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父亲的汇款单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后,我很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4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零钱,谦卑地放到柜台上……而今,我以同样的方式,每月给父亲寄钱。邮局的人,已经跟我相熟,总是说,半年寄一次多方便,或者你给父亲办个卡,直接转账,就不必一次次填地址这么麻烦了。
  每一次,我只是笑笑,他们不会明白,我是想满足父亲小小的虚荣。当载着绿色邮包的邮递员在门口高喊着父亲的名字,让他签收汇款单的时候,左邻右舍都会探出头来,一脸羡慕地看着他完成这一“庄严”的程序。
  每次去镇上邮局取钱的时候,他会像出席重要会议一样,穿上整洁的衣服,徒步走去。一路上,遇到有人问他干什么去,他就会扬扬手里的汇款单说:“儿子寄钱来了,去邮局取钱。”对于父亲,这应当是一次幸福的旅程吧。别人的每次问话,都让他的幸福加深一次,而那足够他一月花费的500元钱,反而变得微不足道了。
  汇款单上的附言一栏里,我和父亲当年一样,总是任其空着。我曾经也想在上面写些话,让父亲注意身体,或者晚上早点休息,但每次写完,我就又撕掉了。邮局的女孩子总是笑着问我:“写得这么好,你爸看到会开心的,为什么要撕掉?”我低头笑笑,不做解释。这不是我和父亲彼此表达关爱的习惯。
  只有一次,邮局的女孩特意提醒我说:“建议你这次在附言里至少写上一句话。”我一怔。她继续说:“等你父亲收到汇款的时候,差不多就到父亲节了,你写句祝福的话,可比你这500块钱重要多了。”或许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没有听说过父亲节。这样一个略带矫情的节日,恐怕只属于城市。但我还是依从了她的话,在附言栏里一笔一划写下:祝父亲节快乐。
  可没想到这张汇款单寄出后,父亲不知为何,竟忘了去取钱。两个月后,钱给退了回来。我打电话问父亲,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忘了。”我有些懊恼,因为自己写下了祝福,他不仅没有一句回话,竟然连钱也忘了取。
  去邮局补寄的时候,我把这事讲给那个女孩听。她说:“我觉得不一定是你父亲忘了,说不定他是想把汇款单留下做纪念呢。”我愣住了,随即摆手,说:“怎么可能,他从来都不是这样细心的人。”
  但父亲,的确是这样细心的人。而且这个秘密,他自始至终对谁都没有讲过。
  直到那年春节,我无意中拉开父亲的抽屉,才看见了那张被他放入收藏盒中的汇款单。那句短短的祝福,父亲早已看到,且以这样的方式,藏进了心底。
  (据《洛阳晚报》)
  家有胖老公
  和老公第一次见面,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胖。而我心目中的“王子”是高高的,瘦瘦的,斯斯文文的。所以我只看了他一眼,拔腿就走。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绝对不会和一个胖子生活在一起!
  谁知,阴错阳差,我还是嫁给了这个胖子。他向我列举了胖子的诸多优点,比如心胸宽广,所谓心宽体胖;心慈面善,一副弥勒佛的姿态;能撑门面,显示出社会主义优越性,是丰衣足食的标志。最主要的是,胖子们几乎全都是乐天派,和胖子生活在一起,也会无烦无恼无忧愁。
  我故意逗他:“如果一个人,不仅胖,而且白,他像什么?”胖子眼都不眨一下地说:“馒头。”我捏着他的胳膊说:“这像什么?”“像藕,白莲藕。”瞧见没有,他的想象力与吃紧密相连。
  胖老公关于吃的典故实在太多了。有一次,在饭桌上,他的朋友说起来他的一次经历。他们几个人一起去吃自助餐,去的时候因为着急,从后边的栅栏门钻进去的。吃完饭出来的时候,几个人又要从栅栏门钻出去。那几个人很轻松地钻了出去,只有我家的胖老公钻不出去了。他扭动着胖腰肢,嘴里嘟哝着:“来的时候明明能进来的。”这时,他的朋友哈哈大笑起来:“你吃过饭肚子鼓起来了,当然钻不过去了。”
  最近两年,胖老公体检竟然查出了血压高,血脂高。医生说,都是因为太胖的缘故。我对他说:“减肥吧,为了我。身体不好了,我咋办?”劝说之后,我还威胁他:“再这么胖下去,我不跟你过了!”他终于郑重其事了一回:“减肥!必须要减肥!我说过,要陪着你慢慢变老。没有个好身体,老了怎么办?”
