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个性化教育便应运而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着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更为开放、更为多元、富有个性化的语文课堂上获取更多信息,提升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阅读的个性化,让个性化阅读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习惯和兴趣促成阅读的个性化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教师就无需再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然而,现实状况是,阅读远未能成为学生的个人习惯,远未能成为学生的个人兴趣。缺乏以兴趣为前提的阅读,其结果一定是差强人意的;缺乏以习惯为“支点”的阅读,其收效一定是微乎其微的。作为一线教师,自然明白这中间蕴藏的“玄机”,但很多人仍然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种行为——为学生加大阅读训练的强度,增加阅读量。这或许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但纯粹的技术演练,未必能真正使学生练好阅读的“内功”。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阅读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当人们手捧书卷进行阅读时,鲜有人想借此来回答几道问题。果真为了如此,或许没有几个人愿意去进行阅读。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着让阅读者自主去对阅读材料进行体验、进行发现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对个性化阅读的最好诠释。以《红楼梦》而言,鲁迅说的就很有趣:“道学家见淫,经学家见易,革命家见排满,流言家见宫闱秘事,才子见缠绵。”可见,开放状态下的平等交流,阅读该有多美。
在反复阅读中体现
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固然很多,但再好的方法也是文本与阅读个体的有机融合。显然,对读者来说,重要的不是寻找技巧,而是与文本接触。只有读,才会有感悟,才能有进步。事实上,不管是谁,对一陌生的文本,初始阶段总会表现出懵懂,甚至不知所云。但经过反复,读者就会渐知眉目。一位学者阅读《阿Q正传》时,反复诵读,当这位学者读到第13遍时才发现是“一面镜子”,继续诵读后才觉得是“报警器”。可见深入文本对提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多重要。显然,唯有经过大量的、反复的、不厌其烦的阅读,方可积累阅读经验,丰富阅读体验,实现知识的迁移,发挥个性化阅读的“正能量”。
反复读,读出个性,读出创意,更多靠潜移默化。同一文本,就同一个读者而言,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知识扩展,其理解会逐渐加深。苏轼曾言,一部作品,二十岁读,三十岁读,四十岁读,感觉会截然不同。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读《海的女儿》时的感悟就有代表性,她48岁才悟出人鱼公主依靠自力寻找灵魂的伟大精神。所以,每次阅读只求有一得足矣,“不求甚解”又有何妨?
遵循认知规律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可以互相转化。“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逆向而为,着力探究作者写此文的背景、动机和目的。这种顺作者思路而行的阅读,会让作品在阅读者面前显得清晰,会使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变得容易。
作为一种交流,阅读不独是为读者个人信息处理能力有所提高;通过阅读,经过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它还会丰富彼此的思想,丰富彼此的感情,开阔彼此的眼界。同一文本,在不同的作者眼中,由于阅读的角度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所生感悟也会不同。对待同样的一部小说,有的人只注重小说的情节,有的人会注重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注重人物冲突,有的人会发现小说中蕴藏着的更深的意义。
陌生化手法表现
从作品创作来看,文学写作之所以称创作,都是因为作者超越前人、超越自己的结果。作品中的每一独特的典型相对于读者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比较陌生的,这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像一面镜子再现真实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家创作的作品正是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才有了创造出来的这些成果。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也不可忽视陌生化阅读的力量。
正确的方法引导
对教学而言,在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特性之后,如何来有效组织阅读应是头等大事。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独立阅读基础上,也不能抛开教师的个人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扬弃,不断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准绳,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受限于教材,而敢于“跳出教材教教材”,适时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认真研读教材,要肯在教材上下功夫。
独立地阅读文章,意味着教师在阅读课文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和作者进行一番对话。这个对话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对话水平的高低。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敢于大胆质疑文本,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开发文本资源,丰实教学“功力”,不断积淀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例如:在教学《人琴俱亡》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现“王子猷‘语时了不悲’”的根源在何处,然后再引导学生做深入探究和挖掘。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
