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任务型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务型阅读是新课改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有效阅读方法和策略。学生通过任务的引导成为阅读主体,积极加工,主动阅读,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和情节,形成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教师要围绕整本书内容、结构框架、思想主题、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色几个角度来设计问题,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投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在字里行间感受语言表达的奥妙和内涵。本文主要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探究了任务型阅读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关键词 任务型阅读;“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
  
   “整本书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对整本书的梳理和加工,学生会感受内容、把握内容,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阅读感受。教师要鼓励学生挖掘整本书的知识要点,探究文本中的信息要素,形成对整本书的理性认识。在对《红星照耀中国》的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恰当地设计阅读任务可以促进学生仔细阅读细节,梳理整本书的框架,了解整本书中的重要人物和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形成客观性认识。学生在自主加工中可以深化认识,形成客观性理解,实现学生在对语言知识的加工中深化认识。
   一、梳理主要内容,了解梗概
   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了解整本书的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阅读任务,如本书是一部怎样的作品?讲了什么内容?延安解放区的状况如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是谁?斯诺对红军的认识是怎样的?这一系列问题和本书的内容有着直接关联。通过完成阅读任务,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概括和归纳。通过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学生就成为了阅读主体,他们就能更好地把握整本书的内容。
   通过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学生了解到这本书是以纪实的手法写作的一种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通过自己的观察,真实地记录了1936年6月到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人以及广大的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通过与中国人的交往,他深深地认识到了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生活等真实的情况,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革命情况有了直接的了解和认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业绩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在采访过程中,斯诺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的思想精神和革命理想,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在中国革命最危险、最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抵抗日寇,通过团结群众的方式获得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最后将夺取革命的伟大胜利。
   二、建构结构框架,理顺脉络
   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学生要主动地建构结构框架,理顺整本书的脉络,了解整本书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掌握整本书的写作思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整本书的结构,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请利用思维导图,按照篇章的方式梳理出整本书的结构框架。通过这一阅读任务,学生就能从整体上了解整本书的内容,并形成逻辑清晰的结构框架。有了教师任务的驱动,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就会主动进行阅读,在对文本的理解中形成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梳理中,学生了解到全书一共有十二篇,包括了“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的在西北”“区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二”“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又是白色世界”等章节。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学生就能知晓整本书主要表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及其主要领导人的精神和气概,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红军的军事策略,以及在采访过程中作者的经历和感受。
   在对书本内容的梳理中,学生就能对整本书的框架和结构形成客观认识,这样在对语言的加工和分析中,学生就能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带着清晰的思路进行深入阅读。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的梳理,学生就能在分析中推理出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及发展趋势。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活跃思维,主动思考。
   三、勾画人物形象,建构鲜明个性
   在整本书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用探究人物形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书中的人物,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建构出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从而形成自己对人物的深刻认识。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请把《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中出现的人物制作成人物书签,并用简练的语言来介绍一下人物,写上你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或者让学生为书中的人物写人物传记,或者鼓励学生替书中的人物作自我介绍,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有了任务的驱使,学生就能通过对书中人物的外貌形象和言谈举止进行深入探究,深刻理解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在阅读中仔细了解这些人物的家庭出身,了解他们的童年经历,掌握他们受教育的情况,思考他们参加革命的原因,了解他们参加革命后的经历。通过对人物生平事迹的深入了解,帮助学生体会这些人物的高贵品质和英雄气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进而以这些人物为榜样,激励学生健康成长。例如书中的毛泽东给作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他是一个面容清瘦,看上去很像林肯式的人物,身高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就对毛泽东同志的肖像有一個清楚的认识。其中写到毛泽东很像林肯,是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与美国领袖作比较。林肯是美国人的精神象征,也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总统之一,他反对国家分裂、破除奴隶制度,曾经为美国人民民主自由的生活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毛泽东同志也是这样,他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进行长征,寻求统一中国的道路,坚定勇敢地参与到抗日战争的过程中,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事业。在这里,作者是暗喻毛泽东将是未来能够统一中国的领袖人物。在阅读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对人物形象与人物精神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学生会自觉地与自己曾经了解过的人物形象作出对比,在对比中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构建出书中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四、分析思想主题,感受情感态度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很多中国西北革命根据的真实生活,通过对这些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浴血奋战的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讨论任务,鼓励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探究整本书的思想主题,在阅读中促进学生主动阅读文本,形成对整本书的整体性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带着明确的阅读任务,就会主动深入探究整本书的思想主题,感受整本书所表達的情感和态度。