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意识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shab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了使我国拥有持续的创新人才资源,必须从小抓起,从素质教育的各个学科抓起。要学生会创新,就得会质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质疑。
  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营造学习氛围和创设适宜情景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所创见、有所创造。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不断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而思维又是由疑问引起的。学生心中有了质疑,才会促使他们向老师质疑,以解心中疑团,获取新知识。因此,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究过程中,引导其质疑,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老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老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学生已习惯于被动的无条件的接受知识,也不敢向老师、课本质疑。因此,我们认为想让学生质疑,就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要善于创设情境,巧设疑难,引发动机,使学生心愤愤,口非非,唤起求知的欲望。
  高质量的“疑”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能使学生想起来乐趣无穷。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随意画出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让学生任意说出两个内角的度数,我就接着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这时,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议论纷纷,就连平时不爱动脑的学生,也和同桌议论起来,老师没有 度量过,为什么会准确无误地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来呢?
  这样创设一种问题的情境,设置悬念,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 他 们主动参与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境况,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在教学的设计中,对学生的质疑要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 问、好问,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所以教师首先做好示范,教给质疑的方法。
  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先为学生示范质疑:“角的度数应该怎样量?用什么量?用什么做单位?”这样从教给方法入手,为学生质疑打好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又可以做到言传身教。其次,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质疑点。
  教师应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实践中等。第三,在关键时刻扶一把、送一 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颖有思维有价值,还要让学生明 确 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三、培养习惯,让学生主动质疑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学生质疑的培养不是一节课、一个例题就能解决的,它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学生质疑的舞台,让他们在似是而非的辨别中得到提高。同时巧妙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在小组的练习中辨别错误,提高思维辨析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了“方程的解”后,我出了一些判断题,让小组的同学进行判断。其中做一题是:方程6X+6=18的解是2。全班44人竟有40 人认为对,约占90%。于是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出方程的解的书写方面,引起了全班学生的质疑。最后,经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理解方程的解是以一个等式的形式出示,这是与算术里得数表示相异的重要特征。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X=2是方程6X+6=18的解。我还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利用榜样的号召力,在学生中形成质疑的比、学、帮、超的良好风气,使学生被动质疑逐步转向主动质疑,从而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
  
   四、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创新之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就是要让学生会提出疑问,“疑”能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就应运而生。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 程 中,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经思考后得出的不同意见,引导学生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良好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喜欢问为什么的科学品质,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 导,让学生从“敢 问”到“善 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
  
   五、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之所以可以贵,在于能创造性的思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前提。衡量学生的标准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许多人认为,创造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潜能,都可能有所发明、有创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使每个学生树立创造的勇气和信 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结合教材内容开展适宜的数学活动,拓展书本知识。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多尝试。
  叶圣陶说得好:“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的越多。”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动脑,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地质疑,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濮阳市华龙区)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旨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和谐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能主动真正地参与课堂。陶行知先生曾谆谆教诲我们,“把开发文明宝库的钥匙尽我知道的交给学生”,“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们初二教师在倾力探讨,通力合作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多向协作的一种教学模式,即“一一三教学模式”。一点: 以提高能力为出发点;一线:以质疑为主线;三环节:以“导读建构、互动解构、评
期刊
中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的课堂上存在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一些中下学生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课堂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我们的教师也认为他们的大脑象一潭湖水,平淡无奇、不可开窍,这些学生整天就生活在这种恶性循环中,日复一日。针对这种教育现象笔者痛心疾首,极力呼吁同行们共同努力,拯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僵化的数学思维。  我们的教育过分的把学习强调是任务,是使命,而忽视学习乐
期刊
信息技术学科是在原来的计算机学科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信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知识的一门新兴综合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学科特点     1.新生性:该学科是这几年才产生的,是目前的新兴学科
期刊
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抓好课堂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素质教育致力推广的今天,如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型、创新型人才是赋予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一堂课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生成即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而学生收获多少关键在于老师的有效指导。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
期刊
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大批一线熟练技术工人,而此类人才恰是中职学校的培养对象。中职学校大多数学生基础比较差,对文化课学习没有热情,特别以数学为最。数学教师们常常在思索:“怎么教和教什么”,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中职数学教学提出一些思考。    一、因材施教,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1.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的主观能动性。以往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教科书为准绳,进行一系列
期刊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是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通过创设情景、提供学生实践舞台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题词:中学语文 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探索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所形成的那种偏重于记忆和理解、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
期刊
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小学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开发儿童身心潜力,培养和提高其自身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从小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直到今天还严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讲解
期刊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考,学校、家长和老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聚焦在学科成绩上,因为竞争的分晓最终落到了考试分数上。而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语文,可以说面临让人忧虑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科高考分数。  每一位教师,面对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局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形成新的技能,即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  关键词:学习动力 学习氛围 创新能力    一、揭示数学美,引发学生学习动力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
期刊
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探索一条 “能切实使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目标,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我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并根据有关理论,吸收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了中学数学“三精、三馈”教学法。它是采用外显性的认知活动,诱导学生积极参与,从感性到理性,进而向内化的认识活动过渡的教学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