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十八年攒不够彩礼钱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天,吕飞飞照常来到镇上。买完菜之后,镇上的媒人把他叫了过去,告诉他今年的“相亲季”又一次颗粒无收。
  “相亲了七八次,见了有十多个女孩子吧,一直相亲一直不成功。”24岁的吕飞飞满是沮丧。从2011年开始,今年已经是他相亲的第七个年头。今年见的女方,提出的彩礼要求是18万元,这与吕飞飞心里十二三万的价格相去甚远。婚事于是告吹,两个年轻人再无来往。
  在吕飞飞的家乡,只要礼金能够谈妥,男女双方将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相亲、订亲、办婚礼的全部过程。闪婚在这里是正常现象,因为过了这个月,年轻男女都要出门打工,一座座村庄将再度成为“空心村”。
  吕飞飞的家乡,彩礼多在15万至20万之间,一个媒人一年介绍数百对男女相见,最后能成婚的不过10余对——“说得千家万家,成得一家两家”“十媒九不成,说得七八回”是挂在媒人们口头的俗语。
  年复一年,单身的小伙子们怀揣着整个家族的积蓄,在婚姻的大门外排队等待。
  女方一天在家“相看”三十多个男子
  在当地,大家对每年的彩礼有一个相对公认的“市场价”,这个价格近年来在以每年一至两万元的涨幅攀升,影响着男女双方的心理价格。“别人家的女儿卖这么多钱,我们家的女儿为什么就卖不了这么多?”媒人李海君说出了女孩家长的心里话。李海君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给人说媒,深谙娶嫁双方的心理,如果女方彩礼要价低于当年的“市场价”,不仅旁人会说闲话,男方家的亲戚也会因此看低了嫁过去的新娘。
  近年的婚恋市场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女方有充裕的选择权,早些年还能见到男女双方的踪影,而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女孩。因为挑选余地大,女孩们都坐在家里,等着媒人把一个个男青年领上门来,女方最多一天可以在家见到30多名男子。
  吕飞飞曾在一次登门相看时,到了门外就发现前面还有另一个男孩排队,而他还没有进门,后面又紧接着来了下一位。
  去年,吕飞飞相亲时对方的要价是15万元,今年他攒了两万多元,但彩礼已经涨到了十七八万。对他而言,这一年的工作就像是幫丈母娘打工了。
  相亲十八年,彩礼从三千涨到二十万
  说到眼睁睁看着彩礼涨起来,可能很少有人比42岁的杨睿卿更有发言权。从2000年开始相亲,18年来他一点一点看着彩礼从3000元多涨到了20万元。
  杨睿卿在家中排行老三,顶上还有两个哥哥,按照当地风俗,要等哥哥结完婚后弟弟才可以结婚。2000年二哥结婚后杨睿卿才正式开始相亲,那一年他25岁。大哥和二哥各自的3000多元彩礼掏光了家底,他和父母不得不一起还债。而当还清债务准备正式相亲的时候,年年攀升的彩礼价格已经让他无力承担。
  “以前一天打工10块钱,现在100块钱,但彩礼的速度涨得要快多了。”杨睿卿说,十几年相亲下来,他的存款就一直没有追上过彩礼的价格。而随着年龄增大,他在婚恋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也开始凸显。“我现在对女方没有任何要求,离婚带孩子都可以,只要还能再和我生一个。”杨睿卿说。但即便如此,再婚女性的彩礼也让他咋舌,2016年媒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带着孩子的女子,对方要价20万,杨睿卿只能望而却步。
  打工十几年,杨睿卿攒下了15万元积蓄,一再相亲失败的他选择用这笔钱盖了一栋新房。
  杨睿卿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村头田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谁家的媳妇又在收完彩礼结婚之后跑了,当地村民把这称为“人财两空”。杨睿卿害怕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开始存钱养老,做好孤独终老一生的准备。
  结婚攻坚战:过五关斩六将
  多年相亲未果以后,杨睿卿和吕飞飞们将和女方打交道的环节归纳为五个关卡,男方要想结婚需要全部通过。
  第一关是媒人关。首先要媒人觉得条件符合才能带着去见女方,这一关对杨睿卿来说也并不容易,他首先是花了300元在一个婚介所登记,此外零散的媒人介绍也需要他请饭买烟招待。
  第二关则是双方相见之后的女方印象,如果女方满意则可交换联系方式。近年来,杨睿卿已经越来越难通过这一关了。
  第三关是见面之后的聊天和约会。在这一关,杨睿卿需要请女方吃饭逛街,还会按照女方要求买衣服充话费。
  第四关是看家,也就是女方到男方家里实地考察房屋情况等物质条件。
  最后一关才是“说礼”,也就是双方家庭通过媒人商定彩礼价格以及三金首饰、衣服车房等附属条件。
  在过去的相亲季,杨睿卿相亲两次,都卡在了第二关,吕飞飞相亲十余次,只有一次进行到最后的“说礼”这一步,有的女方在聊天的时候就拒绝了他的追求,有的则是在看家之后考虑到他家没有楼房而终止相亲。
  天价彩礼为什么会出现?
