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是重视知识传授,还是重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容置疑,肯定是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习惯和能力。但是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而过分夸大了成绩的“效应”。这样的结果就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得他们既不敢有所创新,也不敢“异想天开”,课堂由此也就少了一些意外的“惊喜”,少了诸多精彩的表达。既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影响了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鼓励 信心 习惯 交流 合作 幽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53-02
我们的课堂,从不缺乏学识渊博的老师,但是缺乏恰到好处的点拨,可以让学生的疑惑“云开日出”;也不缺乏灵活多样的方法,但是缺乏温馨真诚的鼓励,让学生走出心灵的“阴霾”。只有尽量让教师“退居二线”,发挥“军师”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学生“领兵打仗”;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他(她)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总会遇到“拦路虎”,这个时候不需要老师当“武松”,只需要老师“传授武艺”。即使暂时失败,需要的也是老师的鼓励。这些来自老师的“美言”,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从而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点拨加鼓励,让学生信心满满
有位学者这样说:我们的教学,说白了就是一种“技术活”,它的本质不在于工作时的“效率”有多高,也不在于工作的“量”有多少,而在于技术有多精湛。[1]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同台共演的情景剧;老师虽不是课堂的主体,但可以是学习过程的点拨者和引导者;学习,从不缺乏废寝忘食的努力,但一贯缺少信心十足的投入。艺术性的评价“美言”,是学生进取的动力,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学习积极性的推力。在老师的点拨和鼓励之下,学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也就会更加主动,课堂会出现更多的“亮点”。
例如听过窦桂梅的一节《秋天的怀念》公开课,老师的“美言”对我启发很大。当学生朗读了作者内心独白的片段后,老师这样说:孩子,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痛苦;当学生说完自己的感受之后,老师这样说:孩子,你真会思考,你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诸如此类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让整个课堂犹如刮过一阵温暖的春风。
有个学生对他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夸了他一句,他快乐了两个月,每天上课都非常专注,不错过老师讲得每一个字,期望得到更多的奖励。一句话,不,或许就一个词,就让一个小孩子快乐了两个月,那如果老师每天都这样“口吐莲花”的话,那教室定会溢满花香,学生定会终生难忘,回报老师的除了信任和进步,当然还有满满的自信和满心的感动……老师的点拨,犹如“拨云见日”,让学生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老师的“莲花”,就像冬日暖阳,让学生感受温暖,努力进取。在老师“春风”般的鼓励之下,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信心,同时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加信服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更加主动,这是我们教学的希望,也是最终的目标。
二、情境加引导,让学生乐在其中
有師云:“要想让一节语文课实现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2] 情感体验和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说理性是冷静的思考,那么情感就是热情的表达。情感让理性充满温馨,理性则让情感不至于盲目,只有二者互相补充,才会更加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将理性和情感完美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艺术,配合以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悦之情境,激发学生之学习情绪。尤其是语文课堂,在语言表达的同时,更重视情景的再现。这种再现方式,除了语言的具体描述之外,还有肢体动作语言的表达,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表达对人、事、物的感受。同时主动汲取,乐在其中,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因为人物语言对话和动作非常有特点,为了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情境创设非常必要。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以及侍卫,并指导他们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来“重现”经典场面。重在通过表演来感受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品质,其他学生的评价和补充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和升华。
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通过言语上的交流和表达来分享知识和信息,但是更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同身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传统的语文课堂,过分重视了言语词汇的重复记忆,忽视了情感体验的教育;过分夸大了应试的效益,忽视了它是交流的工具。枯燥的课堂让人沉闷,愉悦的情境好似清风;抽象的知识让人厌烦,轻松的情境好像朗月,让人心动神移,不亦乐乎。情境再现,不是无目的登台表演,而是有准备的精华沉淀,情境再现,永远是语文课堂最精彩的环节,它让学生真切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它让人物的美好品质从文本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演中学”,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踏实,学得快乐,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三、合作加参与,让思维多元发展
大家都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这无可非议。只是我们的课堂多了些许“主动灌输”,少了一些主动参与,让课堂显得有点过于严肃和“公式化”。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又怎会甘于这样的无味课堂呢?这不仅是学生的不适应,就连老师也感觉到了这种方法的沉闷和无趣,于是乎提倡“主动参与,主动实践”的合作学习方式,犹如给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人眼前一亮。在“输血”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大胆的交流,思维不断地擦出创新的火花。他们不仅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能力,培养了习惯。同时,他们知道了如何与人分享,如何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来不断地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多元思维习惯。
