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镇同里,无论是姑娘出嫁,还是小伙娶亲,都要双双对对走三桥。
这一天,太阳出来得很早,是个好日子,小乔要出嫁了。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从小,小乔就听奶奶这么说,太平桥平平安安,吉利桥大吉大利,长庆桥长生不老。已经不记得在这三桥上走了多少次,也一度觉得三桥上的风景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但是直到这一天,走三桥的主人公变成自己时,小乔才意识到,作为一个生活在苏州同里古镇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到过周庄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双桥,成为周庄的象征。同里则有“太平”、“吉利”、“长庆”三座小巧玲珑的石桥,相依相伴伫立在古镇中心的丁字形小河上,呈三足鼎立之式。据考证,三桥分别重建或改造于清乾隆十二年、十一年和明成化中期,初建已无法考证。
其实,同里的桥,远不止三座。据记载,旧时拥有各种各样的桥梁百余座,现剩49座,大多为明清时期所造,所以有“水乡同里五湖围,东西南北处处桥”之说。
同里人出门走路,仿佛肩膀上扛着桥梁,或拱桥,或曲桥,或纤桥,或廊桥,或亭桥,或暖桥,或平桥,或旱桥,林林总总,千姿百态。遇到过不去的河流,就从肩膀上把桥卸下来,随意架在河上,就成了一座桥。“吴故水乡,非舟楫不行。”
同里人是没有没走过三桥的。每逢老人寿辰,婚嫁喜庆,孩子满月,都要上三桥走一走,祈盼平安、幸福、长寿。没走过三桥,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同里人。因为水乡的风俗都离不开这水和桥,故事也就发生在这里。三代人,三座桥,三个不同的时代。
小乔奶奶的夫家是户苦人家,顶了高利贷才租来珠光烁烁的凤冠和一顶小花轿,就想让新媳妇坐着花轿走一走这三桥,图个日后吉利。那一天,江南丝竹悠悠扬扬地穿过老街,小花轿一颠儿一颠儿地来到吉利桥畔,正要拾级上轿,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只见一顶花团锦簇的八抬大轿强盗似地从后面冲上来。“砰!”小花轿差点被撞下河去,八抬大轿抢先上了吉利桥,小乔奶奶一个踉跄,差点跌出轿外,额头撞在硬梆梆的轿栏上,留下一道清晰的血痕。她偷偷从轿帘缝儿里朝外望去,看到一支阔绰的送亲队伍,耀武扬威地从身旁过去,满是令人眩目的箱子、柜子和桶子,嫁闺女要准备108个不同的桶子,这是同里人的风俗,红红绿绿,甚是鲜艳。那天,仅那支娶亲的队伍过桥,就让小乔奶奶等了好半天。后来才知道,那是镇上大名鼎鼎的米行老板嫁闺女的阵势。至今,小乔奶奶回忆起这件事,都是强忍着泪水,有种“吉利”被抢的感觉。
小乔妈妈出嫁,正值“文革”时期,要不要延续祖上留下的风俗?他们心里摸不准。结婚当天,这对小夫妻终于下了决心,为求日后消灾避祸,还是走一走这三桥。态度很坚决,但是他们依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夜里走三桥。那是个寒风凛冽的腊月深夜,新郎新娘偷偷来到桥堍。心在扑扑跳,脚头软软的,他俩手挽手小心翼翼走过堆满断砖残瓦的吉利桥,走过桥栏爬满古藤野草的长庆桥,然后踏上了太平桥。但是,太平桥上不太平,桥面桥栏横七竖八地刷满吓人的大标语:“打倒×××!”“砸烂×××的狗头!”小乔妈妈心里乱成一团麻,一脚跨空,身子向前倒去,幸亏小乔爸爸顺手拉住,但左脚还是伤了筋。从此,小乔妈妈留下了跛脚的残疾。
