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一面多棱镜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三下第二单元以寓言为主题的文章组成,涉及中国古代寓言、现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守株待兔》 《陶罐和铁罐》 《美丽的鹿角》 《池子和河流》四篇课文分别用小古文、童话、诗歌等形式加以呈现。小故事大道理,是我们对寓言的基本认知,但寓言作品的意义显然不只是寓意的投射,寓言的诙谐表达、寓意多变、阅读快感等让寓言充满无限魔力。寓言的魔力,源自它是一面多棱镜。
  一、余味悠长,伴生出丰富的阅读表情
  寓言当然是要落脚于寓意的,但读上多篇寓言或者同篇寓言读上多次,每个读者又会生出多变的阅读表情。以抱着老经验,一成不变,死守教条为警示的寓言有好多,比如《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但我们仔细读,又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比喻死抱侥幸心理,不做努力,一味地想着不劳而获;而刻舟求剑则是重在“刻”和“求”,相比前者,主体是努力的,但因为不知道情况的变化,而不知道采取变通的方式处理问题。读这两则寓言,你会或窃笑,或颔首。《陶罐和铁罐》是一篇童话寓言,读过后能品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包容相处;抑或能体会强与弱总是相对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抑或去体会“时间可以改变一切”,这些启发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虽不能全面表述,但又都能理解。读着,想着,情不自禁地洋溢出宽慰欣赏的眼神儿。寓言《美丽的鹿角》给我们的启发是但凡漂亮的事物一定是整体的漂亮,绝非局部。没有好好端详自己的小鹿若是静下心来,再到池塘边好好照照自己,树杈形的双角依然那么美丽,一对小耳朵那么机灵,一条小尾巴那么俏丽,四条大长腿那么瘦长,一个圆圆的小脑袋那么机智,还有一双靓丽迷人的大眼睛……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很美丽。自己的,都是美丽的。读着,想着,我们的嘴角会情不自禁地微微上扬。《池子与河流》选自克雷洛夫寓言,寓意在诗的最后一段交代得明明白白:即便是天才,不用就会磨灭衰退;被懒惰支配的时候,事业就无法兴起。其实,我们平日里不缺少这样的“鸡汤”:“刀不磨不锋利,人不磨不成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刀不磨无光,兵不练则荒,艺不练不精”“不要让安逸的生活磨灭了你的斗志”……说到底,还是中国的那句古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是换了不同的表述而已。面对荒废的池塘,我们不免为之叹息。阅读寓言,一定伴着神情的变化,因为我们的内心与寓言在同频共振。
  二、言语鲜活,品味出解渴的阅读效果
  寓言的魔力来源当然不只是寓意的揭示,寓言本身就充满着无限引力,角色鲜明,言语鲜活。《陶罐和铁罐》中陶罐儿与铁罐儿在对话中相遇,并且“相碰”,读来感受深刻。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我们来品品铁罐四次“奚落”,铁罐的情绪一次比一次浓烈,由傲慢——轻蔑——恼怒——羞辱至极,语言一次比一次尖刻,绝对是一个不可一世的霸道者。走进铁罐的语言:“陶罐子”与“陶罐”一样吗?这种称呼,已经将陶罐藐视到了尘埃,极度挖苦陶罐;“你敢碰我吗”中的“敢”字,融入了多大的底气与力度;“就知道你不敢”,绝对的自信与得意,铁罐可能是俯视着的,或者昂首挺胸,趾高气扬的;“住嘴”,一声勒令,不由分说,你陶罐怎可以和我相提并论,平起平坐,更由不得你说话的机会了;“我感到耻辱”“走着瞧吧”,已经到了愤怒到不可宣泄的地步。铁罐的言语充满了轻蔑、瞧不起,甚至是对陶罐的侮辱,这样的话语是失去理智的言语,修养全失。我们不要忽略作者写作时的用心,铁罐的言语过程中,几乎每一句都用上了感叹号,六个感叹号把铁罐的傲慢推至了制高点。寓言,不会像诗歌那样激情澎湃,也不會像音乐那样铿锵跃动,更多的是一个角色场景的情趣表达。这里的感叹号恰如催化剂一般有效推升了情绪效果。这段文字,真适合演一演的。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面对铁罐四次挑衅与羞辱,陶罐始终谦虚并友好。当铁罐称呼“陶罐子”时,陶罐称呼的是“铁罐兄弟”,一声“兄弟”,流露的是陶罐内心的尊重,甚至带有一份对铁罐的主动示好与亲近;当铁罐说出“就知道你不敢”碰的时候,陶罐稍许争辩,无论是铁罐还是陶罐,都是罐子,是用来存放东西的,这是我们共有的功能;唯一的一处感叹号,是陶罐向铁罐请求和睦相处,不再争吵,想必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一定很低很低。颇耐寻味的是陶罐没有争辩完的内容“再说……”,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我长的样子不比你差,外表也很光泽”“我储存的东西也很多”“我能给食品带来有氧保存”。陶罐在表述的过程中,没有一处神态动作的描写,与铁罐形成鲜明的对比。铁罐说的第四句话,陶罐就没有再理会。陶罐是个聪明人,已经看到对方怒不可遏的状态,主动熄火,免得带来不可控制的场面。陶罐一直温文尔雅,谦和宽容,甚至主动远离,内心无比强大。两个角色,四次对话,我们都能读懂,人们对陶罐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欣赏:朴素、美观、谦逊、宽容……只要潜心读文本,读者与作者立场定会走到一处。
  《美丽的鹿角》一文中也有多处言语鲜活的语句。“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一个“啊”字,传达了小鹿满满的高兴与得意。小鹿头一回这样仔细地欣赏着自己的整个身段,多么匀称,多么精致,一副波浪形的“S”线身材。“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一个“唉”字,道出了小鹿对自己四条细腿极不满意。一阵清风徐来,池塘微波粼粼,小鹿看到的水波中自己的四条腿,细细的,长长的,歪歪扭扭的,有的地方似乎要断开,好不规则,彻底改变了小鹿心中对四条腿的印象,无比懊恼。寓言的故事性,让人读起来便不愿停下来,遇见一个又一个语言“触发器”,这是寓言最为鲜明的特点。   三、脑洞大开,开启了美好的思辨旅程
