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雅器

来源 :大观·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l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器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釉色丰富多彩、成瓷温度高、无吸水性、造型美观、装饰精巧、音清而韵长的特点,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从性能和功用上说,陶瓷茶具容易清洗,没有异味,传热慢,保温适中,既不烫手,也不炸裂。可见茶对陶瓷的依恋也是一个天然的“情结”,解也解不开。
  我国古代的瓷器茶具,出现于陶器茶具之后,具体时间约始自东汉晚期。从唐代开始,瓷器茶具成为中国古代茶具的主流品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种类。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主要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
  1.青瓷茶具
  在瓷器茶具中,青瓷茶具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品种。早在东汉时,浙江的上虞就开始烧制青瓷器具。近年来,浙江的上虞、余姚、慈溪等地陆续发掘了唐以前,包括汉代在内的古代烧制青瓷的多处窑址,出土了碗、壶、盘等多种饮茶器具。唐时,烧制青瓷茶具的窑场很多,著名的有浙江的越窑、瓯窑、婺州窑,湖南的岳州窑、长沙窑,江西的洪州窑,安徽的寿州窑,四川的邛窑等。但最著名的是越窑,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说“碗,越州上”“越瓷类玉”“越窑类冰”“越瓷青而茶色绿”,认为越窑青瓷茶具质量好,更能显现茶的汤色。唐代至徳进士顾况在《茶赋》中说:“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越窑青瓷茶具一时间名声远播,产品不但为其他生产青瓷茶具的窑场所模仿,而且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此时,在浙东南、浙东北均有烧制越器的窑场,范围已超出越州,相当于现今的绍兴、宁波、台州三地,甚至更广。
  许多唐代诗人纷纷作诗,对越窑青瓷茶具加以赞美,如孟郊的“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施肩吾的“越飏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思嗔”等,都反映了越窑青瓷茶具在唐代的兴盛和受人喜爱的情景。从已经出土的越窑青瓷茶具来看,当时主要的青瓷茶具有茶碗、执壶、茶瓯(盏)等。在烧制技术上,特别重视造型和釉色,不重纹饰,多为素面。初唐时茶碗为盅形,直口深腹,圆饼足;中晩唐时通行撇口碗,口腹向外斜出,为壁形足。碗口多呈荷叶状、葵式、海棠式,使碗腹曲折起伏。
  唐代的执壶(又称注子),初期为鸡头壶,中唐开始,执壶器形为喇叭口,短嘴,嘴外壁为六边形,腹肥大,有宽扁形把。五代时,嘴延长成曲流。唐代的茶瓯(即托盏),直口或葵口,浅腹,圈足。其下的托呈盘状,中心部位有一托圈,前期矮后期升高。这种茶瓯实是茶碗的一种,很受当时文人学士的喜爱。在唐和五代时,还有一种被称为“秘色瓷”的茶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物。唐代徐夤有一首《贡余秘色茶盏》诗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喷;中山竹叶醅竹发,多病那堪中十分。”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在唐代生产的青瓷茶具中,还有一种不同凡俗的秘色瓷茶具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中出土了唐懿宗供奉的16件秘色瓷器,至此揭开了秘色瓷之谜。
  宋代,由于斗茶的兴起,当时推崇用“绀黑”色的茶盏饮茶,用青瓷茶具饮茶虽不及唐时兴盛,但青瓷茶具仍负有盛名,在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窑中,除定窑外,仍均有青瓷茶具烧制。此外,临汝窑、耀州窑等,也有青瓷茶具生产。宋时众多生产青瓷茶具的名窑中,浙江临安(即今杭州)的官窑、龙泉窑已发展到鼎盛时期,生产的大小片纹“碎瓷”茶具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被誉为稀世珍品。其中的茶具产品,主要有炉、壶(瓶)、盒、盏等。
  青瓷茶具自唐开始兴盛,历经宋、元的繁荣,到明清时,其重要性才开始有所下降。但此落彼起,特别是龙泉窑生产的茶具,既继承了越窑青瓷的特色,又有了新的发展。青瓷茶具胎薄质坚,釉层饱满,有玉质感,造型优美。在南宋至元代,龙泉窑已发展到鼎盛时期,名声远扬。到明代中期,龙泉青瓷在法国市场出现时,轰动了整个法兰西。被认为无论怎样比拟,都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形容。后来,只好用欧洲名剧《牧羊女》中的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来比喻,从此以后,雪拉同便成了龙泉青瓷的代名词。现今,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博物馆中,还藏有龙泉青瓷茶具,这些多是明清时期从中国传到海外去的。
  2.白瓷茶具
