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都去哪儿了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0123456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刊5月期刊登的《七个人的村庄》一文,我细细读了好几遍,他们的故事令我生出不少感慨。村庄不断地消失、村民外出务工人员连年增加、农村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生活艰辛,这类报道见诸报端,每每读来,五味杂陈。
  我们村在我小的时候原来有80多户人家300来口人,三十年过去了,村里的人家几乎少了一半。他们有的去城里打工,在城里拿到城镇户口买了房子安了家。有的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还在村里生活。村庄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小伙子都在往外走,怕呆在村里娶不到媳妇,村里的姑娘也都外出打工。一方面是老一辈已经老去,新一代从年少时期在外读书,没有长期在村庄生活生产的经历,对农事一无所知;一方面是,父辈们岁数越来越大,有体力从事农业劳动的人越来越少。农田产出上不去,从事农业生产的乡亲就富不起来。
  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多,很少有家里人陪我们说话,每天,我们都聚在一起聊天,以此消遣时间。村里的学校就更不必说了,四十多年历史的小学废了,孩子们都到城里去求学,每星期回来住一天又走了,很少有时间陪家人。村里的房子废了的也很多,很多还是几年前才新建的,现在都被遗弃了。但村里的情况也在慢慢变得好转。有人在村口开了农家乐,吸引来不少城里人游览,偶尔卖卖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也能赚点外快。村里的公路修得很好,公交车也很方便,想去别的村,听戏或者逛亲戚朋友也方便的多,也不显得寂寞了。
  我经常看新闻,听说职业种田人是未来农业的需求,家庭农场是未来农业很重要的一种模式。虽然我也不太懂这些,但是觉得应该是村庄的发展方向,也并不为年轻一辈的离开而伤感,大家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农村人口减少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偶尔想起过去的田园时光,我还是有些怅然若失。恐怕再过些年,农村也许就只是远去的一个词了。
  我有时也会想,乡亲们都不在乡村了,农业生产日益凋蔽,但想到大家外出能生活的更好,就觉得很欣慰。
  ——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 方永东
  两年前第一次看到《农家书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刊物中的故事展现了社会变迁时期的乡村现状。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外出工作,一年就只能回一次家。思念家乡思念家人,却也无可奈何,也没有办法。父亲节来了,想起我常年在外很少见到他,就觉得对不住他老人家。我特地给家里订阅了《农家书屋》,希望能给父亲单调的生活带去点可供消遣的东西,希望天下所有父亲都能够身体安康。如果贵刊能偶尔发点关于老人保健方面的小文章就好了。
  ——天津市滨海新区 高伟
  我是一个爱书的农民,没事就会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翻翻报纸杂志。有时候书屋会举办种田知识讲座,请老师来给我们讲科学种植的方法,有时还有法律援助讲座,我觉得学习法律知识让我受益良多。希望《农家书屋》杂志以后多刊登此类文章,能让众多的农村读者能从书本上学习这些知识。我觉得农村人的法律意识太淡薄了,受到委屈也只能认栽。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玉家湾镇 王天庆
  生病是我们牧民最害怕的事,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扛一扛就过去了,但腰酸腿痛就不那么容易了。牧场没有医院和医生,要看病还得去旗里,一趟来回就得花费不少钱,怕就怕有时候没有意识到严重性,拖来拖去拖成大病。夏天又来了,高温中暑也,是很惹人的事情。希望以后能在《农家书屋》读到医疗保健方面的小知识。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 那仁
  近年来,总听到关于农村孩子读书不易、寒门难出学子之类的言论,贵刊如能开辟一个栏目,讲讲教育方面的内容就好了,我们父母平时帮不上孩子,希望孩子看到杂志能够反省自己,好好学习,也希望听听别人,怎么看待农村孩子上学问题的。我们一心想着供孩子读书,从来没想过孩子是否真的喜欢学习,也不知道这样辛苦,能否使孩子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走出农村。
  ——甘肃省静宁县八里镇 杨苗
其他文献
彭尼是美国一家零售店的老板,商店的生意很不景气,仓库里堆满了积压的货品,成了老鼠栖身的场所。彭尼不得不经常到仓库里灭鼠。他发现:“往往在一个老鼠洞里能掏出一窝老鼠,但很少发现老鼠单独居住的。”于是彭尼在一块木板上凿了几个洞。洞边分别编上10%、20%、30%、40%的号码,再在木板后面安上一排瓶子,瓶子里装着他从仓库里捕捉的老鼠。当他把这些放到柜台上时,吸引了很多顾客看热闹。  彭尼对围观的顾客说
期刊
