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化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它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理念,强调教学中注重认知、体验与生活的统一,强调教学将现实生活与未来生活、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相结合,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课堂教學生活化实践与研究
  【正文】:
  目前课堂教学已由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向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多模式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现代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但深入观察,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激情少;思维多,智慧少;有回答,但无质疑;有探索,但无创新。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使学生觉得数学知识远离我们的真实世界,纯“数学化”的东西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只是被动的,机械的。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学生根本无兴趣去探究,更何谈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意识。所以,必须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现状,创设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的数学的联系,在数学教育中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正如数学教育家所言:“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走生活化的道路。
  一、 挖掘教材中潜在生活化因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我们不但要明确教材内容的知识要素,更要挖掘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要素。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人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有趣,从而体现数学内容生活化的时代特征。
  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百分数的资料,积累数学信息,学生对这种课前活动兴趣很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有关百分数的感性材料。上课时,这一生活经验减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从而使他们顺利的获得百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带来了大量含有百分数的物品,并且早已会读出百分数,还能说出百分数的含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习兴趣盎然,积极性高涨。这里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把教材中缺少时代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了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既把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又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收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既然数学源于生活,我们就得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时,我们围绕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为生活情境:中餐以6人一小组为单位订购,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超市提供的食品价目表填写购物单。要求是:搭配合理,经济实惠。
  超市食品价目表
  面包:1只1元5角娃哈哈:6瓶8元4角 火腿肠:10根10元
  矿泉水:1瓶1元蛋糕:2块2元4角牛肉于:1包3元8角
  酸奶:8瓶8元
  学生围绕“为春游准备什么食品”,展开讨论,俨然是一种小当家的架势,想出了许多方案。这都归功于教师提供了大家关心的、现实性的内容,提供了开放式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
  三、设计生活化练习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学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价值,增强运用数学的信心。
  (1)以生活为背景设计课堂练习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在第一册教材中,有一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标准进行分类。其实这一部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 因此,在学习时我选择了这样一些物品:西红柿、白菜、樱桃、苹果、辣椒、豌豆、柿子椒、葡萄、萝卜、草莓。由于这一素材来自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学生的思维一下就被激活了,讨论起来一发不可收:有的说:“我把它们分成两种,樱桃、苹果、葡萄和草莓是水果,西红柿、白菜、辣椒、豌豆和萝卜是蔬菜。”有的说:“我把它们按颜色分,红色的一类,有樱桃、苹果、萝卜、西红柿和草莓,剩下的是另一类。”还有的说:“我把它们分成两种,一种是樱桃和草莓,它们是我喜欢吃的,剩下的我都不喜欢吃。”……在感受童言天真的同时,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分类思想是如此朴实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真是数学教学的一种宝贵的资源。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们也懂得了:自己的身边处处是数学,原来自己就生活在数学的世界中。数学和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数学的面纱被揭开了,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最终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以生活为着眼点延伸课外练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针对学生看得见、用得着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实用性、思考性较强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
  设计实践题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更熟练的运用。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让学生担任小小调查员,去各商店调查老师指定的物品和他们所喜欢的物品价格,并完成调查表。通过调查,他们对自己身边物品的价格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在这部分内容学习后,我们又安排了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贸易节”,让学生扮成小售货员和小顾客,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活动中要买什么,买多少都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商品的价格做出决定”,这都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交易过程中,学生还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民币的价值和换算,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以致用,将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使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践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开放题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开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使之符号化、图示化,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我们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这个广阔天地作为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3]郑毓信《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生活化、个性化、社会化取向》,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体系越来越完善,为居民出行工作提供巨大便利.路面施工一直是城市道路工程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众多优势,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具有极强的完整性、严谨性,正确的理解与掌握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概念的学习是單调枯燥的,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应用,相比较其他知识点来讲,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在概念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学习的更轻松且能灵活应运,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概念教学课例展示课例分析  结合小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蓬勃兴起,绩效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和改进政府绩效的管理实用工具,逐渐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得到普遍运用。受其影响,日本在20世纪
村民自治是基层的民主政治制度,伴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发展进步,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渐形成了。对于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稳定,村民自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村
摘要:中国已进入信息化社会,需要能处理信息的人,能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掌握解题的策略就成为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小学数学新教材里,应用题的类型特别多,更加能考察小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审题,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
【摘要】:应用题是江苏数学高考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很重要,本文分析了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和错误认识,对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提出一种思路——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去解决,不但解决数学应用题在高考中的困惑,也系统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是一举两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考应用题数学建模  在江苏数学高考题中,应用题每年都会有,大多处于第17题的位置(也就是解答题的第三题的位置,但也有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在学校里我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数学上有能力,却少有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成绩不突出,如果教师能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取得很好成绩,可见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否取得成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在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学生的年齡特点出发,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加大了对节能减排的重视,进而推动了新能源的发展,促使供电企业积极拓展营销市场。对此,本文将结合市场的现状,对当前电力营销市场的概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点关于供电企业开拓市场的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践行新能源的发展理念,保证电力行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营销;市场开拓  中图分类号:F426.
期刊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