  寓言,为人们世代口耳相传,像“伴手礼”一般,不论古今,不论种族,人们从未疏远过它,无疑是经典了。寓言为何一直被人们如此青睐?一来是人们将讲述寓言作为代际教化的工具;二来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触及相关情境,情不自禁地用上寓言;还有一个更具魔力的表现,那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对寓言边读边质疑,甚至创作新的寓言。
  大多寓言的寓意一读即明,寓言《守株待兔》也是如此。但是在阅读时,会时不时地产生疑问:兔子撞树桩的事真会发生吗?回答是可能的,并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兔子的眼睛看得比较开阔,这与它的眼睛间距比较大有关,这样能更好地发现天敌或者捕猎者,也是一种生存本领。因为两只眼睛间距稍大,所以缺乏双眼视觉,看正前方的物体不够清晰。加之奔跑速度快,一旦发现正前方的障碍物会来不及停下或者拐弯,于是就撞上。所以就出现了文中的现象:“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从兔子的特性,也可以判断出句中“走”字的意思,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走路,而是我们当下理解的“跑”,快速地奔跑。因此,我们也理解了句中的“株”字,露出地面的树根或树桩,倘若是一株高大的树木,兔子一定会看到,也就不会撞上了。兔子眼睛的特殊——“走”字的理解——“株”字的理解,如此想想,场景与事情的发生就这样一下子贯穿起来。虽然勉强理解了兔子撞树事件发生的可能,但这样的事件毕竟是偶然,不是常态。用时下话语来讲,守株待兔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且是极小概率。明眼人看到的偶然,一根筋理解的是必然。故事当然就变得滑稽且有趣。其实,有更好版本的《守株待兔》:周围人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吓的野兔拼命奔跑,突然,有一只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田边的树根上。野兔撞上树桩是在野兔受到极度惊吓、不择前路、恐慌逃离等前提条件下的。放眼人类,哪个民族都在强调劳动之光荣,不劳者无获,这个版本的《守株待兔》似乎更为合理一些。“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表面上看,人们取笑的是守株待兔这样的行为,本质上是对守株待兔这类人的耻笑。不分析事情的成因,不关注事实的变化,把一次偶然收获当作常态的机会,不仅会空手而归,而且落得人们永久的笑柄。
  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善于抓住儿童的心。《池子与河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儿童读起来特别亲切。开篇“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一个懵懂的小孩儿的天真地提问,这个疑问充满了善意,更是心疼。池子看到河流上每天都有沉重的货船、长串的木筏,还有许多小划子、小船经过时,说了一句“简直数也数不完”。这是一个儿童的真实经历,一定是在那数着来往经过的船只、木筏,真的数不过来了,这是真为河流担心,这么重怎么承受得了啊?这样的生活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无止无休。克雷洛夫的语言典型的特点是口语化。因为他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语言中满是乡村味儿、生活味儿、基层味儿。相传,他在发表作品之前都要先朗诵给朋友们听,然后听取大家的意见,经常不止一次地修改,重写五到七次之多。有点像著名诗人白居易一样,专门坐在村外路口反复读给来往的路人听,直到路人都很明白了,才安心。再读读寓言诗歌:“我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绿垫上一样。”池子过着一种舒适的生活,它已经很满足,把这样的生活想象成了上流社会“贵妇人”的奢华安逸的生活,“鸭绒绿垫”不是社会底层人们拥有的。“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哲理是一般人琢磨领悟的吗?“推究”一词很值得玩味,一般应为“研究”,这是俄罗斯大地的语言,特接地气,生活味儿浓郁。要表达生活中的道理,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克雷洛夫总是用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作为寓言角色,用极口语化的言语方式来表达,让读者一读便知,一想就通,一触即发。寓言也是各有风格的,寓言的阅读就应该如此“推究”,思辨旅程中品咂寓言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方为寓言的佳境。
  著名寓言大师严文井先生早有论述:“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寓意,是一个慢慢领悟的过程,任何时候再回首,都会让你满载而归。笔者认为,与其强调寓意的领悟,倒不如好好品读寓言中的角色言行,将其深深刻入我们的内心。
  (姜树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对象,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我校自2012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语文课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少成就。  为进一步优化原有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师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改革中来,结合教师问卷调查情况及学校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学校提出了“四环三步”课堂教学模式。“四环”即:自学、互学、精讲、达标。预习是有效学习的必备环节,磨刀不误砍柴工,带着问题进课堂,事