例如听了一节《猴王出世》汇报课,老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自学,上课时进行交流学习。有的学生搜集了《西游记》的相关资料,有的搜集了人们对孙悟空的评价,还有的搜集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没有分析举例,只是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交流,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然于胸。 语文学习理应如此,思维的创新不可忽视。传统的课堂习惯了把老师当作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实,老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但不是执行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将学生带到“游泳池”边,引导他们掌握“游泳”的技艺,而不是一直以“救生圈”为基本技能。要教会他们在预习的同时,学会资料的搜集;在搜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和汲取……思考,会让学生理性冷静,也会让他(她)有所创新,思维的方向也会向四面拓展;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习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四、主导加主体,让学习更加主动
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重点,育人更是关键;教学,给学生讲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只是在现实中,教育的主旨往往发生了错位,过分关注“教书”,而忽视关键的“育人”,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者,更甚者,学习成绩优异,做人品质低劣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不过,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这种错位的误区。于是,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逐步由“主播”转变为“主导”,学生则由“听众”转变为“演员”,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需要老师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古诗教学,不需要我们逐字逐句的去解释和翻译,只需要指导学生在吟诵中把握古诗的意境,只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知作者、解诗题、品诗情来理解古诗的意义和思想情感。自学,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法,也是培养学习能力最好的途径。
引導,是老师最好的课堂组织方式;自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资料的搜集,未尝不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汇报就是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在交流与分享中,才能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在“主导”者——老师和“主体”——学生的有效配合下,才能将学习的意义发挥到最佳。老师只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演讲”,将个人能力发挥得“无可挑剔”,而下面的学生对所讲内容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宁可不要!老师在“教”的艺术上下点功夫,结果会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一亮”的不仅是学生的“内功”,还有“颜值”,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幽默加微笑,让课堂更加温馨
有专家云:幽默是一个教师是否有活力、魅力、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教师的智慧、知识、修养、灵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如果再加上极具亲和力的微笑,那这个课堂就是别开生面的“舞台”,师生关系愉快融洽,课堂氛围愉悦轻松。幽默,既不是单薄的滑稽逗乐,也不是随意的哗众取宠,更不是搞笑式的低级趣味,它是一种高雅的教学机智,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生活中的幽默,让我们在“轻松一笑”中化解尴尬;课堂上的幽默,则如磁石般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沉浸于课堂而流连忘返,让老师游刃有余地“指挥”教学。幽默和微笑,注定是语文课堂永远的“最佳拍档”,它让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化解尴尬,让沉闷的课堂多了一些风趣,让我们的眼前为之一亮。
例如,学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让学生自己有感情的再读课文。发现学生王玉张嘴打了个哈欠,并用胳膊碰了一下同桌李菲,小声地嘀咕什么。我笑着说:王玉,请你去园子里玩一玩。他茫然,我继续:我是真心请你去的。全班学生不知所以然,都看着我俩。我说:打开书,去“园子里”玩。学生笑了,我笑了,王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问他为什么请他去“园子里”玩,他低声说,刚才和同学说话了。你刚才玩累了,是吗?又是师生发自内心善意的笑声。
幽默,不是可以随意“制造”的,绝大多数是临场发挥,但他需要老师运筹帷幄的“借机发挥”和机智灵活的“因势利导”,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散发。这样的语言,让课堂熠熠生辉;这样的魅力,让学生如沐春风;这样的发挥,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需要融融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以及乐观的情绪。既然可以在笑声中幡然醒悟,为什么非要在斥责声中“如履薄冰”呢?既然可以“一语双关”的提醒,为什么非要“一语道破”的尴尬呢?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为了调动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性,而不是打击他们天然萌发的自然童趣。
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就是导演,而且是一个集多重角色的导演。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导”,还要会“演”,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将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将学生的天赋充分应用起来,让课堂活泼一点、让学生快乐一点,让老师轻松一点。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把评价说到学生的心坎上[J].天津教育,2017(12):54.
[2]张红梅.优化语文教学,提升语文素养[J].文教资料,2018(22):36.
