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风团瘙痒案孙某某,女,68岁。1999年7月21日以高血压病、风心病、脑梗塞病,并见眩晕、口眼歪斜2日入院。入院诊断: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周围性面神经瘫。3.电解质紊乱。中医辨证:肝风挟痰,代写硕士论文上蒙清窍。中医治疗以化痰熄风通络,中药汤剂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口服,日1剂,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点,治疗过程顺利。然于入院后第6天,患者突觉全身瘙痒,双下肢大腿前可见散发的风团,手脚心痒甚,曾给予10%的葡萄糖酸钙及扑尔敏治疗不效。患者仍全身钻心样瘙痒,难以忍受,四肢痒以右手心为甚。患者心情烦躁,舌红而干,脉弦而数。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躁狂越,皆属于火”,中医辨证:天人合一,时值炎夏,酷暑难耐,暑热扰心,内生心火,内外合邪,泛溢于肌肤,故导致皮肤瘙痒难耐。治宜清心泻热止痒,即予2.5寸毫针选刺:双内关、双血海、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右劳宫穴;泻双太冲;双手少商,商阳点刺出血各三滴,诸穴留针20分钟起针。效果:自留针后3分钟后痒止,此后每日随访再无复发。按:本案是以泻双太冲以清心肝之火热;双少商、双商阳点刺放血以清热解毒;刺双内关以调心系之经气;刺双血海以活血化瘀,凉血解毒;刺右劳宫穴用意亦泻心经之火气;因天气炎热,患者年高体弱,出汗过多,以至气阴两伤,故加刺双足三里,双三阴交以扶正祛邪,气阴双补。诸穴配伍,共奏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扶正祛邪之功效。故取效迅速,立竿见影。
2. 高血压、心绞痛案刘某某,女,61岁。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30年,血压高时可达27/14kPa,每由饮食中或活动后而发作心前区疼痛,服用消心痛或丹参滴丸可以得到缓解。此次因上症发作频繁,于1999年6月29日入院治疗。7月5日中午11时40分患者在进食中再次发作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气短,即刻血压27/14kPa,立在患者背部华佗侠脊穴左侧线平心脏水平找到一疼痛敏感点(约平第七胸椎棘突水平)针刺得气后留置,同时加刺双内关、双太冲及双曲池穴,即 无忧论文网 http://www.51lunwen.com/Chinesemedicine/2012/0206/lw201202062322123339.html刻患者已述症状缓解,留针20分钟后起针,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症状已完全消失,再测血压已降为:24.33/12kPa。此后半月内随访,心前区仅有几次不适感出现且不伴有胸闷气短,并能自行缓解,患者于半月后出院。
体 会 华佗侠脊穴属经外奇穴,主治相应水平内脏疾病,运用起来简便、安全,疗效显著。治疗时适当配伍,如心病配内关,胆病配胆囊穴,会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案例以华佗侠脊穴配双内关主治心前区疼痛,伍用双曲池、泻双太冲以平肝潜降,起到了心痛止,血压缓降的作用,体现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
3. 头痛眩晕失眠案崔某某,男,52岁。1999年3月始发脑梗塞经治好转出院。1998年7月1日以再发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言语不利而入院治疗。7月5日脑MRI提示:1.右桥脑、左枕及左半卵圆中心陈旧性脑梗塞灶。2.左侧脑室前方、后方胼胝体见长T1,长T2信号区,考虑梗塞。7月9日TCD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血流速增快,右侧椎动脉流速减慢。7月5日心电图示:T波改变。入院后中医辨治以益气活血之中药汤剂内服为主,病情有好转。然患者本人因既往身体相当健康,此次患病,始终不能接受现实,心绪极差,常常思虑过度而不能自解。8月9日下午,患者述因昨夜失眠而有头目眩晕,恶心口苦,视之面色潮红,脉见关上浮弦。中医辨证由心肝火盛,肝阳化风,火扰心神而致。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止眩法;从辨病论治的角度来分析,其眩晕实由脑内存在多发之梗塞病灶,并由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从整体上来说显然系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问题。故处方双风池、双太冲、双内关,加百会针刺得气后留置20分钟,起针时患者述头目清醒,眩晕消失,当夜睡眠良好。按:风池为熄风止眩之要穴,现代研究证实针刺风池穴可直接改善脑动脉供血,是为正中本症之的,故为主穴;配双太冲泻肝火,上病下取,可平肝潜降以止眩;刺双内关以调其心主,因心主血脉,亦主心神;百会位于一身之巅,可平衡阴阳,祛风止眩。诸穴相合,共奏其功,故疗效满意。
2. 高血压、心绞痛案刘某某,女,61岁。患者曾有高血压病史30年,血压高时可达27/14kPa,每由饮食中或活动后而发作心前区疼痛,服用消心痛或丹参滴丸可以得到缓解。此次因上症发作频繁,于1999年6月29日入院治疗。7月5日中午11时40分患者在进食中再次发作心前区疼痛,伴有胸闷气短,即刻血压27/14kPa,立在患者背部华佗侠脊穴左侧线平心脏水平找到一疼痛敏感点(约平第七胸椎棘突水平)针刺得气后留置,同时加刺双内关、双太冲及双曲池穴,即 无忧论文网 http://www.51lunwen.com/Chinesemedicine/2012/0206/lw201202062322123339.html刻患者已述症状缓解,留针20分钟后起针,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症状已完全消失,再测血压已降为:24.33/12kPa。此后半月内随访,心前区仅有几次不适感出现且不伴有胸闷气短,并能自行缓解,患者于半月后出院。
体 会 华佗侠脊穴属经外奇穴,主治相应水平内脏疾病,运用起来简便、安全,疗效显著。治疗时适当配伍,如心病配内关,胆病配胆囊穴,会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案例以华佗侠脊穴配双内关主治心前区疼痛,伍用双曲池、泻双太冲以平肝潜降,起到了心痛止,血压缓降的作用,体现出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
3. 头痛眩晕失眠案崔某某,男,52岁。1999年3月始发脑梗塞经治好转出院。1998年7月1日以再发左侧肢体麻木,无力,行走不稳,言语不利而入院治疗。7月5日脑MRI提示:1.右桥脑、左枕及左半卵圆中心陈旧性脑梗塞灶。2.左侧脑室前方、后方胼胝体见长T1,长T2信号区,考虑梗塞。7月9日TCD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及颈内动脉血流速增快,右侧椎动脉流速减慢。7月5日心电图示:T波改变。入院后中医辨治以益气活血之中药汤剂内服为主,病情有好转。然患者本人因既往身体相当健康,此次患病,始终不能接受现实,心绪极差,常常思虑过度而不能自解。8月9日下午,患者述因昨夜失眠而有头目眩晕,恶心口苦,视之面色潮红,脉见关上浮弦。中医辨证由心肝火盛,肝阳化风,火扰心神而致。治宜平肝潜阳、熄风止眩法;从辨病论治的角度来分析,其眩晕实由脑内存在多发之梗塞病灶,并由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从整体上来说显然系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的问题。故处方双风池、双太冲、双内关,加百会针刺得气后留置20分钟,起针时患者述头目清醒,眩晕消失,当夜睡眠良好。按:风池为熄风止眩之要穴,现代研究证实针刺风池穴可直接改善脑动脉供血,是为正中本症之的,故为主穴;配双太冲泻肝火,上病下取,可平肝潜降以止眩;刺双内关以调其心主,因心主血脉,亦主心神;百会位于一身之巅,可平衡阴阳,祛风止眩。诸穴相合,共奏其功,故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