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式淘汰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走进水果店,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是否设想过有一天你会和其中一种水果永远绝缘呢?最近,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一篇报道称: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全球广泛种植的香蕉正面临“香蕉枯萎病菌4号种”的困扰,而且正持续加重,最坏的可能性是在2050年全部灭绝。
  再过30年咱就吃不上香蕉了?这个说法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你知道吗?在历史上,香蕉其实已经“灭绝”过一次了,我们现在吃的香蕉,只是“正版香蕉”的替代品。
  如果你能穿越回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吃到当时的香蕉,肯定会惊奇于那时的香蕉怎么那么好吃。作为一种出身于观赏植物的水果,香蕉的种类繁多,但真正好吃的其实只有有限的几种。近代,人们对这些品种进行挑选,最先被选中的,是一种叫作“大麦克”的香蕉。自19世纪初开始,“大麦克”香蕉的种植就已经遍布美洲、非洲以及欧洲,并向世界各地广泛出口。它与我们今天所吃的“华蕉”是近亲,但由于“大麦克”比“华蕉”好吃太多,在它存在的那段岁月里,“华蕉”只能屈居观赏蕉类。
  “大麦克”的味道今天仍能尝到:你在超市买到的香蕉牛奶,最初就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厂商以“大麦克”的口味为模板,通过调制食用香精配出来的。你是否也觉得香蕉牛奶比香蕉本身味道好太多呢?
  到了20世纪中期,“大麦克”已经风靡全球,很多南美国家单纯依靠种植香蕉就能支撑整个国民经济,“香蕉共和国”所言非虚。
  然而,作为一种美味的水果,香蕉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它是一种“多倍体植物”。多倍体是植物在特殊环境下发生染色体加倍的现象,细胞内原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统称基因组)都多了一倍甚至两倍。对这些植物而言,由于控制生长、营养及糖分合成的基因多了一倍以上,植株的莖秆往往更加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更加巨大,果实也更好吃。但多倍体植物是无法正常繁殖的(所以香蕉是没籽的),只能扦插繁殖。从这个角度来说,同一种香蕉的不同个体,其实只是一棵母株的不同枝干。
  这种特性导致香蕉在维持品种稳定性的同时抗病性却极差。如果一种香蕉只在小范围种植,疾病大规模扩散的概率也许还小一些,但如果把某种香蕉种植得田连阡陌、遍布全球,其遭遇克星的风险几乎无法避免。这个道理就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更容易得流感一样。
  果然,自1927年起的30年里,一种叫“香蕉枯萎病菌1号种”的疾病缠上了“大麦克”,“大麦克”香蕉陆续在美洲、非洲绝迹,导致无数农场主破产。美国人民一度没有香蕉可吃,只能靠喝人工调制的香蕉牛奶回味一下当初的美味。
  而“大麦克”香蕉的绝迹还导致巴西等国家的种植业遭遇毁灭性打击。说起来,这场灾难要对20世纪后半叶拉美经济的步履蹒跚负一定责任。
  在“大麦克”被“团灭”后,育种学家不得不加快寻找可代替的香蕉品种。我们今天吃的“华蕉”便是当时作为“替补”上场的香蕉品种。“华蕉”虽然口味比“大麦克”稍差,但“香蕉枯萎病菌1号种”拿它没办法,可以在被病菌孢子污染后的种植园中继续种植,于是人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了。
  然而,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如今,随着“华蕉”越种越广,它终于也遇上了自己的克星“香蕉枯萎病菌4号种”,并且出现了与当年“大麦克”十分相似的产量衰退。如果未来没有新技术扭转乾坤,“华蕉”也会重蹈“大麦克”的覆辙。届时,人们也许会再从其近亲中选择另一种替代品,以满足全球香蕉爱好者的口腹之欲。
  从香蕉的演变史,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香蕉种植似乎在进行一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竞赛,在不考虑技术出现突破的背景下,越好吃的香蕉越先被选中推广至全球,也越先因为遭遇致命疾病而绝种,继而人们不得不选取差一点的替代品。
  其实,这种“香蕉式淘汰”在社会生活中也很普遍。比如你是否经常觉得新歌不如老歌好听?在艺术界,那些最经典、最好的诗歌和乐曲往往最先被发现、被推广开来,也最早被人们所习惯,不再能成为潮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如“梨花体诗歌”的“怪腔怪调”。再比如在一些公司中,某些最有活力的年轻员工可能率先被发掘,但如果公司机制不成熟,他们也会最早遭遇挫折,负气出走,留下来的则是一群平庸之辈。若真是如此,也许你正陷入一场“香蕉式淘汰”。
  (刘 振摘自《齐鲁晚报》2019年9月7日,邝 飚图)
其他文献
1  接到电话时,正是陈扬一周中工作最忙的时候。母亲做了肠镜,结果显示是肠癌。听到这个消息后她愣了一两分钟,随后决定请假回家。几乎所有的亲戚给她打电话时都会哭,但她觉得还远没到要哭的时候。  收拾自己和女儿的行李时,陈扬开始在心里列日程表——需要请几天假,带母亲去哪家医院就诊,回家要跟父母说什么。“因为所有的事情只能靠自己,所以没有时间崩溃,脑子特别清晰。”  她曾在别人的故事里想象自己可能遇到这
期刊