期刊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不仅有老师来和你们一起上课,我还带了我的朋友来,我要隆重介绍一下它!(出示观察记录卡)  2. 认识它了吗?那你说说,老师介绍了什么,让你这么快就认识了仙人球。  3. 归纳总结:把名字、样子等几个方面写出来,大家就能很快认识植物朋友了。那你再看,这几个方面里面,哪一个方面比较重要,需要用比较多的语言来介绍?  4. 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先看清他的样子(板贴:看
期刊
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2019年秋学期起全国小学都将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基层一线的教师在感受新教材新面貌的欣喜之余,也对新教材的新理念和编者意图深感困惑。近日,我以《名字里的故事》为例,就新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中口语交际教学如何设计实施,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一、穿新鞋,走老路——传统教学思维下口语交际教学的设计  《名字里的故事》是三年级上册的一次口语交际课,本次口语交际从学生交流自己的名字含义
期刊
阅读著名数学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的新著《重新认识课堂》,收获良多。一篇篇教学随笔,讨论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课堂教学常识和细节。可就是这些常识,诠释了课堂教学乃是一门科学;就是这一个个细节,折射出课堂教学乃是一门艺术。  比如这一篇《这些话,我们是否常常在说》。作为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职业,说话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第一工具”。在课堂上曾经说过的话,似乎有很多已经形成了模板,拿来就能用,似乎谁也没觉得有
期刊
《神笔马良》这本书是配套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篇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曹文轩、陈先云先生担纲主编。书中共有三个故事:《神笔马良》 《牧童三娃》 《大奖章》。三个故事都经典有趣,“正义的力量最强大”“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符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认知,同时对孩童时代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反馈调查,了解学生  关于这本书的阅讀情况,老师上周在班里做了一个
期刊
一、字理识字,渗透汉字文化  师:(出示乌云的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乌云)乌云是什么颜色的?  生:黑色。  师:(出示生字“黑”)一起读准这个字。(生齐读)所以它才叫“乌云”。(出示“乌” “黑”两张生字卡)“乌”和“黑”是两个字,可是表示的是同一种颜色。所以当我们说一样事物的颜色很黑的时候,就会用上这个词。  生:乌黑。  师:如果这样事物的颜色很黑很黑,我们就把这个词再重复一遍,那就是
期刊
一、识字内容编制的基本原则  统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对于识字的安排,提倡和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有着生理学、心理学上的依据:识字写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分别遵循着不同的认知规律,具体来说,识字的难度与笔画的多少关系不大,有时有些笔画较多的汉字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反而更易识记;而写字则与之高度相关。而且,从认字写字与阅读的关系来看,“多认少写”可以促使学生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提
期刊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教师教学中要想正确认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从阅读教学的本质上入手,以预习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探索阅读教学改革策略。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新授课中的难点,激发学习的兴趣点,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由
期刊
一、游戏导入,初识家乡风俗  1.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叫“你话我猜”。游戏规则: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用自己的家乡方言说一句话,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刚才说的是什么。再猜一猜他是哪儿的人。如果猜对了,我们就给他鼓鼓掌。如果没有猜对,我们就继续猜,或者让说话的人自己公布答案。明白了吗?谁想第一个挑战的?  2.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也有不同。比如,地点上的不同,口音上的不同,当然还有
期刊
本文以2018年江苏小学语文学科抽测情况为例,呈现江苏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发展的基本状况,并针对监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提升小学生思维品质的应对策略。  一、从检测数据看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状况  1. 小学生整体语文思维发展趋向看好。江苏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本次语文抽测中,有41%的学生达到优秀水平,32.8%的学生达到良好水平,20.6%的学生达到中等水平,仅有5.6%的学生待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