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厕所是城市发展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之一,拥有一个分布均匀、密度适宜、设施齐全、环境整洁的公厕体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现代化程度。绍兴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旅游和市区人口的增加,公厕问题已成为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绍兴城市的整体形象。
1 现状
目前,绍兴市越城区辖内共有固定公厕102座,流动公厕6座,小便处21座;固定公厕中属专人管理的固定厕所有48座,实行四扫制管理的公厕有54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公厕数量少:绍兴古城(老城区)由于建成较早、历史悠久,原有城市布局结构紧凑,导致老城区人流活动密集,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发展,人流量有着向老城区特别是繁华路段集中的特点,加之绍兴旅游的国际化,各历史街区,历史名人故里,均集中在老城区,也加大了城市厕所压力。依照原有公厕设计布局,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住建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1],以绍兴老城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和人口50万计,尚缺公厕70多座。而如果按国家旅游城市《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2],用旅游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则差距更大。
1.2 城市公厕布局不合理:在最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受原有建筑格局及人员分布所限,公厕配套建设少,布局很不合理,尤其是承受大量人流的市区六条主要道路,其公厕分布密度均偏低。然而像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段要开辟新的厕所难度大,另一方面人流量却随着城市发展日益增加,公厕压力越来越严峻。
目前,市区六条主要道路公厕分布均达不到1座/300-500米的标准要求。按平均400米一座公厕,那么绍兴六条主要马路的公厕实际数量和400米一座的理想数量对比图如下
1.3 档次低:绍兴城市公厕大多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当时极大的提升了绍兴城市文明。但参照2005年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在102座固定厕所中,仅有6座勉强达到二类公厕标准,其余公厕均为三类及以下,公厕建设档次普遍较低。这些公厕大多,面积偏小,内部设施陈旧,有些公厕并无外排,无论是公厕的整体设备、环境面貌、还是公厕清理作业,均成了绍兴城市文明发展的软肋。另外,大部分公园、风景旅游点附近和商业繁华街道的店面自有公厕也普遍难达到二类标准。
1.4 公厕管理需加强,目前,绍兴仅有48座公厕为专管公厕,尚有54座位四扫制厕所,即一日清扫四遍,在清扫间隙时间,尤其是人流高峰期,容易造成蹲位积粪,环境脏乱等相应问题。另外,目前公厕管理员普遍工资不高,造成管理员来源复杂,以外地人居多,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给落实公厕管理制度、日常管理交流上带来了困难。
1.5 公厕开放问题,目前102座公厕均实现了免费开放,但部分开放时间并非全天24小时。另一方面,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虽然有利于市民如厕,但对公厕管理,及公厕设施防盗安全提出了考验。
2 解决办法
2.1 健全完善相关法规,为公厕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相关公厕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律,使公厕建设管理有法可依。
2.1.1 加强公厕的拆除管理。根据绍兴古城日益增大的公厕压力状况,在城区建筑拆除过程中,为更好地完成绍兴市的公厕优化布局工作,避免造出现新的布局空白点,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卫公厕的拆除、迁移,必须按规定相关部门批准,明确迁建、新建方案并保证落至实处。
2.1.2 对新建地域,需把好开发建设项目中的配套建设管理关。在新开发区域及旧区改造等地区性综合开发建设规划方案中,应当包含配套的环卫设施规划,并征求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意见。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划配套建设包括公厕在内的环卫设施,在验收时,必须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杜绝不配、少配现象的发生。
2.2 因地制宜,开放单位、商场内部厕所,应对公厕压力
