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路空间隐含着一个小城镇的文化信息,演绎着百胜的生活万千,是小城镇特征的集中体现。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道路能否满足人们对空间活动的要求是道路设计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小城镇道路;功能空间;景观设计
1.小城镇道路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我们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明程度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另外随着城市土地的紧缩和人口密集程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于边缘的城镇,因此城镇的建设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不管是“邻里单元”的农家小镇还是“工业一体化”的现代小镇,城镇的发展必然先是道路的建设和发展。
2.小城镇道路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建设盲目性大,跟风和模仿现象普遍,道路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在道路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及绿化等方面存在不足。
2.1功能定位不清,交通混行严重 道路不分等级,不分主次,所有地段道路基本模式相同,人机混行,交通比较混乱;在道路设计中,只考虑交通功能,缺乏对功能的分析和综合考虑。
2.2道路衔接尺度差距大,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许多小城镇道路建设中,缺乏综合规划设计和考虑,新建道路一味的追求“高大上”,不考虑交通流量和实际要求,往往贪大求空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原有道路狭窄,建设年限已久,没有地下综合管线及交通标志标线,随着车流量的急剧增长,道路显得更为拥挤。新老道路在空间尺度上的严重失衡,影响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形象。
2.3.过度模仿大城市,没有地方特色 由于缺乏系统的交通规划和准确的交通量统计,小城镇的道路断面形式和布置一味的模仿大城市,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创新,不注重小城镇的特色和个性,不考虑空间尺度的需求,丧失了小城镇的特点。一些领导为了追求业绩和政绩,不考虑设计师的建议,盲目的决策,造成“宽阔马路”的出现。
2.4没考虑未来空间的需求,缺乏管理 由于没有远期的规划及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道路的建设只是满足目前车流量的发展,随着周边片区的或商业区的建成,道路的交通量就显得尤为不足。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车流量越来越多,停车的问题也显得尤为严重,路边随意停车,造成交通拥挤的现象时有发生。
道路管理不健全,栽植行道树后缺乏管理及日常养护,成活率较低,损坏现象严重;道路行车不分承载力大小,质量达不到设计饱和年限。
3.小城镇道路规划理念及设计分析
小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必须深入研究调查,以新的理念指导小城镇的道路建设及绿化设计。
3.1以人为本,体现绿色设计理念 小城镇的道路设计应提倡“绿色设计”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出行,鼓励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采用“步行和自行车为主导+私家车+镇域公交”的模式;根据这一特点,道路设计设计专门的自行车道和公交车道,实行“人车分流”的道路板块形式。
3.2 根据不同定位,针对性设计 在小城镇的道路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功能定位,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对车行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合理分配,使道路的设计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其次应该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布置,“先地下后地上”,避免建好后重新开挖,造成交通浪费资源;最后考虑交通标线标志,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或渠化方式控制交通流线。
小城镇的设计中,因地形地貌和所处的区域、先天资源条件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职能类型,如田园城镇,邻里单元城镇、旅游城镇等,这些职能形成一定的区域背景和历史背景,影响着小城镇的断面布置和结构形式,因此应针对性设计并满足消防设计需求。
3.3统筹考虑,满足公共空间功能 小城镇的道路空间是当地居民的缩影,也是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在美化小城镇方面起重大作用,也是连接人与人交流的重要纽带;道路空间隐含着一个小城镇的文化信息,演绎着百胜的生活万千,是小城镇特征的集中体现。道路是否具有活力决定了小城镇是否具有活力和凝聚力,是否具有高品质和宜居性。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道路能否满足人们对空间活动的要求是道路设计成败的关键。
小城镇与大城市相比,具有更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对道路的社会公共空间期望更高,步行友好、邻里交往在小城镇中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小城镇多样化发展的今天,道路分类应综合小城镇的类型、区域人文环境、服务对象、交通组成等深入分析,使设计者在满足道路的多重功能的情况下,赋予道路更丰富的内涵。
3.4 线性和空间相结合的绿化方式 道路的景观设计是城镇亮化的中心,许多城镇把景观性道路作为挖掘城镇文化内涵、提升城镇品位、改变城镇形象的举措。小城镇道路绿化的设计要适应自然地貌、满足交通使用者的审美和舒适性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道路的综合性能。
线性是道路绿化的主控因素,设计既要满足行驶的力学特征,又要满足审美要求,合理规划,形成良好的视觉诱导和景观需求;一层不变的线性绿化,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在充分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采用多树种多层次配置和多品种相协调的形式构成道路绿化设计空间,使线性和空间相结合,营造四季常青的唯美空间。
4.小城镇道路建设小结