  在古代瓷器茶具中,白瓷茶具出现较早,大约始于北朝晚期。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的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碎墓中,就有当时可作饮茶盛具的碗、杯等器件。到隋、唐时,白瓷发展已趋成熟,在当时使用广泛。唐代李肇《唐国史补》中所说的当时白瓷器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白居易曾作诗《于韦处乞大邑瓷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是:“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乾宁(894-897)进士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曰:“金槽(指铜碾)和碾沉香末,冰(指白色)碗轻涵翠缕烟。”说明其时白瓷茶具很受人喜爱,并被视作珍品。由于白瓷茶具质料“轻且坚”,叩声“如哀玉”,颜色“胜霜雪”,所以当时在全国形成了一批包括烧制白瓷茶具在内的窑场,其中著名的有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河北省曲阳县的定窑、河南省巩县的巩县窑等。这些窑场的产品最负盛名的要数邢窑烧制的白瓷茶具了,陆羽称它“类银”“类雪”。宋时,饮茶崇尚“白”色茶汤,而多用黑色茶盏,但白瓷茶具的生产从未中断,如定窑烧制的白釉印花瓷茶具,阳城(今属山西省)窑烧制的仿定窑白瓷茶具,彭县(今属四川省)窑烧制的仿定窑白釉印花、刻花茶具,磁州(今属河北省)窑和吉州窑白釉彩瓷茶具等,都受到时人的青睐。当时生产的茶具有壶、瓶、盏、碗等,至今仍有留存于世的。从明代开始,人们普遍饮用与现代炒青绿茶相类似的芽茶和叶茶,时兴用冲泡法饮茶,汤色以“黄白”为佳,在这种情况下,白瓷茶具再次兴起,受人欢迎。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载:“宣庙(指明宣宗)时有茶盏,料精式雅,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式,最为要用。蔡君谟(即北宋蔡襄)取建盏,其色绀黑,似不宜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明确指出:“其在今日,纯白为佳。”明代张源在《茶录》中也说:“茶瓯(即碗或盏)以白瓷为上,蓝者次之。”因而江西景德镇窑身价倍增,成了烧制包括白瓷茶具在内的全国制瓷中心。   景德镇烧制的白瓷茶具,相传唐时已负盛名。清代兰浦《景德镇陶录》载:唐武德年间(618-626),镇民陶玉载瓷入关中,就被称为“假白玉,且贡于朝”,终使当时被称为昌南镇的景德镇“瓷名天下”。宋时,时人彭器资作《送许屯田》称,“浮梁(景德镇古名)巧烧瓷,颜色比琼玖”。明代以后,景德镇除生产白瓷茶具:茶壶、茶盅、茶盏、茶杯外,花色品种越来越多。江苏南京出土的明永乐(1403-1424)白瓷暗花小壶,造型圆浑,釉色明润,刻有牡丹纹饰,是当时白瓷茶壶的代表作。明宣德(1426-1435)烧制的白釉茶盏,光莹如玉,内有绝细暗花,有“一代绝品”之誉。清代,景德镇白瓷茶具,无论是外观抑或内质,都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特别是与宋、元瓷器相比,品位大大提高,其胎白洁又坚致细密,釉白且润泽有光。
  从明代中期开始,随着各种陶瓷茶壶的崛起,使得茶壶和茶的汤色不再有直接的烘托和对比关系,因此,人们对饮茶、盛茶器具色泽的要求逐渐淡漠,而将更多的追求转向茶具的“雅趣”上来。明代晚期冯可宾撰的《岕茶笺》称:“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耽误之意)。”这就是说,自明代中期开始,古人对饮茶器具色泽的要求,并不像唐、宋、元,乃至明代前期那么重视,更多的是将注意力移情到“壶趣”上来了。但由于受外销的刺激,白瓷器件仍然受到重视。
  3.黑瓷茶具
  古代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没落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古人的斗茶,又称茗战。即以战斗的姿态互比茶叶的优劣。宋时连皇帝、宫廷大臣也以此为乐。斗茶,可能在五代时已经出现。宋时,最先在建安一带(今福建建安、建阳、蒲城等地)流行起来。宋代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曰:“君不见,闽中品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的就是当时闽(福建)中饮茶斗品的盛景。北宋中期,斗茶迅速向北方传播开来,以致风靡全国。
  北宋末年,宋徽宗也乐于此道,他在所著的《大观茶论》中谈到,斗茶是“天下之士,励志清白”,是“盛世之清尚”之举。上有所好,下有所效,从宫廷到民间,从皇帝至百姓,都以斗茶为乐。南宋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画的就是平民百姓斗茶的情景。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人手提茶瓶,有人点茶,有人啜茶,有人瞪目注视,正在互相品评,以决出优劣。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產地,而且像定窑之类原先以烧白瓷茶具为主的名窑,也开始生产黑瓷茶具。在众多生产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在《茶录》中称:“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北宋梅尧臣诗《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曰:“兔毛紫盏白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泉)。”宋诗僧惠洪《与客啜茶戏成》载:“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瓯绞刷鹧鸪斑。津津白乳冲眉上,拂拂清风产腋间。”南宋诗人杨万里《送新茶李圣俞郎中》道:“鹧鸪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这些诗句称颂的都是建安茶盏。至元代,黑釉建盏仍受到品茗者的青睐,元中书令耶律楚材在他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中,就有五首是称赞“建郡瓯”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元期间,黑瓷茶具还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欧洲各国,这在宋代赵汝适的《诸蕃志》、元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都有详细记载。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兴盛了600余年的黑瓷茶具建盏,从“名冠天下”的顶峰跌落下来,而为其他茶具品种所取代。明张谦德的《茶经》说:“今烹点之法,与君谟(蔡襄)不同,取色莫如宣定。取久热难冷,莫如哥窑。向之建安黑盏,收一两枚以备一种略可。”表明自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已“似不宜用”,仅是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4.青花瓷茶具
