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从乡村走出的人来说,牛是一种财富,一种记忆,也是一种事业与情感的寄托。
在山村孩子的记忆中,最美的是女孩男孩一起去放牛的时光。当太阳照亮山峦的时候,他们沿着村道一路喊着,放牛啦——,各家的牛栏门打开了,牛欢蹦乱跳地出来,牛成群结队上了山,手挥着树枝和篾梢(竹枝),一首首山歌对唱随牛蹄叩打的节奏扬起,在山坡和峡谷中飘荡。
我最初放牛的时候,是在大集体大呼隆的年代,牛是轮流着放牧的,也分养在每户农家的栏里。当年山上居住条件清苦,牛栏与厨房连在一起,牛伸过头来瞪圆眼睛,看着农人们吃饭喝酒,主人兴致来时也给它尝上几口,农人唱歌的时候,它也应和着哞上几声。
村里的牛都有名字,膨角,老黑,岔耳,黄背……秉性各不相同。一呼唤哪头牛的名字,哪头牛就来到身边,就像学生点名一样。牛吃饱喝足了,就来到我的身边,鼻子喷着气,蹭着我身子,翻卷着口舌,轮流着舔着鼻孔,扇着耳朵,摇着犄角。牛脸也是乐呵呵笑着的,煞是有趣,当年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连轴转,村里人提心吊胆,说不定随意乱说乱动会遭受批斗,但只要看见这些牛,就放松了,牛与人一样饱受磨难,同命相怜。有时想想,一些人真的不如牛好,牛亲切真挚,尽管它们执拗,犟,不听使唤,但还是真挚率性自然的。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山村里,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他与破老汉一起在山上放牛的事,尤其传神。夏天拦牛最辛苦,东奔西跑地吆喝着,骂着。破老汉骂牛就像骂人,爹、娘、八辈祖宗都骂了,却是那么亲热。他喂的那头老黑牛,称得上是“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史铁生说,陕北的牛也是苦,有时候看着它们累得草也不想吃,“呼嗤呼嗤”喘粗气,身子都跟着晃,我真害怕它们趴架。写牛如写自己,传神。
作家沱沱对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她老家对门的婶婶,以前家里穷,某日一大早从城里抱回一头小牛犊,小牛出生不久,走不动太远的路,婶婶只得抱一程歇一程。等抱到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几个小孩饿得嗷嗷直叫。她放下小牛,赶紧煮粥。粥煮好了,边舀边说,给牛牛来一碗,待牛就像待儿子一样。小牛犊慢慢长大,与她形影不离,成了壮健的大牛。后来,牛老死了,她让孩子葬掉,但孩子偷偷地把牛挖出来,剥皮吃肉,老人哭了,沱沱也听得直流泪。
拉完犁来再拉耙
牛和人一样,都喜欢自由悠闲,不愿意被人驱使着拉着沉重犁耙的。因此穿牛鼻是必须的。洗衣要抓领袖,牵牛要牵牛鼻子。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牛鼻绳是路线,也是纲,只要攥在手中,胡萝卜和鞭子并用,庞然大物如大V一样的牛,即使怎么彪悍,也只得服服帖帖。小牛到一岁的时候,就该穿鼻了。大家先热情微笑着招呼小牛,给它好吃的,抚摸搔痒痒,和颜悦色地安慰它,让它放松警惕,忘情陶醉,趁其不备,将绳子套住它的四条腿,系在木柱子上。小牛动弹不了,也跑不掉。然后一手抓住牛鼻子,拿锥子刺穿的鼻中隔,穿鼻的位置要准,否则拉鼻绳很轻或很重,难以把握。牛鼻子是牛皮的一部分,没有血管,但痛得难受,小牛四蹄乱蹬,甩头吼叫,无济于事。鼻中隔被刺出一个洞来,然后把绳子或鼻环拉过去,小牛即使不愿意,但两条腿的家伙威力大,惹不起,只能战战兢兢地就范了。
“周岁牛,背犁头”,农民见小牛畏惧,趁热打铁,赶紧将牛轭套在它的肩胛上。黄牛肩上有峰,套牛轭刚合适;水牛没有峰,就做一个袢襻上去。教牛学犁时,前面一人将牛鼻子摁到地,因为牛一昂头就会落轭,难以驾驭,后面一人把犁,牛的旁边站着两人,扶正牛身,不让牛走偏。山村有教牛歌如下:
撇头(头右偏)落凼(音gang,犁沟),肩头落凼(肩膀与犁沟成一直线),
一凼上,一凼落(下),转弯抹角哦——!山田有弯曲,弯弯曲曲都要犁哦——!