考虑到市中心区可建公厕的地方已很少,在现有硬件资源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日益拥挤的人流高峰,机关单位及商场内部公厕的开放化,成了缓解人流压力,改善公共厕所服务的一剂良药。不论公厕的所有权是谁,都应该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并接受环卫部门的管理,制定统一标识,统一卫生标准,统一的服务质量。
杭州市自2006年起,市城管办与186家商场、市场和宾馆签订协议,单位上述商业场所内部厕所正式对外开放的。并统一规范,放置公厕导示牌,由环卫部门进行考核、评比,凡能通过年度考核的单位就能得到5000元的现金奖励。每年杭州市还组织开展年度最佳最差公共厕所评比活动,对评出的10座最佳公共厕所,发放单位(管理员)2万元/座奖励;评出的3-5座最差公共厕所,发出通知、限期整改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绍兴目前已开放部分主要道路单位厕所,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详见开放后六条主要马路公厕实际数量与理想数量的对比图:
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公厕覆盖面积仍需提供高,其他人流量较多的次要道路也应加入开放行列。且由于机关单位晚上厕所基本关闭,晚间市民如厕压力仍然较大。
2.3 酒香也怕巷子深,公厕导向系统不容忽视
建立良好的公厕导示系统,能提高公厕的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弥补市中心公厕数量先天不足的弱点。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公厕了,行人却不知道在哪里,明明前面拐个弯就到了,却愣是找不到,不能不让人无奈,同时无形中也是对公厕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树立城市公厕导示体系,成了整合公厕资源,树立公厕
2.3.1 规范公厕本身的导向标志标识,以绍兴古色故乡的文化特色为底蕴,对主要交通干道、中小道路、公共场所等公厕的导向标志标识的进行统一设计、规范制作,使公众在公厕附近可以根据导向标志,方便地找到公厕的位置。特别是旅游景区周边厕所的导示牌,不仅要体现出绍兴城市特色,也要方便外地及国外游客识别。
2.3.2 公厕导示牌与其他设施的相互融合。在城市中,往往有许多项目需要标注,如逐一增设标识牌,不但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也容易造成标识牌林立,反而不便寻找,如果相应进行整合,一杆多用,甚至一图多用,类似旅游景点的导示牌,行走线路、景点位置,公厕位置等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又比如有些高档厕所导示牌因满足夜间行人识别需要,更是要添加照明电路,就可以设置在路灯杆上,统一利用电源。
2.3.3 完善公厕快速查询系统,通过网站、电话查询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查询公厕提供便利。同时,要做好公厕新建、改建、拆除等信息及时更新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电话查询系统如不单独建设,可以和其他电话查询系统整合,如114服务热线,同时,需要提高服务电话的知晓程度,方便行人通过电话查询公厕。
2.3.4 绘制城市公厕地图,也并及时跟进公厕最新信息,便于人们日常查找,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出租车司机、游客。
2.4 做好绍兴公厕改建新建工作
在新加坡,一个设计好的公厕,必须达到五个标准:清洁、干净;好的通风;很容易维修、维护;很好的布局;可以很方便的供残疾人使用。厕所级别的提升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无法增加公厕数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扩建公厕,增大其容纳量,以及其内部设施设备,就成了提升城市厕所文明程度的又一助力。通过增加厕所容积,可以有效缓解人流量高峰时段如厕压力,而内部设施的改善,又是提供城市品位,方便人们如厕的有效手段。2011年绍兴出台了《绍兴市区公厕建设管理工作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绍兴市区公厕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围绕“布局相对合理、使用基本满足、数量基本达标”的要求,对市区公厕进行了相应改造、扩建,大幅提升了一类公厕、二类公厕所占的比例,3年共计改造、扩建公厕130座,原则上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其中翻建或扩建33座,内部整体改造97座。另外,方案还新建共计公厕20座,全部按二类以上标准进行建设。同时为缓解市中心压力,开放位于市区主要道路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商场、超市、宾馆、医院、娱乐场所、餐饮场所等公共建筑内的50座内部厕所,并对这些厕所按三类以上标准改造,并在工作或营业时间内对外开放。同时,在新建、改建、开放的基础上,为弥补繁华路段公厕数量不足,缓解人流高峰的特殊时段公厕压力,在相应路段选点放置流动厕所。
2011年公厕改造前,城区公厕为:二类公厕6座,三类公厕98座,小便处21座,公厕数量少,形式单一,设施落后。2011-2013年公厕整体改造后,其中一类公厕10座,二类公厕43座,三类公厕49座,小便处21座,流动公厕10座,开放机关单位、商场公厕50座,相比而言,厕所等级大幅提升,而且形式多样,数量增多。