【关键词】鼓励 信心 习惯 交流 合作 幽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53-02
我们的课堂,从不缺乏学识渊博的老师,但是缺乏恰到好处的点拨,可以让学生的疑惑“云开日出”;也不缺乏灵活多样的方法,但是缺乏温馨真诚的鼓励,让学生走出心灵的“阴霾”。只有尽量让教师“退居二线”,发挥“军师”的作用,才能真正让学生“领兵打仗”;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他(她)才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在课堂上,学生总会遇到“拦路虎”,这个时候不需要老师当“武松”,只需要老师“传授武艺”。即使暂时失败,需要的也是老师的鼓励。这些来自老师的“美言”,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从而信心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点拨加鼓励,让学生信心满满
有位学者这样说:我们的教学,说白了就是一种“技术活”,它的本质不在于工作时的“效率”有多高,也不在于工作的“量”有多少,而在于技术有多精湛。[1]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同台共演的情景剧;老师虽不是课堂的主体,但可以是学习过程的点拨者和引导者;学习,从不缺乏废寝忘食的努力,但一贯缺少信心十足的投入。艺术性的评价“美言”,是学生进取的动力,是他们自信的源泉;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学习积极性的推力。在老师的点拨和鼓励之下,学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也就会更加主动,课堂会出现更多的“亮点”。
例如听过窦桂梅的一节《秋天的怀念》公开课,老师的“美言”对我启发很大。当学生朗读了作者内心独白的片段后,老师这样说:孩子,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已经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到了他的痛苦;当学生说完自己的感受之后,老师这样说:孩子,你真会思考,你已经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诸如此类的鼓励性的评价语,让整个课堂犹如刮过一阵温暖的春风。
有个学生对他妈妈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夸了他一句,他快乐了两个月,每天上课都非常专注,不错过老师讲得每一个字,期望得到更多的奖励。一句话,不,或许就一个词,就让一个小孩子快乐了两个月,那如果老师每天都这样“口吐莲花”的话,那教室定会溢满花香,学生定会终生难忘,回报老师的除了信任和进步,当然还有满满的自信和满心的感动……老师的点拨,犹如“拨云见日”,让学生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老师的“莲花”,就像冬日暖阳,让学生感受温暖,努力进取。在老师“春风”般的鼓励之下,学生不仅对学习充满信心,同时也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加信服老师,在课堂上更加活跃、更加主动,这是我们教学的希望,也是最终的目标。
二、情境加引导,让学生乐在其中
有師云:“要想让一节语文课实现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就不能忽视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2] 情感体验和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说理性是冷静的思考,那么情感就是热情的表达。情感让理性充满温馨,理性则让情感不至于盲目,只有二者互相补充,才会更加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将理性和情感完美结合,充分利用教学艺术,配合以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轻松愉悦之情境,激发学生之学习情绪。尤其是语文课堂,在语言表达的同时,更重视情景的再现。这种再现方式,除了语言的具体描述之外,还有肢体动作语言的表达,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表达对人、事、物的感受。同时主动汲取,乐在其中,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因为人物语言对话和动作非常有特点,为了深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情境创设非常必要。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以及侍卫,并指导他们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来“重现”经典场面。重在通过表演来感受人物的思想,表现人物品质,其他学生的评价和补充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和升华。
我们的语文教学,需要通过言语上的交流和表达来分享知识和信息,但是更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同身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传统的语文课堂,过分重视了言语词汇的重复记忆,忽视了情感体验的教育;过分夸大了应试的效益,忽视了它是交流的工具。枯燥的课堂让人沉闷,愉悦的情境好似清风;抽象的知识让人厌烦,轻松的情境好像朗月,让人心动神移,不亦乐乎。情境再现,不是无目的登台表演,而是有准备的精华沉淀,情境再现,永远是语文课堂最精彩的环节,它让学生真切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它让人物的美好品质从文本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演中学”,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踏实,学得快乐,达到“学以致用”的境界。
三、合作加参与,让思维多元发展
大家都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主,这无可非议。只是我们的课堂多了些许“主动灌输”,少了一些主动参与,让课堂显得有点过于严肃和“公式化”。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又怎会甘于这样的无味课堂呢?这不仅是学生的不适应,就连老师也感觉到了这种方法的沉闷和无趣,于是乎提倡“主动参与,主动实践”的合作学习方式,犹如给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人眼前一亮。在“输血”的过程中,学生主动的参与,大胆的交流,思维不断地擦出创新的火花。他们不仅意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而且提高了能力,培养了习惯。同时,他们知道了如何与人分享,如何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来不断地完善自己,养成良好的多元思维习惯。
