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世界各地相继建立的精武体育会已经多达56个。
在上海虹口区的横浜桥,有一个名闻遐迩的精武体育会。从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育会”,到如今“精武体育”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历经百年沧桑,掀开了人们对尘封历史的回忆……
百年庆典忆宗师
广州亚运会再次“不走寻常路”,首金的出处不是人们熟悉的射击或举重,而是非奥项目——比“国球”还收放自如的武术。有人说,组委会之所以把武术确定为亚运首金,或许因为在这个项目上,中国队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超一流选手。从4年前的多哈亚运会,到第九届武术世锦赛,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此次亚运会夺得首金,中国武术从未让冠军旁落过。其实,对于实力超强的中国代表团来说,随便拎出一个项目几乎都可以确保亚运金牌。那么,为什么武术项目能够脱颖而出?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有知情者向《新民周刊》介绍:“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在亚洲各国、世界各地都拥有无数的爱好者,同时2010年还是中国精武体育总会百年诞辰,这个时候选择武术作为亚运首金,算是一种巧合,同时也算是庆祝百年精武最好的礼物吧。”
提起精武体育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亚洲和欧美,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知名度。尤其是其创建人霍元甲更是家喻户晓、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上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在沪播放,轰动了整个上海。
民国初年,军阀混乱,列强侵占,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更加让人心寒的是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总是被那些恃强凌弱的洋人嘲讽为“东亚病夫”……100年前的一个冬天,膀粗腰圆的西洋大力士奥皮音来到沪上巡回演出。所谓的演出,只不过是展示其彪悍的肌肉罢了。
当时,那位自以为是的大力士的外国人在北四川路52号阿波罗影戏院(今中行大楼六楼)表演举重和健美,本来洋人“自恋式”的演出也无可厚非,然而在最后一场演出时,奥皮音竟然口出狂言要与中国人较量,并再次蔑称华人为东亚病夫……第二天,奥皮音的言行见报,引起沪上爱国人士陈其美、农劲荪等人的极大愤慨,并发誓一定要与奥皮音一比高低,以实力证明中国人的不可欺。
据史料记载,陈其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字英士,曾留学日本东京警监学校,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创办了《中国公报》、《民声丛报》。辛亥革命那一年,同盟会总部成立后,他还被推为庶务部长。农劲荪,出身满族官僚家庭,原籍河北。从小饱读诗书,他的启蒙老师是太平天国的志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精通技击。他从师学习之余,兼学武术。在老师的言传身教的熏陶下,目睹清廷腐败,国势日衰,列强虎视眈眈,侵占蹂躏河山,赴日本留学与革命志士接触,激发了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后来跟随孙中山先生在京津一带活动,广结武林英豪,积蓄革命力量。据说,农劲荪在天津时期,开设了一家淮庆药栈,与具有爱国思想而精于武术的霍元甲相识,并聘请霍元甲在药栈工作,以采购药材为掩护,结识武林名家,常在一起切磋技艺。民国初年,农劲荪迁居上海闸北。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渊源,促成了当时霍元甲来沪比试武事。在来上海之前,霍元甲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算高,不过他在天津已是小有名气,其父霍恩弟习武一生,武艺高强。霍元甲排行第四,自幼体弱多病,其父不许他练武,也不让他跨入习武房。求艺心切的霍元甲,无奈只能偷看其父与诸兄练武,到了夜深人静,独自一人在枣园偷偷练习,从不间断,后经其父与诸兄指点渐入艺境。据说,霍元甲从小即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青年时习武成名,但为人谦虚,待人恭谨,说话诚恳,衣着简朴,深受乡里人尊重。为谋生计,霍元甲挑柴到天津去卖,当时天津有一批地痞,以势欺人,尤其对来自乡间的贫困农民,更是做尽敲诈勒索之能事。有一次,他们看见霍元甲去卖柴,便借机进行挑衅,霍元甲即与之评理,地痞恶棍横蛮无理,围上前来羞辱霍元甲,并动手打人,无奈之下霍元甲施展拳脚狠狠还击,以一人之力打得十几个人逃之夭夭。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应该说,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霍元甲应邀赴上海滩与洋人比武,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英名。不过,有意思的是当霍元甲摩拳擦掌,准备与洋人殊死一搏时,洋人却害怕起来。当时,奥皮音对霍元甲的武功早有耳闻,见势不妙,托辞要去外埠,并相约于次年春再一比高低。第二年初爱国人士刊登了设擂比武广告,霍元甲也第二次来到上海,并与奥皮音数次商洽,订定条款,约期比赛。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就捐集款项,借定会场,搭架擂台,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奥皮音仍失约未到,原来他得知霍元甲武艺高强而躲而不见……