耙田看高墩,犁田看板青——,呵你立,喊你走啊——!
凼是一条路,两眼要看犁路!前脚如弓,后脚如箭,做起生活来好看哦——
耳朵生来给你听,眼睛生来给你认(看)!两三个早上独自犁好看,两三个人陪着难看哦!
做牛学犁,做马学骑,做小娘子要学织苎纺棉,做和尚要学化缘,哦!
犁得直,省气力!犁得横,耕绳(连接牛轭和犁鼻的牵引绳)割肚棚(肋骨)!犁得好,放你三天吃青草。犁得好,放耕早,犁得坏,打篾梢!
小牛拉犁动作准确,给好吃的,草也好,麦也好,豆也好。它得到物质鼓励,耕得更卖力更好了。小牛消极怠工的时候,用篾梢狠抽它一下,给它惩罚。连教三四天,小牛就可以放绳独立耕田了。但如果中途断档不温习,小牛还是要忘记还生的。教牛歌听起来很有人情味和哲学味,要把牛当成人当成孩子看待。这是情感教育,顺应自然的智慧。
在古代,中国有鞭春牛习俗,又称鞭土牛。据《周礼·月令》载:“出土牛以送寒气。”用鞭子将土牛打碎,表示春耕开始。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皇帝也参与鞭春牛活动。把土弄碎的工序叫做耙。赶牛犁田后,得耙田。犁田把土翻出来,拉出滚滚泥浪。犁是要扶的,犁把一提,翻得深,犁把一按,翻得浅。我们老家的耙是一个方形的木头框,两侧有孔,拴牵引绳,横放在水田里,前后横档里安上木齿或铁齿,人一站上去,一声吆喝,牛就拉着前进,如列子御风,把土块打碎搅糊,以便插秧。
现在城市人,只能在画册看到耕云播雨的韵致,但不能亲身体会到犁田耙田的妙处,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在某些农耕旅游区,教牛犁田耙田成为一个表演项目了。
城市人体验乡村农耕生活,除了参与赶牛犁田耙田之外,坐牛车也是饶有情趣的,牛会拉犁耙,当然会拉车。
牛拉车慢吞吞,平稳不颠簸。牛车最早出现在商代,独辕,双轮,人在车厢上,随处安稳。孔子周游列国,坐牛车。甘肃民权县人和镇与兰考县仪封乡交界处,有个宁车湾村,周围有石槽村、牛牧岗村、金牛寺等地名,与孔子的牛有关联。孔子坐着牛车,看见乡村小细佬在路中央玩造城游戏,挡住去路,小细佬振振有词地说,只有车躲城,没有城躲车!孔子觉得细佬说得有道理,就拜其为师,小细佬是名项橐,七岁。孔子命人调转车头,车轮在路上拧了一个坑,村名为拧车湾,也就是今天的宁车湾。 老子资格比孔子老,骑青牛出函谷关,紫气东来。《列仙传》和《太平御览》说:老子度关,关令尹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则说老子是乘牛车的。在农村,牛车一般拉粮食草料木柴,现在也被开发成旅游项目,拉城市的游客。慢吞吞地走在山地中,如坐黄包车游胡同一样,是蛮时尚的慢生活。
乡村的牛,打工过日,自然要流动迁徙的,这得靠牛贩子。牛碰到牛贩子,心惊胆战。牛换了一个主,命运未卜。
“几斤蜂渣几斗酒糟加点精料一喂,再拿刨子把牛角一刨,几把黄粉往身上一抹,一条雄赳赳的牛就打扮出来啰。” 成都作家雁宁的小说《牛贩子山道》获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奖。秦川和大巴山的山道是牛贩之路,一个瘸腿老头,贩牛为业。不擅耕作,但对牛了如指掌。他与友人刚学校毕业的孩子浩成一起,带着水牯子和黄牯子,走在那条印满蹄痕的山道上,一路歌行。
不过,牛贩子的投资比贩猪的大,风险高,但赚得也多。早年浙东台州山区的牛,一般是从集市上买的,牛贩子则把淘汰的老牛赶到宁波象山或江苏扬州等地出卖。因为牛行走缓慢,一般得走上十天半月的。一路上要照顾得好,否则没到目的地,牛就累得趴下了。
