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垄断罚款裁量的不确定性及其克服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n85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罚款是中国反垄断法最主要的制裁手段.囿于立法的模糊性,反垄断罚款裁量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状态.通过对36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的统计分析,得出中国反垄断罚款裁量的不成文基准,进而发现反垄断执法机关在罚款裁量因素的选取和裁量效果的确定上均存在很大的酌处空间,法定裁量因素未起到应有的作用,罚款的整体威慑水平较低.借鉴反垄断法先行国家的成熟经验,中国反垄断执法机关可通过制定成文裁量基准实现裁量因素的具体化,基于罚款裁量方法实现裁量因素的类型化,采用综合计算模式实现裁量效果的格次量化,以克服反垄断罚款裁量的不确定性.
其他文献
校园欺凌是全球性教育问题,校园欺凌治理是各国关注的重要教育政策问题.近年来,中国校园欺凌多发、高发、频发,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逐步构建了校园欺凌治理的专门政策.研究发
作为中国研究的重要领域,单位研究发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经历了"共产主义中国社会"研究(1950—1980年)、"计划体制批判"时期的单位研究(1980年—21世纪初)、社会治理背景下的单位研究(21世纪初至今)三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拥有特定的研究主题.发轫期的单位研究主要依托海外中国研究加以展开,试图发现中国社会主义体制和组织内复杂的内在联结和动员机制.而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发端的计划体制批判意义上的单位研究,其目标则是通过对计划经济的批判反思,对单位制的结构及功能展开深入分析,试图破解国企发展的体
智能司法的设计进路主要是以推理逻辑为指导,通过机器深度学习实现类案类判、推理和决策等,其能够为法律职业者、当事人提供参考信息,减轻法律职业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促进司法公正.若使智能司法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不能仅运用逻辑数算开辟设计进路,还应当以人工心理的研究现状为依托,考量诉讼当事人的心理状况和法官决策的心理要素,引入智能司法的心理学设计路径,使智能司法更加"智慧".
传媒艺术,特别是新兴传媒艺术是否为艺术,是一个经典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激进派与保守派有经年的争辩.新兴传媒艺术逼真的复刻性、模糊的主客关系、强大的惊颤性和智能的学习性等特征与传统艺术在创作、传播与接受方面有相当大的区别.这引发了我们对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共通性的思考.二者的共通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艺术创造方面,都是通过形式追求表现性的创造品;在艺术审美方面,都突出人们内在情感与想象的重要性;在艺术认知方面,都承认艺术认知与科学认知的不同,也都承认艺术有或多或少的道德功用.在媒介融合和艺术融合的背景下,传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重大政治命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价值观先导"效能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国家治理效能是"向量"概念.以"向量"作为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先导"效能进行划分,包括三个层面,即"价值观先导"效能体现国家治理政治方向坚守的程度;"价值观先导"效能体现价值观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关联程度;"价值观先导"效能体现价值观向国家治理行为转化的程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治理中的"价值观先导"效
金朝大定明昌时代被视为治世.元朝建立后,北方文士在诗文中仍频繁提及"大定""明昌",并对之进行描绘或评价性书写.在文士诗文中,大定明昌时代呈现重文轻武、人尽其才、国泰民安等特质,堪称盛世,文士们甚至将之与汉唐盛世媲美.事实上,当时金朝虽相对安定,但并非一派升平.但金末文士在和战背景下遭遇人生落差,同时又面临金朝灭亡后的相同困境,集体形成"大定""明昌"情结.此观念通过言传身教、文脉传承方式传播,被后继元代北方文士接受.出于冀望元朝政权尊儒重文、开创盛世的愿景,后继仕元文士向统治者宣扬大定明昌时代,并得到官
文章在动机、机会和能力(MOA)模型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代际学习意愿、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氛围能够正向影响代际知识转移绩效;其中代际学习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吸收能力和组织学习氛围能够增强代际学习意愿与代际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组织管理者应当积极促进年长员工参与代际知识转移活动,制定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全面提升组织内代际知识管理效率和水平.
《论语》的"人能弘道"且"一以贯之"是针对君子与小人在"成人"之道、"成仁"之道的逻辑与历史界定中形成的.孔子的"人道"和"仁道"观不但可见可闻,亦可及可行."人能弘道"的主体差异决定了其过程的可逆,而"礼""乐"是整合差异性过程中达成"弘道"的可靠途径.从时空跨越的维度比较,"人能弘道"的可行性在于客观"礼崩乐坏"与主观"心诚求之"的合二为一,从而达成知其可而尽为之的"一贯之道".
文章从"全球大变局语境"的三个层面出发,结合作家的创作以及文学思潮和流派的一些规律特征,论述了外国文学研究中的"变"与"不变"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变"是永恒的,"不变"则是暂时的,但是具体到外国文学研究中来,"变"与"不变"——何时变、何时不变,则是分外夹缠与复杂,不能简单地把文学问题与外部的社会问题等同为一体.此外,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无论怎么"变",总会有"不变"的部分,这是由文学与人性相关的特性所决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3条规定了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增加了规范目的保留和悖俗无效的新规,更契合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时代特质,但如何甄别强制性规定依然未置一词.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公布的《九民纪要》(法[2019]254号)似乎给出了答案,其中第30条是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14条基础上对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进行了举例式说明,表明实务界对类型识别的肯定态度,但学界对此聚讼纷纭.通过521篇司法案例对强制性规定类型识别如何影响合同效力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可知效力性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