终于,小乔也要出嫁了,她当然会走一走这三桥,图吉利不说,就是为领略一番同里古老而淳朴的民风民俗,也要上去走一走。但是,现在人们走三桥,不坐花轿了。午后,在傧相的簇拥下,新郎新娘出门了,娇艳的脸庞、洁白的婚纱,小乔在镜头前倍显妩媚,他们在夹道观看的游人中双双向三桥走去。
突然,一阵悦耳的唢呐声迎面扑来。瞧!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一顶披红扎绿的花轿晃动而来,这顶花轿不是为小乔出嫁准备的,而是商主专供游人租用的。花轿里坐着的是一对外国夫妇,白发,蓝眼,布满皱纹的脸乐得像两朵盛开的花。
外国老夫妇发现了小乔夫妇,笑呵呵地连连招手,邀请小乔和新郎一起走三桥,还友好地让他们走在花轿的前面。“走——‘三桥’喽!”轿夫拉着嗓门长长吆喝了一声,几位乐手立刻鼓起腮帮,吹奏起《喜洋洋》的乐曲。丁字河畔,在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快热烈的掌声,大家都在为他们送上自己的祝福。
“咔嚓!咔嚓!”时间永久地定格在了这一天的三桥上,小乔的奶奶、妈妈,还有小乔,都在感慨,时间,时光,时代,都在改变,唯独不变的,是依然伫立在那里的三桥。
同里人的水上生活
听,“山歌勿唱寂冬冬,树叶勿动哪来风?”“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汤好尝网难张”,走三桥时,你会遇见船娘,土生土长的同里人,喜欢你时,放开嗓子就唱歌。
每天的清晨或黄昏,船娘们摇着船,神态自若地穿梭于水网稠密、湖塘众多的同里水巷。船上载着新鲜的太湖特产,白鱼白虾和银鱼,俗称“太湖三白”,有“水八仙”莲藕茭白水红菱慈菇等等。
除了船娘,同里还有卖鱼娘娘,“水上去,浪里来,披星戴月把网撒,大鱼小鱼才上网,明早上街换米粮”,她们的渔歌这样唱道。
鱼行街是她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卖鱼娘娘的吆喝声,隔着老远就能听到。
做鲜鱼行要比做其他行业来得辛苦,起得早,睡得少,眼泡经常是肿着的。呵欠连连,眼屎缕缕地从热被窝里拔出来,来不及上街买点心,刨一碗冷粥对付一下肚皮,穿上高帮套鞋,赶紧去河埠候货色。候货,装货,验货,养货,一直到货出手,卖鱼娘娘的腰就没有直过,浑身上下的鱼腥气。
做一行怨一行,卖鱼娘娘发誓,这世就算了,等下世投胎,一定做茶馆店老板娘,又干净又体面,人面前走来走去,衣裳可以天天翻行头,哪怕就是去做山地货行的老板娘,也比做鲜鱼行要强。
同里的一切无不与水紧密相连,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宅,因水成园,各种建筑物无不依水而建。所以,水,成了同里的命脉,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也说:“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
同里人天天与水打交道,时时离不开水,形成了一喝(茶)二洗(洗澡、洗衣服)的生活习惯。同里人招待亲朋好友先以茶水为敬,串门访友一般都以茶水相叙,甚至上班做工都喜欢带上茶杯。茶杯随身带,也便成了水乡人特有的景观。 民国时期,同里镇上有茶楼20余家,为取水方便,一般都沿河而建,河水用明矾沉淀后即可沏茶。也有设在水路码头、要道枢纽的,是来往行人货物流通必经之地,歇脚,喝茶,听评弹,议论世事,听说还兼信函邮寄领取,中医诊所,功能特多,镇上的信息流传全依赖它。茶楼全日营业,喝早茶者四五点钟已到茶楼,河水沏茶,茶香四溢。喝茶者以中下层群众居多,四乡农民、渔民纷至沓来,茶馆内外热闹非凡。