今年,对66岁的台湾人林怀民来说意义非凡,他刚获得了美国舞蹈节艺术终身成就奖的殊荣,11月又迎来“云门舞集”成立40周年庆。林怀民为他创办的这个舞团准备了特殊的“生日礼物”,新作《稻禾》于11月开拔到台东池上,将在稻田里现场演出,林怀民笑道:“为了能在田间表演,田地的主人今年很早就开始插秧、收割,以便腾出演出场地。”  在嘉义长大的林怀民,一直有着深刻的“稻米情结”,他喜欢用稻米的生命轮回比喻人生
期刊
高秋时节,阳光温煦,遍地金光。放眼所及,满山硕果累累。春华秋实,本属平常,却是自然颠扑不破的规律,体现无穷的智慧禅意。  果农开辟果园种植果树,知道果树苗种下去要经过好几年的悉心照料,才能开花结果。他们居住于山中,致力于施肥松土培土浇水杂务,寂寞之中,所花的精力财力难以数计,更提防狂风骤雨水火虫灾,以及不请自来的偷盗,即使有所收获,还得担忧市场销路行情涨跌,提心吊胆,处心积虑。不免疑惑,经营果园,
期刊
对于从乡村走出的人来说,牛是一种财富,一种记忆,也是一种事业与情感的寄托。  在山村孩子的记忆中,最美的是女孩男孩一起去放牛的时光。当太阳照亮山峦的时候,他们沿着村道一路喊着,放牛啦——,各家的牛栏门打开了,牛欢蹦乱跳地出来,牛成群结队上了山,手挥着树枝和篾梢(竹枝),一首首山歌对唱随牛蹄叩打的节奏扬起,在山坡和峡谷中飘荡。  我最初放牛的时候,是在大集体大呼隆的年代,牛是轮流着放牧的,也分养在每
期刊
5月12日,科普大篷车走进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上独山村,湖北省“农家书屋科普示范行动”在这里正式启动。据介绍,科普“站、栏、员”、科普基地和科普大篷车等资源,都将作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此活动计划年底前在全省100个县市举办100场活动。蔬菜、果茶、林业等专家将走进各地农家书屋,举办蔬菜食用技术培训讲座,为农民们提供现场咨询,并开展“声、光、电”科普展互动活动等。
期刊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发布《中国农民状况发展报告·社会文化卷》,报告以农民为研究对象,对涉及农民社会文化状况的主要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力图呈现农民社会生活及文化活动的现状,并着重对农村医疗、养老、文化教育和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进行梳理。  该报告受教育部社科司委托,调查数据供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教育部、人保部参考使用,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院经过5年调查得出。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农村医疗条件逐
期刊
在古镇同里,无论是姑娘出嫁,还是小伙娶亲,都要双双对对走三桥。  这一天,太阳出来得很早,是个好日子,小乔要出嫁了。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从小,小乔就听奶奶这么说,太平桥平平安安,吉利桥大吉大利,长庆桥长生不老。已经不记得在这三桥上走了多少次,也一度觉得三桥上的风景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但是直到这一天,走三桥的主人公变成自己时,小乔才意识到,作为一个生活在苏州同里古镇的人,是一
期刊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了传统村落文化的衰落,一方面,城镇化使传统村落的物理空间不断压缩,随之他们的文化符号不断破坏和遗失,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下,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机制被不断地破坏,其处境岌岌可危。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的根系所在,是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 河北省文化厅厅长张妹芝指出,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过度商业开发,轻视整体保护,破坏了一些古村落原有的文化和生态环境,加之保护经费投入不足,
期刊
《“书香苏州”建设指标体系》日前出炉,这是全国地级市中首个发布的全民阅读“行动指南”。该体系提出,明年全市农家书屋将与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新老苏州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只要进入农家书屋或公共图书馆,就能实现同一县级市、区范围内书籍的通借通还。
期刊
2014年以来,轮台县打破以往村与村之间书籍互不交换的传统,在全县65个村庄农家书屋之间,倡导推行“图书流转”制度,定期交换, 建立了每季度一次的定期调换、交流制度,特殊情况下做到了一月一换。此举在为各农家书屋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保证了农民群众随时有新书阅读。同时,轮台县还根据各村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出书目,与其他村及时调借新书,使农家书屋图书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