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搭建起与社会实践接轨的桥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口语表达能力是职业素质和能力范畴内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要将口语教学的有效实现设定为重要课题,引导学生以朗读的方式促进说,并通过跟读、分角色朗读、通篇朗读等手段,奠定学生“好好说话”的基础。当学生具有当众发声的胆量,具有语言发音标准的意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篇章介绍、好书推介、读后感想发言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挖掘语文文本内容中与职业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自己将来面对的职业特点讨论、交流,还可以模拟职业场合,让学生进行职业语言交流实践,以期形成职业语言能力。
语言是表现自身职业能力的有声名片,你一发声,这张名片就递到他人的手中,成为考量你职业能力的指标。对一个将来要投入到社会职业岗位的学生而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几乎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席勒在他的《随笔》中说:“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作为以职业发展为主的学生而言,语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树立自己职业价值的道具。这一道具要充分地表现出积极意义,要使人感受到美和真诚,即在遣词造句方面要周到适当,还要注意发音,使人能够快速辨别意义。在这基础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说话有文采。文采是感情的催化剂,加强语言的感情色彩,使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的匮乏,会使语言如一块没有感情的石头,没有亲和力,不会拉近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阅读是锻炼学生发音,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跟读、分角色朗读、通篇朗读的方法,形成语感,把握准确的读音,学会遣词造句,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将荔枝的果形、色泽、种类、习性、产地、栽培方式及贮运方式,用准确、详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对荔枝有了进一步生动的了解。科普作家就是最杰出的销售员,他组织语言将事物描述出来,读者是否理解事物,取决于语言的效果。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也是如此。语言的能力决定是否使人们理解职业的服务目标,决定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职业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作为描述事物方法的范文,通过朗读获得语感,学会遣词造句,了解描述事物的方法,为职业语言形成作准备。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通篇阅读,画出对荔枝描写的句子,赏析其语言的精确性,理解作者描述事物的结构方法。如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描写荔枝,将其比作红星、绛囊等,使其更加生动,学生可以将这种描述方法迁移到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上。
语言交流是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包括适应力、推销力、竞争力都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来呈现。语言缺乏锻炼,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在一些公众场合语无伦次,给人留下能力不佳的印象。在这种语言沟通失效的情况下,学生的职业发展便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说话机会,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解说的练习,或针对某一观点进行演讲、辩论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克服口语表达的胆怯心理,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这是一篇充满智慧的记叙文,出自刘向编的《战国策》。作者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视角切入来谈国之大事,从与徐公比美,到见徐公后自知“弗如远甚”,再到悟出妻子、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层层推进,深入到君主受蒙蔽的原因上,并借此劝解齐王除蔽纳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邹忌的讽谏艺术。在这里,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解說,将邹忌向齐王纳谏的方式介绍或解说出来。如学生甲认为作者因小悟大,运用类比推理法委婉地讽谏齐王,并将邹忌的讽谏步骤表示出来。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中职语文课本中的写作部分,为学生提供即席发言机会。如在学过《我若为王》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即席发言,表达自己对“王”的看法。例如,有学生说:“人可以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称王,这一王的身份并不一定要有对应的奴隶,它代表一种坚强的品质。”通过即席发言,学生既能驰骋自己的思维,获得深刻的感受,又能将感受付诸语言表达活动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的专业”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围绕“爱的方法”进行表达发言。这既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语言能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语言在适用的空间场合才显示出它巨大的意义,才能清晰地被人觉察它的适当与否。为了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模拟职业场合,让学生进行职业语言实践,并在有效的实践中验证某一语言是否适用,对语言进行有效的调整、升级,使之接近最佳状态。当然,说到语言,并不单单指语音层面的语言,也包括以肢体作为语义传达方式的语言。在模拟职业场合中,培养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关于这一点,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就变成真正有说话技巧的人了。”肢体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对学生语音层面的语言能力培养同时进行,它们相互融合,彼此作为辅助出现在同一语言表达中,才能发挥彼此的最大意义效果。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拒绝无表情、无姿态语音层面的生硬语言,也应拒绝发不出悦耳声音,如“聋哑”般的肢体传达的语言。要将两者合并在一个语言层面,进行完美意义的表达。虽然《奥妙的人体语言》中谈道,“无声的表情具有的交际效果是有声语言的五倍”,但也不要过于偏颇一方。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语言实际应用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职业的特点及自身的实际进行模拟面试。在面试中,用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谈谈自己对职业选择的要求,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在这里,要求学生的表达要流畅、规范,切合主题环境,还要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停顿。当然只关注“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肢体语言的技巧进行表达,注意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流露情感信息。