同里老街,一半是河,另一半是岸。河里有水,岸上有人家。来到这里,就会想到李白的诗句,“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同里街弄,深邃的历史
同里的弄堂有多少条?有人说数不清,有人说少则也得上千条。这些弄堂,墙体斑驳,通道狭窄,有幽暗的小径,也有明亮的走道。
据说,古镇上的弄堂都不取直,拐弯是必须的,古话说:“两头直通,人财两空”。走在古镇上,天空只是一条,抬头见不到浩荡开阔,大户人家和平凡人家,全是屋檐顶着屋檐,黑瓦连着黑瓦,密密集集,再精美的雕梁画柱都紧缩簇拥在尺寸之间。
与弄堂相连,就是街道。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曲折深邃,室宇丛密,高墙深院,骑楼古朴,形成憩舒幽静的古镇风貌。
同里老街的每一条狭窄幽深的巷子深处,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如铜匠浜里住的都是制铜器为营业的人家,以邱姓为多。到明嘉靖年间,有一个叫邱六乔的就住在这铜匠浜,在“珍珠塔”故事剧本中,据说盗劫方卿珍珠塔的就是邱六乔。还有“史家弄”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后裔住的地方。他的十三世孙现在还在同里。
“同里的街名是同里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是同里历史的写照。遗憾的是许多旧街因建厂或拓宽道路而湮没了。” 居民姚洪玺说。
老街之所以热闹,是因为有喧嚣的店铺。
南园茶馆以西的人民桥堍,有一爿地货行,隔壁是酱油店,三间门面的店,卖的是油盐酱醋酒、辣油辣酱以及同里产的酱菜等。打酱油、买菜油都要自带瓶子,店家用一柄竹筒从存放的甏里提起来,在瓶口放个漏斗,再把竹筒里的物品灌进瓶去,然后计算出斤两价钱来。马湾啷酱油作坊常年腌制酱菜,很是出名,店家把卖了的酱菜用一片荷叶或一张牛皮纸包好,用草绳扎好递出。这爿酱油店从不卖香烟火柴等,这些物品要到南园茶馆北侧的糖果店里才能买得到。
酱油店的上摊,有一爿肉店,四开间的门面,挂满了肉,店家的心算神速,秤砣落地,价钱也就报出了,买者不用还价,付了款用篮子提走就是;肉店东边的尖角有爿锦货店,店里专卖布匹衣料等,上午七点左右开店,下午四五点钟打烊,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衣着花哨的“北横头”人,“姑娘们的头上扎着红彤彤的头巾,老妇人的头上扎着蔚蓝色的,蓝印花布的服饰外还围着一件印有花纹的钻裙。她们来自吴淞江以北,虽临近苏州,却偏爱来同里逛。”姚洪玺说。
南埭的豆腐店,在穿心弄边,它比南园茶馆开得早,天麻麻亮生意已经兴旺起来。其下摊的竹业社,常堆着一地的篮子,还有挂在墙上的箩头、蒸架、扁担等。篾匠们用刀把竹子劈开,一块麻布铺在大腿面前,专心编织起竹器来,“他们几乎不跟人说话,连野眼也懒得看。你若是看中哪样,报个价,差不多,就可拿走,如果一时无货,就得报个品种、尺寸、取货时间,日后成交。这个竹业社是庞山湖滩上的人开的,年代久远。”姚洪玺说。
“同里的老街是宁静的,这种静是一种远离尘世的静,一种超凡脱俗的静,一种真正从心灵上求得平静与快活的静。随着社会的发展,同里的老街也发生了一些悄悄的变化。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 姚洪玺在文章里写道。
找回远去的鸬鹚记忆