2.5 摒弃重建轻管错误思想,公厕要建,管理也要跟上
公厕建设仅是城市公厕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较好的后期服务,公厕质量仍然无法保证。所以必须摒弃重建轻管的思想,建立起一只服务优良,拉得出、打得响的环卫队伍。
2.5.1 基层公厕工作队伍素质需加强。目前我国公厕管理人员普遍待遇较低,就绍兴市而言,目前城区公厕管理人员工资仅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线,导致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且人员构成复杂,以外来务工者居多,很多先管理思想难以完美贯彻执行,是造成基层公厕工作队伍良莠不齐、战斗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强公厕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同时对部分公厕管理员工作不认真、违规违纪现象做出批评教育,紧抓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需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强员工福利保障,提高工人凝聚力,增强工人归属感。从而培养出一只优秀的环卫队伍。
2.5.2 随着公厕免费开放,附近居民利用公厕免费用水现象也屡见不鲜,部分居民不但日间接水自用,晚间还公然在公厕内洗澡,造成公厕水资源浪费严重,夜间开放公厕的铜制设施设备的偷盗现象也是有发生,而现有公厕管理人员无执法权力,仅靠言语劝说,只是杯水车薪,且管理员大多单身一人,且年龄偏大,公厕又不能安装防盗探头,也助长了偷盗行为的发生。必须加强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规范群众行为,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互动,提升对公共设施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打击犯罪组织,捣毁销赃渠道,杜绝公共设施偷盗行为。
2.5.3 创新管理机制,提供优质环卫公共服务产品。
目前,城市文明发展加快,市民夜生活越来越丰富,晚间公厕需求加大,不少城市公厕已经24小时开放,如苏州市自2002年起推行市区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同时,政府“出钱买服务”,对新改建公厕的保洁管理维护实行公开招标,还增聘18名环卫协管员,对公厕保洁与管理情况进行网格化管理,强化考核。
可见,公厕服务时间相应延伸,夜间开放公厕是大势所趋,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有的公厕硬件基础上,对现行公厕管理体系进行探讨,通过不断摸索,勇于实践,开创出适合绍兴特色的新型公厕管理模式,提高夜间公厕服务质量,增加强公厕体系软实力,不失为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公厕服务质量的一个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CJJ 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S].
[2]GB/T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S].
1 现状
目前,绍兴市越城区辖内共有固定公厕102座,流动公厕6座,小便处21座;固定公厕中属专人管理的固定厕所有48座,实行四扫制管理的公厕有54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公厕数量少:绍兴古城(老城区)由于建成较早、历史悠久,原有城市布局结构紧凑,导致老城区人流活动密集,人口众多,随着城市发展,人流量有着向老城区特别是繁华路段集中的特点,加之绍兴旅游的国际化,各历史街区,历史名人故里,均集中在老城区,也加大了城市厕所压力。依照原有公厕设计布局,已经越来越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住建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1],以绍兴老城区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和人口50万计,尚缺公厕70多座。而如果按国家旅游城市《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2],用旅游城市的标准来衡量,则差距更大。
1.2 城市公厕布局不合理:在最近几年的城市建设中,受原有建筑格局及人员分布所限,公厕配套建设少,布局很不合理,尤其是承受大量人流的市区六条主要道路,其公厕分布密度均偏低。然而像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段要开辟新的厕所难度大,另一方面人流量却随着城市发展日益增加,公厕压力越来越严峻。
目前,市区六条主要道路公厕分布均达不到1座/300-500米的标准要求。按平均400米一座公厕,那么绍兴六条主要马路的公厕实际数量和400米一座的理想数量对比图如下
1.3 档次低:绍兴城市公厕大多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当时极大的提升了绍兴城市文明。但参照2005年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在102座固定厕所中,仅有6座勉强达到二类公厕标准,其余公厕均为三类及以下,公厕建设档次普遍较低。这些公厕大多,面积偏小,内部设施陈旧,有些公厕并无外排,无论是公厕的整体设备、环境面貌、还是公厕清理作业,均成了绍兴城市文明发展的软肋。另外,大部分公园、风景旅游点附近和商业繁华街道的店面自有公厕也普遍难达到二类标准。