  胖老公这次是真下决心了。每天跑步,打球,节食。运动还好说,让他节制吃,太难了。每每遇到美食的诱惑,他就使劲闭着眼睛,屏住呼吸,不看,不闻,敬而远之。下了一番苦功夫,胖老公终于成了“微胖型”老公了。检查身体,各项指标都不错。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肯为你把一身“心爱”的肥肉减掉,也是一种幸福吧。
  (据《北方新报》王纯/文)
  婚后爱情是过出来的
  常听人说婚前是爱情,婚后是亲情。其实未必定义准确,朱自清与陈竹隐的那棵爱情树,就在婚后的烟火日子里四季常青。他们的姻缘,走的就是相亲路线。在老北京大陆春饭庄,一个6个孩子的已婚男,与一个单纯的未婚女相识了,他是清华大学教授,还没走出结发妻子病逝的悲痛,她,一个工书画、善度曲的姑娘,为齐白石、溥西园的弟子。可就是这一面,两人印象分颇高,随着交往,感情升温。尽管陈竹隐也犹豫要不要嫁给这个做学问的男人,并清楚嫁他,意味着过完全不同的生活。可她没法躲开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书信称呼从“竹隐女士”、“自清先生”……到“隐”和“清”,和所有热恋中的男女一样,爱到深处,任何修辞都显多余,只剩下一字足以酿出蜜来。两年后,陈竹隐做了6个孩子的继母,全职在家,画笔尘封,昆曲高搁,这种角色转换需要大爱支撑。在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他们不得不分居两地,一个成都,一个昆明。如果没有爱,她不可能为没有血缘的孩子卖血,不会独自带着孩子们回老家生活。如果没有爱,他也不会把自己的骨肉交给她。就这样,一代文学大师以75封情书成就了一段撼人心魄的爱情,直到他生命终止,她还一人带着他们的9个儿女撑过42年。
  如果说朱陈的婚后爱情,颠覆了“夫妻聚少离多易出轨”之说,那么,赖声川和丁乃竺,让“夫妻成天泡在一起会产生审美疲劳”见鬼去。要知,赖丁关系既是夫妻,又是同事。他们白手起家,共同创立台湾舞台剧“表演工作坊”,把两个人的信仰合二为一,在生活中,是恩爱夫妻,在工作上,是黄金搭档,相互支撑,彼此成就,三十余载,在戏剧界的风口浪尖,他们始终没有松开对方的手,被公认为娱乐圈里的“神仙眷侣”。丁乃竺说:“只要两个人一直保持沟通,保持对生命的热忱,爱情保鲜并没有那么难。”那么,这个“经典姻缘的现代版”不是充分证明了婚后的爱情?   其实,不是婚后没有了爱情,也不是婚前的爱情转化成了亲情,而是人们混淆了婚前爱情与婚后爱情的概念。要知,婚前的爱情,是风花雪月,可以飘在空中;婚后的爱情,是柴米油盐,已经落到实地;婚前的爱情,是“谈”出来的,婚后的爱情,是“过”出来的。显然场地变了,已从花前月下,移到了台前灶后,那一粥一饭,一砖一瓦,大事小情,大磨小难,你都得担当,若是没有担当,你就不配拥有婚后的爱情。
  (据《每日新报》刘丽华/文)
  给多少才算爱?
