求知动机油然而生。
2.4 以“美”示人
美好的语言,美丽的图画,美妙的旋律,无不给人莫大的享受,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可达到以美激情、拨动心弦的效果。在学习李清照诗词的时候,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读一首诗,就是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体验一份哲理,就是感受一种人格。才冠千古的李清照在情感与命运激烈的碰撞中,用她的全部心血和智慧铸就了脍炙人口的绝世乐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女宗师。今天,让我们怀着仰慕与感激的心情,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去触摸她的灵魂、她的血泪;去领略她的才情、她的欢乐、她的悲伤;去默默感受这跨越千年的心灵之光……”娓娓的语调,配上多媒体播放的柔婉的音乐和背景画片上一行行滑过的诗句,学生们立刻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不自觉地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美的语言,美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情思。
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巧妙的“切入口”可以化成挖掘求知天地的钻探机,可以变成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架起教学过程中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梁。只有按照美的规律,不断创造新颖的导入手法,才能持久地拨动学生心灵的和弦,使课堂这片绿洲永葆诱人的魅力。
处在黄金时期的中学生本身就是一首诗。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创新欲望强烈、创造潜能丰富,几乎可以说每一位中学生都是潜在的诗人。现在的应试教育却往往将他们拖离了诗意盎然的道路,远离了纯净美好的情怀,其实也就是失掉了宝贵童心。诗是激情的流露,太功利的人不会读诗、写诗。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赤子之心,就不可能领略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教会学生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那种美好的情感、真诚的关怀,培养纯正的趣味。
3. 结束语
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正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
诚如个性化阅读所倡导的,人们对个性化阅读和教学理解也是多元的。我相信:在实践、探索与争鸣、碰撞中,我们终将会明白真谛,发现真理。
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教他们读诗与写诗,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诗人,重要的是在写诗的实践中提高对诗的审美特征的感受力,“纯美而不雕琢,新鲜而不因袭”。人,一旦有了诗人的气质,就能更多地保住童心,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许就是诗歌教学的真谛吧。
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诗歌教学的挑战,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上占有量的优势、追求质的提升,不断积累,向着自己找准的方向,以毅力和信心去开辟新的天地。学会整合,学会创新,学会与学生的平等协作,让诗歌课堂不断开辟新的阵线,闪射越来越迷人的华彩。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 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 饶杰腾编:《语文学科教育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 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7] 孙光萱:《诗海拾贝——古今诗歌艺术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8] 艾青:《诗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 方任安:《中国诗学论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10] 流沙河:《台湾诗人十二家》,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1] 杨仲义:《中国古代诗体简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
The poetry teach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Du gui-hu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teaching,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bsorbs the western Psychology and Esthetics, it proposes the individualized reading methods.The most practical mode is the exploration and breach in the daily teaching. The outside world will be helpful to the thinking in the poetry teaching. The dynamic smart teaching methods will sometimes play beyond all expectations.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reading poems, selecting ingenious reach is the key. To getting through the tunnel to the poems,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are the most effective wings. 【Key words】poetry teaching,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methods
1. 中学诗歌教学的现状思考
中国古代文化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两千年来“诗教”传统绵延不绝,但随着白话的普及和商品化社会的推进,诗歌教学与写作日渐式微,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诗意在凋零,诗情在消散,“诗的王国”盛名早已不再,处于“诗的年龄”的青少年则一天天地远离激情,不想读、也读不懂诗歌……问题在哪里呢?
面对现实,作为一线教师,怎样在现有的条件下,找寻适合个人的位置,作出力所能及又行之有效的探索呢?笔者认为,最现实而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作个有心人,对于薄弱的诗歌教学多加留意,积极钻研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深深的脚印,一步步走向前方。
课堂教学先要看对象。当今学生接受信息之快速,思想之活跃,视野之广阔,大大超过以前任何年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创新,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对于难度较大的诗歌教学来说,如何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学生实际,使教学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达到炉火纯青的理想教学艺术境界,是浮躁的时代首先提出的命题。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作家每一次用笔蘸墨水,都要在墨水瓶中留下自己的一点血肉。”教师讲课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浩翰无垠的诗歌天地,面对与时俱进的教科书,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便是不断地阅读、积累,充实自己。只有平时备课时有充分的“厚积”,才会有正式上课时能取胜的“薄发”。涓涓细流能汇成江海,一点一滴的进步也许会给后来者指出明确的方向。
2. 中学诗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在提倡创造型思维的今天,“时代背景——作家简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艺术特色”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放弃,转而探寻更富有生机、灵动的教学方式。其中,选择教材的“切入口”成了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可以说,有了好的切入,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一节课已成功了一半。恰当的“切入口”应该是一首诗关键的或重要的某个字眼,牵一发能动全身;它应该是一座语词的富矿,一钻探就能发现令人惊喜的宝物;它应该是无“疑”处的生“疑”,看似闲笔,其实是诗人倾尽心血处,而往往也是学生阅读时最容易忽略的地方。由恰当的“切入口”出发,由此领悟全篇,是一条引导学生从粗读、略读进入研读、品读的很好途径。
