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擦亮“江苏商界黄埔军校”品牌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952年的苏南镇江商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独立创办商科教育的开端,2002年由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和江苏省商业学校改建为高职院校,2007年入选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年入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7年至2018年先后入选江苏省高水平、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是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和中国高教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高职教育研究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江苏省商业会计学会会长单位,江苏省财经商贸行指委秘书长单位,学校牵头组建的“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是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办学60多年来,学校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10万余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管理骨干和专业人才,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按照“立足商贸、面向现代服务业”的办学定位,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聚焦立德树人,聚力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名校。为深入了解学校在助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实践,探寻学校作为“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特色发展之道,本刊编辑部秦涛专程采访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
  秦涛:薛院长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贵校作为“双高”院校的优秀代表,享有“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请问有哪些成功的办学经验?谢谢!
  薛茂云:我校之所以能赢得“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要归功于学校长期依托江苏省商业系统行业办学,打造服务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为社会培养商贸流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管理干部、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我校改建为高职院校近20年来特别是2012年启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以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以下四方面特别值得一提。
  一是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筑牢学校办学根基。我校长期坚持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形成“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紧密结合的合作办学体制。我校充分发挥政行企校多主体协同育人优势,先后主导成立了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逐渐形成了园区型、工厂型、公司型、门店型等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形成“科技园”“产教园”“创业园”三园协同、跨界联动的职教园区;以合作办学为路径,以合作育人为目标,以合作就业为导向,以合作发展为动力,发挥多方优质资源优势,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多赢机制。我校持续开展提升产教融合有效性的创新实践,以契约方式、合作精神完善各项治理能力提升,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办学事业,搭建学生培养、教师成长以及企业发展的校企共赢式发展平台,形成梯级入园门槛运行机制、资源配置契约约束机制、入园企业淘汰退出机制、学生技能训练递进机制、产教融合评价考核机制、校企合作主体激励机制等六大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我校的光华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办学案例先后2次被《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收录,“依托园区,高职商贸类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成果获得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基于校内产教园区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是“分层次、多平台”建设专兼结合教师团队,增强学校内生动能。我校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以及地处南京的区位优势,通过培养与引进并举、企业锻炼和学历提升并举、国内培训与境外培训并举等举措,推进“双师素质”教师成长平台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兼职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培养,建设适应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团队。在我校现有教师隊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超过7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超过35%,现有电子商务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国家级师资团队3个、省级师资团队7个、获批省“333”“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50项,我校获得了江苏省首届“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我校代表连续多年在全省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介绍建设经验。
  三是探索“多层次、宽领域”融合型对外合作办学,拓宽学校办学视野。我校对接江苏现代化教育强省战略,推进海外境外交流合作,与国外著名高校及港澳台高水平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发挥江苏“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轮值主席单位、“一带一路”现代商贸流通职教联盟牵头单位、中芬养老国际联盟轮值主席单位等平台作用,牵头实施江苏“郑和计划”,打造职业高等学校海外境外交流合作新范本。我校现为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国际合作交流与课程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搭建了“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校长联席会议”交流平台,形成了示范引领的国际化办学优势。我校发挥专业人才培养优势,与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肯尼亚完成制冷专业的对外援教任务,形成的专业标准涵盖整个制冷产业链,为该国培养22名制冷与空调技术的专业师资,获得了肯尼亚教育部、中航国际和学员的一致好评,辐射引领同类专业协同发展。我校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与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共建“江苏经贸-德龙印尼学院”,2019年度“中国印尼服务企业走出去校企群合作项目”组织8批共16人次教师赴印尼东苏拉威西省德龙印尼冶金工业园,完成海外教学任务。我校积极探索苏台高职交流新模式,推动两岸交流,促进苏台高等职业教育校长联席会议平台建设,于2019年入选了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荣获得了世界职教联盟卓越奖“高等技术技能”奖项金奖。   四是创新“专创融合、生创师导”创业教育模式,倍增学校办学成效。我校设有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形成了“四阶递进、三类课堂、三大载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基地建设为平台、赛事活动为舞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和服务学习项目学分的设置与管理为纽带,三类课堂分层实施,创业教育环环相扣,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启蒙阶段、普惠阶段、融合阶段和提升阶段“四阶递进”的创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师生双主体的有效互动,构建起校企合作型、创新型和自主创业型三类创业载体。我校拥有“全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江苏省重点示范小企业创业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形成合力,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了一批创业先锋和明星。
  秦涛:从贵校的办学经验看,学校能始终面向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人才。请具体谈谈贵校是通过哪些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来擦亮“江苏商界黄埔军校”这张亮丽名片的呢?