清代《相牛心镜要览》,说好牛有标准:四宽,鼻孔宽,角门宽,胸膛宽,后裆宽,这样心肺功能强大;五紧,口紧皮紧,骨骼紧,腰跟紧,尾巴紧,体型紧凑,便于灵活耕作;五短,嘴角短,头颈短,身子短,脚短,尾短,前后匀称。另外,头小脑大,角立眼圆,身短,脊高背低,杂毛不生,尾长过膝。前身要高,肩迎风要厚,后身要低,露筋骨,蹄圆大,色青黑紫,皮薄松软。毛润泽有光彩。瘦小露筋骨。眼睛大而圆,黑白分明,耳朵大而薄。耳根细口要方大滚圆。鼻子要低而宽。用陕西人的话来说,就是头如狮子,口如升子(量稻谷的方形器具),眼如蛋子,耳如扇子,角如锥子,鼻如罐子,身如担子,尾如鞭子,牙如钉子,舌如刀子,尻(屁股)如筛子,腿如柱子,蹄如砧子,十四个子,是文学形象性的概括。
牛贩子可以从牛的牙口和角轮判断牛的年龄。从神态眼神毛旋看这牛是不是性格温顺,还是拗牛。需要牛耕田的,牛贩子推荐“六个牙”的。牛贩子讨价还价,不用嘴,而是把手伸进对方的袖管里相互捏,捏得对,就这个点,捏得不对,就换这个数,捏手算。同意,相互一笑,点头成交。 也有“切口”,如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则用收台早茶拐劳条考梢代替,旁人好像听洋文一样不知所云。
据说高超的贩牛客走在路上,能从牛蹄印上判定牛是不是怀孕的,在300米之外辨出牛的雄雌。这是绝活儿。而今牛贩子改走高速公路了。家乡徐霞客古道出现的零星的几头牛,是山村野放的,倒是安闲自由地游逛。
老家的水牛总是仰着头,鼻孔朝天,笑容可掬,显得特别的惬意,它是摄影绘画的好素材。李可染画水墨渲染的牛,柳枝,牧童,寥寥几笔,随便一点染,就洋溢着江南的灵气。韩美林画牛,每画一笔,就哞哞哞地吼叫几声,几乎把整个生命力量都融进去了,一头牛画下来,精疲力尽喘粗气,仰面躺倒。韩美林牛画力透纸背,牛气冲天,其中题词,多有智慧禅意。曰:余自蒙学伊始,亦视牛为友为人为神为己。儿时年年得见祭孔杀牛,又见牛跪地落泪求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牛”生之多艰。又曰,今岁牛年,当写牛图,我问苍天:美林此生苦读圣贤,所得何物?作喻苍天一笑。曰:牛也。又曰,因为我是牛,有草就活,不用大鱼大肉、人参鹿茸,长寿要诀:“知足”。韩美林除了画母亲外,最多的画牛和狗,这两种乡村动物,最有人情味的。在我眼里,牛看起来笨,但瞪圆的牛眼里透出智慧和禅意。
我的家乡寒石山,是唐代诗人寒山子的隐居地,他喜欢将诗句涂抹在村墙竹树上,警励流俗,曾引导乡里农民养牛致富:丈夫莫守困,无钱须经纪。养得一牸牛,生得五犊子。犊子又生儿,积数无穷已。寄语陶朱公,富与君相似。在乡间读禅宗公案,那位让人吃茶去的来自北方的赵州和尚从谂,到了寒石山上,看到一路的牛蹄印。寒山子问,上座还识牛么?这是五百罗汉游山啊!赵州和尚不解:既是罗汉,为什么要做牛去?寒山子指着头顶说,苍天啊苍天啊!赵州呵呵大笑,心神领会了。这叫自然的禅悟。饶有情趣。老家还有则民间故事说,与寒山子要好的拾得,在寺里放牛,他把牛赶进寺,正巧和尚开会自恣(自我批评),便倚门抚掌微笑道:悠悠哉,聚头作,相这个牛如何?大家很恼怒,呵斥:下人风狂,破我说戒!拾得说: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他把牛赶过去,一一呼唤寺中已去世僧人的名字,牛一一应声而出,如点名一样。蓦见老家寺庙中寒山拾得形象,倒是一脸的牛相。