已近甲子的姚洪玺,是同里镇敬老院的院长,在村里做过会计,当过合作社社长,包过鱼塘,做过村支书,2004年来到敬老院,一直干到现在。整天和一群老人待在一起,他看起来像个小伙子。虽然做的事情都在变,但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寻找旧日里同里人的时光。“我虽然也是同里人,也是渔民,但是还是不够老,很多同里的故事不知道,敬老院里有很多百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故事,他们对昔日同里的记忆,都成了我的财富”。
姚洪玺捕了一辈子的鱼,他的生活,似乎与水已经分不开了。同里开发旅游后,渔民自己的船不允许再进同里古镇了,姚洪玺卖了船,但是他舍不得卖掉陪伴他十几年的鸬鹚。于是,在吉利桥的旁边,姚洪玺和老伴儿架起了三条船,做起了鸬鹚捕鱼的表演。
稍大些的船是他们的“家”,很讲究,芦篾编成的篷子由竹片弯成的支架巧妙地覆盖着,酷似一艘乌篷船,浓缩了“家”的概念,做饭用的灶炉、锅碗等一应俱全,船的里边是狭长的后舱,在不足二平米的砌舱板上,整齐地叠放着睡觉用的被褥和存放衣服用的箱子等。
这条船实在是容不下多少人的,踏上去后,尖翘的小船立刻大幅摆动,让你不敢直立,一股浪花随之“呼啦”一声漫延开来,不懂水性的人,准会吓着的。
另一小船,船舷两侧横放着一双划桨,一根竹竿直立水中把船固定,另一根带钩的竹竿则搁在一边,舷梁两旁弯弯的木架上,栖居着七只活泼可爱的鸬鹚,它们的眼睛绿得吓人,羽毛油亮油亮的。还有一条小船索性横在吉利桥堍的河桥边,舷的一侧还挂着鱼网。三条小船呈丁字型排列,具有浓厚的渔家情调。
瘦小的渔家老太,蓝黑相间的头巾上轧着二颗红秀球,蓝印花布的“大襟上衣”外,系着一条秀了花的毡裙,裤子,是深蓝色的。中秋时分,桂花飘香,游客如潮,鸬鹚表演开始火爆了。老太轻盈地跨上小船,用竹竿支开“亲近”她的鸬鹚,解开鸬鹚的脚绳,用带钩子的长柄竹竿把它们一只一只地放到水里,开始它们的捕鱼表演。
鸬鹚对主人的依存原本是无与伦比的。主人划着小船,游弋在水芦摇曳的沼泽及湖泊一带放牧,鸬鹚叼来的鱼全数“交公”(颈囊已被一根柔软的小草系着,吞咽不下)。晚上,主人也会赏它几尾鱼充饥。鸬鹚只接纳它的主人,只要主人拿着竹竿轻轻地一吆喝,它们就会非常努力地为主人捕鱼,主人没有口令,它们绝不“收工”;如果陌生人或者是贪嘴的小猫上了鸬鹚船,将会被它们无情地啄伤;即使栖居在木架上,不安分的鸬鹚一有打斗,只要主人大声一吼,它们就会立马平息它们间的矛盾,乖乖地收起扑打着的翅膀,挪在一边伸展一下脖子,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但这一天,有点反常,鸬鹚“生气”了,不肯为主人卖力了,任凭老太愤怒地将竹竿猛敲水面,溅起水花一片片,鸬鹚就是不买账,在半水里打转,鱼是绝对不逮的。游客等不及了,纷纷带着遗憾,极不情愿地离开。
老太用竹竿把鸬鹚一只一只地钩上船来,嘴里唠叨着。小船靠上河岸,老太带上绳索汗流满面地上了岸,挤一把湿漉漉的毛巾站在大树下使劲地擦汗。坐在一旁的金老汉看不过去了,说了句“这鸬鹚怎么会这样疯”?是的,鸬鹚的反常,老太只能用另类的方法沟通。她在船头那只香炉里燃起一支清香,缕缕青烟祈祷着人鸟和谐。
傍晚,老太喂过鸬鹚后,爬进船舱,到“家里”休息去了,“苏州评弹”从船上响起。这时鸬鹚反而开始兴奋起来,它们注视着流淌着的河水。一群小鱼追逐着一袋垃圾,向小船靠近,眼尖的鸬鹚顿时叫了起来,其它也跟着叫唤。这叫声却被“苏州评弹”所“淹没”。又一袋垃圾涌来,鸬鹚开始挣脱绳索,有两只鸬鹚跳下了水独自捉鱼去了。围观的游客拍手称快,闪光灯闪个不停,老太回过神来,爬出舱门连忙用竹竿去钩她的鸬鹚……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表演,老太已经分不清,又或者对她来说,生活即是表演,表演即是生活,已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一天,太阳出来得很早,是个好日子,小乔要出嫁了。