  首先,适婚男女比例悬殊。农村大多数家庭都想要个儿子,导致如今的农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物以稀为贵,女方要彩礼要得很有底气。而且,大量女孩子进城或到外省打工,巨大的城乡和地域差别让她们不愿意回到老家结婚,再加上交通、信息的便利,农村女孩子们的眼界和生活范围不断扩大,接触到外地男孩子的机会更多,这一切,更让贫困乡村本来就不平衡的两性关系中,留下的女孩子越来越少。
  其次,在传统习俗上,有“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且,女方嫁入男方家后,一般都要改随男方习俗,为男方生儿育女、照顾父母、辛苦一生。所以男方出彩礼,是对女方父母养育之苦的慰藉和补偿。
  第三,爱情买卖。往往越贫穷的地方,彩礼要得反而越高。这是因为人们穷怕了,多要些彩礼是希望得到回报,闺女嫁过去之后不用愁吃穿。有的贫困农民短视,只认可男方现在就有个安乐窝,女儿来了就可坐享其成。
  第四,是攀比心在作祟。尤其在农村,乡里乡亲互相都认识,因此攀比之风比城市更加严重。连买新车盖新房都要比较比较,就更不用说结婚这种终身大事了。彩礼钱越贵,就显得自己的孩子越金贵,互相攀比,导致彩礼钱一路飙升。
  最后,是扭曲的婚恋观。高彩礼滋生出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越贵的媳妇过门后婆家越重视,那些知书达理、结婚不圖金钱的姑娘过门后反倒让婆家人看轻,觉得反正是不花钱娶来的媳妇成本低,因而不珍惜。
  可见,要想根除贫困乡村彩礼“天价化”的陋习,首先要采取措施防止农村性别比失衡,其次是要增加农民的社会保障,让农村生活具有留住姑娘的独特魅力。但这需要时间,无法解燃眉之急。目前需要去做的,是要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把反对天价彩礼纳入村规民约,同时还需要法律来做硬性约束。
其他文献
路边,有人挑了竹筛、竹匾来卖。初冬暖融融的阳光下,青黄的竹篾泛着清冷的光泽,竹条交错穿梭,纯手工编制的物件,虽然略显粗糙,却有一种朴实的美。  大大小小的竹器,随意地摆放在街道边,几个妇人围绕着,七嘴八舌地点评着,挑选着,一边讨价还价。看见这些竹器,心里激荡了一下下,瞬间热乎起来。指着其中一种小竹筛,问了价格,20元一只,不算貴。儿子在旁边插嘴,你打算买它回去晒什么?  自从家里开了一家小饭馆,解
期刊
Q:  我最好的闺蜜这些年认识了不少所谓的有钱人。她自己本身是普通家庭、工薪阶层,但现在有了一群很有钱的朋友,出入的场合慢慢和我们这些一起穷大的闺蜜不再一样了。  起因是前段时間久别小聚,她却在临出门前说带了两个朋友一起。说实话我心里是拒绝的,但不好开口。最后饭也吃了歌也K了,带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买了单,一晚上花了一万多,我却玩得不太开心。  闺蜜以前提过在学高尔夫,我也觉得有时间,找个200块钱
期刊
一  去年在海南住的地方比较好,到处是闲置的别墅,走几步就是大海,海边大片草地绿植,空无一人。  今年來海南住的是个平民小区,大部分是小公寓,人声嘈杂。  看房子的时候因为拖着行李不方便,又累,第一个房子就匆匆同意了。窗外三分之一是山,三分之一是海,夹在中间的是一片布满水泥池子的不明建筑,也没顾上研究是什么。  房东是一家东北老头老太太,住在遥远的另一栋楼上。老头老实不爱说话,老太太一眼看上去就厉
期刊