习惯和兴趣促成阅读的个性化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时,教师就无需再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然而,现实状况是,阅读远未能成为学生的个人习惯,远未能成为学生的个人兴趣。缺乏以兴趣为前提的阅读,其结果一定是差强人意的;缺乏以习惯为“支点”的阅读,其收效一定是微乎其微的。作为一线教师,自然明白这中间蕴藏的“玄机”,但很多人仍然在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一种行为——为学生加大阅读训练的强度,增加阅读量。这或许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但纯粹的技术演练,未必能真正使学生练好阅读的“内功”。
现代语文教育研究表明:阅读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当人们手捧书卷进行阅读时,鲜有人想借此来回答几道问题。果真为了如此,或许没有几个人愿意去进行阅读。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着让阅读者自主去对阅读材料进行体验、进行发现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对个性化阅读的最好诠释。以《红楼梦》而言,鲁迅说的就很有趣:“道学家见淫,经学家见易,革命家见排满,流言家见宫闱秘事,才子见缠绵。”可见,开放状态下的平等交流,阅读该有多美。
在反复阅读中体现
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固然很多,但再好的方法也是文本与阅读个体的有机融合。显然,对读者来说,重要的不是寻找技巧,而是与文本接触。只有读,才会有感悟,才能有进步。事实上,不管是谁,对一陌生的文本,初始阶段总会表现出懵懂,甚至不知所云。但经过反复,读者就会渐知眉目。一位学者阅读《阿Q正传》时,反复诵读,当这位学者读到第13遍时才发现是“一面镜子”,继续诵读后才觉得是“报警器”。可见深入文本对提升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多重要。显然,唯有经过大量的、反复的、不厌其烦的阅读,方可积累阅读经验,丰富阅读体验,实现知识的迁移,发挥个性化阅读的“正能量”。
反复读,读出个性,读出创意,更多靠潜移默化。同一文本,就同一个读者而言,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知识扩展,其理解会逐渐加深。苏轼曾言,一部作品,二十岁读,三十岁读,四十岁读,感觉会截然不同。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读《海的女儿》时的感悟就有代表性,她48岁才悟出人鱼公主依靠自力寻找灵魂的伟大精神。所以,每次阅读只求有一得足矣,“不求甚解”又有何妨?
遵循认知规律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与写作可以互相转化。“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所以在阅读时,我们可以逆向而为,着力探究作者写此文的背景、动机和目的。这种顺作者思路而行的阅读,会让作品在阅读者面前显得清晰,会使阅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变得容易。
作为一种交流,阅读不独是为读者个人信息处理能力有所提高;通过阅读,经过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它还会丰富彼此的思想,丰富彼此的感情,开阔彼此的眼界。同一文本,在不同的作者眼中,由于阅读的角度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所生感悟也会不同。对待同样的一部小说,有的人只注重小说的情节,有的人会注重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注重人物冲突,有的人会发现小说中蕴藏着的更深的意义。
陌生化手法表现
从作品创作来看,文学写作之所以称创作,都是因为作者超越前人、超越自己的结果。作品中的每一独特的典型相对于读者来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比较陌生的,这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品,像一面镜子再现真实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家创作的作品正是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才有了创造出来的这些成果。所以读者在阅读时,也不可忽视陌生化阅读的力量。
正确的方法引导
对教学而言,在认识到阅读教学的独特性之后,如何来有效组织阅读应是头等大事。在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独立阅读基础上,也不能抛开教师的个人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扬弃,不断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准绳,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受限于教材,而敢于“跳出教材教教材”,适时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认真研读教材,要肯在教材上下功夫。
独立地阅读文章,意味着教师在阅读课文时要有自己的见解,能和作者进行一番对话。这个对话的深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对话水平的高低。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敢于大胆质疑文本,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开发文本资源,丰实教学“功力”,不断积淀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例如:在教学《人琴俱亡》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发现“王子猷‘语时了不悲’”的根源在何处,然后再引导学生做深入探究和挖掘。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