小城镇道路建设应该统筹考虑,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自然特色、人文景观及交通流量,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规划;道路建成后,应加强管理和养护,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为规划背景,采用人的尺度,追求多样性、发展公共交通、尊重历史、维护地方特色。以人为本,充满人情与乡情,保持小城镇的自然特征、尺度、宜居性和节约性作为小城镇道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骆中钊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1
[2]汤铭谭 《小城镇与住区交通景观规划》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关键词】小城镇道路;功能空间;景观设计
1.小城镇道路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我们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明程度的不断改善,人民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另外随着城市土地的紧缩和人口密集程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趋于边缘的城镇,因此城镇的建设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不管是“邻里单元”的农家小镇还是“工业一体化”的现代小镇,城镇的发展必然先是道路的建设和发展。
2.小城镇道路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小城镇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建设盲目性大,跟风和模仿现象普遍,道路建设的整体水平不高,特别在道路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及绿化等方面存在不足。
2.1功能定位不清,交通混行严重 道路不分等级,不分主次,所有地段道路基本模式相同,人机混行,交通比较混乱;在道路设计中,只考虑交通功能,缺乏对功能的分析和综合考虑。
2.2道路衔接尺度差距大,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许多小城镇道路建设中,缺乏综合规划设计和考虑,新建道路一味的追求“高大上”,不考虑交通流量和实际要求,往往贪大求空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原有道路狭窄,建设年限已久,没有地下综合管线及交通标志标线,随着车流量的急剧增长,道路显得更为拥挤。新老道路在空间尺度上的严重失衡,影响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形象。
2.3.过度模仿大城市,没有地方特色 由于缺乏系统的交通规划和准确的交通量统计,小城镇的道路断面形式和布置一味的模仿大城市,缺少理性的分析和创新,不注重小城镇的特色和个性,不考虑空间尺度的需求,丧失了小城镇的特点。一些领导为了追求业绩和政绩,不考虑设计师的建议,盲目的决策,造成“宽阔马路”的出现。
2.4没考虑未来空间的需求,缺乏管理 由于没有远期的规划及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道路的建设只是满足目前车流量的发展,随着周边片区的或商业区的建成,道路的交通量就显得尤为不足。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车流量越来越多,停车的问题也显得尤为严重,路边随意停车,造成交通拥挤的现象时有发生。
道路管理不健全,栽植行道树后缺乏管理及日常养护,成活率较低,损坏现象严重;道路行车不分承载力大小,质量达不到设计饱和年限。
3.小城镇道路规划理念及设计分析
小城镇道路规划设计,必须深入研究调查,以新的理念指导小城镇的道路建设及绿化设计。
3.1以人为本,体现绿色设计理念 小城镇的道路设计应提倡“绿色设计”理念,倡导“绿色交通”出行,鼓励采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采用“步行和自行车为主导+私家车+镇域公交”的模式;根据这一特点,道路设计设计专门的自行车道和公交车道,实行“人车分流”的道路板块形式。
3.2 根据不同定位,针对性设计 在小城镇的道路设计中,首先应确定功能定位,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对车行道、人行道、自行车道合理分配,使道路的设计满足近期和远期的发展;其次应该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布置,“先地下后地上”,避免建好后重新开挖,造成交通浪费资源;最后考虑交通标线标志,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或渠化方式控制交通流线。
小城镇的设计中,因地形地貌和所处的区域、先天资源条件和文化特点,形成了不同特色的职能类型,如田园城镇,邻里单元城镇、旅游城镇等,这些职能形成一定的区域背景和历史背景,影响着小城镇的断面布置和结构形式,因此应针对性设计并满足消防设计需求。
3.3统筹考虑,满足公共空间功能 小城镇的道路空间是当地居民的缩影,也是当地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在美化小城镇方面起重大作用,也是连接人与人交流的重要纽带;道路空间隐含着一个小城镇的文化信息,演绎着百胜的生活万千,是小城镇特征的集中体现。道路是否具有活力决定了小城镇是否具有活力和凝聚力,是否具有高品质和宜居性。对于小城镇的发展,道路能否满足人们对空间活动的要求是道路设计成败的关键。
小城镇与大城市相比,具有更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光,对道路的社会公共空间期望更高,步行友好、邻里交往在小城镇中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小城镇多样化发展的今天,道路分类应综合小城镇的类型、区域人文环境、服务对象、交通组成等深入分析,使设计者在满足道路的多重功能的情况下,赋予道路更丰富的内涵。
3.4 线性和空间相结合的绿化方式 道路的景观设计是城镇亮化的中心,许多城镇把景观性道路作为挖掘城镇文化内涵、提升城镇品位、改变城镇形象的举措。小城镇道路绿化的设计要适应自然地貌、满足交通使用者的审美和舒适性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道路的综合性能。
线性是道路绿化的主控因素,设计既要满足行驶的力学特征,又要满足审美要求,合理规划,形成良好的视觉诱导和景观需求;一层不变的线性绿化,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在充分尊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采用多树种多层次配置和多品种相协调的形式构成道路绿化设计空间,使线性和空间相结合,营造四季常青的唯美空间。
4.小城镇道路建设小结
小城镇道路建设应该统筹考虑,总体规划,结合当地的自然特色、人文景观及交通流量,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规划;道路建成后,应加强管理和养护,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为规划背景,采用人的尺度,追求多样性、发展公共交通、尊重历史、维护地方特色。以人为本,充满人情与乡情,保持小城镇的自然特征、尺度、宜居性和节约性作为小城镇道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骆中钊 《小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11
[2]汤铭谭 《小城镇与住区交通景观规划》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