正宗的左岸当然是巴黎塞纳河的左岸,但是这几年来它被“光环化”,被随意移植到了追逐时尚的中国,这个词被无限复制。各个城市的楼盘、咖啡店、街边小书店等等,多喜欢跟风,谁都可以挂个标签,叫左岸。  左岸有什么好,是风不肯吹往右侧,还是太陽只照耀水的左边?  有一年春天,在西安老城墙外一家陕北风味店,提个茶壶的伙计专门被喊来唱完民歌出去了,同桌的女孩说,她一生的理想就是去一趟巴黎,找家酒店,在塞纳河的左岸
期刊
人在很多情况下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我們以为自己知道,其实不知道。如果一个学生把教科书里的东西看过好多遍,每次看的时候都感觉看得很明白,他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可是一旦考试就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其实把一本书看好多遍,只是让我们对这个东西“熟悉”,而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这就是反馈。没有测验,你拥有的知识只是幻觉。  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可能非常
期刊
没人能完全了解这个世界。对某个个体的大脑来说,世界太复杂了。即使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只能理解世界的一个小小的方面,但这一个小方面举足轻重,因为它正是你飞向高处、追求人生理想的起点。如果缺少了这个起点,你便永远无法离开地面。  沃伦·巴菲特使用了一个绝妙的术语——“能力圈”。圈内是你精通的技能,而圈外的东西你只是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铭是:“了解你的能力圈并坚守在圈中。圈的大小
期刊
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在《故事开始了》一书中说,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里跟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他提到了契诃夫的小说《带狗的女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古罗夫想跟一个刚到当地的女人搭讪。他正在公园里吃饭,那个女人带着一条小狗坐在旁边的一桌。他亲切地招呼那条小狗,但在小狗凑近之后又摇着手指吓唬它。直到那个女人脸一红:“它不咬人。”古罗夫趁机请求她,允许他给那条狗一根骨头。于是,两个人就搭上了话
期刊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的8位普通老人,从1980年起,在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的荒山上,造林13.6万亩。8个兄弟,因为相似的付出和坚守,被视作创造了绿色奇迹的当代愚公和一种精神符号,他们在当地被称为“陆良八老”。  刚开始种树时,“陆良八老”中最大的51岁,最小的40岁。整个陆良龙海乡,受喀斯特地貌影响,荒山寸草不生、怪石嶙峋,乡里没有一条河流和一座水库,连年干旱,拉水的老牛都累得跪下。  “山下
期刊
《韩熙载夜宴图》卷(宋摹本局部) /顾闳中/五代  有时我翻看古代绘画(中国的或外国的),常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遐想:难道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的人和事吗——包括那些画家的存在。特别是在欣赏一些“高手”的“高作”时,这种遐想就更甚。因为关于它们(他们),有根据的记载实在是少之又少。比如出于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之手的《韩熙载夜宴图》,只在传至宋徽宗的宣和内府时,才有了记载画家顾闳中和画中主人公韩熙载的文字。
期刊
高福利下,他们患上“职业倦怠”  提到瑞典,很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高福利”下的悠闲生活:北欧风的办公室,数不清的“茶歇”,准时下班……数据显示,每个瑞典公民每年至少享有5周假期,只有不到1%的人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瑞典有世界上最慷慨的育儿假和育儿补贴,格外推崇弹性工作制。很难想象,瑞典人会为了工作疲于奔命,累成“社畜”。  但近年来,被诊断患有慢性压力相关疾病的瑞典人数量迅速上升。根据瑞典社
期刊
每个国家发行的货币上面的图案都蕴含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能够登上国家货币的人物,体现的是这个国家的个性和价值观。美元:富兰克林  作为美国的“国父”之一,美国人对富兰克林极为推崇。美元的百元大钞上,印的就是他。不是总统,却获得如此殊荣,富兰克林受推崇的程度可见一斑。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曾说:“在我一生中,佩服的人只有3位,第一位是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富兰克林。”  缔造美国,是
期刊
列车飞速前进,我正昏昏欲睡,听到列车员报出“下一站石家庄”时,突然就清醒了,就好像夜半梦中迷了路,正急得原地打转时,突然听到有人喊了声“这边儿”。  前一天下午,我才从美国回到中国,在北京匆匆过了一晚,就上了这趟开往武汉的高铁。这次回国10天的时间,我要去一大堆从来没去过的城市,见一大堆从来没见过的人,包围在“您”来“您”往,恨不得把酒杯“低到尘埃里”的客气中,却没时间去约那些可以喝到掏心扒肺、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