1.4 公厕管理需加强,目前,绍兴仅有48座公厕为专管公厕,尚有54座位四扫制厕所,即一日清扫四遍,在清扫间隙时间,尤其是人流高峰期,容易造成蹲位积粪,环境脏乱等相应问题。另外,目前公厕管理员普遍工资不高,造成管理员来源复杂,以外地人居多,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给落实公厕管理制度、日常管理交流上带来了困难。
1.5 公厕开放问题,目前102座公厕均实现了免费开放,但部分开放时间并非全天24小时。另一方面,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虽然有利于市民如厕,但对公厕管理,及公厕设施防盗安全提出了考验。
2 解决办法
2.1 健全完善相关法规,为公厕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制定相关公厕建设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律,使公厕建设管理有法可依。
2.1.1 加强公厕的拆除管理。根据绍兴古城日益增大的公厕压力状况,在城区建筑拆除过程中,为更好地完成绍兴市的公厕优化布局工作,避免造出现新的布局空白点,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环卫公厕的拆除、迁移,必须按规定相关部门批准,明确迁建、新建方案并保证落至实处。
2.1.2 对新建地域,需把好开发建设项目中的配套建设管理关。在新开发区域及旧区改造等地区性综合开发建设规划方案中,应当包含配套的环卫设施规划,并征求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意见。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划配套建设包括公厕在内的环卫设施,在验收时,必须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杜绝不配、少配现象的发生。
2.2 因地制宜,开放单位、商场内部厕所,应对公厕压力
考虑到市中心区可建公厕的地方已很少,在现有硬件资源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日益拥挤的人流高峰,机关单位及商场内部公厕的开放化,成了缓解人流压力,改善公共厕所服务的一剂良药。不论公厕的所有权是谁,都应该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并接受环卫部门的管理,制定统一标识,统一卫生标准,统一的服务质量。
杭州市自2006年起,市城管办与186家商场、市场和宾馆签订协议,单位上述商业场所内部厕所正式对外开放的。并统一规范,放置公厕导示牌,由环卫部门进行考核、评比,凡能通过年度考核的单位就能得到5000元的现金奖励。每年杭州市还组织开展年度最佳最差公共厕所评比活动,对评出的10座最佳公共厕所,发放单位(管理员)2万元/座奖励;评出的3-5座最差公共厕所,发出通知、限期整改并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
绍兴目前已开放部分主要道路单位厕所,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详见开放后六条主要马路公厕实际数量与理想数量的对比图:
但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公厕覆盖面积仍需提供高,其他人流量较多的次要道路也应加入开放行列。且由于机关单位晚上厕所基本关闭,晚间市民如厕压力仍然较大。
2.3 酒香也怕巷子深,公厕导向系统不容忽视
建立良好的公厕导示系统,能提高公厕的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弥补市中心公厕数量先天不足的弱点。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公厕了,行人却不知道在哪里,明明前面拐个弯就到了,却愣是找不到,不能不让人无奈,同时无形中也是对公厕资源的一种浪费。如何树立城市公厕导示体系,成了整合公厕资源,树立公厕
2.3.1 规范公厕本身的导向标志标识,以绍兴古色故乡的文化特色为底蕴,对主要交通干道、中小道路、公共场所等公厕的导向标志标识的进行统一设计、规范制作,使公众在公厕附近可以根据导向标志,方便地找到公厕的位置。特别是旅游景区周边厕所的导示牌,不仅要体现出绍兴城市特色,也要方便外地及国外游客识别。
2.3.2 公厕导示牌与其他设施的相互融合。在城市中,往往有许多项目需要标注,如逐一增设标识牌,不但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也容易造成标识牌林立,反而不便寻找,如果相应进行整合,一杆多用,甚至一图多用,类似旅游景点的导示牌,行走线路、景点位置,公厕位置等很好的整合在了一起。又比如有些高档厕所导示牌因满足夜间行人识别需要,更是要添加照明电路,就可以设置在路灯杆上,统一利用电源。
2.3.3 完善公厕快速查询系统,通过网站、电话查询等多种方式,为群众查询公厕提供便利。同时,要做好公厕新建、改建、拆除等信息及时更新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电话查询系统如不单独建设,可以和其他电话查询系统整合,如114服务热线,同时,需要提高服务电话的知晓程度,方便行人通过电话查询公厕。
