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致富思想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ilv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求富是人的本能,富贵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只要能致富,即使做“执鞭之士”这样的下等差事,孔子都乐意去做。孔子从人的本性出发,对人们求富的愿望给予充分肯定。在肯定人们求富愿望的同时,孔子又指虽然人人都希望致富,但必须在“道”的规范下,才可以获得。否则,不择手段的谋求个人致富,是不可取的。孔子的求富思想,既肯定了求富的正当性,又指出了求富途径的人道性。在“道”即社会公德、正义的规范下,致富的人是君子,而不受“道”的约束,不择手段谋求个人致富的人则是卑鄙小人。做君子而不做小人是孔子处世求才的基本准则,它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见利思义”——孔子的求富原则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对来路不义的财富,孔子是丝毫不动心的,而合乎“义”的钱财,孔子则是欣然接受的。他认为做官取禄是获财致富的一种途径,并热心地指导学生获取官职俸禄。但是做官取禄,作为一种致富途径,也要受“道”的制约,“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论语·宪问》)国家政治清明,方可为官取禄;对做官者不“ 道”不“义”,聚敛钱财,孔子视为不如“盗”。“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为官者的聚敛是社会上“患盗”的根源,比“盗”的危害更大,是窃权大盗,他们的富足,是罪恶的表现,为孔子所不耻。
  二、民富——孔子致富的目标
  孔子提出取财有道、见利思义的求富原则,希望以个人致富为基础,达到人人致富即民富的目标。他平时所关注的是“民、食、丧祭”(《论语·尧曰》)老百姓首先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然后用丧礼、祭礼教化他们,即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民富是教化人民的基础,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在。《论语·子路》篇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就是孔子著名的庶、富、教三步骤论,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后教化他们,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作为君子的当政者,最好的办法是承认老百姓有求利致富的权利,顺应他们求利致富的愿望,大胆地引导他们求利致富,然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论语·尧曰》)引导老百姓求利致富,尊重他们的劳动创造,就会事半功倍,使他们尽快富足,这是人人乐意的事,自然会得到他们的拥护。孔子主张在个人致富基础上实现民富,特别强调君子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既要“见利思义”,自己不取无义之财,又要引导老百姓致富,“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所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此。”(《论语·里仁》)有了这种坦荡荡的君子,是实现民富的保证。
  三、富而济众——孔子致富的理想
  孔子曾与子贡多次讨论人们致富后的作为问题。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又一次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富而无骄”“富而好礼”是人们致富后较低层次的作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才是人们致富后的至高境界,它超越了“礼”“仁”达到了“圣”的高度,即使尧舜做得也不够好。对一般人而言,做到“能近取譬”就不错了。即从身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件一件地做善事,扶危济困,资助贫弱,能做多少做多少。这样,孔子就把致富的理想和现实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简言之,即是从现实出发,富后行善,富而守道,博施于民,推动社会一步步朝着富足康乐的目标迈进。
  四、为富不仁——孔子憎恶的社会丑恶
  在社会现实中,为政者多为富不仁,与孔子富后施财于民的愿望背道而驰。孔子对此十分憎恶,猛烈地加以抨击。如富甲兽国的季民要孔子的学生冉求为其增加对农民的租赋剥削,孔子知道后不仅采取了清理门户的断然措施,还号召弟子们对冉求“鸣鼓而击之”。(《论语·先进》)孔子反复告诫富人“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只要他们一味地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为富不仁,必然会扎招致人民的反对,此乃“患盗”的根源。对为富不仁,骄淫奢侈的人,孔子气愤地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如果人们富足后就骄淫奢侈,贫穷后则寒酸俭朴,与其让他们富足,还不如让他们仍然贫穷。孔子虽然不能从阶级本性上看清富人为富不仁的本质,但他对这种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却是真诚的。
  孔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博大胸怀和他对为富不仁者的憎恶,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尊敬,这就无怪乎他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人称他为“圣人”了。
  作者简介:
  王晴, 社科部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
  胡耀忠,社科部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
  张义成,社科部政治工作教研室,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对photoshop课程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photoshop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中职教育 photoshop教学 问题思考 教学建议    Photoshop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其内容丰富,工具繁多,图片效果丰富多彩。对这门课的教学“好上”,但“上好”却很不容易。面对学生起点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兴趣、审美能
期刊
学习语言需要识记大量的词汇、知识点,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从而提高使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实践中,大家都觉得英语听写是联系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综合能力测试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听力,巩固课堂学习,提升英语语感非常有益。可是综观时下的听写教学,现状实在不容乐观:首先表现在听写的形式陈旧,有些教师习惯于按照单词表逐个报下去,让学生听到单词读音后迅速正确拼写,并
期刊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是我党领导革命和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最基本的前提是弄懂理论和摸清实际,吃不透理论、摸不清实际就“理论”联系“实际”,比理论实际两张皮更危险。一是要吃透“本上”的,
期刊
摘 要 学好英语这门语言,首先要做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主的学习、探索、创新。本文通过“画”、“唱”、“演”、“玩”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 教学观念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利用“画”、“唱”、“演”、“玩”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画”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因为它有着特有的信息沟通作
期刊
摘 要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本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实践 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
期刊
新教材引进导数之后,无疑为中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以证明不等式,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等等。
期刊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四十多个孩子组成的花的世界一定很漂亮,我以前总是这样想。  今年我们学校课改,班级不分班。这是一个新鲜事,在开会之前,我就听到大家在议论纷纷,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同事们对原初三·一班的议论。“这个班第一名在全校排79,整个班级乱成一团。”“听说这个班的家长把校长室闹翻了,要求一定要把这个班解体。校长最后给家长写保证书了,看看谁这么倒霉来接这个班”、“这是一个连班长都找不出来
期刊
摘 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谈到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学会发现美、感知美。同时,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对审美体验也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应学会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知,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会发现美、想象美、体验美、鉴赏美、理解美继而创造美和表现美。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教师
期刊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重视素质教育。本文认为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活动不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素质教育的减轻负担不是不要负担,不是不要课堂教学质量,不是要“掐尖”以及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发展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主题及21世纪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本文就素质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的特殊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的观念统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人才牵引、机制保障、创新发展、协调有序四个方面。  关键词 高校院校 教育 发展    一、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普及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呼声一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