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国家教育部对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提出新的课程目标,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让学生学有價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学好数学”的观点。在广大农村,传统的应试教育沿袭了几十年,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要农村广大的一线教师大胆的尝试新的教学法,有条件的还应到比较发达的地区去听特级教师的优质课和观摩课,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以便尽快使农村教师融入“新课改”的大潮中。
  在国家提出新课改的时候,我就不断的进行课改教学尝试,在这多年的尝试中,我得到以下几点感受。
  
  一、一堂课的开头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要想成功的上好一节课,课的开头是关键。要想有好的开头,那就要求上课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即备好课。备好课的重点之一是要备好学生,因为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天赋也有差异。因此,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本节课的开头,好的开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说这节课已成功了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要有好的开头。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提出“一亿有多大?”这时很多学生就进入想象中,但是能发表意见的学生就不多。我就及时的调整了问题,改为“一亿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叠在一起有多高?”一提到钱,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了,教室里一下就像炸开了锅,有的学生说“这么多钱呀,给我的话,我都不知道怎么用”,“这么多的钱,可以买很多的东西”……,“这么多的钱,叠在一起应该有几层楼高”让学生自由讨论和发表意见后,我就抓住一些学生提出的把一亿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叠在一起的有几层楼高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我告诉他们,我们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多的人民币,但是,我们可以借我们现有的东西去了解一下,用一亿张纸叠在一起的高度来衡量一亿张人民币叠在一起的高度。在这一节课中,我提出了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探讨中知道了一亿的大小,并且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运用和巩固。在他们分工合作中,每一个组员都担任了不同的角色,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他们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课堂气氛更活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的要求。
  
  二、授课时,思路要清晰,讲解时语言要精练
  
  小学数学课,授课前,必须要对每一节课所授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好授课思路,重难点要清晰,讲解时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在讲课时要抓住重点,用精炼的语言讲述,切勿用华丽的词藻,让学生听得似懂非懂,甚至一头雾水,而应语语珠矶。每一个问题都应用尽量少的时间解决。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训练得可以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讲授知识时语速要有轻重缓急,数学术语要准确。板书要认真,使学生一眼就能看清所板书的内容,学生记住了板书内容。也就知道当堂所学知识的全部,因此,课堂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板书尤为重要。切勿敷衍了事。每一节课后都要给学生留下相应的课外作业,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作用,面向全班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学的内容,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言堂”“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应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前提下放开,让学生大胆的去思考,操作、讨论。而教师最好是逐组点拨、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在解长方形的性质中“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先明确提出“长方形的对角线怎样是否相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画长方形,在学生画长方形时要提醒学生注意,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避免学生贪快,或者应付式的完成任务,而产生不准确的答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交流。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性质。这样学生既动了脑,也动了手。更能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一性质。对于在探究过程中,有少数学生做错的,教师最好和这些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边做边讲,这样学生才清楚正确的操作方法。还有在课堂学习中。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还可给不同的问题让他们探索、讨论。也就是说对,成绩“冒尖”的学生可以给他们提一些难度大些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多方面的思考而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基础欠些的学生。教师也应提出一些只要动手或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到准确的答案。这样每个学生在一节课中都感受一下成功的喜悦和解决问题的愉快心情。也让他们感觉到数学不难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对学生的思维有所拓展。也使他们感觉到本节课自己的收获不少。
  
  四、课堂上教师要能提出不同层次学生能回答的问题
  
  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知识,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即对基础知识欠缺,反应慢的学生要设计一些比较简单,容易答出的问题,让他们感受一下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程度教好的学生,所提的问题就要相对的复杂一点,不但要运用当节课所学的知识,还要用到前面的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操作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使他们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反应更快。教师要做到这样,不但要教师课前设计好提问的问题,还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
  
  五、课堂教学上要有动也要有静。有张也要有弛
  
  课堂教学中要有动和静,即学生要配合老师提的问题动口,讨论,一些问题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的,那就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教师巡回加以点拨。然后一起讨论结果,最后教师总结。静,就要学生开动脑筋,静静的思考,尤其是答案不唯一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而后让他们各抒己见。老师在讲解重点内容和突破难点时要求学生静静的听,认真的思考和做笔记。对于学生通过思考回答的问题.对的要及时给予表扬,错的,要求全体学生一起来给他纠正,告诉他错的原因,这样,这些学生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不会再错了,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生也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学习兴趣也会提高了。
  在每以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讲到精华之处,应尽量的放慢语速,音调要尽量的有抑扬顿挫,反复两到三次,这样学生才能知道教师讲的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精华,学生才能对你讲的知识铭刻在心。
  