2.3.4 绘制城市公厕地图,也并及时跟进公厕最新信息,便于人们日常查找,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出租车司机、游客。
2.4 做好绍兴公厕改建新建工作
在新加坡,一个设计好的公厕,必须达到五个标准:清洁、干净;好的通风;很容易维修、维护;很好的布局;可以很方便的供残疾人使用。厕所级别的提升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在无法增加公厕数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扩建公厕,增大其容纳量,以及其内部设施设备,就成了提升城市厕所文明程度的又一助力。通过增加厕所容积,可以有效缓解人流量高峰时段如厕压力,而内部设施的改善,又是提供城市品位,方便人们如厕的有效手段。2011年绍兴出台了《绍兴市区公厕建设管理工作方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绍兴市区公厕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围绕“布局相对合理、使用基本满足、数量基本达标”的要求,对市区公厕进行了相应改造、扩建,大幅提升了一类公厕、二类公厕所占的比例,3年共计改造、扩建公厕130座,原则上达到三类以上标准,其中翻建或扩建33座,内部整体改造97座。另外,方案还新建共计公厕20座,全部按二类以上标准进行建设。同时为缓解市中心压力,开放位于市区主要道路的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商场、超市、宾馆、医院、娱乐场所、餐饮场所等公共建筑内的50座内部厕所,并对这些厕所按三类以上标准改造,并在工作或营业时间内对外开放。同时,在新建、改建、开放的基础上,为弥补繁华路段公厕数量不足,缓解人流高峰的特殊时段公厕压力,在相应路段选点放置流动厕所。
2011年公厕改造前,城区公厕为:二类公厕6座,三类公厕98座,小便处21座,公厕数量少,形式单一,设施落后。2011-2013年公厕整体改造后,其中一类公厕10座,二类公厕43座,三类公厕49座,小便处21座,流动公厕10座,开放机关单位、商场公厕50座,相比而言,厕所等级大幅提升,而且形式多样,数量增多。
2.5 摒弃重建轻管错误思想,公厕要建,管理也要跟上
公厕建设仅是城市公厕体系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较好的后期服务,公厕质量仍然无法保证。所以必须摒弃重建轻管的思想,建立起一只服务优良,拉得出、打得响的环卫队伍。
2.5.1 基层公厕工作队伍素质需加强。目前我国公厕管理人员普遍待遇较低,就绍兴市而言,目前城区公厕管理人员工资仅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线,导致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且人员构成复杂,以外来务工者居多,很多先管理思想难以完美贯彻执行,是造成基层公厕工作队伍良莠不齐、战斗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加强公厕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水平,同时对部分公厕管理员工作不认真、违规违纪现象做出批评教育,紧抓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需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加强员工福利保障,提高工人凝聚力,增强工人归属感。从而培养出一只优秀的环卫队伍。
2.5.2 随着公厕免费开放,附近居民利用公厕免费用水现象也屡见不鲜,部分居民不但日间接水自用,晚间还公然在公厕内洗澡,造成公厕水资源浪费严重,夜间开放公厕的铜制设施设备的偷盗现象也是有发生,而现有公厕管理人员无执法权力,仅靠言语劝说,只是杯水车薪,且管理员大多单身一人,且年龄偏大,公厕又不能安装防盗探头,也助长了偷盗行为的发生。必须加强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规范群众行为,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合互动,提升对公共设施的监管力度,从源头抓起,打击犯罪组织,捣毁销赃渠道,杜绝公共设施偷盗行为。
2.5.3 创新管理机制,提供优质环卫公共服务产品。
目前,城市文明发展加快,市民夜生活越来越丰富,晚间公厕需求加大,不少城市公厕已经24小时开放,如苏州市自2002年起推行市区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同时,政府“出钱买服务”,对新改建公厕的保洁管理维护实行公开招标,还增聘18名环卫协管员,对公厕保洁与管理情况进行网格化管理,强化考核。
可见,公厕服务时间相应延伸,夜间开放公厕是大势所趋,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有的公厕硬件基础上,对现行公厕管理体系进行探讨,通过不断摸索,勇于实践,开创出适合绍兴特色的新型公厕管理模式,提高夜间公厕服务质量,增加强公厕体系软实力,不失为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公厕服务质量的一个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CJJ 14-2005,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S].
[2]GB/T18973-2003,《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