“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白首同偕老。”从小,小乔就听奶奶这么说,太平桥平平安安,吉利桥大吉大利,长庆桥长生不老。已经不记得在这三桥上走了多少次,也一度觉得三桥上的风景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但是直到这一天,走三桥的主人公变成自己时,小乔才意识到,作为一个生活在苏州同里古镇的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到过周庄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双桥,成为周庄的象征。同里则有“太平”、“吉利”、“长庆”三座小巧玲珑的石桥,相依相伴伫立在古镇中心的丁字形小河上,呈三足鼎立之式。据考证,三桥分别重建或改造于清乾隆十二年、十一年和明成化中期,初建已无法考证。
其实,同里的桥,远不止三座。据记载,旧时拥有各种各样的桥梁百余座,现剩49座,大多为明清时期所造,所以有“水乡同里五湖围,东西南北处处桥”之说。
同里人出门走路,仿佛肩膀上扛着桥梁,或拱桥,或曲桥,或纤桥,或廊桥,或亭桥,或暖桥,或平桥,或旱桥,林林总总,千姿百态。遇到过不去的河流,就从肩膀上把桥卸下来,随意架在河上,就成了一座桥。“吴故水乡,非舟楫不行。”
同里人是没有没走过三桥的。每逢老人寿辰,婚嫁喜庆,孩子满月,都要上三桥走一走,祈盼平安、幸福、长寿。没走过三桥,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同里人。因为水乡的风俗都离不开这水和桥,故事也就发生在这里。三代人,三座桥,三个不同的时代。
小乔奶奶的夫家是户苦人家,顶了高利贷才租来珠光烁烁的凤冠和一顶小花轿,就想让新媳妇坐着花轿走一走这三桥,图个日后吉利。那一天,江南丝竹悠悠扬扬地穿过老街,小花轿一颠儿一颠儿地来到吉利桥畔,正要拾级上轿,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只见一顶花团锦簇的八抬大轿强盗似地从后面冲上来。“砰!”小花轿差点被撞下河去,八抬大轿抢先上了吉利桥,小乔奶奶一个踉跄,差点跌出轿外,额头撞在硬梆梆的轿栏上,留下一道清晰的血痕。她偷偷从轿帘缝儿里朝外望去,看到一支阔绰的送亲队伍,耀武扬威地从身旁过去,满是令人眩目的箱子、柜子和桶子,嫁闺女要准备108个不同的桶子,这是同里人的风俗,红红绿绿,甚是鲜艳。那天,仅那支娶亲的队伍过桥,就让小乔奶奶等了好半天。后来才知道,那是镇上大名鼎鼎的米行老板嫁闺女的阵势。至今,小乔奶奶回忆起这件事,都是强忍着泪水,有种“吉利”被抢的感觉。
小乔妈妈出嫁,正值“文革”时期,要不要延续祖上留下的风俗?他们心里摸不准。结婚当天,这对小夫妻终于下了决心,为求日后消灾避祸,还是走一走这三桥。态度很坚决,但是他们依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了夜里走三桥。那是个寒风凛冽的腊月深夜,新郎新娘偷偷来到桥堍。心在扑扑跳,脚头软软的,他俩手挽手小心翼翼走过堆满断砖残瓦的吉利桥,走过桥栏爬满古藤野草的长庆桥,然后踏上了太平桥。但是,太平桥上不太平,桥面桥栏横七竖八地刷满吓人的大标语:“打倒×××!”“砸烂×××的狗头!”小乔妈妈心里乱成一团麻,一脚跨空,身子向前倒去,幸亏小乔爸爸顺手拉住,但左脚还是伤了筋。从此,小乔妈妈留下了跛脚的残疾。
