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急管理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应急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辟《应急管理》专栏,关注应急管理生态链的每个环节,报道应急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举措和新应用,期望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参与。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应急体系日益完善
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加强与有关专项机构的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运转枢纽作用。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省(区、市)政府均已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大多数生产类型中央企业设立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
在应急准备方面,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约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均制定了总体预案。中央企业预案制定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已制定应急预案。2006年全国共开展预案演练13.7万多次。与此同时,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应急商品信息数据库的重点联系企业已经达1000多家。
此外,在预防预警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在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
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总的来看,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法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方面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应急管理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
预案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一些地方和单位,特别是基层社区、乡村的应急预案仍然不够完善,应急演练开展得不够,有些演练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市(地)、县(市)政府尚未设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现有应急管理机构普遍存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级财政对防汛抗旱、倒房重建等方面的补助标准仍然偏低,灾害保险工作相对滞后。
物资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尚不完善,储备物资种类、数量偏少,一些专业应急队伍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
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不够健全,预测预报尚不够准确、及时。
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够,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须加强以下工作:加快法制机制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演练工作;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物资装备水平;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做好科普宣教工作。
(本文摘自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和安全监管总局,对我国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研究之后形成的评估报告)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2006年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起数以及造成的死亡人数较2005年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应急体系日益完善
在组织领导体系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加强与有关专项机构的联动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运转枢纽作用。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省(区、市)政府均已成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大多数生产类型中央企业设立了应急管理工作机构。
在应急准备方面,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约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均制定了总体预案。中央企业预案制定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已制定应急预案。2006年全国共开展预案演练13.7万多次。与此同时,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资金物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应急商品信息数据库的重点联系企业已经达1000多家。
此外,在预防预警方面,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在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
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总的来看,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法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方面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应急管理责任和义务不够明确。
预案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一些地方和单位,特别是基层社区、乡村的应急预案仍然不够完善,应急演练开展得不够,有些演练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机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市(地)、县(市)政府尚未设立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现有应急管理机构普遍存在职责不明、人员不足、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投入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各级财政对防汛抗旱、倒房重建等方面的补助标准仍然偏低,灾害保险工作相对滞后。
物资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尚不完善,储备物资种类、数量偏少,一些专业应急队伍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装备保障。
监测预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不够健全,预测预报尚不够准确、及时。
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够,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须加强以下工作:加快法制机制建设,推动相关政策出台;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演练工作;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物资装备水平;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做好科普宣教工作。
(本文摘自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公安部、民政部、卫生部和安全监管总局,对我国2006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研究之后形成的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