作者简介:江苏省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
一、加强朗读力度,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表现自身职业能力的有声名片,你一发声,这张名片就递到他人的手中,成为考量你职业能力的指标。对一个将来要投入到社会职业岗位的学生而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几乎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席勒在他的《随笔》中说:“言语是我有翅的道具。”作为以职业发展为主的学生而言,语言就是与他人建立联系、树立自己职业价值的道具。这一道具要充分地表现出积极意义,要使人感受到美和真诚,即在遣词造句方面要周到适当,还要注意发音,使人能够快速辨别意义。在这基础上,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说话有文采。文采是感情的催化剂,加强语言的感情色彩,使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的匮乏,会使语言如一块没有感情的石头,没有亲和力,不会拉近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阅读是锻炼学生发音,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跟读、分角色朗读、通篇朗读的方法,形成语感,把握准确的读音,学会遣词造句,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为例。这篇文章将荔枝的果形、色泽、种类、习性、产地、栽培方式及贮运方式,用准确、详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对荔枝有了进一步生动的了解。科普作家就是最杰出的销售员,他组织语言将事物描述出来,读者是否理解事物,取决于语言的效果。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也是如此。语言的能力决定是否使人们理解职业的服务目标,决定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职业理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这篇文章作为描述事物方法的范文,通过朗读获得语感,学会遣词造句,了解描述事物的方法,为职业语言形成作准备。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通篇阅读,画出对荔枝描写的句子,赏析其语言的精确性,理解作者描述事物的结构方法。如作者运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方法描写荔枝,将其比作红星、绛囊等,使其更加生动,学生可以将这种描述方法迁移到对其他事物的描述上。
二、提供说话机会,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交流是社会交际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人们的生活和日常工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包括适应力、推销力、竞争力都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来呈现。语言缺乏锻炼,势必会导致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在一些公众场合语无伦次,给人留下能力不佳的印象。在这种语言沟通失效的情况下,学生的职业发展便会受到阻碍。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说话机会,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解说的练习,或针对某一观点进行演讲、辩论的活动,从而使学生克服口语表达的胆怯心理,实现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这是一篇充满智慧的记叙文,出自刘向编的《战国策》。作者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视角切入来谈国之大事,从与徐公比美,到见徐公后自知“弗如远甚”,再到悟出妻子、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层层推进,深入到君主受蒙蔽的原因上,并借此劝解齐王除蔽纳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邹忌的讽谏艺术。在这里,为了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克服内心的恐惧心理,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解說,将邹忌向齐王纳谏的方式介绍或解说出来。如学生甲认为作者因小悟大,运用类比推理法委婉地讽谏齐王,并将邹忌的讽谏步骤表示出来。教师还可以充分应用中职语文课本中的写作部分,为学生提供即席发言机会。如在学过《我若为王》之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即席发言,表达自己对“王”的看法。例如,有学生说:“人可以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称王,这一王的身份并不一定要有对应的奴隶,它代表一种坚强的品质。”通过即席发言,学生既能驰骋自己的思维,获得深刻的感受,又能将感受付诸语言表达活动中,实现语言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单元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的专业”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围绕“爱的方法”进行表达发言。这既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语言能力,可谓是“一石二鸟”。
三、模拟职业场合,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在适用的空间场合才显示出它巨大的意义,才能清晰地被人觉察它的适当与否。为了实现对学生职业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可模拟职业场合,让学生进行职业语言实践,并在有效的实践中验证某一语言是否适用,对语言进行有效的调整、升级,使之接近最佳状态。当然,说到语言,并不单单指语音层面的语言,也包括以肢体作为语义传达方式的语言。在模拟职业场合中,培养学生的肢体语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关于这一点,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中说:“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就变成真正有说话技巧的人了。”肢体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对学生语音层面的语言能力培养同时进行,它们相互融合,彼此作为辅助出现在同一语言表达中,才能发挥彼此的最大意义效果。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拒绝无表情、无姿态语音层面的生硬语言,也应拒绝发不出悦耳声音,如“聋哑”般的肢体传达的语言。要将两者合并在一个语言层面,进行完美意义的表达。虽然《奥妙的人体语言》中谈道,“无声的表情具有的交际效果是有声语言的五倍”,但也不要过于偏颇一方。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职业语言实际应用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职业的特点及自身的实际进行模拟面试。在面试中,用恰当的语言介绍自己,谈谈自己对职业选择的要求,及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在这里,要求学生的表达要流畅、规范,切合主题环境,还要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停顿。当然只关注“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肢体语言的技巧进行表达,注意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流露情感信息。
作者简介:江苏省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