  青花瓷茶具属彩瓷茶具之列,是彩瓷茶具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花色品种。青花瓷茶具始于唐代,元代开始兴盛,特别是明清时期,在茶具中独占魁首,成了彩色茶具的主流。
  古代的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各种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然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然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的理解要广。其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静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生产的茶具品种有茶罐、茶瓶、茶瓯等。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出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他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史称当时景德镇生产的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特别是(明)永乐、宣德、成化时期的青花茶具清新秀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境地。如宣德时期生产的青花茶杯,形似汉玉斗,釉色莹白,青花翠光,胜如羊脂美玉。还有一种“轻罗小扇扑流萤”茶盏,人物毫发可鉴,诗意清雅脱俗,人谓“无声诗入瓷之始”。明成化年间烧制的娇黄葵花茶杯,《历代名瓷图谱》称它“杯制不知何仿,釉色嫩黄,如初放葵花之色,外黄内白,宜乎酌茗,余弘治(明孝宗年号)一窑器皿多矣,要之无过于此杯佳者”。成化年间,青花瓷茶具堪称“一代风格”:胎体轻薄,透视能见淡肉红色;图案纹饰、线条勾画,层次分明;青花色泽淡雅清丽,素净明快;造型精灵秀美。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称:“成(成化年间)杯一双,值十万钱。”足见青花瓷之珍贵。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史称“清代之最”。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说:“雍(正)、乾(隆)之青,盖远不逮康(熙)窑。”“康(熙)青虽不及明青之浓美者,亦可独步本朝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茶具,不像明代那样以官窑烧制为主,而是以民窑烧制居多,所以数量庞大。这一时期的青花茶具,胎质细腻洁白,纯净无瑕,人称“糯米胎”;釉面肥润透色,釉层适中;纹饰图案多样,亦有全篇诗文或大段书写;青花选用“浙料”,色泽鲜艳,呈宝石蓝色,由于青料浓淡不同,立体感强。青花茶具的品种主要有盖碗、茶壶、茶盅、茶盒等。至于晚清生产的青花茶具,总的来说,胎体相对粗松,制作工艺较为粗糙,釉面稀薄不匀,图案纹饰呆板,造型无创新。当然,也有少量作品,特别是官窑产品,堪称上乘之作。   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出口扩大,以及饮茶方法改变,促使青花茶具获得了迅猛发展,当时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會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区域内,供民间饮茶使用。
  5.古代茶具名窑
  中国古代茶具虽然种类很多,但用途最广又能延绵始终、长盛不衰的当推陶瓷茶具。在古代瓷窑中,有许多是以产茶具而著称的,其中主要有:以烧制青瓷茶具闻名的越窑、以烧制白瓷茶具闻名的邢窑、以烧制釉下彩绘茶具闻名的长沙窑、以烧制黑瓷茶具闻名的建窑、以烧制紫砂陶茶具闻名的宜兴窑、以烧制青花瓷茶具闻名的景德镇窑。此外,还有官窑、汝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哥窑、德化窑、德清窑、吉州窑、耀州窑等,都是古代以烧制茶具而闻名的瓷窑。在这些名窑中,既有烧制十分注重工料,不计成本,产品“百里挑一”,专贡宫廷使用绝不流于民间的官窑,也有烧制粗犷,产品通俗豪放,讲究实用的民窑。它们相互融合,互相补充,携手臻进,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对茶具发展起过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将一些既有茶具产出又有代表性的古代名窑,简介如下:
  (1)长沙窑
  长沙窑为我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发现瓷窑遗址,始为人知。因古窑位于铜官镇,故又称铜官窑。
  考古表明,长沙窑始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以烧制青瓷为主,主要包括茶具在内的日常生活用具。其中,已出土的有碾茶用具茶碾、擂钵等;炙茶、煮茶用具鼎、铫、锅等;饮茶用具壶、碗、盏等。