  薛茂云:我校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并实践“创课证赛”相融合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就业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
  一是持续深化“分阶段、多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校构建了开放、合作的专业共建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发挥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江苏商务职教联盟的集团化办学优势,推进“分阶段多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衔接;依托“产教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大园区,政行校企联动,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密切融合;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了专业与岗位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构建起“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高职与本科分阶段培养、出国深造”的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
  二是构建“六个一”文化育人模式。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遵循博雅全人教育理念,将“厚德、崇文、实业、创新”的苏商文化元素以及“爱国守家、敬业守信、崇文尚礼、开拓创新、实业报国”的苏商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注入“苏商文化”的思想精髓。我校重点建设有“一馆”“一场”“一廊”“一社”“一坊”“一堂”(也即苏商文化展览馆、苏商文化广场、苏商文化长廊、博雅学社、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坊、经贸女生学堂),将苏商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文化融为一体,构建并探索形成江苏经贸“六个一”文化育人模式,培养具备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入金箔、云锦等具有地域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组建非遗传承人、行业能工巧匠领衔的项目产品研发团队,打造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女生特点,以特色系列课程、文化讲座、学生社团、创业实践四位一体,打造“经贸女生学堂”,培养“自信、自强、优秀、优雅”的新时代女性。“六个一”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凝练、发展了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深化、完善了办学育人实践,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保障。2019年,我校获得省级推荐参评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50强”,获得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留学生组全国二等奖1项、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2人次获评2018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和2019年度江苏省“最美职校生”荣誉称号。
  三是打造“两标杆两特色一培育”专业集群。我校按照“控规模、上质量、抓内涵、创特色”专业发展思路,主动服务省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动态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对接现代商贸服务业,以国内一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为主干,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商贸流通”标杆专业集群,对接金融科技服务业,以优势專业会计与金融为主干,打造国际一流“现代商务服务”标杆专业集群;对接文旅健康业,以特色专业旅游管理和老年服务与管理为主干,分别打造国际一流“文化旅游”和“健康服务”2个特色专业集群;对接“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对电子应用技术、制冷与空调等工科类专业提档升级,培育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新兴专业集群。我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双高”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高校品牌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4个。
  四是创设“岗位标准引领、校企双师共建”的现代服务业类课程重塑模式。我校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依托校企合作优质资源平台,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探索并完善了具有校企合作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岗位标准渗透课程重塑各环节特点的“岗位标准引领 校企双师共建”的现代服务业类课程重塑模式。我校建立了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经营管理骨干和校内外教育教学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师以职业岗位标准的研究、分析为切入点, 以职业岗位内涵规范教育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方案、校本教材、适于自主学习特点的教学资源等,强化课程重塑与职业教育发展内涵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塑形成的学习目标能力化、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情境职场化、学习资源立体化、学习评价过程化“五化”特征的新课程,形成了国家、省、校三级课程建设体系。我校先后有2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部国家精品教材、8门省级精品课、19部省级精品和重点建设教材,10门课件获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另有26部教材获批为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等。
  秦涛:高水平的职业院校建设必然得益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必然得益于高水平的专业建设。贵校是如何打造“两标杆两特色一培育”专业群建设的呢?   薛茂云:如果说,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办学生命线,那专业建设无疑是延续学校“性命之根本”的“丹田”。近年来,我校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盯国家战略需求,苦练内功,立志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打造为全国同类院校的标杆。