终于,小乔也要出嫁了,她当然会走一走这三桥,图吉利不说,就是为领略一番同里古老而淳朴的民风民俗,也要上去走一走。但是,现在人们走三桥,不坐花轿了。午后,在傧相的簇拥下,新郎新娘出门了,娇艳的脸庞、洁白的婚纱,小乔在镜头前倍显妩媚,他们在夹道观看的游人中双双向三桥走去。
突然,一阵悦耳的唢呐声迎面扑来。瞧!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一顶披红扎绿的花轿晃动而来,这顶花轿不是为小乔出嫁准备的,而是商主专供游人租用的。花轿里坐着的是一对外国夫妇,白发,蓝眼,布满皱纹的脸乐得像两朵盛开的花。
外国老夫妇发现了小乔夫妇,笑呵呵地连连招手,邀请小乔和新郎一起走三桥,还友好地让他们走在花轿的前面。“走——‘三桥’喽!”轿夫拉着嗓门长长吆喝了一声,几位乐手立刻鼓起腮帮,吹奏起《喜洋洋》的乐曲。丁字河畔,在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快热烈的掌声,大家都在为他们送上自己的祝福。
“咔嚓!咔嚓!”时间永久地定格在了这一天的三桥上,小乔的奶奶、妈妈,还有小乔,都在感慨,时间,时光,时代,都在改变,唯独不变的,是依然伫立在那里的三桥。
同里人的水上生活
听,“山歌勿唱寂冬冬,树叶勿动哪来风?”“白米饭好吃田难种,鲜鱼汤好尝网难张”,走三桥时,你会遇见船娘,土生土长的同里人,喜欢你时,放开嗓子就唱歌。
每天的清晨或黄昏,船娘们摇着船,神态自若地穿梭于水网稠密、湖塘众多的同里水巷。船上载着新鲜的太湖特产,白鱼白虾和银鱼,俗称“太湖三白”,有“水八仙”莲藕茭白水红菱慈菇等等。
除了船娘,同里还有卖鱼娘娘,“水上去,浪里来,披星戴月把网撒,大鱼小鱼才上网,明早上街换米粮”,她们的渔歌这样唱道。
鱼行街是她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卖鱼娘娘的吆喝声,隔着老远就能听到。
做鲜鱼行要比做其他行业来得辛苦,起得早,睡得少,眼泡经常是肿着的。呵欠连连,眼屎缕缕地从热被窝里拔出来,来不及上街买点心,刨一碗冷粥对付一下肚皮,穿上高帮套鞋,赶紧去河埠候货色。候货,装货,验货,养货,一直到货出手,卖鱼娘娘的腰就没有直过,浑身上下的鱼腥气。
做一行怨一行,卖鱼娘娘发誓,这世就算了,等下世投胎,一定做茶馆店老板娘,又干净又体面,人面前走来走去,衣裳可以天天翻行头,哪怕就是去做山地货行的老板娘,也比做鲜鱼行要强。
同里的一切无不与水紧密相连,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宅,因水成园,各种建筑物无不依水而建。所以,水,成了同里的命脉,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学家陈从周也说:“同里以水名,无水无同里”。
同里人天天与水打交道,时时离不开水,形成了一喝(茶)二洗(洗澡、洗衣服)的生活习惯。同里人招待亲朋好友先以茶水为敬,串门访友一般都以茶水相叙,甚至上班做工都喜欢带上茶杯。茶杯随身带,也便成了水乡人特有的景观。 民国时期,同里镇上有茶楼20余家,为取水方便,一般都沿河而建,河水用明矾沉淀后即可沏茶。也有设在水路码头、要道枢纽的,是来往行人货物流通必经之地,歇脚,喝茶,听评弹,议论世事,听说还兼信函邮寄领取,中医诊所,功能特多,镇上的信息流传全依赖它。茶楼全日营业,喝早茶者四五点钟已到茶楼,河水沏茶,茶香四溢。喝茶者以中下层群众居多,四乡农民、渔民纷至沓来,茶馆内外热闹非凡。
