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还是面对?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主题。这个词语是那么的美妙,无论是什么人、处在怎样的社会,自由始终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同时它又那么虚幻,我们似乎永远搞不清它究竟是什么,对我们又有什么作用。如果说以往的思想大家对自由的讨论太高深,不如看看当代的作家是如何谈自由的。在他们的作品里,自由并非是形而上的概念,而是切实与我们的生活相关。对自由的讨论,实际上是在探讨我们与他人、与社会相处的方式。
  台湾作家朱少麟的处女作《伤心咖啡店之歌》就是这样一部举重若轻的小说。它讨论了在高度发达的城市里,我们要如何获得自由?每个城市人有过的关于生活和自由的挣扎,都能在这部小说里寻到踪迹。作为处女作,这本书并非完美。但是,能够把自由这个大主题不着声色地融进情节里,而且越读越吸引,令人不禁佩服作者的功力。我想,如果你曾经思考过人生,哪怕只是一点点,你也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与你类似的困惑和挣扎。
  小说的主人公马蒂,三十岁,离婚,没有稳定工作,渴望拥有自己主宰的生活,却被社会强加的价值观困住。她面临着每个城市人都可能遭遇的问题:家人催婚、工作不顺、父母不和……在一次散步中,她无意推开了一家名为伤心咖啡店的店门,故事由此展开。书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是社会上各种类型的人的代表。
  海安,伤心咖啡店老板,才貌双全,学识渊博,却总是放浪形骸游戏人间,心底里只爱一个叫“耶稣”的与他拥有同样相貌的人。小叶是咖啡店的店员,是一名总作男生打扮的女生,善良单纯,喜欢海安,为了他,可以强迫自己读一些晦涩的书籍。店里还有几个熟客:吉儿,社会精英,对海安的价值观不屑一顾,主张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社会;藤条,物质至上,认为只有金钱可以改变生活;素园,普通上班族,被生活负担牢牢困住的中产阶级。
  社会上最多的人,可能是马蒂。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总是有的,可是发生存马蒂身上就尤为激烈。马蒂不甘心就这样按着社会的期许过一生,于是她一直在寻找答案。在进入伤心咖啡店之前,她被社会规范压得喘不过气,想反抗却无法动弹;遇到伤心咖啡店的朋友之后,她开女厶一步一步成熟起来,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尝试着挣脱社会强加予她的价值规范。但是,应该如何挣脱?这就是马蒂的难处。
  也许我们最终能成为的是素园。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供着一层楼,养着几个老人,看起来不错的生活其实并不宽裕。活在城市里,别人对我们说:有这样的生活已经不错了。于是我们也自以为这样就是唯一的出路。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在书中,马蒂追随着海安,只身前往马达加斯加,试图寻找自由的真谛。马达加斯加成为了自由的象征:这是一个与台北形成鲜明对比的地方:台北发达、繁荣,但庸俗。书里是这样形容台北的:“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所谓出路是一条太狭隘荒凉的途径。走过了它,就得承受思想中难以逆向的窄化与小化。”。而马达加斯加荒芜、梦幻,马蒂却在这里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可惜,书中的自由是一种绝对的精神上的自由。城市是人类的牢笼,每个人都活得像一只齿轮,为了城市的运转而身不由己地行动,而自由与社会是不兼容的,只有远离城市,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因此,马蒂在马达加斯加找到自我之后,她并没有回去的可能,而是死在了马达加斯加。
  秉承着绝对自由观的海安是完美的化身,就像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生活的理想型。他眼中的自由,就是无所拘束,无所畏惧:“自由只来自爱,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爱,还包括对一切理想的追求。当你心中燃起那种火一样的热情,在自己的意志驱动下,全心全意,不顾一切阻碍去追求,别人非难你,不怕;环境阻挠你,不怕:因为你已经完全忠于自己的意志,那就是自由。”
  但是我们不禁又要问,自由与社会真的无法兼容吗?城市里的人,是否只能决绝地与社会断绝关系,离群索居,回归个人的精神世界?难道就不能在社会里自由地活吗?
