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申辩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格拉底之死构成了西方古典哲学和古典政治学当中的核心事件,本文试图重返苏格拉底之死与苏格拉底的申辩,借以探寻在这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现代性启示。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 正义 申辩 政治哲学
  
  引言:
  
  苏格拉底喝下毒芹酒。死去了,但是每个人的心里不都装着一个苏格拉底吗?那就是自由地思想、客观公允地检查自己固有的观念和习惯的能力。
  ——马修·阿诺德…
  (一)谁能审判苏格拉底?
  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苏格拉底,罪名很多,状辞控告说:苏格拉底行了不义,忙忙碌碌,寻求地上和天上的事,把弱的说法变强,并把这些教给别人,还说他败坏青年,不信城邦信的神,而信新的精灵之事等等。苏格拉底于是被传讯,在陪审团面前申辩,申辩显然不可能成功,陪审团希望苏格拉底自己提出入狱或者流放,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与其说他被判处了死刑,不如过他选择了直面死亡,在神秘、黑暗和恐怖的死亡,苏格拉底走了进去,以证明,除了神,尘世间没有任何人可以审判他,就像他在《申辩》最后所说:“是该走的时候了,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所去做的事哪一个更好,谁也不知道,除非是神。”
  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一样,是神意的受难。尽管苏格拉底面对被指控的罪行逐条做了辩驳,但他显然是被困在雅典律法的死胡同里面。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他知道如果他能申辩成功,他就不会站在这里申辩,他深知他的那些敌人已经不分黑白到了怎样的地步,他知道要以神意说服权力争夺中畸形的人心是很难的。所以苏格拉底的申辩,已经不再是真正的申辩。而是一个预见死亡、走向死亡的人对身后的人们所说的意味深长又不能被理解的话。所以当好心的海尔莫盖尼斯提醒苏格拉底应该考虑一下怎样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他回答说:“难道你不认为我一辈子就在进行着这件事吗?”在正义与非正义之间,为行正义和避免不正义而活,此外任何事情都没有做,这就是苏格拉底一生最高的辩护。
  苏格拉底的精神核心就在于正义,生于此,死于此。在《理想国》第一卷,柏拉图就将这个问题借色拉叙马霍斯之口果断而直接地抛向了苏格拉底:“我说的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苏格拉底运用他著名的苏格拉底式反语法勉强地说服了色拉叙马霍斯,但他自己也承认讨论已经偏离目标,对于什么是正义,他依然一无所获。
  “我说的正义不是别的,就是强者的利益”,色拉叙马霍斯的这句话,对苏格拉底的正义进行了无休无止地追问。当人们开始反思现代政治状况的时候,很多人将色拉叙马霍斯视为尼采式的人物,敢于重估一切价值,而苏格拉底则成为了狡猾的伪装者,色拉叙马霍斯说出了真话,而苏格拉底则用冠冕堂皇的道德、正义、真理等进行搪塞:
  色:“正义也好,正义的人也好,反正谁是强者,谁统治,它就为谁效劳,而不是为那些吃苦受罪的老百姓,和受使唤的人效劳。不正义正相反,专为管束那些老实正义的好人。老百姓给当官的效劳,用自己的效劳来使当官的快活,他们自己却一无所得。……所以,苏格拉底,不正义的事只要干得大,是比正义更有力。更气派。所以像我一上来就说的: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苏:“没有一种技艺或统治术,是为它本身的利益的。而是像我们已经讲过的,一切营运部署都是为了对象,求取对象(弱者)的利益,而不是求取强者的利益。”
  苏格拉底的申辩没有奏效。而是犹如一块巨石砸入一潭浑浊的淤泥之中,发出沉闷的一声,他死于坚持相信自己的正义,有如信仰无边的神意,也死于不信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轻视了强者的利益和强者的游戏规则。当我们今天重新审视这场正义之间的对话的时候,在重新定义色拉叙马霍斯的时候,我们依然不应该忘记那个独自面对死亡的苏格拉底,那个自己判自己死刑的苏格拉底,他并没有向强者的利益屈服,也没有认可尘世问律法的正义,他的正义在彼岸之中,完满的像乌托邦一样很难实现。只能说:色拉叙马霍斯是洞察了现实的那个人,而苏格拉底则是泄露了神意的那个人。
  (二)重返申辩之光
  “时过境迁,人性依然,因为我们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即使外表有所改变;我们仍然有着解决这些问题的独特的人性需要,即使我们的意识和力量已经赢弱不堪。”
  ——布卢姆。
  在布卢姆批判当代美国精神的时候,他常常都要倒退许多个世纪,到柏拉图、苏格拉底的时代去发现更加完善的文明标准,他处处昭示出了现代人重返苏格拉底的必要性,并且如此殷切地渴慕着重新沐浴在古希腊的柔光之中。在他看来人类最终还是没有走出柏拉图之外,而是一直在重复思索着差不多的问题、处理差不多的事情,只是很可惜,在对待人性、城邦、信仰的问题上,我们还并没有能够超越苏格拉底的时代。很多人因此嫌弃这个思想太过于保守的怪人。布卢姆所走的正是一条和他的老师施特劳斯同样的道路,他们沿着古典政治学的小径引领着迷途的现代人回去,回到人类黄金时代的理想国当中,将政治和哲学优雅地结合在一起,使之相互观照,并试着为我们展开一幅作为蓝图的乌托邦的画卷。
  在政治学的起源问题上,施特劳斯将苏格拉底看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标志,他认为“苏格拉底最早将哲学的中心主题定义为人类活动——有目的的活动,并因此把目的理解为通向整全的关键”。脚因为正是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引入人间,让哲学家、理论者直面人世间的生存与死亡,所以在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当中,才孕育出了人类最初的政治学,它结合着思辨的理性之光,端详并构筑起人类第一座城所应该具有的样式。