  其一,我校建设全国标杆的电子商务专业群的主要举措有四条。一是聚焦“智慧商业”,聚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优势专业,协同发展,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现代商贸流通业,培养具有智慧商业特色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传统商贸流通向智慧商贸流通提档升级。二是深化“分阶段多循环动态能力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共享+分立+拓展”专业群课程体系,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学分制管理,打造1+X试点样板、“三教”改革新样板。三是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打造集“教、研、训、服”一体化的国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依托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工程中心和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智慧商业研究所和智慧物流研究所,构建聚焦中小微商贸类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四是打造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与现代商贸流通业发达国家深入合作,开发国际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依托电商谷南京中心和2个海外基地建设,为当地企业和中资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范式。
  到2023年,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将建成全国标杆,成为智慧商业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服务产业发展的典范,成为教学标准开发、国内外推广交流的范本。到2035年,我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能力将达到国际标杆水平,为世界同类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江苏经贸方案”。
  其二,我校建设全国标杆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的主要举措也是四条。一是聚焦“健康中国”,聚集老年服务与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康复治疗技术等优势专业,协同发展,服务江苏“两聚一高”新实践,对接养老服务业崗位群,培养具有智慧康养特色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传统养老服务业向智慧化现代养老服务业提档升级。二是深化“分阶段多循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立体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校企双主体育人,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学分制管理,打造老年照护1+X试点样板。三是与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东软集团、朗诗常青藤养老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融合,培育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打造集“教、研、训、服”一体化的熙康云·经贸康养谷,建设现代养老服务产业研究院,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技术技能积累和服务平台。四是深化与澳大利亚、芬兰和日本等国家国际交流与合作,澳大利亚老年护理三级证书等国外养老服务技能等级评价体系,搭建经贸-芬兰智慧养老培训育人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输出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标准,成为国内智慧养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典范。
  到2023年,我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将建成全国一流水平,成为高端养老服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产学研用技术创新的孵化高地,成为将国际养老护理技能与1+X技能等级证书融合的示范标杆。到2035年,我校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服务产业能力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世界同类专业领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江苏经贸方案”。
  秦涛:为了支持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与发展,贵校在其他方面提供了哪些支持性的保障建设呢?
  薛茂云:高水平的专业群是建设出来的。我校利用系统思维,实施了三大工程支持高水平的专业群建设。
  一是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工程。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我校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建设若干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我校在高质量完成“互联网+会计工厂”“农产品冷链品控技术实训平台”2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的基础上,以“三创大厦”为载体,围绕“两标杆、两特色”专业集群,大力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先进企业,共建现代商贸流通数字港,共同打造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慧会计、跨境电商、移动商务、智慧养老等六大“开放共享型”智慧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努力建设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我校还进一步加大了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实现项目集中布局、专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成果集体共享,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专业共建,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的功能。
  二是实施卓越师资培育工程。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是办成特色鲜明高水平高职院的关键。首先,着力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我校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和积极传播者,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标准,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其次,建立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我校长期坚持党管人才和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加大精准引进高水平学术型和技术技能型等各类人才的力度,持续推进柔性引才用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有效实施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计划”,全面实施“教师全员轮训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三化’辅导员培育计划”,积极实施“经贸杰出青年培养计划”,加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经贸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以教授、产业教授、大国工匠、杰出中青年学者为核心的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队伍和学术创新团队。