前不久翻书,读到《牧牛图》,是禅修的经典,也见之于大足石刻。说的牛是内心的念想,牧童则是禅修者,内心是需要调御降服的,戒律如牛拴鼻绳套轭一样,先是勉强,后是顺应,凝思,反观,物我两忘,进入最高禅定的境界。
对牛读书,我思考着,为什么禅修者总是要借牛说事呢?我想,中国本来是个农耕社会,山林里驻锡的禅修者,自然依靠牛来耕作学禅,是为农禅并举也。我老家附近,五代时出了一位大肚弥勒菩萨——布袋和尚契此,他作插秧诗道:“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又想怀海和尚也作耕牛诗道:“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此前,梁武帝时代的傅大士有诗道: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人骑牛上,行走桥上,牛眼圆瞪,目空一切,看淡荣辱,烦恼成空,心如止水,好无牵挂,管它水流桥流,方能得大自在。
乡间农人说话,多将牛与人相提并论,诸如,人不欺牛,牛不欺田。坏牛倒犁耙,恶人犯风化。牛吃牛拉,人家当败。牛怕赤骨柴(瘦),人怕倒水赖。人碰着相噢(招呼),牛碰到相操(角抵)……俗语“骑牛觅牛”、“泥牛入海”、“对牛弹琴”,出于乡村,也充满禅意。忽看见某些人意得志满的样子,说 :牛啊,牛得猛啊,真牛啊,牛逼啊。吹牛皮也真是牛逼。
听说,江苏华西村精心打造了金、银、铜、铁、锡五头牛,其中金牛花了整整一吨的纯金,真的是牛逼。牛逼,网络简写为NB。NB者,Natural Beautifu也,中文直译“自然美”,牛啊,真的是乡村自然美的精华。牛逼,真的是中西方传统时尚的文化情感的合璧,充满无限智慧和禅意。就此收拢牛口,牛话结束!
在山村孩子的记忆中,最美的是女孩男孩一起去放牛的时光。当太阳照亮山峦的时候,他们沿着村道一路喊着,放牛啦——,各家的牛栏门打开了,牛欢蹦乱跳地出来,牛成群结队上了山,手挥着树枝和篾梢(竹枝),一首首山歌对唱随牛蹄叩打的节奏扬起,在山坡和峡谷中飘荡。
我最初放牛的时候,是在大集体大呼隆的年代,牛是轮流着放牧的,也分养在每户农家的栏里。当年山上居住条件清苦,牛栏与厨房连在一起,牛伸过头来瞪圆眼睛,看着农人们吃饭喝酒,主人兴致来时也给它尝上几口,农人唱歌的时候,它也应和着哞上几声。
村里的牛都有名字,膨角,老黑,岔耳,黄背……秉性各不相同。一呼唤哪头牛的名字,哪头牛就来到身边,就像学生点名一样。牛吃饱喝足了,就来到我的身边,鼻子喷着气,蹭着我身子,翻卷着口舌,轮流着舔着鼻孔,扇着耳朵,摇着犄角。牛脸也是乐呵呵笑着的,煞是有趣,当年运动一个接着一个连轴转,村里人提心吊胆,说不定随意乱说乱动会遭受批斗,但只要看见这些牛,就放松了,牛与人一样饱受磨难,同命相怜。有时想想,一些人真的不如牛好,牛亲切真挚,尽管它们执拗,犟,不听使唤,但还是真挚率性自然的。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山村里,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他与破老汉一起在山上放牛的事,尤其传神。夏天拦牛最辛苦,东奔西跑地吆喝着,骂着。破老汉骂牛就像骂人,爹、娘、八辈祖宗都骂了,却是那么亲热。他喂的那头老黑牛,称得上是“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史铁生说,陕北的牛也是苦,有时候看着它们累得草也不想吃,“呼嗤呼嗤”喘粗气,身子都跟着晃,我真害怕它们趴架。写牛如写自己,传神。