  这些是长沙窑烧制的青釉釉下彩绘茶具,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对后世釉下彩的使用开创了先河。在装饰上,由最初的褐色斑点,演变为褐绿色彩斑点,富含美感。在造型上,做到随形变化,特别是茶具造型之多,在唐代是首屈一指的。迄今为止,长沙窑烧制的茶具,不仅国内出土较多,而且在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和西亚的一些国家,也有遗存相继出土。从出土茶具来看,长沙窑瓷器很可能是我国唐代重要的出口瓷器之一,可惜对长沙窑的历史记载很少,所以只能从出土实物中去推想它往日的辉煌了。
  (2)越窑
  越窑为我国古代著名制瓷名窑之一,主要分布于浙江省宁绍地区,现今的上虞、余姚和慈溪为烧瓷中心,这些地方,唐、宋时为越州辖地,故名越窑。越窑自东汉开始创烧青瓷,六朝为其发展期,隋唐是兴盛期,至宋代开始衰落,前后历时千余年,一直是青瓷器具的主产地。兴盛时,窑厂林立,烧制区域包括现今的绍兴、宁波、台州三地的众多县市。
  越窑,以烧制日常生活用具为主,从已出土的器具来看,当时烧制的茶具,主要的有茶碗、执壶、茶盏、茶盘等。这些茶具,胎体细薄,釉面滋润,色泽青绿,还有浮雕、釉下彩绘、刻画花等装饰,使茶具显得优美动人。陆羽在《茶经》中说的“碗,越州上…”即指越窑产的茶具为上品,陆羽说它“类冰”“类玉”“益色”,以致青瓷茶具为唐代茶人所崇尚。尤其是“秘色瓷”,其釉色青绿碧玉,釉质晶莹润澈,曾是中外史学家们所力图解析的千古谜案。唐代诗人陆龟蒙赞越窑青釉器具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把胎质细腻、釉色晶莹,以青翠著称的越窑青釉瓷器,说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君王钱镠将“秘色瓷”作为宫廷专用瓷,并成为向后唐、后晋和宋、辽王朝的进贡品。此时,越窑青瓷受皇室直接控制,使烧制技艺更加精湛,原料处理更加细致,成型要求更加严格。
  越窑茶具除行销当时的大江南北外,唐代开始还远销亚、非各国,越窑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烧制茶具的瓷窑。目前,在印度、伊朗、埃及、日本等国的古港口、古城堡的遗址中,均有越窑青瓷遗物出土,足见越窑影响之深远。
  (3)官窑
  官窑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说,是指历代由朝廷直接掌管,专烧宫廷用器的窑场。狭义地说,是指宋代官窑,为宋时五大名窑之一。
  历代对官窑产品数量控制十分严格,质量要求极高,即便稍有瑕疵,也要当即毁埋,决不流入民间。官窑烧制的茶具,主要供皇室使用,也常作皇帝恩赐给达官显贵,或馈赠给外国使臣的礼品,因此,民间甚难寻求。宋代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据宋代顾文荐《负暄杂录》载,建于北宋宣和、政和年间,设在京师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烧造青瓷,但为时很短。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与此同时,许多制瓷名匠也云集杭州,先后在杭州南郊的万松岭和乌龟山下的八卦田附近建立南宋官窑,设置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由南宋朝廷专控,烧制包括茶具在内的生活用具和艺术瓷器。南宋官窑,以紫金土为制胎原料,烧制青釉瓷。釉面开片,色泽晶莹滋润。南宋叶真的《坦斋笔衡》赞南宋官窑瓷是:“澄泯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当时生产的茶具产品有茶盏、茶盘、茶瓶等。1179年,南宋王朝覆灭,工匠流失,官窑毁弃。历史上,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鼎盛时期曾在景德镇仿制过南宋官窑青瓷。近些年,南宋官窑青瓷的研究者们又力求仿制。但由于种种原因,清代和近些年的仿品,其胎釉特点与真正南宋时期的制品相比,都相差较远。
  (4)建窑
  建窑也是中国古代名窑之ー,窑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其地唐、宋时属建州辖地,故而得名。建窑始于唐代,宋时大振,以烧制黑釉茶盏而名扬中外。北宋诗人苏轼赞兔毫茶盏是:“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也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建窑以烧制黑釉瓷系产品为主,并一度承烧贡瓷茶具等,以作宫廷斗茶之需。为与民间茶具相区别,凡作贡茶盏,外底均刻有“供御”字样。
  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盏,润黑之中闪射出釉面纹样,其色或白、或黄,使人遐想连翩。建盏的品种很多,有金毫盏、银毫盏、玉毫盏、异毫盏等,而最珍贵的要数细密如兔毛的“兔毫斑”茶盏,轴面呈油滴状的“鹧鸪斑”茶盏也为宋代茶人所爱。   (5)德清窑
  德清窑为中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窑址位于今浙北德清市境内,故名德清窑。大约建于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的东晋至南朝早期,仅百余年历史。它以烧制精良的黑釉器具为主,目前证实是我国最早烧制黑釉的瓷窑。由德清窑烧制的壶、碗、盏托、盘、罐等早期茶具,流通范围很广,除浙江省外,四川、福建、江苏等省,都有德清窑产品出土。德清窑烧制的黑釉茶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烧制成功,打破了单一的青釉传统色调,且烧制的产品釉色稳定,色泽滋润,乌黑如漆。由于德清窑烧制技术精湛,终使其成为当时颇具声誉的特殊窑系,烧制的茶具能与当时的越窑、婺州窑茶具相媲美。
  另外,德清窑在当时还兼烧青瓷茶具,产品具有经济、实用的特点。
  (6)钧窑