或者是对于时尚渐行渐远,或许是我早已经远离了时尚。  所以看到春寒料峭中衣著单薄的女孩子,想到的不是那些属于当下的时尚元素而是担心她们是否会冷?对了,这是典型的“有一种冷叫你妈说你冷”的感觉。  自然,我也就不知道很多事儿:眼下的时尚是穿裘皮呢,还是穿布草?脚下该高跟靴子,还是增高球鞋?女儿照片中穿着绿色的风衣,衣裾飘飘,脚下是一双通红的跑步鞋,疑惑“红配绿赛狗P”的老话是否过时?  衣着的种种混
期刊
父亲遽然去世,我慌忙搭机飞返老家,更令我惊骇的是母亲的模样:一身未换洗、不合身的灰布丧服,骤然霜白而蓬乱的头发上,胡乱结一朵不成形的白棉线花。看见我,她枯而黑的脸颤然,仅咧开嘴,显示了无言而黝深的哀恸。  我在巴黎3年,任性地做自己艺术家的梦,不察觉间,岁月竟来催讨所有积欠了。父亲去世,母亲能健康而平安地活下去,应比一切都更重要。  我从旧书摊买来一大堆内容轻快的杂志和小说给母亲,希望能转移她凝定
期刊
女人对男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和解读时,包容性和容忍度总会大大降低。她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在公众面前光鲜亮丽的一个人,回到家里是如此邋遢;那些聚会上的口若悬河,竟然变成沉默无语;而一个能让所有食材活色生香的大厨,却时常以泡面果腹;甚至,那个所有人眼里的模范丈夫,居然婚外戀多年。  至疏至亲是夫妻。人们自以为最了解,却又恰恰最不了解的,往往是至爱亲人。女人们很难想像,一个男人,可以坐在副驾驶上,握着你的手,
期刊
人的品格有时候要在生死关头才能看出来。古人言“人生好似鸟投林,大难来时各自飛”,这话猛一看,说得让人丧气,但是到了事儿上,常常就那么让人不提气。这事还就谁都别说大话。  我一个老朋友,有一回一起聊天,聊到革命者、坐牢什么的,他就说,我想了想我还真不是那块材料,要是把我抓住了,要说直接枪毙,我倒还不怕,一咬牙就过去了;可要是一用刑,我觉着恐怕什么秘密都得招了,江姐那样的我当不了,我也就是个普通人。大
期刊
“3斤3两,秤头高高的!”这一幕,并不是在菜市场里买菜,而是给彩礼。那秤盘里3斤3两的东西,竟然是红灿灿的百元大钞(约合13万元)。小小一个秤盘,承载着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积蓄;窄窄的秤杆两端,一端是娘家人的眉开眼笑,一端是婆家人的愁眉苦脸。  “彩礼”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清期、迎亲。为了缔结两性之好,男女双方会互赠礼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纳采”的流程被不断精简,男
期刊
千万别告诉我,家门口的公园你已经玩腻了,里面再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儿能够引起你的注意。  其实,就像宫崎骏《哈尔的移动城堡》中那扇神奇的转门一样,公园里也有这样一扇奇妙无比的门,只不过,这门的旋转机关不是别的,正是你的一双眼睛。只要换个角度去观察,你就会发现一个奇异的新世界。  雨后的公园里,空气中弥漫着枯叶淡淡的腐败气息,游人三三两两,无心在湿漉漉的林间小径上停留。不过,我是个例外。  眼前的大柳树
期刊
老阿姨是我幼时的保姆。长大后,有时跟我娘闲话家常,我娘还会提到她:“那个老阿姨,你小时的保姆,还记得吗?”  曾经有一阵子我管老阿姨叫“奶奶”。在我们那时所住的小楼里,颇有几户人家的小朋友是由他们的祖母照顾的。不断地听着同龄的小朋友们呼唤着“奶奶”,并常常炫耀着:“这是我奶奶给我买的”“这是我奶奶给我吃的”……我十分羡慕,于是郁闷地想:“为什么他们都有奶奶,而我没有呢?”很少有机会见到爹娘的小人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