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于飞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霪雨绵绵的下午,五十四岁的蒋碧微去中山堂看画展。在展厅门口转身时,一个似曾相识的身影立于眼前—虽然四十岁的孙多慈也不复当年青春盎然的“女学生”模样,却清雅温婉,别有韵致。
  最终,蒋碧微率先开口,“徐先生前几天去世了。”向来沉默的“女学生”忽然脸色大变,泪水夺眶而出。
  二十三年前为了同一个男子势同水火的两个女子,人生的唯一一次对话,居然是告知那个男子的死讯。而那个男子,早已成了蒋碧薇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海的彼岸音讯杳然近十五年。
  徐悲鸿去世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子有两个都写了回忆录:蒋碧微于六十年代写《蒋碧微回忆录》,廖静文于八十年代写《徐悲鸿一生—我的回忆》。唯有“女学生”孙多慈一直缄默,评议由人,直到辞世也未曾为自己解释半字。
  有人说:“在我们心目中,永远有一种对五四女学生的向往。”孙多慈便是这种女学生的典范,彼时对她来说是个稍显灰暗的年代。那时,她常常神情悒郁地走在江城街头,仿佛一张轻飘飘的纸,失落地融入周围的白墙灰瓦。
  这一年,她不仅大学落榜,而且家道变故。父亲因为卷入党派斗争,在她考试前被秘密羁押。在她迷茫之际,宗白华引荐她到南京“中央大学”美术系做旁听生。
  身为美术系主任的徐悲鸿,很快便注意到孙多慈,她眼神忧郁而流转,伏在桌上温习笔记时,刘海斜斜地搭在眼帘上,单纯素雅的脸在阳光下焕发出神妙的光彩,阳光好似总能恰到好处地在她的发梢打出七彩光圈。
  每讲到紧要处,他都忍不住去看她,如果她微微咬着嘴唇,表情疑惑而空洞,他便慢慢解释、细细分析;若她嘴角轻轻上扬,黑亮的瞳仁里泼出会心的神采,他便默默一笑,继续下一段讲义。
  她的潜力与爆发力让他诧异。他以为她没有半点西画的底子,一年也未必能学出个所以然,可一个月之后,她的素描已经在二十多个学生里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这不能不让他震惊。
  孙多慈像一颗突如其来的子弹,迅猛地击中了徐悲鸿的心。他给妻子蒋碧微道:“如果你再不归来,我可能就要爱上别人了。”
  爱情哪能这般收放自如,虽然徐悲鸿自认磊落,但情感的天平依旧失控倾斜。他为女学生画了幅素描肖像,这幅简单的小画,居然耗了大师一个礼拜的时间。他在肖像右下角题道:“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愿毕生勇猛精进,发扬真艺。噫嘻!其或免中道易辙与施然自废之无济也。”落款“庚午初冬,悲鸿”。
  从此,徐悲鸿帮孙多慈张罗画展,为她卖画,替她加印画册,还偷偷变卖自己的画作筹集款项作为她出国留学的费用。他对她的感情,怜爱、疼爱、珍爱兼有,远远超越了普通的师生之情。
  这样的爱情带来了太多飞短流长。为了和孙多慈在一起,徐悲鸿发了一纸与蒋碧薇的《分居声明》。字字绝情,句句寡义,没有半分商量与交代,没有丝毫对过往情怀的眷顾,难怪蒋碧微之后的恼怒与决绝,这种强势的抛弃几乎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伤害与否定。
  于是,蒋碧微成为“慈悲之恋”最坚定的阻挠者,她使出浑身解數,把这段感情抖落成一桩沸沸扬扬的绯闻。以至于“慈悲”的朋友沈宜申拿着报纸上的《分居声明》去找孙多慈的父亲孙传瑗,想促成两人的婚事时,这个在徐悲鸿看来“面貌似为吾前身之冤仇”的老人不仅坚决反对,而且带着全家迁往浙江丽水。
  分别之后,徐悲鸿曾绘制《燕燕于飞图》赠与孙多慈,画面上的古装仕女愁容满面,仰望着天上飞翔的小燕子出神。孙多慈不着一字,回赠红豆一粒。徐悲鸿见红豆触景伤情,答以“红豆三首”。
  就这样,蒋碧微败给了孙多慈,可谁又能料到“慈悲之恋”会败给时间呢?
  孙多慈曾与徐悲鸿许过“十年之约”—十年,你有个了断,我也有个结果。结果,十年之后,两人早已天各一方。
  那时,徐悲鸿应邀去印度讲学,五年不归。等到回国时,孙多慈已遵父命另嫁他人。随后,徐悲鸿与廖静文在北平结婚。在一幅红梅图中,孙多慈题道:“倚翠竹,总是无言;傲流水,空山自甘寂寞。”徐悲鸿见后,在梅枝上补了一只没有开口的喜鹊。
  两个有情人,一个怅然若失,一个欲说还休,悲欢离合总无情。后人提到孙多慈总是唏嘘感慨,仿佛她错失徐悲鸿是莫大的遗憾。可是,谁说错过不是成全?与晚年孑然一身的蒋碧微相比,她这一生,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艺术与事业,何曾缺失过什么?不管是徐悲鸿还是她的丈夫,都对她怀有陌上花开缓缓归的珍惜。若说遗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难全的事,又有什么好强求?
