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法研究近况及高血压脑出血与白细胞趋化相关性研究

来源 :健康大视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i88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73-01
  
  1 现代中医对热毒致中风病机的认识
  
  近年来,“热毒致中风”理论在中风发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脑病研究所所长王永炎院士指出:毒邪致病是中风病情险恶,难以治愈的关键。
  中风病的发生,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因素引起,其中情志因素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中风病的发生,可因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因素引起,其中情志因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朱丹溪说:“五脏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随起”即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火热内生。如情志内伤,肝郁化火;劳心太过,暗耗心阴,日久使心阳相对亢盛而发为心火。肝火、心火相激相助,加之中风患者多为年老体衰,肝肾阴亏之人,火无所制,导致火热内炽。火热煎熬熏蒸,炼血为瘀;与血相搏,结而留络为瘀;伤津耗液,阴伤血滞为瘀;损络迫血,血妄离经为瘀。火热一样可炼液为痰,津液为之痰聚。形成痰、瘀、热同病。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中说:“火为痰之本,痰为火之标。”王清任亦说:“血得热则煎熬成块。”
  火热、痰瘀胶结,伏于体内,若不能及时、不断地清除于体外,即可成热毒。火热、痰浊、瘀血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热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脑络损伤的恶性循环状态。可见,热毒是中风病发病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现代不少医家通过广泛实践,对中风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中医证候特点等都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和认识。刘卫红认为,中风病虽与外来毒邪无明显关系,但其发病后所形成的内毒却直接影响着疾病的病理变化,预后和转归。内生毒邪具有毒性火热,毒性猛烈,依附性以及败坏形体,易攻脏腑等特点。毒邪致病力强,给机体造成危害重,且内毒一旦形成,便迅速加重病情,是产生变证及危害症状的重要原因。毒邪致病的症状多属火热,火可生毒,毒具火性,毒与火密切相关。内毒的最大特点就是败坏形体,损伤脏腑经络。中风病毒邪除损伤脑络外,同时侵犯其它多个脏腑,如毒人于心则致昏迷,人于肠腑则大便干结。因此,内毒在中风病急性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 清热解毒法在临床的应用
  