例如听了一节《猴王出世》汇报课,老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自学,上课时进行交流学习。有的学生搜集了《西游记》的相关资料,有的搜集了人们对孙悟空的评价,还有的搜集了作者的写作背景……没有分析举例,只是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和交流,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然于胸。 语文学习理应如此,思维的创新不可忽视。传统的课堂习惯了把老师当作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其实,老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策划者,但不是执行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我们的教学,就是为了将学生带到“游泳池”边,引导他们掌握“游泳”的技艺,而不是一直以“救生圈”为基本技能。要教会他们在预习的同时,学会资料的搜集;在搜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欣赏和汲取……思考,会让学生理性冷静,也会让他(她)有所创新,思维的方向也会向四面拓展;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习能力,促进了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四、主导加主体,让学习更加主动
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重点,育人更是关键;教学,给学生讲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学习的方法;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只是在现实中,教育的主旨往往发生了错位,过分关注“教书”,而忽视关键的“育人”,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高分低能者,更甚者,学习成绩优异,做人品质低劣的现象也层出不穷。不过,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这种错位的误区。于是,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转变,逐步由“主播”转变为“主导”,学生则由“听众”转变为“演员”,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需要老师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古诗教学,不需要我们逐字逐句的去解释和翻译,只需要指导学生在吟诵中把握古诗的意境,只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通过查资料、知作者、解诗题、品诗情来理解古诗的意义和思想情感。自学,是学生学习古诗词最好的方法,也是培养学习能力最好的途径。
引導,是老师最好的课堂组织方式;自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资料的搜集,未尝不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汇报就是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在交流与分享中,才能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完善自己。在“主导”者——老师和“主体”——学生的有效配合下,才能将学习的意义发挥到最佳。老师只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演讲”,将个人能力发挥得“无可挑剔”,而下面的学生对所讲内容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宁可不要!老师在“教”的艺术上下点功夫,结果会让人眼前一亮。这样“一亮”的不仅是学生的“内功”,还有“颜值”,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幽默加微笑,让课堂更加温馨
有专家云:幽默是一个教师是否有活力、魅力、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教师的智慧、知识、修养、灵感在课堂教学中的集中体现,如果再加上极具亲和力的微笑,那这个课堂就是别开生面的“舞台”,师生关系愉快融洽,课堂氛围愉悦轻松。幽默,既不是单薄的滑稽逗乐,也不是随意的哗众取宠,更不是搞笑式的低级趣味,它是一种高雅的教学机智,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生活中的幽默,让我们在“轻松一笑”中化解尴尬;课堂上的幽默,则如磁石般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沉浸于课堂而流连忘返,让老师游刃有余地“指挥”教学。幽默和微笑,注定是语文课堂永远的“最佳拍档”,它让师生在会心一笑中化解尴尬,让沉闷的课堂多了一些风趣,让我们的眼前为之一亮。
例如,学完《祖父的园子》一课,我让学生自己有感情的再读课文。发现学生王玉张嘴打了个哈欠,并用胳膊碰了一下同桌李菲,小声地嘀咕什么。我笑着说:王玉,请你去园子里玩一玩。他茫然,我继续:我是真心请你去的。全班学生不知所以然,都看着我俩。我说:打开书,去“园子里”玩。学生笑了,我笑了,王玉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问他为什么请他去“园子里”玩,他低声说,刚才和同学说话了。你刚才玩累了,是吗?又是师生发自内心善意的笑声。
幽默,不是可以随意“制造”的,绝大多数是临场发挥,但他需要老师运筹帷幄的“借机发挥”和机智灵活的“因势利导”,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散发。这样的语言,让课堂熠熠生辉;这样的魅力,让学生如沐春风;这样的发挥,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同时,还需要丰富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需要融融的爱心和博大的胸怀,以及乐观的情绪。既然可以在笑声中幡然醒悟,为什么非要在斥责声中“如履薄冰”呢?既然可以“一语双关”的提醒,为什么非要“一语道破”的尴尬呢?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为了调动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性,而不是打击他们天然萌发的自然童趣。
教学,就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就是导演,而且是一个集多重角色的导演。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导”,还要会“演”,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将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将学生的天赋充分应用起来,让课堂活泼一点、让学生快乐一点,让老师轻松一点。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把评价说到学生的心坎上[J].天津教育,2017(12):54.
[2]张红梅.优化语文教学,提升语文素养[J].文教资料,2018(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