  或许她早已明了,生活波诡云谲,既然未曾真正失去过什么,不如沉默吧。
其他文献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这是大诗人李白眉间心上的成都,万户千门,草树云山,令人神往。  史笔翻转,云烟顿起,辗转而过的战火征尘、此起彼伏的金戈铁马,不只打折了英雄挺拔的腰身,也风干了美人娇嫩的容颜。历代古都万千,长安雍容大气,金陵六朝风流,唯成都因芙蓉成名,如红酥手拈着绣花针蘸着春雨织就的锦绣。  千年岁月回溯,在烟雨中哭泣的楼台,不是为男儿折腰,而是为
期刊
淡淡的月光洒满庭院,林修独自站在杏花树下,显得万分落寞。白苏缓缓走到林修身后,将怀中的外衫披在他身上。  “师父,我要走了。” 白苏有几分哽咽,林修只有他一个徒弟,他走后林修就成孤家寡人了。林修笑着揉了揉白苏的头发,只慨叹流年似水,白苏在“杏林春暖”已待了五年。记得初到医馆时白苏并不识字,也没有学医的天赋,可林修还是留下了他,因为他从未见过那般执拗的人。  那时的白苏还叫苏少卿,后来听闻“白苏”这
期刊
若说文化人心中都有一本诗词地图,那东坡老饕则在地图上标满了美食注脚。这不,刚在杭州转悠两天,他就推翻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广告语,开始狂刷“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杭州的风韵就像杨梅的酸甜,还掺了脆脆的“苏堤春晓”和凉凉的“曲院风荷”。从中随手捞一碗杨梅渴水,就冰镇了整个夏日。  步骤:  Tip1. 用盐水将新鲜杨梅浸泡二十分钟,同时用冷水将甘草浸泡二十分钟。  Ti
期刊
春色映墙,新蕾欲放,清晨的薄雾笼罩在山间,龙兴寺若隐若现,恍若静立在尘世之外。柳宗元醒得有些迟了,窗外已经大亮,几声鸟鸣从屋檐下飞过。左右长日闲闲,没什么要紧事,他翻个身,又闭上了眼睛。  刚刚他似乎做了个梦,恍惚回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他穿着崭新的官服站在朝堂上,“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他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扬眉天下,热情昂扬。梦里他怀着满腔抱负说了些什么呢?柳宗元不敢再
期刊
对于很多风筝来说,这是高考后的第一个暑假,终于可以甩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奔向五湖三江了!莫急莫慌,小恋有本“诗词地图”要送给你,带着它坐上旅行的南瓜车,一定会让眼前的风景提升好几个level~黄冈密卷只需解析几年,而读诗词是一辈子的事情。  花好月圆是天堂的模样  沐九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热度居高不下,除了天时地利之外,人文因素也是强有力的推手。如果没有那些动人的诗篇,我们『宅一代』将错
期刊
欧阳修送别好友丁元珍时曾戏言:“须信春风无远近,维舟处处有花开。”他相信春风是公正无私的,好友不论停泊在何处都能看到鲜花开放。后来他被贬至夷陵,已入二月,这个偏远的山城却仍未收到花信。冰雪深埋了经冬的橘子,人心也像这残果,只余酸涩,再无甘甜。春风怎么会是公正无私的呢?就像圣眷再浩荡也不可能永远照拂光明。  他又给丁元珍写信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这个可爱的醉翁啊,怪不得他与苏轼志趣
期刊
洛阳城起了秋风,廊下的落叶打着旋溜到池中,缓缓沉没。她在窗前等了许久,天色渐渐灰淡,山涛方才携着困倦的风尘归来。  相顾无言,她起身点亮烛火时,才听见他讲起今日的情形。那是一场千人相送的慷慨行刑,台上那人一曲《广陵散》声彻天地,宛若玉山倾倒。嵇叔夜,她默念着这个名字,想起那年暮春在桃树下薄醉弹歌的年轻人,原来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不必忧怀,我没有叔夜那般绝烈的性子。”他苦笑着开口,指尖遥指的正
期刊
陇西秦家公子秦嘉,爱慕着徐家小女徐淑。到了娶妻的年纪,秦嘉着一身锦衣,带着媒人、提着聘礼上徐家提亲。秦、徐两家本就门当户对,又是这样风度翩翩的少年郎,谁会不喜欢?  洞房花烛夜,秦嘉挑开娇妻的红盖头。四目对视,凤冠下的女子先红了脸。他温柔一笑,绵绵无尽的情话在长夜中蜜里调油。  婚后,秦嘉与妻恩爱无比。他本在郡上任职,却是顾家的好郎君。归家后,他常陪着妻子温酒煮茶、赏月听雪,亦帮忙打理家务,享扫尘
期刊
钱岱是明隆庆年间进士,四十四岁时辞官回乡颐养,之后优游林下数十年,声色自娱。钱岱回乡后依水建成小辋川,于园内置备私家戏班,每每与达贵名流在园内雅集,训练有素的伶人便于水榭花亭内衣袂纷然,辞韵轻扬。  夜色里,借着一园水气,曲聲婉转流丽于虞山上空,奢华而雅致,真是文人的富贵逸乐之境。明代的文人是最会享受的,他们当中大部分为江南仕族,蓄养私家戏班成为明万历时期的一大盛事。戏中的杜丽娘拖着长长的水袖,飘
期刊
汗水早已浸透衣衫,双腿灌了铅似的不听使唤,黄沙漫漫中的女孩仍紧咬牙关,小心翼翼地护着背上的人,如同背负着世间最贵重的珍宝,哪怕昏迷中的他始终念着另一个女子的名。  落落是妖族唯一的公主,她的人生本该顺遂无忧,然而身为天之骄女的她与那个素衣少年狭路相逢,自此万难千苦尝遍,却还笑着说:“今生相逢,来世不忘。”  初涉尘世的陈长生不过是世人眼中的乡野村夫,落落却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兰泽气息,如小动物般凑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