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业胜任力的创业准备课程群构建刍议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an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双创背景下,互联网快速发展,各类创业如火如荼层出不穷。大学生虽然是创业大潮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其往往不具备相应的创业胜任力确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社会丰富多样的创业形式,对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群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能起到控制课时总量的同时优化整合课程知识内容的作用,可谓事半功倍。本文试从创业胜任力的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要求,并尝试探索创业准备课程群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创业胜任力 课程群 构建
  一、引言
  在创业浪潮澎湃涌动的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猛,各种创业形式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不可忽视的创业群体,在近年来的创业实践中,其创业失败率较高的问题开始逐渐凸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创业准备不足,或者说,很大数量的已经创业大学生其实缺乏相应的创业胜任力。
  二、创业胜任力与课程群建设
  Chandler和Hanks(1994)首次提出创业胜任力概念,认为创业胜任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于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Bird(1995)认为创业胜任力受到创业者经验、培训教育、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Man等(2002)认为,创业胜任力是创业者为成功完成角色任务而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总和。毛翠云(2011)认为,创业胜任力是创业者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潜质等,主要包含创业潜质胜任力、创业知识胜任力和创业技能胜任力。陈建安等(2013)认为,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成功完成创业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主要涵盖能力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社会胜任力。黄永春(2017)研究了新兴产业企业家的创业胜任力,认为其包括社会胜任力、职能胜任力、认知胜任力以及心理胜任力。彭志武(2017)对大学生的创业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由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构成。
  在对于创业胜任力提升的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创业教育和创业学习在培育和提升创业胜任力方面的作用(陈建安,2013)。而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离不开完整的创业教学体系(彭志武,2017)。基于创业胜任力的维度构成的复杂性,创业课程具有与传统课程形式显著区分的操作性和实践性特征(王红雨、闫广芬,2014),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或仅通过《创业基础》等一两门课程来实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显然是不够的。课程群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可以将不同创业课程间的知识、方法、问题等逻辑联系为结合点,使之相互照应渗透互补,通过相关课程的设计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课程系统。创业课程群建设可以在控制总学时的同时更加高效地将高校创业教育有体系的传授给大学生,实现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
  三、创业准备课程群
  在近年来的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原则和方法。茹宁、沈亚平(2013)提出了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维”复合、“圆形”融合和分段“普及”三项设计原则。张卫民、母小勇(2013)总结了美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认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路径可以从基于创业过程、围绕创业专业、依托专业知识和针对特定主题等四个方面入手。袁勇(2016)认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复合型、专业性、个性化、企业生存、探究性和信息化六个原则以促进有机融合的课程群建设。李洪修、马罗丹(2017)总结了美国大学的创业课程建设经验,提出高校创业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创业精神,注重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融并以此构建课程体系。丁钢(2017)从创业课程由知识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递进过程角度,阐述了理实一体的递进式创业教育路径。
  从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的研究大致存在两个共同点:一是可以根据創业阶段(创业准备阶段、创业初始阶段等)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来进行课程建设,如创业准备课程群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储备和心理准备,创业初始阶段的课程群则侧重培养学生的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二是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如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等通识创业教育课程,二三年级的学生则根据不同专业情况开设带有专业差异的创业课程,三四年级的学生则开设较有个性化的创业实践课程。
  本文提到的创业准备课程群是根据当前大学生创业中出现的部分瓶颈问题来观照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自身储备,以创业胜任力理论来增强大学生创业准备的课程群设计方案。该课程群的设计,旨在对照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等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课程内容设计更有针对性,使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通过创业测评减少创业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并且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四、创业准备课程群构建路径
  承上所述,创业准备课程群是围绕创业准备阶段大学生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等自身储备展开建设的课程群,该课程群建设既要遵循课程群建设的一般原则,又要根据高校、专业具体情况来一一落实。创业准备课程群建设中,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确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及目标实现衡量标准。其中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教育对象当前情况进行摸底,摸底内容应包括学生当前创业就业现状、创业意愿等,最好能掌握最近3-5届毕业生的创业情况及其创业瓶颈等问题的详细一手资料;其次,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课程开设情况等自身实际来确定本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再次,课程群的建设目标要转化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即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具体的明确通过课程群中各个课程的学习,学习者要实现哪些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提升,从而由大学生被动学习创业课程变为主动思考积极掌握,更加强调创业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要制定课程群建设目标实现情况的具体清晰的衡量标准,并根据衡量标准定期检查课程群建设和课程目标的实现情况。   2.根据课程群建设目標选定课程。课程是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支点,也是教育目标由抽象化理念到具体化落实的重要手段。课程的选定不但要融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要符合课程群建设的细化目标。课程群下课程的选定没有统一标准,但求课程间能够有机融合相得益彰,从而实现1+1>2的效果。对于创业准备课程群建设的课程选定,笔者在此提出一个方案,以供参考。创业准备课程群可由《创业基础》、《创业心理学》、《模拟创业实践》、《创业测评》四门课程构成,其中,《创业基础》对应创业知识基础,《创业心理学》对应创业心理基础,《模拟创业实践》对应创业能力基础,《创业测评》可在最后开设,以作为测评反馈来测试评价学生在创业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心理准备、能力积累等,使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对自身情况有更加清醒的认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创业。
  3.精心选择教材或自编讲义教材。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对创业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并不是所有创业课程都有对应教材。一是当前创新创业发展迅速,教材出版的周期性决定了较为陈旧的教材不能适应教学需要;二是当前各种创新创业理论百花齐放,高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创业课程开设应具有高校特色和专业的个性化。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准备课程群的建设可以根据高校自身情况、专业特点等精心选择相应的教材,或者可以组织创业教学骨干编写相应的讲义教材。当前,创新创业在我国的高速发展决定了创业教育教材、讲义应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同时又要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的教材讲义有机融合互为一体。
  五、结语
  当前我国创新创业发展迅速,各种创业理论百花齐放,学者们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探讨也在不断深入,创业教育中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亦随之推进。笔者从创业胜任力的角度出发,指出大学生创业者存在的准备不足问题,试图通过创业准备课程群这一创业教育探索来增进大学生创业准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创业的盲目性。由于高校间、专业间的差异性,创业准备课程群的建设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带有高校或专业上的特色,如何在高校间、专业间的特色基础上建设创业课程群,笔者受水平所限在此仅能提出大致的方案建议,具体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实践。同时,在创业准备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没有统一标准,课程的选定、讲义教材的编写等细节问题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这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钢.高校创业课程的理实一体化递进模式[J].江苏高教,2017,(03):71-75. [2017-09-15]. DOI:10.13236/j.cnki.jshe.2017.03.017.