再次,积极致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岗位设置改革,实现教学岗、教学科研并重岗、科研岗等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坚持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与高水平高职院建设相适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分配体系。   三是实施社会服务强能工程。我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构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基地。首先,进一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我校切实加强专职科研队伍、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力度,将在10个校级科技(社科)创新团队的基础上,再遴选10个优秀创新团队,通过培育建设促使更多创新团队成为省级优秀科技(哲社)创新团队。其次,进一步推进科技平台建设。我校继续支持“江苏省流通现代化传感网”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发挥作用形成品牌;积极打造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5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大力培育建设省级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构建政行校企互联互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如继续办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江苏调味副食品》《江苏商业会计》等“一报二刊”,提高办刊质量,扩大影响范围。再次,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我校积极落实省政府“科技30条”等文件精神,改进科研管理,强化正向激励,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设立博士预研基金等专项资金,实施重大项目培育计划,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大力鼓励校企深度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强化技术协作攻关和技术专利等成果转化应用。最后,进一步强化技能培训服务。我校长期加强面向社会的技能人才培训,着力于推进服务区域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实施终身学习和终身技术提升工程,着力于打造适应1+X证书制度需要的有影响的技能培训中心,争取各级各类社会培训人次和职业技能鉴定人次有新的较大突破。
  秦涛:从贵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可以看出,学校一直紧紧围绕服务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在进行积极的改革与探索。面向“十四五”时期,贵校有哪些发展目标、思路与举措呢?
  薛茂云:近年来,我校接受了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等项目洗礼,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从综合实力坐标看,我校在省内位居第一方阵,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但前有“标兵”越跑越远,后有“追兵”越追越近。从人才培养坐标看,我校的人才结构和质量尚不完全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此,我们要立足新起点,牢固树立服务国家战略意识,主动适应區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特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奋力开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名校。这一发展目标分两步实现。第一步:经过五年左右努力,到2022年建校70周年时,我校要全面建成省高水平高职院,倾力打造省卓越高职院,努力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二步:再经过十年左右努力,到2032年建校80周年时,我校要全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名校。为完成第一步目标,我校将重点实现如下“六个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的建设高质量。我校将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践行“两个维护”,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和高质量建设走在前列。
  二是立德铸魂高质量。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育人要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加强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理念和文化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广大青年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三是培技育才高质量。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我校计划未来五年努力打造4个左右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体现中国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的骨干专业(群)。为此,我校将不断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1—2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不断提高在校生取得X证书人数,力争专业全覆盖;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需求,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四是师资队伍高质量。我校将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自觉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为此,我校将不断加大高水平、高技能专业带头人和柔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90%,力争建设1—2个国家级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五是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高质量。我校将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队伍和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动力。为此,我校要努力新增建设2—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科技)优秀创新团队,实现省级以上重大课题有所突破、纵横向课题经费翻一番;努力分别打造1—2个省级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在省内有影响的高水平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力争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训23 000人次/年、技术技能鉴定2 500人次/年,累计社会服务总收入1.5亿元。