奥皮音不战而遁,霍元甲威名大振。此时,陈其美考虑到武装起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需要大批军事人才,他提出:“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经过商议,决定创办精武体操学校(这正是精武术体育会的前身),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主持武术技击训练并演习军事任总教练。
当时,霍元甲和陈其美、农劲荪等人在上海旱桥西一里左右的王家宅,联系到一栋旧式两厢一厅平房,月租14元。众人集资100多元,迁入居住,并向房东借来方台、板凳,购置了刀枪件等武器,开始教授拳术。除霍元甲亲自授拳外,还有他的大徒弟刘振声及后来的赵汉杰。而在这第一批学员有陈公哲、丘亮、李迪初、姚蟾伯、王维藩、卢炜昌等许多知名人士。据资料记载,中国精武体操学校成立日期是1910年7月7日,第一批入会共73人,陈其美亦为首批学员,精武体操学校开办之初,陈其美、农劲荪等也常来会指导。霍元甲师徒面对70多名学员,采用武术传统教授方法,以师带徒,传授拳术。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仅仅数月,突然去世,直到今天其死因还是一个谜,有人说是被毒死的,有人说是因为练武入魔身亡,不过据《精武本纪》上记载:霍元甲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当时,日人技击馆挑选了十几名柔道高手来上海挑战,霍元甲和刘振声把挑战者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在那场比武后霍元甲患上了喀血病,在服用了日本医生开具的药物后,两周后突然去世。后来,经过公立医院的检查,日本医生原来给他服用的竟然是“慢性烂肺药”。就这样万人敬仰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不过关于一代宗师的传奇却永远留传了下来……
精武精神,源远流长
霍元甲去世后,精武体操学校经历了一段萧条时期。那段时间,上海遭台风袭击,校舍严重受影响。面对困境,在陈公哲、姚蟾伯、卢炜昌等人努力下,精武会很快重振雄风,并于1916年迁入新校舍,并且正式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同年11月,中国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亲临上海十六铺新舞台旧址“凤鸣茶楼”,参加上海精武体育会举行的技击高级学员毕业典礼并讲话,强调技击有益于身体,即使长枪大炮也有行恃之日,勉励国人必须致力于技击。
“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先生又来到上海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出版的《精武本纪》作序:“慨自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驯至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为今次欧战所屡见者,则谓技击术与枪炮飞机有同等作用亦奚不可。”孙中山先生文中对重火器而轻视技击的批评,就是唤起人民重视技击术,参加技击运动。以达到强国强种。孙中山先生在序文中表彰了精武事业的成就,“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建会十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还亲笔题写“尚武精神”的横匾,至今挂在精武体育会内。
为塑造新型社会团体,上海精武体育会提倡体智德三育为宗旨,“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辅以有益之学科,正当之游艺,时代之方法发展会务,旨在发扬尚武精神”,确定“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提出“不准以我之拳头加予同胞身上”,“体魄之不健全,曷足以言智育,智育之不健全,曷足以言德育”。为培养精武人的精神风貌,强调以体育人,寓教于体,善与人同,后为己任,力戒虚骄。
可见,在那个年代精武体育会的思想和理念已经非常前卫,并且摒弃了小农意识下的“门户”之争,而且在促进弘扬中华文化和武术理念的同时,也强调了武术是当今社会一种强身健体的健身项目。据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秘书长向记者介绍,当年自精武体操学校建立之日起,就开始破除“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陋习。提出了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将各流派各门户的武术都“落户”精武,其中云集中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赵连和、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罗光玉、霍东阁、陈子正、吴鉴泉等各派武术名家。在精武传授的拳术就有54种,对手拳术19种,独习兵器6种,对手兵器38种之多。
