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是有翅的道具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i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搭建起与社会实践接轨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口语表达能力是职业素质和能力范畴内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将口语教学的有效实现设定为重要课题,引导学生以朗读的方式促进说,并通过跟读、分角色朗读、通篇朗读等手段,奠定学生“好好说话”的基础。当学生具有当众发声的胆量,具有语言发音标准的意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篇章介绍、好书推介、读后感想发言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挖掘语文文本内容中与职业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自己将来面对的职业特点讨论、交流,还可以模拟职业场合,让学生进行职业语言交流实践,以期形成职业语言能力。

一、加强朗读力度,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表现自身职业能力的有声名片,你一发声,这张名片就递到他人的手中,成为考量你职业能力的指标。对一个将来要投入到社会职业岗位的学生而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几乎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席勒在他的《随笔》中说:“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作为以职业发展为主的学生而言,语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树立自己职业价值的道具。这一道具要充分地表现出积极意义,要使人感受到美和真诚,即在遣词造句方面要周到适当,还要注意发音,使人能够快速辨别意义。在这基础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说话有文采。文采是感情的催化剂,加强语言的感情色彩,使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的匮乏,会使语言如一块没有感情的石头,没有亲和力,不会拉近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阅读是锻炼学生发音,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跟读、分角色朗读、通篇朗读的方法,形成语感,把握准确的读音,学会遣词造句,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将荔枝的果形、色泽、种类、习性、产地、栽培方式及贮运方式,用准确、详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对荔枝有了进一步生动的了解。科普作家就是最杰出的销售员,他组织语言将事物描述出来,读者是否理解事物,取决于语言的效果。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也是如此。语言的能力决定是否使人们理解职业的服务目标,决定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职业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作为描述事物方法的范文,通过朗读获得语感,学会遣词造句,了解描述事物的方法,为职业语言形成作准备。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通篇阅读,画出对荔枝描写的句子,赏析其语言的精确性,理解作者描述事物的结构方法。如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描写荔枝,将其比作红星、绛囊等,使其更加生动,学生可以将这种描述方法迁移到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上。

二、提供说话机会,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交流是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包括适应力、推销力、竞争力都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来呈现。语言缺乏锻炼,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在一些公众场合语无伦次,给人留下能力不佳的印象。在这种语言沟通失效的情况下,学生的职业发展便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说话机会,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解说的练习,或针对某一观点进行演讲、辩论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克服口语表达的胆怯心理,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这是一篇充满智慧的记叙文,出自刘向编的《战国策》。作者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视角切入来谈国之大事,从与徐公比美,到见徐公后自知“弗如远甚”,再到悟出妻子、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层层推进,深入到君主受蒙蔽的原因上,并借此劝解齐王除蔽纳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邹忌的讽谏艺术。在这里,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解說,将邹忌向齐王纳谏的方式介绍或解说出来。如学生甲认为作者因小悟大,运用类比推理法委婉地讽谏齐王,并将邹忌的讽谏步骤表示出来。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中职语文课本中的写作部分,为学生提供即席发言机会。如在学过《我若为王》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即席发言,表达自己对“王”的看法。例如,有学生说:“人可以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称王,这一王的身份并不一定要有对应的奴隶,它代表一种坚强的品质。”通过即席发言,学生既能驰骋自己的思维,获得深刻的感受,又能将感受付诸语言表达活动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的专业”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围绕“爱的方法”进行表达发言。这既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语言能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三、模拟职业场合,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在适用的空间场合才显示出它巨大的意义,才能清晰地被人觉察它的适当与否。为了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模拟职业场合,让学生进行职业语言实践,并在有效的实践中验证某一语言是否适用,对语言进行有效的调整、升级,使之接近最佳状态。当然,说到语言,并不单单指语音层面的语言,也包括以肢体作为语义传达方式的语言。在模拟职业场合中,培养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关于这一点,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就变成真正有说话技巧的人了。”肢体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对学生语音层面的语言能力培养同时进行,它们相互融合,彼此作为辅助出现在同一语言表达中,才能发挥彼此的最大意义效果。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拒绝无表情、无姿态语音层面的生硬语言,也应拒绝发不出悦耳声音,如“聋哑”般的肢体传达的语言。要将两者合并在一个语言层面,进行完美意义的表达。虽然《奥妙的人体语言》中谈道,“无声的表情具有的交际效果是有声语言的五倍”,但也不要过于偏颇一方。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语言实际应用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职业的特点及自身的实际进行模拟面试。在面试中,用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谈谈自己对职业选择的要求,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在这里,要求学生的表达要流畅、规范,切合主题环境,还要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停顿。当然只关注“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肢体语言的技巧进行表达,注意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流露情感信息。