  六、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每一节课应有交流一互动,即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学习,即教师提问题,让学生交流后回答,也可以鼓励学生向老师提与当节课相关的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回答,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提问。相互回答,让学生体验一下当小老师的滋味。对于学生提的问题不是很科学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帮他们纠正,然后引导他们回答。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把整个班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提问---回答竞赛,回答错对都由学生先作判断,最后教师总结,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收获肯定也不少。
  
  七、课后坚持写教学反思,使教学更完美
  
  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引起数学共振效应得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的记录下来。供以下教学时参考使用。
  不足之处,即使是堪称完美的课堂教学也难免存在瑕疵,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发思探究和剖析,使之在今后的教学上不再出现同样的差错,教学机智,随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感情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情而产生瞬间的灵感。这些“智慧火花”是不由自主,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捕捉,便会时过境迁,烟消云散。学生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现,教师应当及时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好思路,好方法要及时推广,这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赏和激励。总之,写教学反思,应及时、坚持,把有所得写下来,有所失记录下来,并加以纠正,这样可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提高。
  我想,能做作到以上几点,数学课也能上好了。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中差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概念。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2、学生自学能力差: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找出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理解教材中所叙述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究竟掌握了哪些知识,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无自觉性。  3、
初中课改在我市实施近七年了,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还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只从初中语文略读课方面做点粗浅的分析,以引起同仁重视。   不能令人满意,不是教材问题,不是学生问题,而是教师的教法问题。人教版教材明确分为“精读课”和“略读课”两大类(93年前叫“讲读课”、“自读课”;93年至2002年叫“教读课”、“课内自读课”、和“课外自读课”),“精读课”是在“三维目标”的前提下重在教给学生读书、学习的方
为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新题型——数学应用题成为每年数学高考的一道“大菜”,从简单的贺卡分配问题到复杂的价格问题、人口耕地粮食问题、全程运输成本问题、污水处理的质量分析问题、带钢冷轧减薄问题、西红柿的种植与成本问题等,每年都会有新的突破,试题在“稳定,调整,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了应用题的考查力度。解答应用题既有方法上的综合性,又有能力上的灵活性要求,需要考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分析。综观对高考
村小校园文化是村小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村小校园的知识、思想、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环境、建筑等,狭义的村小校园文化指校园内的精神财富,即校园的知识、思想、道德、制度及校园的风尚和行为习惯。    一、村小校园文化的特性    1 村小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村小校园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稳定区域。村小校园活动也主要局限于实施教育和接受教育两个大的活动内容,校园文化的主体主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活动的方式,更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情感意识,创设平等、和谐、尊重、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才能使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享受理解,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交互中,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中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得到自我实现。    一、树立情感意识,
在我们欢庆“普九”成果,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同时,绝对不可以无视农村普通高中普遍存在的“暗流”——对物理、化学、生物学学科的畏惧心理,以致在情感上对理、化、生,特别是生物学学科所产生的排斥,使学生谈“理综而色变”,敬而远之,直接导致了文理分科时比例出现1:1的反常现象,令农村高中生物学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上面临着严峻的思考与挑战。    1、背景:尴尬的现实    1.1 升学观:“三大学科论”  九年义
习惯是指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早就认识到了习惯的重要性,十分重视对下一代良好习惯的培养。我国古代儿童识字的启蒙读本《三字经》的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里的“性相近”是指人的本性也就是遗传素质是比较接近的;“习相远”是指人的习性也就是后天培养的习惯相差得很远了。说明人与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习惯的不同上。  我国当代著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
[摘 要]在人类的活动中,离不开美妙的音乐,音乐能引起人的瑕思,能使人产生共鸣,更能激起人的情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入手;知识    初中音乐教学要精心设计好各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学;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实践,从而爱学;融入多元文化,既丰富学生
【摘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学生    一、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