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中地理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于课程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有更强的社会生存能力,还能够激发地理课堂活力,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生命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5-010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095
一、当前中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一)教师自身的价值观问题影响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家长及学校的高要求使得教师的教学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使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良价值观问题。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使家长、学生对教师队伍的印象大打折扣,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传统也受到了影响。这时便出现了一些失信行为,教师得不到尊重、课堂上教师不敢管或管理方法不当等问题。
(二)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制约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制约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进程。长期以来,受高考影响,应试教育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职业被模式化、工具化,成了高考应试教育的注释工具。他们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都时时体现出应试因素。这样的教学不仅忽视了教师的现实作用,而且也在不断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进程。
(三)中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的疏漏
在进行生命教育时,首先,要有个生命教育的氛围。但在现阶段,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仍缺少必要的氛围。中学生的教育仍偏向于应试教育,而对生命教育则比较漠视,使得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其次,重理论轻实践。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但却忽视了习惯的养成。知道了自我保护意识,但方式方法掌握的不够好。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使他们可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且要敬畏生命,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正确地理解人生的价值、意义,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实现和创造生命的价值。
首先,生命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只有成功地进行生命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初衷,以人为本,关注并实现人的价值,才能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建设。
其次,生命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中学生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实现这些素质技能的前提,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还要使学生能体会到生命的内涵,认识到人生的乐趣,从生命的视角去审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支撑,只有进行生命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和学习氛围。
三、生命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一)随机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随机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通过随机渗透,将生命教学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使学生对生命更加热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随机渗透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对地理学科的价值认同。
(二)优秀教师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力保障
生命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积极影响,要全面开展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需要优秀教师领航示范。只有配备优秀的教师,并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培养,使其不断提高,才能保障生命教育有效进行,这也是生命教育在地理课堂上得到真正落实的核心所在。
教师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基于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生命意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实践教育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
没有实践的教育绝不是有效的生命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使得其人格得到完善。教师要为学生架设一个参与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不断发展自身。
四、结语
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尤其重视生命教育。这将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正确地理解人生的价值、意义。在高中地理课堂融入生命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積极的重要影响。而落实生命教育,随机渗透是有效方法,优秀教师是有力保障,实践教育是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曾岩.生命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体现之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李鹏.生命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熠熠生辉[J].考试与评价,2018(2).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郑正宝(1973.4— ),男,福建周宁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生命教育;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5-010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095
一、当前中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一)教师自身的价值观问题影响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家长及学校的高要求使得教师的教学压力越来越大,逐渐使教师队伍出现了一些不良价值观问题。部分教师的不良行为,使家长、学生对教师队伍的印象大打折扣,中国传统的尊师重教传统也受到了影响。这时便出现了一些失信行为,教师得不到尊重、课堂上教师不敢管或管理方法不当等问题。
(二)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制约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制约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进程。长期以来,受高考影响,应试教育在学校的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职业被模式化、工具化,成了高考应试教育的注释工具。他们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都时时体现出应试因素。这样的教学不仅忽视了教师的现实作用,而且也在不断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了中学生的生命教育进程。
(三)中学生生命教育过程中的疏漏
在进行生命教育时,首先,要有个生命教育的氛围。但在现阶段,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仍缺少必要的氛围。中学生的教育仍偏向于应试教育,而对生命教育则比较漠视,使得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其次,重理论轻实践。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但却忽视了习惯的养成。知道了自我保护意识,但方式方法掌握的不够好。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成长,使他们可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并且要敬畏生命,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正确地理解人生的价值、意义,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实现和创造生命的价值。
首先,生命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只有成功地进行生命教育,才能实现教育的初衷,以人为本,关注并实现人的价值,才能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综合素质的建设。
其次,生命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中学生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实现这些素质技能的前提,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还要使学生能体会到生命的内涵,认识到人生的乐趣,从生命的视角去审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支撑,只有进行生命教育,才能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和学习氛围。
三、生命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一)随机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生命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慢慢渗透,随机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地理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资源,通过随机渗透,将生命教学融入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使学生对生命更加热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随机渗透教学,还可以加强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对地理学科的价值认同。
(二)优秀教师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力保障
生命教育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积极影响,要全面开展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需要优秀教师领航示范。只有配备优秀的教师,并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培养,使其不断提高,才能保障生命教育有效进行,这也是生命教育在地理课堂上得到真正落实的核心所在。
教师除了要掌握地理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良好的教学能力,还要基于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生命意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实践教育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
没有实践的教育绝不是有效的生命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使得其人格得到完善。教师要为学生架设一个参与实践的平台,使得学生有机会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不断发展自身。
四、结语
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尤其重视生命教育。这将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正确地理解人生的价值、意义。在高中地理课堂融入生命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積极的重要影响。而落实生命教育,随机渗透是有效方法,优秀教师是有力保障,实践教育是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曾岩.生命教育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体现之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
[2]李鹏.生命教育,在地理课堂中熠熠生辉[J].考试与评价,2018(2).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郑正宝(1973.4— ),男,福建周宁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