2.1 以“新”取胜
清代李渔谈到诗文和戏剧创作时曾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笔者教读人教版语文《〈诗经〉三首》时,考虑到《诗经》的年代与当代中学生的距离太过遥远,学生很难从心理上一下子融入诗的情境、接受诗的情感,于是精心设计了名为“光阴的故事”的诗词叙事系列,以幻灯片的形式将一个女孩子一生的情感展现在学生眼前:以李白的《长干行》开篇部分为起始,男孩子女孩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无邪情态引发了大家对童年时代的甜蜜回忆;李清照的《点绛唇》则展现了的少女“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人娇态;第三个阶段正如教材中的《邶风·静女》,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两情相悦,海誓山盟;第四段时光不就是那篇有名的《氓》吗?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并未像格林童话中那样“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受虐、被休,以至发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决绝之声……至此,教材中的两首诗已被学生们顺利地接受,但我并未就此罢手,而又深掘一步,请同学们思索这名女子被休之后的命运安排,这一问使得大家兴趣倍增,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该是《孔雀东南飞》中具有浪漫色彩的悲剧;有人说该是像课外学过的古诗《上山采靡芜》那样,男子悔不当初;有更多的同学推荐了杜甫的《佳人》,那位命运多舛而幽居空谷的绝代佳人,其“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凄凉身影长久地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抽象的诗歌语言化为具象的人生画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诗歌的热情,也让他们从中悟出了诗与人生、与社会密不可分的道理。 2.2 以“情”动人。
精妙的课堂设计能让教学活色生香,产生动人的效果,但持久的魅力则来自教师对生活的执著的爱,在课堂上倾尽情感的追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教读《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时值周恩来同志逝世一周年,她的语调无比凝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就在最近,我国男高音歌唱家李光曦在法国唱了一首歌,轰动了巴黎,博得了崇高的声誉。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歌,不仅唱出了我国人民的心声,而且唱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今天,我们要上的课,就是这首歌的歌词……”在饱含深情的诵读中,肃穆的情感激荡着每一位同学的心胸,教室里抽泣声一片。于漪老师说过,她这篇教案是用泪水写出来的,无怪乎真情唤醒了真情,取得了极为难得的教学效果。十几年后,年轻的特级教师程翔在讲授这首诗时,选择了刚刚放映不久的电影《周恩来》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情地回忆了那些催人泪下的镜头,并以庄重的语调作结:“周总理是真善美的化身,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它们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淡漠,相反,会与日俱增,因为人类的本质是向善向美的。”浓烈的情感使得学生的精神仿佛跃入了一个新的天地,触摸到全新的境界;而诗歌作为情感渲泄的最佳方式似乎涤尽了灵魂的每丝尘垢。
2.3 以“趣”夺人
电影创作有一项重要的经验,即开场十分钟,一定要很有趣味,才能吸引住观众。同理,以有趣的背景、传说、问题为切入点,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之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学习宋词时不妨引入“关西大汉弹铁琵琶”与“十七八女孩敲牙板”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苏轼的豪放与柳永的婉约;学习王昌龄时不妨讲述三位名诗人打赌而最终那位最美的歌女曼声吟唱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诗话。有位老师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面带笑意地讲述了一段趣事:电视剧《话说长江》想以此词为主题曲,苦于太长,建议压缩一些。与几位诗人商量时,诗人们哈哈大笑:“千古绝唱,别说减一半,有谁敢改一个字、能改一个字?”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着,求知动机油然而生。
2.4 以“美”示人
美好的语言,美丽的图画,美妙的旋律,无不给人莫大的享受,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可达到以美激情、拨动心弦的效果。在学习李清照诗词的时候,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诗歌是情感的精灵,是美神的骄子,是灵魂的造化,是人文精神不倦的歌手。读一首诗,就是品味一段历史,就是体验一份哲理,就是感受一种人格。才冠千古的李清照在情感与命运激烈的碰撞中,用她的全部心血和智慧铸就了脍炙人口的绝世乐章,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女宗师。今天,让我们怀着仰慕与感激的心情,一起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去触摸她的灵魂、她的血泪;去领略她的才情、她的欢乐、她的悲伤;去默默感受这跨越千年的心灵之光……”娓娓的语调,配上多媒体播放的柔婉的音乐和背景画片上一行行滑过的诗句,学生们立刻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不自觉地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美的语言,美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情思。
从以上教例可以看出,巧妙的“切入口”可以化成挖掘求知天地的钻探机,可以变成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可以架起教学过程中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梁。只有按照美的规律,不断创造新颖的导入手法,才能持久地拨动学生心灵的和弦,使课堂这片绿洲永葆诱人的魅力。
处在黄金时期的中学生本身就是一首诗。他们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创新欲望强烈、创造潜能丰富,几乎可以说每一位中学生都是潜在的诗人。现在的应试教育却往往将他们拖离了诗意盎然的道路,远离了纯净美好的情怀,其实也就是失掉了宝贵童心。诗是激情的流露,太功利的人不会读诗、写诗。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赤子之心,就不可能领略真正的诗歌。所以无论教会学生读诗还是写诗,都是为了唤起那种美好的情感、真诚的关怀,培养纯正的趣味。
3. 结束语
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正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语文教学。
诚如个性化阅读所倡导的,人们对个性化阅读和教学理解也是多元的。我相信:在实践、探索与争鸣、碰撞中,我们终将会明白真谛,发现真理。
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教他们读诗与写诗,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诗人,重要的是在写诗的实践中提高对诗的审美特征的感受力,“纯美而不雕琢,新鲜而不因袭”。人,一旦有了诗人的气质,就能更多地保住童心,更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这也许就是诗歌教学的真谛吧。
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面对诗歌教学的挑战,语文教师必须在阅读上占有量的优势、追求质的提升,不断积累,向着自己找准的方向,以毅力和信心去开辟新的天地。学会整合,学会创新,学会与学生的平等协作,让诗歌课堂不断开辟新的阵线,闪射越来越迷人的华彩。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 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 饶杰腾编:《语文学科教育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4]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 王光明:《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7] 孙光萱:《诗海拾贝——古今诗歌艺术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8] 艾青:《诗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 方任安:《中国诗学论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10] 流沙河:《台湾诗人十二家》,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1] 杨仲义:《中国古代诗体简论》,中华书局,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