  [2]李洪修,马罗丹. 美国大学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64-168. [2017-09-15].
  [3]彭志武.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制约因素与提升路径[J]. 大学教育科学,2017,(01):94-97+103. [2017-09-15].
  [4]袁薇.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内涵解读及提升策略[J]. 中国成人教育,2016,(02):87-89. [2017-09-15].
  [5]陈建安,金晶,法何. 创业胜任力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09):2-14+24. [2017-09-15]. DOI:10.16538/j.cnki.fem.2013.09.004.
  [6]茹宁,沈亚平. 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三项设计原则[J]. 中国大学教学,2013,(07):42-45. [2017-09-15].
  作者简介:卢圣旭(1984—)男。民族:汉。山东省济南人。管理学硕士。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山东管理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小微企业创业胜任力的应用型本科创业课程群构建研究,JG2016-13.
其他文献
摘 要:1949年2月12日,经过中共地下党组织缜密的筹划,国民党海军黄安舰骨干,率65名官兵在青岛起义取得了胜利,使黄安舰成为了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舰艇。 紧随其后,国民党海军舰船陆续起义,对解放战局产生了极大的影響。68年过去了,参加黄安舰起义的老兵已所剩不多。近期,笔者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采访了三位亲历过黄安舰起义的老兵,通过他们的回忆部分地再现了那段尘封了长达68年之久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国
期刊
摘 要:广告词作为广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特征。本文将运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分析方法对优乐美广告词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揭示广告词在宣传产品、激发消费者购买欲和提高产品收益等方面的语言功能。  关键词: 广告词 及物性 语言功能  一、引言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广告词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它不仅是宣传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激发消费
期刊
摘 要:通过对屋面渗漏原因的分析,屋面渗漏主要从模板支设、混凝土工程、屋面结构及材料等方面进行论述,在实际应用中,结合屋面结构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屋面渗漏措施,预防屋面渗漏的产生,确保屋面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屋面渗漏 模板 防水卷材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得到非常迅速的发展,由于建筑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建筑工程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带来
期刊
摘 要:家庭被称为“儿童社会化的场所”,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和重要影响因素。父代与子代经过长期的沟通与相处,建立起一种相互尊敬和信任的家庭关系。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具有较高权力距离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家庭关系强度对代际间品牌资产传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关系强度与代际间品牌感知质量、品牌忠诚和品牌意识/联想的一致性正相关。  关键词:家庭关系强度 代际影响 品牌资产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
期刊
摘 要:在食用坚果时,由于坚果外壳太硬,必修使用锤子敲打破壳,将外壳全部除去才能食用果肉,由于使用锤子时,很难掌握角度和力度,常常会出现很难破壳,甚至连内核都敲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运用机械基础中张紧轮有关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亷、操作方便的偏心滚轮破壳机,具有一定的社会推广价值。  关键词:偏心轮 滚轮 破壳机  一、引言  在食用坚果时,由于坚果外壳太硬,必修使用锤子敲打破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激励机制,可见激励性评价已逐渐成为如今课堂教学的大势所趋。根据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现状,笔者发现小学课堂普遍存在语言空泛笼统和单一重复、物质奖励过多忽略批评教育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激励性评价需要语言具有指导性、兼顾个体差异化、注重情感激励法、合理的批评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激励性评价 小学课堂  新课改提倡在课堂中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
期刊
摘 要:文章结合案例,分析了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管理与沟通》课程教学中探索与实践的情况,既揭示了从激趣、求解、释疑、小结、实训到反馈这种符合学习者情感、需求和认知规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实现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有益尝试,也指出了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管理与沟通课程 体验式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珍妮特·沃斯曾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写到:“阅读的信息,我们能学习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合作企业与学生就业意识这三者之间的紧密关系来探索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以此缓解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企业招聘时更加倾向于需要实践应用型人才,就业市场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而企业却招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相互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加剧,只有提高施工技术质量,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高层建筑工程领域中,渗漏现象一直都是容易产生的问题之一,渗漏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人们的居住舒适度,也影响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 防渗漏 渗漏原因  在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但随之带来土地资源
期刊
摘 要:我国有着悠久的果树栽植方面的历史,将果树栽培好将会极大的促进农民的收入,对果树栽植技术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果实品质的优劣。本文针对性的分析了果树栽培技术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并分别从科学的规划果树的分布、落实人工辅助授粉的工作、科学合理的控制好果树的负载量、切实做好日常的管护工作、合理利用套袋技术、做好摘叶及转果工作以及把握好采摘时机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果树 栽培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