在分析中,学生会认识到斯诺作为记者的敬业精神和积极探索真理的可贵勇气,体会到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尽责尽职,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学生在阅读中也会认识到要善于利用整本书所描述的历史事实,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探究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生在对书本思想主题的挖掘中会认识到中国革命历经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一系列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历史成就,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这些历史经验与红色精神可以引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
   五、感受艺术特色,理解巧妙表达
   每一本书的写作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表达手法、表达技巧进行深入的挖掘,促进学生理解整本书的表达技巧。在《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探究整本书的语言表达及艺术特色,了解作品写作的巧妙之处。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会认识和理解整本书以真实的文字记录了当时西北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生活,语言文字简洁自然、朴实无华,与作品内容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全书以作者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以时间为序,采用了对比等艺术手法,采用了环状结构,描写了白区——红区保安——红军前线——再回保安——回到白区的线索来结构全书的写作,达到了理想的表达效果。
   总之,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通过设计阅读任务,鼓励和引导学生梳理主要内容,建构结构框架,分析思想主题,勾勒人物形象,感受艺术特色,让学生在主动阅读探究中,深入理解和体验文本内容,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和艺术特色,从而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深化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
其他文献
本刊讯 2017年9月15日晚8点至9点,《中学语文》读者群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国内合作办学优秀管理人才——“本真语文”发起人朱蒙老师,就“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研活动,活动主持人为莫羽和李欣荣二位老师。  朱蒙老师说“核心素养”本身是北师大一个团队研究的初级成果,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对其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过,朱老师所提的“核心素养”与教育部公布的核心素养并无关系
期刊
一、教师解读  课文题目看上去平常无奇,其实可以从中大做文章。本教学设计试图“以题解文”,“卖白菜”的“卖”字,既是教师解读的切入点,也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更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懂了这个“卖”字,教师便可“执一驭万”,形成有新意和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  根据《当代汉语词典》对“卖”字的解释,笔者归纳出“卖”的以下四个含义:  1.交
期刊
摘 要 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阅读方法,学生从整体的角度探究阅读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形成主动阅读鉴赏的良好习惯,形成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精读与泛读交融能促进学生明确阅读目标,掌握阅读方法,在思考中了解作品的本质,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以《儒林外史》阅读为例探寻“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期刊
一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蒲松龄的《狼》。现在,请你们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什么,但是不要重复刚才老师的话。  生:这节课上的是《狼》,蒲松龄写的。  师:这是重复老师的,只是颠倒了字。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较劲的故事。  師:还有文体的角度呢?或者其他的角度,都可以说。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蒲松龄写的文言文《狼》。  师:文言文,这是一个角度。还有什么?  生:今天我们上的是选自
期刊
作为一线教师,对整个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的安排我是有异议的。当《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这些课文聚合在一起的时候,客观上形成了一幅表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的世事图,勤劳善良这些人性中最精华的东西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变得几乎一文不值。当勤劳善良和失意孪生,和智慧决裂,和冷漠对峙,当无数的“父亲”靠自己辛勤的劳动依旧无法平和而安静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甚至还成为了他人笑柄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散文是介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文类,它叙写“这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表达“这一位”作者在独特境遇中的所思、所感。王荣生教授指出:“阅读散文,自始至终都在散文的里面,我们阅读散文,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是体认作者所感所思。散文流露作者的心扉,读者以自己的心扉打量散文,阅读散文是心与心的碰撞、交感。”①散文是我国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散文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该如何立足文本特质与学生学情?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就现阶段初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教学的效果极为不佳,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增强。开展群文阅读能在优化语文教学的内容、模式、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此推动群文阅读教学的稳步开
期刊
摘 要 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首诗词,置于小学教材中,是一种教法;置于中学教材中,则是另一种教法。换言之,同一篇作品,如果放在不同单元中,承载的教学目标也必定有区别。组织教学,需要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从“文本”出发,综合考量“客观世界”“作者”“读者”等要素,紧扣文本功能,整体把握教学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词教学;文本功能  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 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学生的思维呈现模糊化、浅表化特征。“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重要部分。有鉴于此,笔者以“生”为本,尝试从巧设视听情境、营造质疑情境、打建比较情境、构筑体悟情境等四个维度,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意象情景的营造中,内在意蕴的揣摩中,人物情感的传达中,逐步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语文思维,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
期刊
摘 要 只有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规范地使用我们的母语,才能更有助于人们交流沟通、提升思维认知和传承文化记忆。以针对性、知识性、可读性见长的《咬文嚼字》杂志一针见血地剖析各类语文差错,在引领规范运用语言文字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本文以《咬文嚼字》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为例,从中也发现了在语言文字运用上有欠规范的问题,对此,笔者探究这些“语文差错”,从中找到一些常见词语使用错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