  在苏格拉底之死这一事件和苏格拉底的《申辩》当中,哲学和政治之间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苏格拉底把法庭上的申辩变成了他在雅典政治面前的哲学陈述,即,哲学在政治面前的申辩。”在这次哲学行为的政治化转向过程中,可以说苏格拉底死于了两种“正义”,一种是色拉叙马霍斯所说的正义,他代表了政治当中强者的利益,那些有权处死苏格拉底的雅典律法和雅典公民,一种是苏格拉底本人所坚持的正义,是哲学意义上所致力达到的政治公正,是一种渐高渐远的至善的整全追求。
  在《申辩》当中,苏格拉底分别针对两批控告者进行辩护,一是针对哲学生活的根据,一是游移在哲学与政治之间,在他最后照射出的申辩之光当中,包含有智慧与公正两道光泽。在对求知、智慧、真理的永恒呼唤当中,他同时伸张政治的公正和自由:“因为那个政府虽然强硬,却不能逼我去行不义。”
  苏格拉底在哲学领域关于“无知之知”的追求和“认识你自己”的教诲,在政治领域放出一道犀利之光,照射出政治当中的痼疾。只要苏格拉底还在,色拉叙马霍斯的幽灵就会永远盘旋在现代政治的头顶之上久不会散去,并在两者的对抗中显示出政治本身诡谲的辩术:“关于真理、正义和权利的所有断言都仅仅是决定社会利益或权力思考的一个面具,如政治保守主义传统一直坚持的那 样。色拉叙马霍斯的幽灵——向着某个虚无主义的无政府主义的(恐怖的)霍布斯状态倒退,在那里,只有强者主导着并且最终造就着权利——永远躲藏在政治现代性状况的背后。”
  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在政治上依旧拒绝普遍的认识,而是不断地追问关于正义、真理、公正的答案,唯有这种对于真理和智慧的哲学式的追求才终将能够驱散政治表面的那一团暖昧模糊的面具,揭示出政治的本质,克服可能出现的政治之恶。
  不论苏格拉底采用何种话语方式申辩,也不论他对正义和非正义的裁决是否已然达到公允完善,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说,他毕生所做的就是将自己垂直于各种现象和冲突之中。就像他总是置身于雅典的青年人中那样,他所引导的话语和思维方式。迥异于布卢姆此后所批判的美国价值的多元化和相对化,在这种价值观背后其实是价值的虚空和判断的悬置,是一种冷漠和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价值的开放导致了对于像“什么是至善”这样的问题的消失。而苏格拉底则是一直在对话和申辩之中,在对善、正义、真理的确定性的不懈追求当中,就像他不惜以死去呈现正义与非正义的界标一样。
  在真理、是非的问题上,他“拒绝接受他们的命名,拒绝停止发问‘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神?因此怀疑这些问题的普遍看法”的一贯作风,使得他招致了政治的报复,色拉叙马霍斯口中的强者在苏格拉底身上动用了政治的暴力,对他施以死刑,完成了政治对哲学的裁决。因为强者的利益和政治之恶总是不容言说和指诋的,这种恶即是阿伦特在论及艾希曼屠杀犹太人时的“平庸的恶”,齐泽克曾经解释过这种罪恶的不可言说乃是一种类似于“玫瑰不需要问‘为什么’而存在”的由“纯粹无端之恶伪装的自然领域。”怛是苏格拉底还是去做了。他把政治正当性的问题当作是认识领域内必须解决的问题来面对,他探究、发问、申辩,当一切无用的时候他走人迎面而来的黑暗当中,以不公正的死亡来证明那不允许言说的政治的不义和罪恶。
  
  结语
  
  如果好像信仰中所说的那样,上帝自己在彼拉多面前作证是真的:如果这是真的,我说,上帝自己为了见证真理而成为人,为了见证真理而来到世界,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在此之前他就不需要看到有知,他就不会像—个苏格拉底那样好地来到世界,他就会更加耻辱地、更加残忍地死去……”
  的确,苏格拉底是那样好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并在他一生当中不断地朝向真理之光迈进;苏格拉底之死,也丝毫没有掺杂耻辱、忧伤和妥协,而以优雅和神圣的姿态完成了他毕生作为一个哲学家不断超越和接近对于终极真理的追求。无论是徘徊在哲学丛林的沉思当中,还是逡巡在雅典城邦的构筑之间,他始终朝向自由的在和真实的在而活。他将哲学和政治结合为一种生活方式。即使是他的死亡和他的申辩,如今也化身为一道神圣的标记。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安慰、力量和现代性启示。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著,韩政中译,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政治与社会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2
  [2][古希腊]柏拉图著,吴飞译/疏,苏格拉底的申辩,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42
  [3][古希腊]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86
  [4][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
  [5]同上,2002:26-27
  [6]同上,2002:30
  [7][美]布卢姆著,战旭英译,美国精神的封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329
  [8]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65
  [9][古希腊]柏拉图著,吴飞译,疏,苏格拉底的申辩,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50
  [10]同上,2007:116
  [11][美]沃林著,张国清译,文化批评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8
  [12][美]布卢姆著,战旭英译,美国精神的封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263
  [13][斯洛文尼亚]齐泽克著,涂险峰译,伊拉克:借来的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9
  [14]刘新利选编,刘新利,经敏华译,纪念苏格拉底:哈曼文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19
其他文献