同里老街,一半是河,另一半是岸。河里有水,岸上有人家。来到这里,就会想到李白的诗句,“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同里街弄,深邃的历史
同里的弄堂有多少条?有人说数不清,有人说少则也得上千条。这些弄堂,墙体斑驳,通道狭窄,有幽暗的小径,也有明亮的走道。
据说,古镇上的弄堂都不取直,拐弯是必须的,古话说:“两头直通,人财两空”。走在古镇上,天空只是一条,抬头见不到浩荡开阔,大户人家和平凡人家,全是屋檐顶着屋檐,黑瓦连着黑瓦,密密集集,再精美的雕梁画柱都紧缩簇拥在尺寸之间。
与弄堂相连,就是街道。同里的街道是古老的,明清年间古镇东南为居民住宅区,这里“地方五里,居民千余家”,街巷逶迤,曲折深邃,室宇丛密,高墙深院,骑楼古朴,形成憩舒幽静的古镇风貌。
同里老街的每一条狭窄幽深的巷子深处,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如铜匠浜里住的都是制铜器为营业的人家,以邱姓为多。到明嘉靖年间,有一个叫邱六乔的就住在这铜匠浜,在“珍珠塔”故事剧本中,据说盗劫方卿珍珠塔的就是邱六乔。还有“史家弄”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后裔住的地方。他的十三世孙现在还在同里。
“同里的街名是同里的一部历史教科书,是同里历史的写照。遗憾的是许多旧街因建厂或拓宽道路而湮没了。” 居民姚洪玺说。
老街之所以热闹,是因为有喧嚣的店铺。
南园茶馆以西的人民桥堍,有一爿地货行,隔壁是酱油店,三间门面的店,卖的是油盐酱醋酒、辣油辣酱以及同里产的酱菜等。打酱油、买菜油都要自带瓶子,店家用一柄竹筒从存放的甏里提起来,在瓶口放个漏斗,再把竹筒里的物品灌进瓶去,然后计算出斤两价钱来。马湾啷酱油作坊常年腌制酱菜,很是出名,店家把卖了的酱菜用一片荷叶或一张牛皮纸包好,用草绳扎好递出。这爿酱油店从不卖香烟火柴等,这些物品要到南园茶馆北侧的糖果店里才能买得到。
酱油店的上摊,有一爿肉店,四开间的门面,挂满了肉,店家的心算神速,秤砣落地,价钱也就报出了,买者不用还价,付了款用篮子提走就是;肉店东边的尖角有爿锦货店,店里专卖布匹衣料等,上午七点左右开店,下午四五点钟打烊,偶尔还能看到一些衣着花哨的“北横头”人,“姑娘们的头上扎着红彤彤的头巾,老妇人的头上扎着蔚蓝色的,蓝印花布的服饰外还围着一件印有花纹的钻裙。她们来自吴淞江以北,虽临近苏州,却偏爱来同里逛。”姚洪玺说。
南埭的豆腐店,在穿心弄边,它比南园茶馆开得早,天麻麻亮生意已经兴旺起来。其下摊的竹业社,常堆着一地的篮子,还有挂在墙上的箩头、蒸架、扁担等。篾匠们用刀把竹子劈开,一块麻布铺在大腿面前,专心编织起竹器来,“他们几乎不跟人说话,连野眼也懒得看。你若是看中哪样,报个价,差不多,就可拿走,如果一时无货,就得报个品种、尺寸、取货时间,日后成交。这个竹业社是庞山湖滩上的人开的,年代久远。”姚洪玺说。
“同里的老街是宁静的,这种静是一种远离尘世的静,一种超凡脱俗的静,一种真正从心灵上求得平静与快活的静。随着社会的发展,同里的老街也发生了一些悄悄的变化。有些老式的商店装起了霓虹灯,有些石库门的楼屋换上了铝合金窗,有的被粉刷得亮亮堂堂,有的正在播放着年轻人喜欢的乐曲,但这些变化无损于老街给予每个游人的那份浓浓的风情。” 姚洪玺在文章里写道。
找回远去的鸬鹚记忆