  作者简介:江苏省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你送鱼给别人,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 的理论,就是教师教各种学科,最终目的在于不需要教,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语文学科内涵丰富,知识面广,除了要教学生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方法,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使他们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课堂还能自己自主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也就
期刊
因有幸参与了《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一书的编写工作,故而可以在第一时间学习到钱老师弥足珍贵的课堂教学实录。我想就钱老师执教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课,谈谈其对初中语文词语教学的启示。一、“词”中有真意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首先提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因为这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一个基础,无论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还是“文化传承与创新”,都有赖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
期刊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之中,感受作者饱含温度的言语。一、《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概述  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红军长征面临着许多艰难险阻,在爬雪山过草地时陷入困境。红军已经没有粮食可吃、没有衣服可穿。如何走出困境,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成为彭德怀日
期刊
[人物名片]陈克刚,1973年10月出生,汉族,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双千拔尖技术人才”“特后班、双名班”培养对象,现任泗阳县城厢实验小学校长。擅长教育科学研究,主持研究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不良表达行为矫正策略实践研究”、宿迁市“十二五”规划课题“改进作文评改方式实践研究”并结题。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学生
期刊
语文教学中的肤浅表现之一,就是只读字面,只以字面之义去激发自身的经验,美其名曰“文本解读”。又因为各人经验不同,所以文字与个体经验相互作用之后又生成所谓“多元解读”。这都曲解了文本解读与多元解读的真义,忽视了对文本中一些词句的咀嚼,导致文本的真味无法出现。对此,咀词嚼句应当成为文本解读的第一武器。本文试以《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文本解读为例,谈谈笔者的观点。一、经典存在于词句后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期刊
语文课程中饱含道德元素,成为德育得天独厚的沃土。语文文本育人在一言一句甚至于一字一符号间,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带给学生审美的愉悦,又要行走于文字的肌理里,充分显示其在立德树人上的作用。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越性,可以艺术地运用“渗透”法,这与“无痕语文”的主张高度适切。对此,笔者结合经典课例《散步》《枣核》来欣赏李凤老师(“无痕语文”的倡导者)的课堂道德生活。一、拙化身份,架
期刊
语言是情感的外衣,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外,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担负着表情达意的重大使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通过对文字的感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控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现以一部分教学实例加以说明探讨,希望引发更深的思考与研究。一、对某些特定词语进行多形式研读,增强课堂趣味,丰富学生想象,真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如亲兄妹一般,密不可分。阅读是习作的基础,习作能力的养成与长期的阅读息息相关。随文练笔作为一种“短平快”的习作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强调,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随文练笔的重要性,也在自己的课堂
期刊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文,能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心境,读出情怀。  2.自主探究,品读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后的“喜欲狂”。  3.拓展阅读,通过了解“安史之乱”,对比阅读杜甫的诗作,体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后的“喜欲狂”。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心境,读出情怀。[教学难点]  品析诗的第四联,感受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期刊
单元梳理课如何上?如何体现单元整合的智慧?如何在单元整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阅读的深度思维?笔者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梳理课教学为例,谈谈单元整合的策略。一、文题再读,发现单元主题,树立“类”的阅读意识  第三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三顾茅庐》《祁黄羊》和《公仪休拒收礼物》。练习3有读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精彩片段、讲讲《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成语故事、积累与诸葛亮相关的成语,而“初出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