摘 要: 鲁迅先生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自我探询与开拓。鲁迅的反思意识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文从反思国民性、反思社会和反思自我这三个角度对其进行阐释。  关键词: 鲁迅 反思 国民性 社会 自我    在百舸争流的现代文学史上,应当说,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及现实的深刻反思,一出
笔者因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有幸在多个高校图书馆古籍室借阅图书、参观学习,虽然借阅往往只看半天书,参观也是走马观花,但日积月累,对各高校古籍室,多少留下一些印象。总的感觉是多数高校的古籍室,不管其馆藏多少,特色如何,都能尽其所能,热情接待,为读者借阋和研究提供方便。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少数学校的古籍室,我也看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对待馆藏古籍的态度以及管理的方法,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今简单总结一些所
摘要: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追寻母爱的过程,进而揭示追寻母爱与重建黑人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小说 女性主义理论 追寻母爱 黑人文化    有人说,母爱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母爱是辽阔的海洋,坦露着宽广的胸怀;母爱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儿女茁壮地成长。在托尼·莫里森看来,女人是文化的载体,而母亲则是传承文化的桥梁。母爱是莫里森小说的主题之一,黑人
截至201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23日)已发表76周年。继毛泽东之后,习近平是第二个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两年后,他又发表了《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由此足见两代领导人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作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
电影作为某种类似福柯所谓的异托邦的事物,在后者特有的真实与虚构的辩证法中,揭秘了电影对现实的变形、指涉和某种程度的改造。[1]正是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发现影片《叶问4》在功夫片的传统中,讲述了一种新的主体认同故事,而这又与以《流浪地球》《战狼》等为代表的新近影片产生了共鸣,即它们共同揭示出当下中国电影乃至现实中国在文化身份重建上的努力。不过,相较前两部电影,《叶问4》的独特性也很明显。一方面,它在“
摘 要: 本文借助风格翻译理论,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进行文本分析和比较,从叙述翻译、对话翻译和翻译体三方面,分析两个译本在再现原作风格方面的得失,以期给文学翻译工作者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 文学作品 风格翻译 《傲慢与偏见》 中译本 比较    1.导言    风格翻译是翻译者,尤其是文学翻译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尽管对于风格能否翻译还存在很多争论,但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风格能够如何翻
摘要:近年来,随着河南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但是,现行的旅游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河南旅游业的健康发展。MBTI可以有效地帮助评估旅游专业学生的性格类型,继而更好地实施针对性教育。这也预示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  关键词:MBT
松花江早年也称粟沫江,青年书法家高庆春在他书法作品的落款处就曾书:时客古粟沫江之南岸,酷暑难耐,挥汗书以消暑。高庆春从艺术表现的需要出发,以传统文化中的文字符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书写胸中之丘壑。他虽初选择先秦时代的诸多书体,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简帛书,文字的象形意识减弱,逐渐成为不辨原形的符号。高庆春认为。这种抽象概念的线条都是古代先民无意识的创作,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点画中的表现,这种自然的造型效
路易·马勒是法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也是对时代变化时刻保持敏感的电影艺术家。自电影“新浪潮”开始,他执导的各具风格的影片将近40部,每部作品都反映了新时代的社会观念、社会思想以及不同阶级地位的转变,它们作为新时代的预言都给人以不同的启迪和感受,在电影史上闪烁着独特的光彩。他在1958年拍摄的反映法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女性对男性掌权的社会和家庭进行颠覆的《情人们》(又名《孽恋》),既刻画了当时
摘 要: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中总是存在着一“幻”(非现实的)一“真”(现实的)这样两个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世界。他笔下的非现实性世界、非现实性人物在本质上无不带有奇妙的现实性,从而象征性地、寓言式地传达出了当今时代和社会本质上的真实。本文以《挪威的森林》为例,对其中的“幻”“真”两个世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村上春树 《挪威的森林》 非现实 现实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