已近甲子的姚洪玺,是同里镇敬老院的院长,在村里做过会计,当过合作社社长,包过鱼塘,做过村支书,2004年来到敬老院,一直干到现在。整天和一群老人待在一起,他看起来像个小伙子。虽然做的事情都在变,但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寻找旧日里同里人的时光。“我虽然也是同里人,也是渔民,但是还是不够老,很多同里的故事不知道,敬老院里有很多百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故事,他们对昔日同里的记忆,都成了我的财富”。
姚洪玺捕了一辈子的鱼,他的生活,似乎与水已经分不开了。同里开发旅游后,渔民自己的船不允许再进同里古镇了,姚洪玺卖了船,但是他舍不得卖掉陪伴他十几年的鸬鹚。于是,在吉利桥的旁边,姚洪玺和老伴儿架起了三条船,做起了鸬鹚捕鱼的表演。
稍大些的船是他们的“家”,很讲究,芦篾编成的篷子由竹片弯成的支架巧妙地覆盖着,酷似一艘乌篷船,浓缩了“家”的概念,做饭用的灶炉、锅碗等一应俱全,船的里边是狭长的后舱,在不足二平米的砌舱板上,整齐地叠放着睡觉用的被褥和存放衣服用的箱子等。
这条船实在是容不下多少人的,踏上去后,尖翘的小船立刻大幅摆动,让你不敢直立,一股浪花随之“呼啦”一声漫延开来,不懂水性的人,准会吓着的。
另一小船,船舷两侧横放着一双划桨,一根竹竿直立水中把船固定,另一根带钩的竹竿则搁在一边,舷梁两旁弯弯的木架上,栖居着七只活泼可爱的鸬鹚,它们的眼睛绿得吓人,羽毛油亮油亮的。还有一条小船索性横在吉利桥堍的河桥边,舷的一侧还挂着鱼网。三条小船呈丁字型排列,具有浓厚的渔家情调。
瘦小的渔家老太,蓝黑相间的头巾上轧着二颗红秀球,蓝印花布的“大襟上衣”外,系着一条秀了花的毡裙,裤子,是深蓝色的。中秋时分,桂花飘香,游客如潮,鸬鹚表演开始火爆了。老太轻盈地跨上小船,用竹竿支开“亲近”她的鸬鹚,解开鸬鹚的脚绳,用带钩子的长柄竹竿把它们一只一只地放到水里,开始它们的捕鱼表演。
鸬鹚对主人的依存原本是无与伦比的。主人划着小船,游弋在水芦摇曳的沼泽及湖泊一带放牧,鸬鹚叼来的鱼全数“交公”(颈囊已被一根柔软的小草系着,吞咽不下)。晚上,主人也会赏它几尾鱼充饥。鸬鹚只接纳它的主人,只要主人拿着竹竿轻轻地一吆喝,它们就会非常努力地为主人捕鱼,主人没有口令,它们绝不“收工”;如果陌生人或者是贪嘴的小猫上了鸬鹚船,将会被它们无情地啄伤;即使栖居在木架上,不安分的鸬鹚一有打斗,只要主人大声一吼,它们就会立马平息它们间的矛盾,乖乖地收起扑打着的翅膀,挪在一边伸展一下脖子,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但这一天,有点反常,鸬鹚“生气”了,不肯为主人卖力了,任凭老太愤怒地将竹竿猛敲水面,溅起水花一片片,鸬鹚就是不买账,在半水里打转,鱼是绝对不逮的。游客等不及了,纷纷带着遗憾,极不情愿地离开。
老太用竹竿把鸬鹚一只一只地钩上船来,嘴里唠叨着。小船靠上河岸,老太带上绳索汗流满面地上了岸,挤一把湿漉漉的毛巾站在大树下使劲地擦汗。坐在一旁的金老汉看不过去了,说了句“这鸬鹚怎么会这样疯”?是的,鸬鹚的反常,老太只能用另类的方法沟通。她在船头那只香炉里燃起一支清香,缕缕青烟祈祷着人鸟和谐。
傍晚,老太喂过鸬鹚后,爬进船舱,到“家里”休息去了,“苏州评弹”从船上响起。这时鸬鹚反而开始兴奋起来,它们注视着流淌着的河水。一群小鱼追逐着一袋垃圾,向小船靠近,眼尖的鸬鹚顿时叫了起来,其它也跟着叫唤。这叫声却被“苏州评弹”所“淹没”。又一袋垃圾涌来,鸬鹚开始挣脱绳索,有两只鸬鹚跳下了水独自捉鱼去了。围观的游客拍手称快,闪光灯闪个不停,老太回过神来,爬出舱门连忙用竹竿去钩她的鸬鹚……
什么是生活,什么是表演,老太已经分不清,又或者对她来说,生活即是表演,表演即是生活,已然没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