  六是国际化办学高质量。我校将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增与6所左右国外知名大学、5所港澳台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推进实施本科生海外境外学习项目;发挥江苏“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合作联盟轮值主席单位、“一带一路”现代商贸流通职教联盟牵头单位、中芬养老国际联盟轮值主席单位等平台作用,牵头实施江苏“郑和计划”,积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国际办学影响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加大教师出国(境)培训、研修力度,在国(境)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20%;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课程标准,积极引进国际通用资格课程3—5门。
  秦涛:“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助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再次感谢您为我们分享的十分宝贵的办学实践,正是贵校始终坚持了高目标定位、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平发展,才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期盼贵校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    秦   涛]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的一天,大连,乍暖还寒。一位钓友在大连星海湾海滩垂钓时,感觉鱼钩勾住一个重物,起初以为是条大鱼,可他无论怎样用力拉扯鱼绳,水下的物体一动不动,想探究个明白的他泅水过去,潜至海底捞出一个塑料布包裹严实的物件,他费力地拖上岸,打开一看,顿时吓得跌坐在地:一具女尸。  他颤颤巍巍地掏出手机,拨打了110。很快,大连市公安局沙河口刑侦大队赶至现场。尸检发现,死者颈间有明显的勒痕,系窒息死亡,
期刊
朝阳下,踏着待唏的朝露,伴着生命的旋律,走在成长的旅途。一路走来,可否留意,那黎明后的一段是最美丽的岁月年华。  岁月的华美不只在史书中留下记载,也在我们生命的长河里留下难以拭去的记忆。它是跳动的音符,它是优美的乐章。因为有了优美的一段,生命彩虹才有了完美。  在生命的这条线上,朝阳下的那段是最美的两点之间。它的美在于最直接、最靓丽。它有奋斗过的坦然,也有激情与自信的慨叹;它有小草的翠绿、蓝天的深
期刊
正在达州市一家医院上班的胡利萍忽然收到哥哥胡川东的一条短信,其大意是要求分割父亲遗留下的价值50多万元的房产。在短信中还透露出一个惊天密秘:自已竟不是胡家的亲生女儿。一时间,她38年的身世成谜,并由此引出一则悲欢的感人故事……  房产起争议,一条短信揭开身世之谜  2013年6月2日,正在达州南外区一家医院收费室上班胡利萍突然收到哥哥胡川东的一条短信,声称要把她和妈妈陈红告上了法庭。起因是:一年前
期刊
2013年11月25日,江西省遂川警方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艰苦侦查,通过天网监控与情报研判相结合,办案民奔袭8000余公里,抓获”犯罪嫌疑人李耀东、彭月华,成攻破获吉安、赣州两地县市9起抢夺金店巨额案,总涉案价值20余万元。2014年3月29日,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检察机关起诉,等候李耀东、彭月华两人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案发:神秘女子抢夺金店手镯销声匿迹  2013年10月16日下午,一名神秘红衣女
期刊
摘 要:英国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路径。劳动教育课程由日常生活性劳动课程、生产劳动课程和服务性劳动课程组成,课程内容的连续性与实践性以及课程设计的时代性是其主要特征。在实施方式上,个性化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创造力课程培养项目和社会化服务方式保障了英国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基于英国劳动教育经验,我国应从凸显劳动教育课程的时代性、强化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以及拓展劳动
期刊
为圆赚大钱回乡显摆的美梦,嫌疑人洪振杰动了不劳而获的脑筋。赌博,昼夜熬战却赚少输多;勒索,乔装诡计难逃民警慧眼……2014年4月,当公安机关以涉嫌绑架罪将其移交检察机关起诉时,嫌疑人才陈述自己之前耍的小聪明,就是为了干扰民警办案,其结果是自己把自己耍弄了——  2014年1月29日,蛇年除夕前夜,9岁孩童家门前遭绑架。婺源警方循线追击,跨区域抓捕绑匪,仅用12个小时安全解救人质,悉数追回巨额赎金。
期刊
摘 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供给主体,其人才培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制度保障。在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下,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高职院校对政策响应滞后、人才培养模式规范缺失以及高职院校招生困难等问题,并基于设计合理的内部制度安排和构建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内—外”并行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业
期刊
摘 要:“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所体现的精神与中等职业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在本质、内容和育人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因此,海门中等专业学校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将地方先贤张謇的精神有机融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通过建设“大生教育”德育品牌,以“大爱、大诚、大志、大为、大美”五大理念为精神引领,以“生命项目、生长项目、生涯项目、生态项目、生活项目”为行动路径,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守
期刊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经过九十八年的发展历程,学院已成为以涉农专业为特色的综合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相呼应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2010年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同年入选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
期刊
特约主持人:张建云(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正高级讲师)  主持人按语:作为产教融合的实体建筑空间和虚拟资源聚集平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标志性产物之一。但有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产教融合园,当前正面临着诸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创新等难题。本专题紧扣产教融合园的定位、运行、治理和目标等建设要素,以省域唯一,且由国家财政支助、县域职业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