据了解,创建初期的精武体操学校,是纯武术团体,因场地设施简陋,师资力量单一,无法开展其他体育活动。自迁入新址后,随着上海租界的建立,西方经济的入侵,文化的渗透,近代体育开始在沪地传播。本着“以体育居先,体育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的精神和满足会员的需要,逐步开展足球、篮球、台球、绒球、乒乓、单杠、木马、飞镖、跳高、跳远、哑铃、平台、秋千、举重、拉弓、射箭、袖镖、飞锤、捻石、骑马、溜冰、狩猎、田径等现代体育。百年精武为国家队输送了很多队员,其中甚至还包括了解放后像李富荣、张燮林这样的体育名宿。
在那个民国时期,精武会的影响力非常大。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创立后不到10年,邻近上海的绍兴、南浔也挂起了精武体育会分会的牌子,武术和体育活动随之开展起来。接着在陈公哲、卢炜昌的宣传与指导下,派教员李健民担任汉口精武会的教员,成立汉口精武会。陈铁生、卢炜昌、陈公哲、姚蟾伯、沈季修、黄汉佳等6人赴粤协助建广东精武会。1920年汕头分会成立,第二年佛山、香港精武会成立。以后香山、肇庆、新会、厦门、南宁、梧州、桂平、澳门、九龙及广州女子等精武会30余所相继成立。
自广东精武会成立,精武武术在粤地传播,作为南洋之门户,精武的影响也随之传向海外。当时,由陈公哲、罗啸敖、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5人,称为“五特使”先后到越南、新加坡、吉隆坡、槟城、雅加达、泗水等地。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华侨、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五特使”做演讲,介绍上海精武会的宗旨及10年来的成就,表演精武武术、放映精武电影,与代表座谈建精武会有关事宜,正是他们的出色宣传使精武体育会的种子在海外快速发芽、成长……
如今,世界各地相继建立的精武体育会已经多达56个。上海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妍告诉记者,回首精武百年的发展史,其间虽然经历过无数的艰辛和波折,但是因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却注定它永恒的生命力。当然,它的发展和壮大从未离开过社会各界尤其是伟人和名人们的关爱:除了孙中山先生为精武特刊《精武本纪》撰写序文,并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横匾外,1949年陈毅市长为精武题词“劳军模范”予以表彰;1965年11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出席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全体会员大会并演讲;1972年7月,在英国伯爵院展览中心(英女王驾临参观新加坡精武金狮舞表演;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致函贺第七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在美国召开;2010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函致美国精武体育会祝贺精武百年纪念……
如今,各国各地精武友会一致认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精武组织的发源地,并把常设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精武体育总会。
精武精神,源远流长。随着,2007年“精武体育”被上海市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随着精武体育会迎来百年诞辰,中国武术也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在上海虹口区的横浜桥,有一个名闻遐迩的精武体育会。从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育会”,到如今“精武体育”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历经百年沧桑,掀开了人们对尘封历史的回忆……
百年庆典忆宗师
广州亚运会再次“不走寻常路”,首金的出处不是人们熟悉的射击或举重,而是非奥项目——比“国球”还收放自如的武术。有人说,组委会之所以把武术确定为亚运首金,或许因为在这个项目上,中国队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超一流选手。从4年前的多哈亚运会,到第九届武术世锦赛,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此次亚运会夺得首金,中国武术从未让冠军旁落过。其实,对于实力超强的中国代表团来说,随便拎出一个项目几乎都可以确保亚运金牌。那么,为什么武术项目能够脱颖而出?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有知情者向《新民周刊》介绍:“武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在亚洲各国、世界各地都拥有无数的爱好者,同时2010年还是中国精武体育总会百年诞辰,这个时候选择武术作为亚运首金,算是一种巧合,同时也算是庆祝百年精武最好的礼物吧。”
提起精武体育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亚洲和欧美,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知名度。尤其是其创建人霍元甲更是家喻户晓、万人敬仰的一代宗师。上世纪80年代,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在沪播放,轰动了整个上海。