  她一直说他对她还不够好,那么,怎样才算更好呢?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她,为此推掉了几乎所有的饭局,除了工作需要,他几乎不出门,他对她悉心呵护,放任她的脾气,宽容她的缺点,他掐灭了一切可能的欲望,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她觉得他对她还不够好,也是有道理的,最起码,他还没给她富有的生活,这是不应该的。而如果再进一步反省,他也觉得,虽然确实很爱她,但还是会有杂念,还是有照顾不周。那么,情人相处,是不是要完全没有瑕疵,他才算是真正爱她?
  所以,“我到底能给你什么?”“到底给多少才算真的爱你?”“爱,是给你物质还是精神?抑或是要把整个生命都给你?”这些真是热恋时的扰人难题。
  让我们回到最普通的情爱生活吧。两个人在一起,到底要给对方什么?怎么给?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有些人给的,恰好是对方要的,而对方想要的,你恰好能够给,那么两人就可能继续一起生活;如果对方给的,不是你要的,或者你想要的,他提供不了,那么你们可能就会闹矛盾。情人分手、夫妻离婚,都是这种给予和需求的矛盾总爆发。
  爱情是一种归宿与索求,爱情之火,它需要燃烧,你能给它什么,让它一直燃烧?有人给的是物质——富足的生活、宝马香车、豪宅别墅;有人给的是儿女情长——细心呵护、嘘寒问暖、互相扶持。太富贵的,未必有真心,而真心的,大多有些寒酸。只给物质,是浅层次的,也是最基本的,是急功近利的。给予精神的,暖老温贫,虽没有豪华的生活,但是,感谢上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凄风苦雨,却依然还能有个温暖可靠的怀抱,当你老了,生命之火即将熄灭,那一丝回忆足以让你欣慰!寻常家庭,彼此携手,平淡生活,稳当过完一生。
  相爱的人长久地生活在一起,就是点一堆篝火,照亮前行的路,然后携手前行。但是,一生太漫长了,还有诸如缺柴、断电、少煤等问题,还有下雨、风大、柴湿等事故,那堆篝火,是很容易熄灭的。你会怎样让它一直燃烧?是给它吹点风呢,还是给它添点柴?抑或就此放弃,任其熄灭,就此了事?
  所以说,爱的经营是很伤脑筋的,是一辈子的事,不必计较对方给了多少,爱的火焰,只有真心才能让它持续燃烧!
  (据《广州日报》陈保才/文)
其他文献
迈克不知道,这是他们第几次搬家了,“妈妈东奔西走,我也东奔西走。”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迈克的妈妈叫卡娅,是位30多岁的女人。她之所以不停地搬家,是因为没人喜欢跟她做邻居,因为会被她的琴声吵死。有一次,迈克偷偷从门缝里看到,一位阿姨站在门口,狠狠地训斥妈妈,指责她在制造噪音。而妈妈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背着双手,头一直低着,不做任何的辩解,只是怯生生地重复说:“对不起,对不起……”  当时,迈克
期刊
深秋的京城,落叶飘零,最喜欢踏着那落叶在后海附近的胡同里穿行,人们常说,这是最能体现老北京韵味的地方了,从后海到南锣鼓巷一带,曲曲弯弯的胡同四通八达,不知又会发现哪一段故事。这是一条狭窄的巷子,名曰方砖厂,顾名思义,或许从前有砖厂在此经营?那被夕阳燃得昏黄而憔悴的一块块老门砖似乎向人们讲述着什么,夹杂着几根野草和老猫的嚎叫声,备显凄凉。确实,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时间,一个人逛这样的老胡同,需要某种
期刊
在十月,与一帮同事同游具有“海上桂林”之美誉的“下龙湾”,同伴大多是初泛,而我是重游。坐上一艘指定的帆船,在娇阳的陪伴下,迎着海面上吹来的阵阵“腥”风,开始去领略那来自海上的秀美的山水画廊。  我们所乘的船是木制的帆船,空敞的舱,清洁的地板;船上大约有四五十个座位,桌椅都是光洁的红木,在椅子的靠背处有工艺精细的镂空木雕,大多是龙凤之类的图案,很中国的东西。船主向我们兜售她的各种小饰品,相中了几面做
期刊
黄林,一个多么普通平凡的名字啊!但从哲学角度,林乃由无数的树木组成的。在那广阔茂密的森林里,生长着美丽的花草,也还有虫叫鸟鸣兽跑,一派生机勃勃,那是大森林的庇护下孕育的生命。黄林这个女孩,出生在美丽的春城云南昆明,她从小嘴角永远挂着微笑,是一个美丽而又爱思考的女孩,她有着远大的理想。从孩提到上学,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她常常站在高山和大海边望着朝霞与暮色,溶入无边无际的森林,也溶