  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中风临床报道较多,如鲍益铭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血管病45例,总有效率62.2%。其作用机理重在祛除热毒病邪。黄连解毒汤集苦寒于一方,正是针对热毒病邪而设,疗效显著,反证了中风病中毒邪的存在。张建平,王心光亦将黄连解毒汤用于中风急性期的抢救,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林亚明更强调了出血性中风的内毒致病因素,他认为出血性中风病发后,瘀血、痰浊、热邪偏盛,雍滞体内不得外泄,则化毒邪。内毒具有毒性猛烈,善变,易攻脏腑而多属火热之特点。能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或损害脏腑器官,尤其是损坏脑质,甚至导致死亡。林亚明在临床上用解毒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在对脑血管的研究中,尤其是近年来分子基因技术的发展,逐渐认识到出血性中风病发生与免疫炎症机制息息相关,存在着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物质过度产生,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毒性物质,损伤组织细胞。上述诸方面的变化,具体反映了热毒内生,引起脑受损的生物学基础,表现出类似中医“热毒”症候,可归于中医“毒邪”范畴。
  目前,中风的“内生毒邪”的论断,临床病案报道较多,但实验研究不多,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3 高血压脑出血与白细胞趋化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均有明显变化,如脑出血后血浆和脑脊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高,病变局部白细胞浸润。近年来,特别随着对脑出血损伤机理的研究深入,白细胞的损伤作用倍受关注。出血后白细胞在脑组织中聚集并释放出某些炎性物质,导致出血周围组织产生缺血和炎症反应,参与水肿形成和发展。这种继发于脑出血的炎性过程是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部分,对损伤的最终范围和程度有很大影响。深入了解这种炎症反应的发病机理,时间过程,影响因素和病理作用,有助于为治疗急性脑出血损伤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对人类的研究和动物实验均已证实了脑出血炎症反应的存在,且较非出血性脑损伤更加明显。wisniewski曾描述脑出血后6h,多形核白细胞、单核细胞浸润。Xue等研究鼠皮质内脑出血模型时发现,脑出血后48h,中性粒细胞粘附在血管壁或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游出。另有报道说,脑出血后6-12h,血肿周围出现中性粒白细胞浸润,48-72小时达到高峰。人类的中性粒白细胞浸润发生在脑出血后5-72h。脑出血后48h,相当数量的CD8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血肿周围浸润,可以直接或通过释放IFN-γ间接引起细胞损伤。动物实验表明,血肿周围的炎症反应高峰和细胞死亡的高峰都发生在自体血注入脑实质后46-72小时。因此认为炎症反应与脑出血引起的细胞损伤有关。
  结话:高血压脑出血对脑组织是一个爆发损伤,淋巴细胞及有免疫潜能的细胞(如星形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甚至某些部位的神经元细胞)被激活首先表达TNF-α,由TNF-α再激活同样或相似的细胞表达IL-6。尽管这种细胞因子在中风病人的相继表达尚未见确切报道,但是细胞因子诱导产生黏附分子,化学趋化因子的作用正在得到认同。因此,TNF-α、IL-6参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机制可能是:(1)诱导最初的炎症免疫瀑布。(2)诱使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在病灶区域募集大量炎性细胞,进行局部炎性反应。(3)脑出血相继产生的时间相关性细胞因子,化学因子以及粘附分子的基因表达后形成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相互影响,共同介导炎性细胞的趋化反应。因此,通过拮抗TNF-α和IL-6,抑制急性脑出血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可能是今后防治脑出血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90-01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26岁。因泌尿系感染,遵医嘱服用复方新诺明1天后,会阴部出现红斑、伴瘙痒,龟头出现粘膜红斑就诊。检查:体温38.5℃,龟头部水肿、有数个红色斑,黏膜糜烂渗出,直径1-2cm,边界清楚,绕以红晕,会阴部片状红斑,个体诊所以“性病”治疗3天效果不佳来就诊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1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85-02  [摘要]目的:监测液体支原体培养基中病原群的分布情况,探讨调整液体支原体培养基抑菌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改进培养方法。方法:标本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接种于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液体培养基,24h后将液体培养基接种血平板,35℃孵箱培养48h,如有病原菌生长,做革兰染色镜检,氧化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34-02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2001年1月~2008年8月期间采用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42例,患者平均年龄75.5±0.2岁(60~89岁),术前均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高血压34例,冠心病16例,糖尿病12例,脑卒中伴偏瘫12例,帕金森氏病:5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92-01  [摘要]眩晕为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将其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四个证型,并相应施予护理方法,提出辩证施治,同病异护,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弦晕;分型;辩证施护    眩晕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68-01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50例,正常对照30例,将病例组按CT分为大、中、小梗死灶组。测定全部对象的血浆脂联素水平并加以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中小梗死灶组(P<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78-01    我院于2006年初购回一台南昌市百特生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HL-1300PLus全自动血球计数仪,适用于白血球、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参数的检测及白细胞三分群计数。经过近二年的使用,优点是省时,结果准确。尤其是血小板的测定,是手工血小板计数无法可比的。但在使用中,其消耗材料贵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71-01  [摘要]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9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以下简称黄芪组)35例和非应用黄芪治疗对照组(以下简称非黄芪组)34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34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19(2009)9-0096-01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也称粘连性关节囊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它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而引起关节内外粘连。因长期劳损,气血不和,血不养筋所致,本病临床常见症状为肩部疼痛,以夜间为甚,提物无力,活动受限,特别是外展、上举、外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89-02  [摘要]目的:观察多糖蛋自在HBVDNA阳性中的疗效及机理。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多糖蛋白4片,每日三次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后在12周、24周、36周HBV DNA定量变化,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94-01    心脏穿透伤(penetrating cardiac trauma PCT),临床上并非少见。近年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死亡率高。据报道入院前死亡率高达80%。在基层医院救治难度大。作者于1997年和2009年分别在县级基层医院曾救治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病例报告    例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