民国初年,军阀混乱,列强侵占,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更加让人心寒的是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总是被那些恃强凌弱的洋人嘲讽为“东亚病夫”……100年前的一个冬天,膀粗腰圆的西洋大力士奥皮音来到沪上巡回演出。所谓的演出,只不过是展示其彪悍的肌肉罢了。
当时,那位自以为是的大力士的外国人在北四川路52号阿波罗影戏院(今中行大楼六楼)表演举重和健美,本来洋人“自恋式”的演出也无可厚非,然而在最后一场演出时,奥皮音竟然口出狂言要与中国人较量,并再次蔑称华人为东亚病夫……第二天,奥皮音的言行见报,引起沪上爱国人士陈其美、农劲荪等人的极大愤慨,并发誓一定要与奥皮音一比高低,以实力证明中国人的不可欺。
据史料记载,陈其美,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字英士,曾留学日本东京警监学校,后来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创办了《中国公报》、《民声丛报》。辛亥革命那一年,同盟会总部成立后,他还被推为庶务部长。农劲荪,出身满族官僚家庭,原籍河北。从小饱读诗书,他的启蒙老师是太平天国的志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精通技击。他从师学习之余,兼学武术。在老师的言传身教的熏陶下,目睹清廷腐败,国势日衰,列强虎视眈眈,侵占蹂躏河山,赴日本留学与革命志士接触,激发了他爱国爱民的思想,后来跟随孙中山先生在京津一带活动,广结武林英豪,积蓄革命力量。据说,农劲荪在天津时期,开设了一家淮庆药栈,与具有爱国思想而精于武术的霍元甲相识,并聘请霍元甲在药栈工作,以采购药材为掩护,结识武林名家,常在一起切磋技艺。民国初年,农劲荪迁居上海闸北。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渊源,促成了当时霍元甲来沪比试武事。在来上海之前,霍元甲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算高,不过他在天津已是小有名气,其父霍恩弟习武一生,武艺高强。霍元甲排行第四,自幼体弱多病,其父不许他练武,也不让他跨入习武房。求艺心切的霍元甲,无奈只能偷看其父与诸兄练武,到了夜深人静,独自一人在枣园偷偷练习,从不间断,后经其父与诸兄指点渐入艺境。据说,霍元甲从小即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青年时习武成名,但为人谦虚,待人恭谨,说话诚恳,衣着简朴,深受乡里人尊重。为谋生计,霍元甲挑柴到天津去卖,当时天津有一批地痞,以势欺人,尤其对来自乡间的贫困农民,更是做尽敲诈勒索之能事。有一次,他们看见霍元甲去卖柴,便借机进行挑衅,霍元甲即与之评理,地痞恶棍横蛮无理,围上前来羞辱霍元甲,并动手打人,无奈之下霍元甲施展拳脚狠狠还击,以一人之力打得十几个人逃之夭夭。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应该说,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霍元甲应邀赴上海滩与洋人比武,也成就了他一生的英名。不过,有意思的是当霍元甲摩拳擦掌,准备与洋人殊死一搏时,洋人却害怕起来。当时,奥皮音对霍元甲的武功早有耳闻,见势不妙,托辞要去外埠,并相约于次年春再一比高低。第二年初爱国人士刊登了设擂比武广告,霍元甲也第二次来到上海,并与奥皮音数次商洽,订定条款,约期比赛。陈其美、农劲荪、陈公哲等就捐集款项,借定会场,搭架擂台,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奥皮音仍失约未到,原来他得知霍元甲武艺高强而躲而不见……
奥皮音不战而遁,霍元甲威名大振。此时,陈其美考虑到武装起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需要大批军事人才,他提出:“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经过商议,决定创办精武体操学校(这正是精武术体育会的前身),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主持武术技击训练并演习军事任总教练。
当时,霍元甲和陈其美、农劲荪等人在上海旱桥西一里左右的王家宅,联系到一栋旧式两厢一厅平房,月租14元。众人集资100多元,迁入居住,并向房东借来方台、板凳,购置了刀枪件等武器,开始教授拳术。除霍元甲亲自授拳外,还有他的大徒弟刘振声及后来的赵汉杰。而在这第一批学员有陈公哲、丘亮、李迪初、姚蟾伯、王维藩、卢炜昌等许多知名人士。据资料记载,中国精武体操学校成立日期是1910年7月7日,第一批入会共73人,陈其美亦为首批学员,精武体操学校开办之初,陈其美、农劲荪等也常来会指导。霍元甲师徒面对70多名学员,采用武术传统教授方法,以师带徒,传授拳术。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霍元甲在创立精武体育会之后仅仅数月,突然去世,直到今天其死因还是一个谜,有人说是被毒死的,有人说是因为练武入魔身亡,不过据《精武本纪》上记载:霍元甲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当时,日人技击馆挑选了十几名柔道高手来上海挑战,霍元甲和刘振声把挑战者打得落花流水。可是,在那场比武后霍元甲患上了喀血病,在服用了日本医生开具的药物后,两周后突然去世。后来,经过公立医院的检查,日本医生原来给他服用的竟然是“慢性烂肺药”。就这样万人敬仰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不过关于一代宗师的传奇却永远留传了下来……
精武精神,源远流长