期刊
地处韩半岛中部东侧的江原道,南北长、东西短,山地约占全面积的82%。属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初春山花烂漫,流光溢彩;盛夏峰峦叠翠,清爽宜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正因其如画般的美景,常常被选为韩剧、电影、CF的拍摄地。江原道不仅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而且还用有完善而发达的休闲运动设施。    如诗如画的秋天    韩国人最爱攀登的雪岳山,是以韩半岛的中枢—
期刊
夏溥斋(1883—1965),名继泉,字溥斋,郓城县郓城镇夏庄村人,中年改字莲居。夏溥斋出身于官宦之家,18岁中秀才,自幼喜欢读书看报,研究问题。后看到康有为、梁启超等所办的《时务报》、《新民丛报》、《中国魂》等书报,思想上渐倾向于革新。甲午之战时,其父夏辛酉在登州督师抗日,击沉日寇两艘战船。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其父在后方作防御,拦阻洋兵前进。后由于过劳而病死军中,清廷赐谥号“壮武”。但在清廷御赐
期刊
罗崇耕,笔名耕耘,罗美。1957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北省钟祥。早年曾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画家李琦学画,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多年从事美术编辑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2000年任中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集编委至今。2001年被评为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画家。2008年担任中国书画研究院北京创作院副院长  中国画《打太平鼓的姑娘》在韩国举办的国际美展获绘画银奖。中国画《竹
期刊
生平头一次“外遇”,发生在小凉山下,那儿是彝族同胞居住的地方,也是进出泸沽湖,探访摩梭人“走婚”习俗的必经之道。  在未到达那条“道”之前,我们一路都在跟小和师傅打趣,竭力争取这位送我们去泸沽湖的出租车司机,看在连日来混熟了(礼待他)的交情上,按照我们开出的价钱(已经很够意思了),再将我们从泸沽湖送到攀枝花去。怎奈这位看起来外表憨厚的小老板高低不干,理由竟是“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随便写个条子就能拿
期刊
王继民,北京人,先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师从卫祖荫、崔开玺、赵一唐等前辈画家。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油画学会会员、中国国际精典书画院副院长。作品栩栩如生地反映了老北京文化与生活风貌,色彩质朴、节奏明快、感情真挚、浪漫抒情、意境深远、内涵深厚。具有抒情诗般的韵律和理想主义美感。多次参加在法国、意大利、埃及、马来西亚、日本、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交流和展览,深受国内外人
期刊
陈子贞,毕业于北京画院。师承王文芳、王明明、杨延文、石齐、纪清远先生。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活动有。  1、2000年《全国中国画展》获优秀奖。  2、2000年《河南省中国画晋京展》佳作奖。  3、2001年《第一届全国城市市花展》优秀奖。  4、2001年《新时代全国中国画展》入选。  5、2005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奖展》入选。  6、2007年参加文化部中国徐悲鸿画院赴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