  在我看来,一切并没有那么绝对。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这对矛盾贯穿着全书,所有讨论都是基于这对矛盾展开的。没有自由,人不足以为人;但是没有社会,人也无法生存。“人既然群居在一起,要在怎样的理性约束下共享自由?这才是应该努力的方向。”真正的自由是自我约束。个体自由必须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此,自由与责任是并存的,只有将一部分自由转化为责任,通过内在的自我约束管制自身行为,社会才能够有序运行。
  或者,吉儿是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海安的绝对自由观源于他的不爱。他对世界漠不关心,总是无所谓地游戏人间。把世界挡在心门之外,或许能求得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但是这样做,又会损失多少呢?而正如吉儿所说,“我从来就不羡慕纵情自由的人,像海安那样。我羡慕的,宁愿是对自己严格严厉严肃,把自己的生命化作对多数人的奉献的那种人。”社会供养我们,因此我们有责任令社会变得更好。人总得活在社会里,过得好或不好,就要看能否在社会中成为强者。
  但是,并不是有车有楼有事业就是强者。马蒂的老板,陈博士,事业有成,这样一个在世俗眼光中不折不扣的成功者,却并不幸福,更谈不上自由。书中有一句很讽刺的话:“为了不过朝九晚五的生活,我过起了朝九晚九的生活。”很多人也一样,刚开始,工作上的拼搏是为了更有质量的生活。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为工作而工作,不计代价地追求最大利益,以为自己取得了成功,其实,他们离最初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远。他们完全把自己变成了齿轮,只能跟随社会机器精准地走,无法逃脱。
  成为吉儿,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吉儿所做的都是她希望做的。她按照自己的意愿,负起一份社会的责任,并且还能很好地履行它。在某种程度上,这比马蒂选择的路要更难走。身处飞速运转的社会里,我们既要保持清醒,更要努力锻炼心智。只有内心和能力都足够强大,才能在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之间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特约主持:詹兴妹  咨询邮箱:zxsbk@foxmail.com  Q:文理分科后,我选择了读文科。到了新班级,同学大都是以前不熟的,老师也都换了。不知道为什么,我花了很长时间都没能缓过神来,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我想,是不是自己的选择错了?又或者,我的适应能力太差?  A:这个问题你算是问对人了。学姐我当初读的也是文科,情况也比较特殊,因为我是从那种所谓的“差班”经过艰苦奋斗挤进所谓的“好班”的。
期刊
清华大学  “生物”,在高中林林总总的科目里,地位很尴尬。对文科生来说,它是理科阵营,不属于高考范围,若没有额外强大的兴趣和热情,怕只是浅学稍通;对理科生来说,它虽然不容忽视,却也不甚重视,是理科中有些“偏文”的科目,少了数学的精确计算、严谨逻辑和物理的模型分析,与化学对于物质的探讨有些相似,在分值上却又处于下风。  因为高中与生物竞赛的不解之缘,我“有幸”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泡在生物的书山题海中,从
期刊
自然界以大美河川、日升月落来孕育我们成长。这种孕育,不仅是母体至于子体的纽带关系,更有无声的教化蕴含其中,如雨露之于草木。我们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眼里看着不同的风景,可曾想过,那些风景的意义也许不仅仅在于悦目怡情。  这一期所选取的散文,都属于用“心眼”在看风景的文字。也许有的思考,会超出你平时习惯的层面,不必着急惶惑。这就好像我们走出自己生活的环境,置身于异地他乡,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但一定也会
期刊
提起医院,你会想到什么?散发着药水味,总感觉弥漫着病毒的空气?一张张充满不安和焦躁的面容?冰冷的白墙?永远比想象中要流得慢的点滴?抑或紧张的医患关系?  似乎在当下,我们对于医院几乎很难有什么正面的印象。大多时候,我们还未遭受什么肉体上病痛的折磨,在心理上已对医院形成强烈的抵触。当然谁都希望自己健康,但生病不是我们自身可以控制的。所以好像谁都无法避免要去医院。那有没有办法来改善这种情况呢?  艺术
期刊
【习作一】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句话,写在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书上。然而,且不说时逢乱世,难求安稳,昔日执笔共书的良人,也早抛弃了真心,这八个字,到底是一场镜花水月的梦啊。许多年后的今日,尘世喧哗依然,“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仍难求。不知多少人在名利场上勾心斗角中沦陷,又不知多少人脸戴面具出演一场场拙劣的戏剧而迷失自我,积满尘埃的心灵,需要及时清洗,需要被置于一方净土。享受岁月的静好,时光的温
期刊
【习作三】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曾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于宇宙,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人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
期刊
【习作二】  面对生活,许多学者名家都纷纷著书立说。依我看,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很自我的事。人人都应该善待自我,人人都应该活出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态度。  自己的生活自己决定,要让生活做自己忠实的驯马,只能用自己的长鞭驾驭。  面对形形色色的评论,人间的流言蜚语,廖一梅却坦然相对,以一本《像我这样笨拙的生活》来告诉这个世界,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书中描写了廖一梅第一次工作,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成为妈妈……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  说来也怪,我,一个曾经对饮食毫无兴趣的人,来北师大不到一年时间,竟被改造成了营养专家和美食考察员。  高中的时候听朋友说起什么饭店的什么菜好吃、讨论明天吃什么之类的问题,都觉得小题大做、多此一举。不就是吃嘛,有必要那么费心吗?而且我从小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对食物不敏感,甚至很迟钝。没想到……  大一结束了,从学校坐公交车往北京西站走。我透过车窗浏览沿路经过的饭店,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期刊
“自己”的“自”,篆书作“崮”,承金文而来,这可是一个地道的象形字。像什么?《说文》注为“鼻也,象鼻形”。你看,整个儿就是人鼻子的造型,突出了鼻梁和鼻弯;甲骨文就更像了:“出”,特别突出鼻翼。原来,“自”本是指鼻子,直到今天还保留了这个密码:当我们跟人讲“你是说我吗”的时候,一般就伴随着一个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的动作,而且是“百发百中”。后来“自”主要用来指“自己”了,才在“自” 下加一个“畀”表示
期刊
关于自由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诠释,近些日子读的这两本书看上去谈着不同的东西,细细品味却发现好像都在说着关于自由的话题。  记得在杂志上看过舒国治的采访,照片上的舒国治背着双肩背包穿着简单的T恤休闲裤,站在台北永康街的巷口,脸上的表情很放松,介绍着适合散步的线路。而这本《流浪集》也是这样的感觉,感受不到野心,就分享着这一路晃荡的见闻,就像散步过去的漫漫一生,总有些奇特的风景,或许连风景都谈不上,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