  中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禹县。禹县曾是夏禹时的都城。古文献载,夏启夺位后,召集部落首领在禹县北门外的“钧台”举行盛会。北宋以后至元,其地窑场遍布,目前已发现的有百余处,钧窑也由此得名。钧窑始于唐,盛于宋。北宋时,以成功烧制出色如海棠红、玫瑰紫的窑变釉瓷而名声远播,为世人瞩目。宋徽宗时,钧窑受命烧制宫廷用器具,其时广集民间制瓷高手,在禹縣城北八卦洞建立官钧窑。官钧窑制品,均采用二次烧制工艺,即先烧素胎,再上釉复烧成器。然后精心挑选,落选者破毁深埋。其时,钧窑与定窑、汝窑、官窑、哥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当时生产的茶具制品有碗、盏、瓶、盘等。到明万历时,钧窑为避皇帝朱翊钧讳,改称为均窑。
  钧窑茶具,由于在烧制时能利用窑变,通过铜的呈色作用,用控制火焰的办法,除烧制红色釉瓷茶具外,还能烧制出蓝色釉瓷和衍生的紫色釉瓷茶具,使釉色更加绚丽多彩。又由于经烧制而成的茶具,常能在厚釉层面上见到有流动状细线,俗称“蚯蚓走泥纹”,而受到时人的青睐。钧窑为我国陶瓷美学揭开了新的一页。现存世的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就是在宋钧窑茶具的烧造基础上,由景德镇窑烧制的不可多得的珍品。
  (7)定窑
  中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燕山村,因其地在唐、宋时属定州辖区,故而得名。
  定窑在唐时已烧制白瓷,五代十国时开始兴起,宋时仍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酱釉、红釉、黑釉、绿釉等,统称彩色釉。其产品分别称之为紫定、红定、黑定、绿定等。我国宋代的彩色釉器具,多为定窑所产,品种繁多。它利用外部轮廓线的粗细、横直、长短、屈曲的不同,使器具的形状多种多样。所产的茶具制作正规,刻意求精,无繁杂装饰,显现了宋人饮茶及其对茶具的清逸典雅的审美情趣。
  定窑所产瓷器,无论何种釉色,其胎始终为白色,这是定窑和仿定窑制品的区别。北宋早期,产品盛行浮雕装饰,刻花加篦纹装饰也较普遍;以后,碗、盘类制品多葵瓣口装饰,并开始采用刻划花和印花装饰。定窑产的白瓷器具,胎质细腻,釉色白中略带牙黄,滋润如玉。金时生产的广口小底碗,多流行印花。彩色釉器具,一般光素无纹,尤以酱釉为上,古人称它“烂紫晶澈,如熟葡萄,璀璨可爱”。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说到当时紫定的价格高于白定,被视为珍品。定窑在五代至北宋期间,曾承烧部分宫廷生活用具。为与民间相区别,常在器具外底加“官”或“新官”铭文。北宋后期,定窑创覆烧法,包括茶具盏、碗、瓶等在内的众多器物,口沿无釉,称之为“芒口”。到了宋钦宗以后,因金兵入侵,京都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定窑也就不再烧制宫廷用具了。
  历史上,定窑白瓷器具在外销上占有一定比例。在亚、非许多国家,曾有不少定窑白瓷器具出土。国内很多博物馆等文物收藏场所,都藏有定窑遗物。
  (8)汝窑
  汝窑窑址位于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一带,因该地北宋时为汝州辖地,故以此得名。为古代制瓷名窑之一。
  汝窑,文献中常以汝官窑称之,原因是北宋时曾一度专门烧制包括茶具在内的宫廷用瓷。汝窑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时为宫廷烧造青瓷,为区别于民间用瓷,多在器具底部外侧刻有“奉华”“蔡”“申”等铭文。宋代叶寘《坦斋笔衡》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可见汝窑烧制的青瓷器具,在宋代青窑中居首位。
  汝窑瓷器具的釉色,以“天青”为主,这是一种与蓝天的色调接近的釉色,有深、浅之分。此外,还有“卵白”,也称“卵青”,是一种与鸭蛋壳相近似的釉色;“淡青”,是一种以青色为主,又略带微绿的釉色。此外,汝窑还兼产部分白瓷、黑瓷、三彩陶等日常生活用器具。当时生产的茶具品种,主要的有茶盏、茶瓶、茶盘等,现今存世的有宋汝窑划花茶盏等茶具。后因“靖康之变”,宋迁都浙江临安(今杭州),大批制瓷高手随之南迁,汝窑也因此衰落。由于汝官窑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为时不长,又严禁在民间流传,所以传世很少,到南宋时,已“近尤难得”,故弥足珍贵。
  (9)耀州窑
  中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窑址位于陕西铜川市黄堡镇,其地唐、宋时属耀州辖地,故而得名。耀州窑始于唐代中期,当时烧制一些黑、白、青、黄等杂色瓷器。晩唐时,因越州窑青瓷成为风尚,耀州窑遂弃烧黑、白瓷,转而以烧青瓷器具为主。北宋时,采用浮雕手法,烧制了许多具有强装饰效果的日常生活用青瓷器,与汝窑、钧窑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地位不亚于宋代五大名窑,烧制的茶具有茶碗、执壶、茶盏、茶盘等品种。特别是宋神宗元丰至宋徽宗崇宁的30多年间,耀州窑一直烧制贡瓷,供宫廷使用。据载,当年金兵攻克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时,就从北宋宫中掠去大批耀州窑青瓷器具,足见耀州窑青瓷之珍贵。现今还有耀州生产的宋青釉茶盏、宋青釉画花三鱼茶盏、宋青釉印花菊花茶盏等存世。耀州窑茶具,制作精良,风格独特。北宋《德应侯碑记》赞其为:“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方圆大小,皆中规矩。”表明耀州窑青瓷器具制作正规,犹如精巧的金器,也若玲珑的玉雕。耀州窑烧制的青瓷器具造型优美,釉色滴翠,刻画娟秀。宋都南迁后,耀州窑为金人控制,其时,耀州窑虽仍有少量瓷器茶具等生产,但烧制器具的釉色已转为以姜黄色为主,还有部分黑釉、酱釉等器具,生产规模日渐缩小,数量锐减,逐渐走向衰落。   (10)哥窑
