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粹主义想到民主观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zp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文先生在《不要民粹主义,但能要“精英主义”吗?》(《读书》九七年第十期)一文中指出民粹主义的特征是:它认为五个人只要一致决定就能剥夺第六个人的财产(或生命,或个人意志)。照此看去,就不难发现一些事件背后隐藏着的民粹主义。早的有轰动一时的浙江医科大学决定不招收吸烟学生,近的有鞍山某学院党委十一票对二票通过决议变相剥夺女教师的住房权。表面看去,这些做法都是“多数意志”的结果(当然,这里的“多数”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多数),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精神!但实质上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法律角度讲,就是违宪。
  由此,我不由得想到了我们的民主观。一提到民主,普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学过政治的当然还会想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观,而且,学者们对民主还有着不同的深入论述。但是,“少数服从多数”确是大多数当代中国人基本的民主观。
  从五四运动提倡“德先生”开始,大概是宣传、倡导民主观念最重要的目的是反对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用“多数决定”代替“少数决定”的缘故。民主思想的宣传教育一直甚少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可剥夺这一方面,加上中国几千年来的民族传习中根本就没有公民权利的概念,民主就被我们直观外推为“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的任何决议都需执行,不管其是否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
  正是由于这种先天不足的民主观,以及对宪法最高权威性的漠视,导致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在“民主”旗帜下侵犯公民权利的“违宪”事件的发生。
  要改变这种社会现象,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简单说来,像苏文先生说的,不要民粹主义,也不要“精英主义”,但同时还得改变我们的民主观。
其他文献
俞大维的《怀念陈寅恪先生》(收入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版《谈陈寅恪》一书时易名为《谈陈寅恪先生》)一文谈到,陈寅恪“平生的志愿是写成一部‘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如上所说,在史中求史识”。这一句话,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在大陆学人的著作、文章中见到;不过,“中国通史”和“中国历史的教训”常常被很不恰当地加上书名号,如吴定宇先生的《学人魂——陈寅恪传》就是这样处理的(见该书8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版
期刊
一九九六年春夏之交,纽约大学理论物理学家索卡尔(Alan Sokal)在一家文化批评的先锋刊物《社会文本》(Social Text)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越过边界,迈向量子引力的变革性诠释学”(Transgressing Bound-aries,Toward a TransformativeHermeneutic of Quantum Gravity)的文章。文中索卡尔把大量取自后现代派头面人物德里达
期刊
《读书》一九九八年第三期刊登程光炜先生的文章《诗人李白凤先生》,记叙了李先生的坎坷际遇,读后不禁为之扼腕唏嘘,不过又觉得与自己记忆很有些出入,于是就翻起书来。好在李先生是位不大不小的名人,虽然未见到李先生的长篇传记、年谱,但零星资料一下子就找来一摞,很足以证明“程文”之非了。  其一,李先生的政治态度。在“程文”中,李先生俨然是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立场鲜明的进步人士,甚或是左翼作家。“三十年
期刊
近读《读书》一九九七年第十一、十二期安德森的“文明及其内涵”一文,使我想起了“五四”前后的那场东西文化大论战。学术界向来把那次论争概括为新与旧、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反动之间的对立。这完全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只要我们细究当时论战双方的言论,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争论主要是由于概念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引起的——虽然双方的论证都有其逻辑上的正当性,但由于使用了完全不同的价值概念,所以形成了相当不同的主张。具
期刊
清人徐家干,字稚荪,举人出身,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同治十年(一八七一)赴京参加会试落选后,经同乡陈宝箴介绍,任湘军苏元春部书记,参加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军旅期间,撰写了《苗疆闻见录》(吴一文校注,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第一版),以笔记的形式对苗民起义以及苗民的历史、地理、风土、习俗等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载。其中一则是说苗民“人皆舌,不通汉语。其称……饮酒曰‘呵交’,亦曰‘好究’。皆属蛮音,多不可
期刊
身世、婚姻与学业    新感觉小说家派如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作品,主要是描写都会的灯红酒绿和及时享乐的男女,反映出上海娱乐文化和商业文化结合的特色,在革命文学当道的年代独树一帜。  历来学界对刘呐鸥的身世了解不多,最近由于刘呐鸥一九二七年日记的出土,使我们对他的生平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本日记本的封皮是彩色布面精装,封面上印着:“新文艺日记/1927”,书背是“大正十六年”,为东京新潮社出版,
期刊
一九九四年夏,俄罗斯一批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座谈俄国现行政治体制时,前政府总理盖达尔讲了一个关于官员们“下海”与“上岸”的故事。他说,一九九一年夏俄罗斯独立以后,出现了一股国家机关人员纷纷流向商业机构的潮流。当时,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受青睐,各部的关键职位他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敲定。政府很想把内行的专家保留住,但他们很快离去。然而时隔半年,形势骤变:一九九二年春天又掀起一股“复职狂潮”——那些离职的官员纷纷回
期刊
读《读书》,需要阅读主体自备“翻译器”,即解释机制,文章发生的背景。我猜一些人之所以说《读书》不好看,恐怕一多半是因为不了解背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字。不了解“所指”,也就很难理解“能指”,犹如只给出歇后语的谜面而不给出谜底。这涉及到一个言述策略问题。不能讲得太过瘾,太过瘾了就非长久之道。《东方》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当然《读书》上也确有纯粹学理性的东西,所以一部分人不大欢迎也是有道理的。  《读
期刊
陈寅恪先生一九五一年一月所作《题冼玉清教授修史图》共三首,而一九八○年出版的《寒柳堂集》和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陈寅恪诗集》都只收存两首。据章培恒先生回忆,蒋天枢先生生前曾经给他“看过几首《寒柳堂集》未收的陈先生的诗”,其中就包括《题冼玉清教授修史图》之二。这首诗虽然漏收,却依然“存于天壤间”(章先生语)。一九九七年四月,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庄福伍君函示,我有幸读到此诗。现抄录于此:  《题冼玉清教授修
期刊
还有两种《赵氏孤儿》    张 芳  《读书》二○○四年二期《时间·历史·叙事》一文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王伦所新编的《赵氏孤儿》,曾经集一时名角盛大公演,由裘盛戌、谭富英、马连良、张君秋合作演出。”所言即一九六○年北京京剧团的演出。但改编者应是“王雁”,不是“王伦”。这次演出,由郑亦秋执行导演。  “文革”前,除北京京剧团的京剧版外,还有秦腔版和蒲剧版的《赵氏孤儿》。秦腔版为陕西省戏曲演出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