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教育体系的改革,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明显降低,高等教育在文化与教育领域也越来越普及。随着现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下降以及考试难度的提升,大学生考试作弊成为高等院校的一种无法控制的校园风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笔者在博弈论视角下深入研究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客观论述当下的主要博弈模型。以此为基础,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改善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提出科学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博弈论;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发展建议
一、 引言
大学生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标准下,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都是侧重于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笔试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通过对大学生考试情况的调查显示,其大多数都是通过考试作弊来通过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好。现阶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都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不仅会大大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带来很大难度。对于高校的人文建设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不利的。通过博弈论的思想客观分析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对于新时期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二、 大学生考试诚信博弈论的基本假设
就博弈论本身的内涵和应用范围来说其作为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方法,目的就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对于大学生考试诚信的问题来说,其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受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影响,而其所应用的成本则主要是监考所付出的成本。对此,笔者通过下面几种模型假设来更好地阐述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
通过上述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出,基于博弈论视角下,可以分为四种现象的组合,即:
1. (诚信和诚信)对于甲乙考生来说,如果二者都是诚信考试,其就会达到最大的效益,总效益和为30。
2. (诚信和作弊)在这种视角下,甲在考试过程中是诚信的,但是乙如果采用作弊的方式,从整体看来甲的效益是偏低的,而乙所获得的效益是更高的。也就是說乙通过考试作弊的方式获取了更高的考试成绩。在此过程中对于甲来说是不利的。整体的考试效益也是偏低的。
3. (作弊和诚信)这种情况是与上点的情况相对比而言的,主要是甲在考试过程中通过采取作弊的手段来获取更高的考试成绩,在此过程中对于乙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整体的效益和上点相同的。
4. (作弊和作弊)这种情况下甲和乙都是采用作弊的手段,来达到成绩标准,在此背景下甲和乙容易产生恶性竞争。不仅甲和乙的效益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背景下其整体的考试效益也是最低的。
三、 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 心理博弈分析
心理博弈分析主要是站在大学生心理角度上来分析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造成现阶段考试作弊风气见长的主要原因首先要归结于学生的懒惰心理。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面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积极性也都比较低,总想通过不劳而获,用最小的学习成本来获取较高的考试成绩。其次,则主要是虚荣心理的作怪,现阶段很多高校都会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口头表扬、证书表扬以及奖学金的激励等。这使得很多学生都更加倾向于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取更高的成绩,获取学习给予的奖励等。最后主要是受不公平心理的影响,现阶段高等院校中很多平时不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通过考试作弊获取了更高的成绩,这对于平时刻苦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心理会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考试作弊的队伍中去,甚至会产生恶性竞争的现象。
(二) 考试环境博弈分析
对于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来说,整体的考试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考试环境下监考老师作为监督和责任主体,其监考的宽松和严格都会起到不一样的考试效果。宽松的监考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助长学生的作弊风气,与之相反,如果教师有严格的监考意识,不给学生作弊的机会,就会大大改善大学生考试诚作弊的问题。
四、 解决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 加大处罚力度
面对现阶段高等院校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严重化,高等院校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根本上改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对此,高校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例如,给予警告、留级查看或是开除学籍的处罚,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 营造严格的监考环境
强化大学生考试的良好风气,杜绝考试作弊的现象,还要积极从监考环境上进一步营造严格的监考环境。首先,要提高监考老师的监管意识,对于考试现象、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弥补传统监考环节的漏洞。其次,也要积极建立完善考场管理制度,提高监考的管理力度。
五、 结束语
笔者针对博弈论视角下对当代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进行了客观的阐述。不仅明确了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于科学解决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也给予了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萌.考试作弊的博弈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9):84-86.
[2]刘郁.从诚信角度透视考试作弊现象[J].教学与管理,2008(4):62-63.
[3]秦必瑜.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58-159.
作者简介:
王嘉麟,张小盈,贝迪飞,宋宇宁,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
关键词:博弈论;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发展建议
一、 引言
大学生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和考核标准下,高等院校对于学生的考核都是侧重于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通过一系列的笔试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通过对大学生考试情况的调查显示,其大多数都是通过考试作弊来通过考核,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好。现阶段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都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不仅会大大降低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带来很大难度。对于高校的人文建设和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不利的。通过博弈论的思想客观分析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对于新时期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二、 大学生考试诚信博弈论的基本假设
就博弈论本身的内涵和应用范围来说其作为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方法,目的就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对于大学生考试诚信的问题来说,其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受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影响,而其所应用的成本则主要是监考所付出的成本。对此,笔者通过下面几种模型假设来更好地阐述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
通过上述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出,基于博弈论视角下,可以分为四种现象的组合,即:
1. (诚信和诚信)对于甲乙考生来说,如果二者都是诚信考试,其就会达到最大的效益,总效益和为30。
2. (诚信和作弊)在这种视角下,甲在考试过程中是诚信的,但是乙如果采用作弊的方式,从整体看来甲的效益是偏低的,而乙所获得的效益是更高的。也就是說乙通过考试作弊的方式获取了更高的考试成绩。在此过程中对于甲来说是不利的。整体的考试效益也是偏低的。
3. (作弊和诚信)这种情况是与上点的情况相对比而言的,主要是甲在考试过程中通过采取作弊的手段来获取更高的考试成绩,在此过程中对于乙来说是不利的。但是整体的效益和上点相同的。
4. (作弊和作弊)这种情况下甲和乙都是采用作弊的手段,来达到成绩标准,在此背景下甲和乙容易产生恶性竞争。不仅甲和乙的效益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背景下其整体的考试效益也是最低的。
三、 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因素分析
(一) 心理博弈分析
心理博弈分析主要是站在大学生心理角度上来分析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造成现阶段考试作弊风气见长的主要原因首先要归结于学生的懒惰心理。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面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学习积极性也都比较低,总想通过不劳而获,用最小的学习成本来获取较高的考试成绩。其次,则主要是虚荣心理的作怪,现阶段很多高校都会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口头表扬、证书表扬以及奖学金的激励等。这使得很多学生都更加倾向于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取更高的成绩,获取学习给予的奖励等。最后主要是受不公平心理的影响,现阶段高等院校中很多平时不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通过考试作弊获取了更高的成绩,这对于平时刻苦努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心理会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考试作弊的队伍中去,甚至会产生恶性竞争的现象。
(二) 考试环境博弈分析
对于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来说,整体的考试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考试环境下监考老师作为监督和责任主体,其监考的宽松和严格都会起到不一样的考试效果。宽松的监考环境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助长学生的作弊风气,与之相反,如果教师有严格的监考意识,不给学生作弊的机会,就会大大改善大学生考试诚作弊的问题。
四、 解决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 加大处罚力度
面对现阶段高等院校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的严重化,高等院校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根本上改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对此,高校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例如,给予警告、留级查看或是开除学籍的处罚,不仅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 营造严格的监考环境
强化大学生考试的良好风气,杜绝考试作弊的现象,还要积极从监考环境上进一步营造严格的监考环境。首先,要提高监考老师的监管意识,对于考试现象、学生的考试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弥补传统监考环节的漏洞。其次,也要积极建立完善考场管理制度,提高监考的管理力度。
五、 结束语
笔者针对博弈论视角下对当代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进行了客观的阐述。不仅明确了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于科学解决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也给予了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罗萌.考试作弊的博弈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9):84-86.
[2]刘郁.从诚信角度透视考试作弊现象[J].教学与管理,2008(4):62-63.
[3]秦必瑜.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58-159.
作者简介:
王嘉麟,张小盈,贝迪飞,宋宇宁,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