  关于哥窑是否存在,目前仍是古陶瓷史学界所争议的问题。原因之一是,有学者认为龙泉窑中的哥、弟之说纯属传闻,之二是宋代的书籍中没有见到哥、弟窑的记载。有关哥窑的史料记载,元代晚期成书的《至正直记》,第一次谈到“哥哥洞窑”“哥哥窑”,但没有说窑在何处,更没有提到“弟窑”。最早明确提到“哥窑”的是明宣德三年(1428)的《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里还有柴窑未见其址、其器,余者均属宋代名窑。明嘉靖辛酉年(1561)印行的《浙江通志》始有“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四窑,造青瓷,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之说,但说明是“相传”,也“未详何时人”。青瓷考古学者朱伯谦教授指出:遗憾的是后来的文人,将“相传”两字去掉,成为正式史料叙述,而且肯定“章生一、生二兄弟”为南宋人。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称:“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明嘉靖年间编的《七修类稿续编》记载得更为详细,并谈及哥窑与龙泉窑是同出处州(今浙江省丽水市的龙泉县)。
  “哥窑”茶具的特点:一是青釉开片,有釉面裂纹;二是紫口铁足,即器具口沿脱釉,露胎色,但足为酱铁色,上下相映成趣,这种特点类似于南宋官窑瓷器中的黑胎青釉官窑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11)德化窑
  德化窑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故名。现已发现古窑址200余处。德化窑始于宋代,宋、元时受景德镇窑影响,烧制的茶具以青白瓷为多,明代时则主要烧制白瓷茶具,在历史上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外销瓷器的重要产地。在日本以及东南亚和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德化窑茶具发掘出土。
  德化窑白瓷,既不同于唐、宋时的北方白瓷,也不同于景德镇青白瓷,德化窑烧制的器具,釉色洁白滋润,似凝脂,如美玉。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猪油状,隐显粉红或乳白色泽,俗称“象牙白”,也有称其为“猪油白”或“奶白”的。加之器具面上多饰刻花和蓖划纹,使其更富艺术感。明时,德化窑生产的包括茶碗、茶壶、茶杯等茶具在内的白瓷器具,销往欧洲后,被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堪称“瓷坛明珠”。清代德化窑又有扩展,但釉色白中显微黄,缺少温润之感,略嫌美中不足。
  (12)龙泉窑
  龙泉窑始于南朝,终于清初,是我国制瓷历史长久、影响深远的一个瓷窑体系。龙泉自宋代以来隶属处州府(今浙江省丽水地区),龙泉窑在一些史籍上亦称“处州窑”或“处窑”。处州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石等矿藏资源丰富,又是瓯江的重要发源地,自然条件优越。龙泉窑烧制出的龙泉青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颗明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后,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龙泉进行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考察,在龙泉以及周围的一些县市,共发现各时代的龙泉青瓷窑址四五百处。南宋时是龙泉窑发展的迅速时期,南宋后期至元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大量生产器形优雅、釉层丰厚如玉的瓷茶具,把青瓷茶具的工艺技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龙泉窑名闻中外。明代以后产品质量下降,釉色灰暗,至清初停烧。
  龙泉窑青瓷茶具的早期制作工艺、釉色、装饰,受越窑、瓯窑、婺州窑影响。南宋以后“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釉色纯粹者最贵”(参见《七修类稿续编》)。龙泉窑以烧制包括茶杯、茶盏、茶壶、茶碗等日用器具为主,产品大量外销,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的不少国家都曾先后出土过龙泉窑青瓷茶具。
  (13)邢窑
  邢窑为古代制瓷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一带,其地唐时属邢州辖地,故名邢窑。邢窑始于隋代,盛于唐代。唐代李肇《国史补》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陆羽在《茶经》中也称邢窑茶碗“类银”“类雪”,足见邢窑在唐代影响之大。
  唐时,茶具生产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越窑是“南青”的代表窑,“北白”则以邢窑为领衔。唐代邢窑茶具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玉壁底施釉的细瓷,质地洁白细腻,釉质滋润,大多进贡朝廷;一类是玉壁底不施釉的粗瓷,胎质相对较粗,多施以化妆土,供民间大众使用。邢窑生产的茶具主要有茶碗、茶盏、茶盘等品种。唐时邢窑茶具负有盛名,不但进贡,还远销到东南亚、北非等地。在国内各地出土的唐墓中,常有邢窑白瓷茶具问世。邢窑的生产一直延续至元代,是古代北方茶具的重要生产基地。
  (14)吉州窑
  吉州窑窑址分布于江西省吉安市永和镇一带,这里自隋至宋属吉州辖地,故而得名。吉州窑始于唐代,发展于五代至北宋,南宋时盛极一时,元代开始衰落,明时曾一度中兴,前后达1200年之久,是中国陶瓷史上规模较大的瓷窑之一。
  吉州窑以产黑釉瓷著称,生产的茶具主要有茶瓶、茶碗、茶盏、茶罐等。这些产品,釉色变化丰富多彩,烧制工艺独特。特别是北宋晚期,天下大乱,河北磁州窑(以烧白釉黑花瓷为主)的许多工匠南迁于此,终使吉州窑成为兼容南北烧瓷技艺,生产多种器件的著名瓷窑。
  吉州窑所产的黑釉瓷,又称吉州天目釉。宋时,吉州窑烧制的包括茶具在內的器件上出现的“剪纸漏花”,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木叶天目”两种装饰,是吉州窑的创新,前者是将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剪纸,巧妙地移植到瓷器上加以应用。后者是将各种不同形状的自然生长的树叶采下贴在已上过釉的器件上,再上一层含铁量较高的薄釉,然后揭去树叶烧制,从而使器件釉面上出现叶状花纹。这种装饰,既逼真,又富天趣;加上吉州窑器形端庄,胎质细密,釉色柔和,做工精细,终使吉州窑产品名噪一时,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现今存世的吉州窑茶具有宋吉州窑乌金釉叶纹茶盏、宋吉州窑剪纸双龙纹茶盏等。
