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浅谈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的阅读理解,是高考的一大难点。一方面是这些诗歌离考生太遥远,时空背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今人很难用今天的眼光和观点来分析评价古人;另一方面是古代诗歌语言凝练,表情达意极为丰富,意象、典故等的大量使用也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那么,怎样来突破古代诗歌阅读的这一“瓶颈”呢?
  鉴赏一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一、写了什么
  这是针对考生理解把握诗歌内容而言的。鉴赏评价一首古代诗歌,首先得掌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这是鉴赏诗歌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诗歌的基本内容都不知道,那么就不可能去鉴赏诗歌的情感倾向、语言妙处和表达技巧。
  弄清古代诗歌写了什么,首先要掌握诗歌中写作的具体内容,如写了什么人、什么事,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典故等。其次,要初步把握诗歌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和观点态度:如作者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等。第一点内容通过对诗歌文字的理解就能把握,关键在第二点内容的把握上,即对诗歌的主题、诗人表达的情感的把握难度较大。
  那么,考生如何来确定古代诗歌中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会借此告诉考生该诗的基本内容。而确定了诗歌的内容,可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如王昌龄的《西宫春怨》,说明诗的内容是宫女失宠后的哀怨;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说明诗的内容是诗人杜甫对李白的思念倾慕;李约的《观祈雨》,说明诗的内容是观看祈雨的感慨。因此,通过对诗歌题目的揣摩玩味,便可感知诗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等情感,或诗人对生命、生活、社会的见解,甚至是诗人所寄予的理想、抱负等。
  2.注意诗歌提供的背景知识
  高考试卷中,对陌生诗人及其诗歌,或者因重大历史转折导致诗歌理解障碍的,一般都会提供相关的写作背景,而这恰好是理解诗歌内容及作者感情观点的突破口。古代诗歌跟其他文学作品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所以,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都有助于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注意诗歌的题材类型
  古代诗歌有咏物诗、即景抒情诗、思乡诗、怀人诗、送别诗、咏史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诗歌,其主题、情感都是不同的。考生备考时,对每种类型的诗歌的主题、情感倾向、常用技巧和鉴赏术语等都要一一掌握,有备无患。临考时,考生可以先判断诗歌的类型,然后将诗歌的主题、情感靠到这一类型的诗歌的主题、情感上,结合诗歌的内容,将诗歌的主题、情感具体化。如杜牧的《泊秦淮》,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结合杜牧的诗歌创作经历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可判定这首诗也是一首忧国忧民的诗歌,故此,这首诗的主题、情感是: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表达自己忧世的情怀。
  4.注意关键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理解了这些关键词语的含义,就容易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诗中的一个“瘦”字,表面上是讲雨后叶子茂盛了花儿凋零了,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5.注意调动诗歌相关知识积累
  ①古代诗歌丰富多彩,典故、意象、成语、诗句都有相关的比较固定的含义。考场上考生如果灵活调用这些知识,可以快速确立诗歌的写作内容,明确诗歌的主题和感情倾向。②知人论世。
  二、怎样写的
  明确了诗歌的内容、主题,作者的情感倾向,还要弄清楚诗人是怎样来表达的,即要研究诗歌的布局谋篇、选材剪裁、语言使用、突出主题与情感的方法等。
  1.注意全诗的结构布局
  诗歌的结构安排总是为了突出主题和作者的情感。作为写景诗,一般是先写景后议论、抒情,写景为抒情、议论作铺垫,抓住这个结构特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抒情、议论句,就很容易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2.注意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一首诗歌,往往只有一个主题,为了表达这一主题,诗人往往从多个角度表达,以渲染环境气氛,加深读者的印象。此时,考生应区分哪些是整体,哪些是部分,注意部分是为整体服务的。
  3.注意诗歌中典型细节的理解
  无论是叙事诗还是写景诗,诗歌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精彩细节描写。而这些细节描写中往往透露着诗歌主人公的感悟、情感等内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
  4.注意诗歌中的环境渲染
  在诗歌中,作者往往通过环境描写来调动读者的情绪,使读者在情不自禁中受到作者的影响,接受作者的观点或情绪。换句话说,诗歌中的写景是为作者抒情服务的。
  5.注意诗歌表达中的特殊手法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乐写哀、以哀写乐、虚实结合等,都是诗歌中常用的特殊表现手法,考生需要准确识别出诗歌是否用了这些手法。
  三、为什么这样写
  诗歌选择什么内容,用什么表达技巧,都是诗人根据表达需要来确定的。所以,顺着这条思路也可以摸清楚诗人的写作目的。
  四、怎样解答诗歌题目
  答题的要求
  (1)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
  题目要求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考生一定要看清,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才能回答准确,得到应得的分数。
  (2)符合诗歌鉴赏本身的要求
  诗歌鉴赏是主观题,允许考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意地解读,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答题规范,不需要按诗歌鉴赏的规律来答题。比如准确使用相关鉴赏术语,切忌架空分析或过度解读,等等,都是诗歌鉴赏中的基本要求。如果考生不按这些要求去做,就会使自己的答案失分。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同时还要做到要点不遗漏,具体而全面。
其他文献
新课改已进行了数年。“课改”也已经由一个新名词转化成了许多新成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案式教学在我校已经不是新鲜的名词了,更多的是探索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学案式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从感知到认知,从观瞻到尝试,从尝试到实践,从实践到总结的历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每一次的改革都牵动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保持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
期刊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宇宙中,人是渺小的、脆弱的,但因为有了思想,人变得伟大、崇高而有尊严。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我们要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呢?我的方法是:三问法。  一、“自”问法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获得知识。“自”问法,就是将文本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
期刊
语文课改很难,但语文高效教学的实施,并非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认清方向,教学的瓶颈还是很容易突破的,高效作文的教学也许就是如烹小鲜。  何谓“高效作文”?这是第一个需要界定清楚的问题。有“高效”,或者要确立“高效”,就需树立“低效”的标靶。没有了“低效作文”,“高效作文”就首先在哲学上失去了意义。  那么,现在请允许我撇开“高效作文”来谈谈“低效作文”。一般意义上,我们认定一篇作文为“低效作文”,往往
期刊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批改法被“花时多收效少”、“把教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教师批改不如学生批改”等争论所否定,互批法、自改法,只“阅”不改法、只“讲”不批法等相继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批改法效果同样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认为,作为相互启发、自我教育的学生互批作文法,虽不失为新型的批改法,有其特定的合理性,但若不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生搬硬套,则这
期刊
请读者先看一段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中的一段文字:“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
期刊
“随便翻翻”是鲁迅先生的读书主张。当年人们佩服鲁迅先生读书之多,学问之大,他回答说那是得益于“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当今书刊浩如烟海,任何入都不可能读完,也没有必要读完。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和更新知识结构,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随便翻翻”。  “随便翻翻”的兴趣和习惯需要培养,“随便翻翻”的方法更需要训练。要让学生学会“随便翻翻”,不给予时问,不教给方法,是难有出色成效的。考虑
期刊
“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写作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我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来探讨作文教学中几点看法。  一、全方位阅读,激发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
期刊
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其三,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面就这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语文学科是“交际工具,文化载体”,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向我们显示着全新的信息,只有抓住语文学科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这
期刊
新课改融入了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时代鼎新革故,飞速发展。作为杏坛园丁,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新的思想,运用新的理念,适应新的教法,既要为素质教育做贡献,又要准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人才。  面对新教材,老师首先得转变思想观念,因为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如果观念没有更新,新教材、新课程都只能是空谈,无非是“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