霍元甲去世后,精武体操学校经历了一段萧条时期。那段时间,上海遭台风袭击,校舍严重受影响。面对困境,在陈公哲、姚蟾伯、卢炜昌等人努力下,精武会很快重振雄风,并于1916年迁入新校舍,并且正式更名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同年11月,中国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亲临上海十六铺新舞台旧址“凤鸣茶楼”,参加上海精武体育会举行的技击高级学员毕业典礼并讲话,强调技击有益于身体,即使长枪大炮也有行恃之日,勉励国人必须致力于技击。
“五四运动”后,孙中山先生又来到上海为上海精武体育会出版的《精武本纪》作序:“慨自火器输入中国之后,国人多弃体育之技击术而不讲,驯至社会个人积弱愈甚,不知最后五分钟之决胜常在面前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为今次欧战所屡见者,则谓技击术与枪炮飞机有同等作用亦奚不可。”孙中山先生文中对重火器而轻视技击的批评,就是唤起人民重视技击术,参加技击运动。以达到强国强种。孙中山先生在序文中表彰了精武事业的成就,“精武体育会成立既十年,其成绩甚多,识者称为体魄修养专门研究之学会,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建会十周年之际,孙中山先生还亲笔题写“尚武精神”的横匾,至今挂在精武体育会内。
为塑造新型社会团体,上海精武体育会提倡体智德三育为宗旨,“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辅以有益之学科,正当之游艺,时代之方法发展会务,旨在发扬尚武精神”,确定“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提出“不准以我之拳头加予同胞身上”,“体魄之不健全,曷足以言智育,智育之不健全,曷足以言德育”。为培养精武人的精神风貌,强调以体育人,寓教于体,善与人同,后为己任,力戒虚骄。
可见,在那个年代精武体育会的思想和理念已经非常前卫,并且摒弃了小农意识下的“门户”之争,而且在促进弘扬中华文化和武术理念的同时,也强调了武术是当今社会一种强身健体的健身项目。据上海精武体育总会秘书长向记者介绍,当年自精武体操学校建立之日起,就开始破除“因袭宗法,师徒秘传”的陋习。提出了各派同源的观点,“不争门户短长”,熔各派武术于一炉,将各流派各门户的武术都“落户”精武,其中云集中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赵连和、张富猷、霍元卿、陈维贤、孙赞轩、孙玉峰、罗光玉、霍东阁、陈子正、吴鉴泉等各派武术名家。在精武传授的拳术就有54种,对手拳术19种,独习兵器6种,对手兵器38种之多。
据了解,创建初期的精武体操学校,是纯武术团体,因场地设施简陋,师资力量单一,无法开展其他体育活动。自迁入新址后,随着上海租界的建立,西方经济的入侵,文化的渗透,近代体育开始在沪地传播。本着“以体育居先,体育复以武术为主,参以时代各种运动”的精神和满足会员的需要,逐步开展足球、篮球、台球、绒球、乒乓、单杠、木马、飞镖、跳高、跳远、哑铃、平台、秋千、举重、拉弓、射箭、袖镖、飞锤、捻石、骑马、溜冰、狩猎、田径等现代体育。百年精武为国家队输送了很多队员,其中甚至还包括了解放后像李富荣、张燮林这样的体育名宿。
在那个民国时期,精武会的影响力非常大。在上海精武体育会创立后不到10年,邻近上海的绍兴、南浔也挂起了精武体育会分会的牌子,武术和体育活动随之开展起来。接着在陈公哲、卢炜昌的宣传与指导下,派教员李健民担任汉口精武会的教员,成立汉口精武会。陈铁生、卢炜昌、陈公哲、姚蟾伯、沈季修、黄汉佳等6人赴粤协助建广东精武会。1920年汕头分会成立,第二年佛山、香港精武会成立。以后香山、肇庆、新会、厦门、南宁、梧州、桂平、澳门、九龙及广州女子等精武会30余所相继成立。
自广东精武会成立,精武武术在粤地传播,作为南洋之门户,精武的影响也随之传向海外。当时,由陈公哲、罗啸敖、陈士超、叶书田、黎惠生5人,称为“五特使”先后到越南、新加坡、吉隆坡、槟城、雅加达、泗水等地。每到一地都受到当地华侨、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五特使”做演讲,介绍上海精武会的宗旨及10年来的成就,表演精武武术、放映精武电影,与代表座谈建精武会有关事宜,正是他们的出色宣传使精武体育会的种子在海外快速发芽、成长……
如今,世界各地相继建立的精武体育会已经多达56个。上海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妍告诉记者,回首精武百年的发展史,其间虽然经历过无数的艰辛和波折,但是因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却注定它永恒的生命力。当然,它的发展和壮大从未离开过社会各界尤其是伟人和名人们的关爱:除了孙中山先生为精武特刊《精武本纪》撰写序文,并题写了“尚武精神”的横匾外,1949年陈毅市长为精武题词“劳军模范”予以表彰;1965年11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先生出席新加坡精武体育会全体会员大会并演讲;1972年7月,在英国伯爵院展览中心(英女王驾临参观新加坡精武金狮舞表演;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致函贺第七届世界精武武术文化大会在美国召开;2010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发函致美国精武体育会祝贺精武百年纪念……
如今,各国各地精武友会一致认为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是精武组织的发源地,并把常设秘书处设在中国上海精武体育总会。
精武精神,源远流长。随着,2007年“精武体育”被上海市录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随着精武体育会迎来百年诞辰,中国武术也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