  (15)岳州窑
  岳州窑为我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湖南省湘阴县城关及县内其他地区,人称湘阴窑。我国窑名出自唐代,而湘阴唐时属岳州辖地,所以,唐代称其为岳州窑。陆羽《茶经·四之器》称茶碗是“岳州上,寿州、洪州次”,盛赞当时岳州窑烧制的茶碗为上品。岳州窑是唐代主要的青瓷茶具产地之一。   岳州窑,始于南北朝时期,最早烧制的器具,胎呈灰白色,胎质欠细密,釉色以青绿为主,半透明,多呈开片,施半釉。唐代开始,烧制范围扩大。当时烧制的茶具,有茶碗、茶瓯、茶盒等,其胎多为灰白色,釉色仍以青绿为多,有玻璃质感,釉开细片。唐初,岳州窑瓷器多施半釉,甚至只在茶具的口沿施一圈釉,这是一个特色。但中唐以后,可能受附近长沙窑兴起的影响,岳州窑开始衰落,但尽管如此,在茶具发展史上,岳州窑仍占有一席之地。
  (16)景德镇窑
  景德镇窑为中国古代制瓷名窑之一。因位于景德镇而得名。清代兰浦的《景德镇陶录》历史窑考中记载:唐时景德镇就有陶窑和霍窑存在,并有白瓷器具生产。宋代又开始烧制青白瓷茶具。由于唐、宋时我国的制瓷中心在中原和江南,所以,景德镇窑并不占重要地位。自元代开始,景德镇窑的地位日趋重要,就其烧制的茶具而言,青白瓷茶具,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均超过其他窑场。此时的青花瓷茶具,由于装饰绘画工艺水平高,成了我国陶瓷茶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明初开始,由于景德镇窑有元代的制瓷基础,四邻又有量丰质优的原材料,以及便利的水上交通,加上明朝在景德镇设立专门工厂(即御窑),制造宫廷所需的各种瓷器,终使景德镇窑名冠全国,景德镇成了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永乐、宣德年间创制的茶壶,时人称它是“發古未有”“一代绝品”。其时,它生产的青花茶具,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名冠于世,成为其他窑场的模仿对象。烧制的彩绘茶具,在素瓷上使用彩料绘画,使得茶具在胎质细腻、小巧玲珑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色泽艳丽、画意生动的特色。清代,景德镇还创制了粉彩、斗彩等釉上彩绘茶具。景徳镇窑生产的茶具,主要有茶壶、茶杯、茶盅等器件。从明代开始,景德镇有大批瓷器出口,轰动海外,国外赞誉中国为“瓷器之国”,在当时出口的瓷器中,就包括许多茶具在内。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有一份记录当时中国人去大泥国贩卖瓷器的备忘录,备忘录记载的大批瓷件中,内有茶壶500件。景德镇在明清两代已是举世闻名的“瓷都”。清代,景德镇窑继续为清皇宫烧制御用品,其青花瓷茶具始终处于一统地位。清乾隆年间(1736-1795)烧制的彩绘茶具,名噪一时,为皇宫珍品。现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仍珍藏有不少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景徳镇窑生产的瓷器茶具。
  (17)宜兴窑
  宜兴窑为我国古代制陶名窑之一,因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而得名。宜兴窑始于六朝,早期生产青瓷。至宋代时开始烧制无釉土陶(紫金土)器具,这就是紫砂器的前身,但存世很少。明代开始,方成一代名窑,名扬四海,宜兴亦以“陶都”闻名于世。
  宜兴窑生产的紫砂器,以茶壶形制最多。其原料是一种含铁量很高(7%一8%)的紫金土,陶色有紫黑、淡黄、赤褐等多种。由于自元至明,茶类创新,大兴散茶,时人饮茶由原来重视汤色的显现,转向注重“茶味”、讲求“壶趣”。特别是从明代开始,宜兴制壶名家辈出,使宜兴窑生产的紫砂壶成为陶色典雅、造型朴拙、制作精细、实用可心之作。一些制壶大家的作品,更成了珍奇瑰宝。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茗注莫妙于砂壶,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阳羡是宜兴一带的古名。明代周高起在《阳羨茗壶系》中称:“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福建)、豫(河南)瓷,而尚宜陶。”足见宜兴紫砂器之珍贵。明正德、嘉靖年间供(龚)春制作的“供春壶”,当时就有“胜似金玉”之誉。明万历年间时大彬制作的“大彬壶”,时人赞它“妙不可思”。与时大彬齐名的还有李大仲、徐大友,他们制作的紫砂壶,或像商周鼎彝,古趣盎然;或若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或似瓜果树桩,各肖其形;或如天仙寿翁,情态可掬,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从而使宜兴窑生产的紫砂茶具进入到一个新时代。自明开始,“宜(即宜兴)陶景(即景德镇)瓷”几成“霸占天下”的局面,前者以制紫砂陶著称,后者以制瓷器闻名,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清代,宜兴窑生产的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清初陈鸣远制作的“鸣远壶”,集书法、雕塑于一体,人称有“晋唐风格”。嘉庆、道光年间由文人陈鸿寿(曼生)设计,制壶高手杨彭年制作的“曼生壶”,在紫砂壶更趋艺术化上迈进了一大步,为鉴赏家所珍藏。
  此外,明清时期,宜兴窑还生产仿钧窑茶具,白胎,有天青、月白、天蓝等釉色,人称“宜钧”。生产的茶具与钧窑相比,釉较薄,开细片纹。清代中后期,“宜钧”又盛行贴花装饰,生产的茶具,以茶壶、茶杯为多,但名声远不如紫砂茶具为高。
  (本文选自《茶具鉴藏全书》赵建旗编著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2)
