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十分生动的讲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该处在何种位置的道理。有一次他在武汉大学讲演,走上讲台,不慌不忙的从皮包中拿出一样东西,原来是一只大公鸡。台下的观众全都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的掏出一把米放到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着它吃,可是公鸡拼命挣扎,不肯吃。陶先生轻轻的把手松开,把鸡放到桌子上,自己退后了几步,这时,大公鸡自己吃了起来。接着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输给他,他是不情愿的,即使是学,也是食而不化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的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会好得多!”
  是啊!教师可以把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各种教学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愿听、是否愿看、是否愿想、是否愿记是一回事,学生是否听明白了,是否想对了,是否会运用了更是另外一回事,即使听明白了,也并不意味着会运用了。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听、看、想、记、做,教师施加的全部教学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己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学生的认识活动要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完成,即使强迫学生学,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权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常说,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啊,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教师应该从小培养学生主人翁感。只有教师把学生当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看待时,他们才有可能产生主人翁感,小学生希望教师指导、帮助、鼓励他们学习,而不是用一些不尊重人格的语言和做法强迫他们学习。
  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我在教生字的过程中,先领学生读,读完音后读偏旁部首,读偏旁部首后又读笔画,我教的筋疲力尽,学生一点激情也没有,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看到这种情况,我想了想,又说“谁学的最快,记得最好,谁就当小老师”。没想到他们沸腾了,顷刻间教室里一片平静,他们都想跟老师学,学会了好当小老师,首先是他们想学,调动了积极性,效果出乎我的意料。学《小马过河》时,天气很冷,学生的精神状态不好,学的不认真,声音也很小,于是我就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朗读、表演,一听到可以表演,学生一下子又活跃了起来,个个都特别认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都是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爱动、活泼、幼稚、好奇,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只有当教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才能有效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以上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小例子,它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学习全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正好印证了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教师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平时教学中只是抓基础,做了改,改了做,练了讲,讲了练,天天累得精疲力竭,干得心力交瘁,一考试,学生傻眼,教师愣眼!效率如此低下,始料不及。阅读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知识的欠缺,语言的贫乏,思想的狭隘,目光的短浅,脑子的空洞,境界的低下。我越来越深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爱心和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多元性评价,恰当运用评价语言,把爱心、耐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要管理好学生,前提是了解学生,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所处的“位置”及任课老师评价都应非常透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协调好人际关系,从而实现优化管理。  一、真诚的微笑,魅力无穷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比穿着更重要,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他的人,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常给人以温暖。”然而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很遗憾的是有很少的班主任注意到它,在同学生的交往中,他们随时板起面
期刊
帮助潜能生(以前叫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是老师们很头疼的问题,我也多次探索实践过。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我认为首先老师们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对潜能生寄予高期望,要对他们放低标准。这倒不是我们看不起他们,而是如果寄予高期望,我们就没有那么耐心。这一点大家都是教育工作者,肯定是有感受的。我们只管用耐心去教,采取措施去做,但不去追求他们达到没达到我们的要求。这样我们的心态就平和一些,学生对我们也没那么畏惧
期刊
仔细回味一下,在教育名家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复杂的教学程序,更没有纷繁的教学辅助设备,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笔,可是学生的学习却兴趣盎然,发言积极,争论激烈。名家在课堂上炉火纯青,潇洒自如,和学生一起用彼此的智慧演绎了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教育名家的课堂中呈现的正是“大道至简”的返璞归真,体现了一种课堂教学的“简约之美”。  1、重视朗读教学,尊重对文章的阅读初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期刊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呼唤充满艺术性与创造性的鲜活课堂。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具备严谨、流畅、自然的教学环节,更要师生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有精彩而丰富的动态生成,让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园地。如何有效引领,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呢?  一、对可预设的生成的引领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自然流露的、产生的一些新问题或即发的因素,也有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认知起点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对问题、文本的看法
期刊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新课标初中阶段作文教学要求:作文要联系生活,作文要个性化,学生作文水平要达到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教师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  面对这种现状,作为语文老师应如何突破呢?  一、让学生返朴归真,储存激情。  语文教师只要放飞学生的心灵,不在思想上禁锢学生,无论对错,要蹲下来和他们一起
期刊
几千年的的庄子就曾经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固然如此,其职业生涯更是如此。但随着职业年龄的增长,很多教师往往已经缺少了初登讲台时的热情,这份热情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更有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倦怠。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保持初登讲台时的热情并获得自身专业长久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呢?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热爱语文,热爱学生。  这是一句口号似的话语,但道出了教育的真
期刊
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习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可是传统的 语文教学,偏于字词句的介绍,将内容讲解的支离破碎,使原本应该活泼有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犹如说教般无味。因此,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更应该实施情感教育。  (一)要爱学生,更要使学生学会爱人  孟子曾经说过“
期刊
记叙文是初中阶段训练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想要写出好的记叙文,是许多中学生较为头痛的事。究其原因诸多,但我认为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没有具备驾驭好材料的能力。虽然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无米之炊”固然难做,但要做好“有米之炊”也并非易事。写作往往也是如此。那么,在有素材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记叙文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以情感人”,能引起读者共鸣,让读者为之动情。  首先,精心构思立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