其他文献
1.沙特阿拉伯国王法赫德财富量:250亿欧元  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掌管着巨额的石油收入,控制着贸易和银行,拥有股票和公司,并且还在世界各地购买了不动产。如果夏天到西班牙马尔韦利亚的私人宫殿里度假,他每天将花费大约500万欧元,因为陪他同去的有100人,还有多架波音飞机往返于西班牙和沙特阿拉伯之间,为他从麦加运水,从利雅得运烤羔羊,从吉达运大米。此外他还有一大群妻妾,1000多个亲戚也靠他生活。
期刊
沙龙(1928年出生于以色列)是位个性突出的传奇人物,外表强悍粗鲁。他参与了以色列几乎所有的战争,战功卓著;他创建的利库德集团,不断生事。他因个性极强、专断暴躁,被称为“以色列的凯撒”。而近期他竟然做出让世界吃惊大动作:退出他创建的利库德集团,另组前进党。虽然是以和平的名义,但是姿态却是异乎寻常的激烈:那是一位战士的本性。  沙龙的父母沙廖尔和维拉都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信奉武力,1922年从苏
期刊
叶喆民先生在《中国陶瓷史》(2011年3月版)第十一章“明代陶瓷业的崭新面貌”对宣德五彩进行了确认:“明代五彩最早见于宣德时期,以西藏地区萨迦寺收藏的一件青花五彩鸳鸯卧莲纹高足杯为世所罕见”①,从而确立了存世宣德五彩的历史地位,至此多年的争议尘埃落定。宣德五彩瓷器由于传世和出土实物极少,是中国陶瓷史的一株奇葩,它傲视群芳,独步天下,世人赞誉它的珍贵远在其他所有彩瓷之上。  宣德五彩的存在,是上世纪
期刊
由已故巴勒斯坦人民领袖阿拉法特年轻的妻子苏哈·阿拉法特撰写的《我的传奇丈夫阿拉法特》,真实地记录了阿拉法特大半生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记录了这位在战友一个个倒下后仍顽强斗争不止的战士的传奇命运。书中首次披露了阿拉法特与苏哈的婚姻、他们的女儿扎赫瓦以及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细节。两个传奇人物,一段旷世恋情,在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此书中文译本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他对我说:苏哈,我
期刊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曾把华盛顿称为“全世界最腐败的首都”。他在2002年表示:“我们创立了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非法和不道德之间没有区别”。  美国共和党游说人士杰克·阿布拉莫夫对此作了一次生动的注解。    “超级说客”认罪    美联社报道说,现年47岁的阿布拉莫夫1月3日在法庭上语调平静、面无表情地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我承认自己有罪。”  阿布拉莫夫承认,自己
期刊
民间谚语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茶专家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茶色泽青黄嫩绿,闻之清香,嚼之微苦,满口生津,令人口齿清爽。谷雨茶可用于茶疗,喝了会清火明目、健牙护齿、祛毒辟邪。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茗坡》云:“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谷雨茶既能醒醉酒又能医糖尿病,诗人迫不及待,摘取新生茶芽
期刊
从小敏学抗逆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在广东省嘉应州(今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叶家是宋朝由江西南迁至福建,明朝又由福建迁至广东省梅县的客家人。叶剑英的父亲叶钻祥,是清朝的武秀才。他排行老五,四个哥哥先后到南洋谋生,留下他独自在故里做些酿酒、卖豆腐之类的小本生意。叶钻祥19岁与邻镇陈秀云结婚,25岁那年,1897年4月28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次子叶宜伟(叶剑英
期刊
2019年皇宋大观文化园叠翠流金·重渡沟写生团一行15人,于10月14日在开封乘专车前往国家AAAA级景区栾川重渡沟,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写生活动。之前,重渡沟多日阴雨,气候潮湿阴冷,而画家到后天气即雨驻放晴,画家们兴致高昂,放下行李即背着写生用具乘兴而出。他们或登山选景,或即兴挥毫,短短两天多,画家们就收获了数十件写生作品。  11月9日,2019年皇宋大观文化園叠翠流金·重渡沟写生精品展如期在皇宋
期刊
锲而不舍学而不厌    岑桑1926年12月2日生于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的一个侨民家庭。由于祖父在海外经商,一家生活原来比较富裕。老岑的父亲岑崑巍就学于岭南画派宗师高剑父、高奇峰门下,以书画自娱,并承乃父余荫,广购典籍,博览群书。岑桑成长于书香弥漫的家庭,受到良好教育和影响,从小就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古训,深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他阅读的书籍涉及古今中外,相当广泛,从他前年赠
期刊
2019年10月18日,由中国(开封)收藏文化论坛秘书处、《尚石》杂志编委会、《大观·收藏》杂志编委会主办,开封皇宋大观文化园承办,河南省观赏石协会开封专委会、《中华奇石》开封联通站协办的《尚石》《大观·收藏》2019中国开封首届观赏石博览会正式拉开帷幕。  出席本次博览会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常务副秘书长曹银聚、大观杂志社社长张晓林、《尚石》杂志总编于炳战、《大观·收藏》杂志主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