作家沱沱对我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她老家对门的婶婶,以前家里穷,某日一大早从城里抱回一头小牛犊,小牛出生不久,走不动太远的路,婶婶只得抱一程歇一程。等抱到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几个小孩饿得嗷嗷直叫。她放下小牛,赶紧煮粥。粥煮好了,边舀边说,给牛牛来一碗,待牛就像待儿子一样。小牛犊慢慢长大,与她形影不离,成了壮健的大牛。后来,牛老死了,她让孩子葬掉,但孩子偷偷地把牛挖出来,剥皮吃肉,老人哭了,沱沱也听得直流泪。
拉完犁来再拉耙
牛和人一样,都喜欢自由悠闲,不愿意被人驱使着拉着沉重犁耙的。因此穿牛鼻是必须的。洗衣要抓领袖,牵牛要牵牛鼻子。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牛鼻绳是路线,也是纲,只要攥在手中,胡萝卜和鞭子并用,庞然大物如大V一样的牛,即使怎么彪悍,也只得服服帖帖。小牛到一岁的时候,就该穿鼻了。大家先热情微笑着招呼小牛,给它好吃的,抚摸搔痒痒,和颜悦色地安慰它,让它放松警惕,忘情陶醉,趁其不备,将绳子套住它的四条腿,系在木柱子上。小牛动弹不了,也跑不掉。然后一手抓住牛鼻子,拿锥子刺穿的鼻中隔,穿鼻的位置要准,否则拉鼻绳很轻或很重,难以把握。牛鼻子是牛皮的一部分,没有血管,但痛得难受,小牛四蹄乱蹬,甩头吼叫,无济于事。鼻中隔被刺出一个洞来,然后把绳子或鼻环拉过去,小牛即使不愿意,但两条腿的家伙威力大,惹不起,只能战战兢兢地就范了。
“周岁牛,背犁头”,农民见小牛畏惧,趁热打铁,赶紧将牛轭套在它的肩胛上。黄牛肩上有峰,套牛轭刚合适;水牛没有峰,就做一个袢襻上去。教牛学犁时,前面一人将牛鼻子摁到地,因为牛一昂头就会落轭,难以驾驭,后面一人把犁,牛的旁边站着两人,扶正牛身,不让牛走偏。山村有教牛歌如下:
撇头(头右偏)落凼(音gang,犁沟),肩头落凼(肩膀与犁沟成一直线),
一凼上,一凼落(下),转弯抹角哦——!山田有弯曲,弯弯曲曲都要犁哦——!
耙田看高墩,犁田看板青——,呵你立,喊你走啊——!
凼是一条路,两眼要看犁路!前脚如弓,后脚如箭,做起生活来好看哦——
耳朵生来给你听,眼睛生来给你认(看)!两三个早上独自犁好看,两三个人陪着难看哦!
做牛学犁,做马学骑,做小娘子要学织苎纺棉,做和尚要学化缘,哦!
犁得直,省气力!犁得横,耕绳(连接牛轭和犁鼻的牵引绳)割肚棚(肋骨)!犁得好,放你三天吃青草。犁得好,放耕早,犁得坏,打篾梢!
小牛拉犁动作准确,给好吃的,草也好,麦也好,豆也好。它得到物质鼓励,耕得更卖力更好了。小牛消极怠工的时候,用篾梢狠抽它一下,给它惩罚。连教三四天,小牛就可以放绳独立耕田了。但如果中途断档不温习,小牛还是要忘记还生的。教牛歌听起来很有人情味和哲学味,要把牛当成人当成孩子看待。这是情感教育,顺应自然的智慧。
在古代,中国有鞭春牛习俗,又称鞭土牛。据《周礼·月令》载:“出土牛以送寒气。”用鞭子将土牛打碎,表示春耕开始。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皇帝也参与鞭春牛活动。把土弄碎的工序叫做耙。赶牛犁田后,得耙田。犁田把土翻出来,拉出滚滚泥浪。犁是要扶的,犁把一提,翻得深,犁把一按,翻得浅。我们老家的耙是一个方形的木头框,两侧有孔,拴牵引绳,横放在水田里,前后横档里安上木齿或铁齿,人一站上去,一声吆喝,牛就拉着前进,如列子御风,把土块打碎搅糊,以便插秧。
现在城市人,只能在画册看到耕云播雨的韵致,但不能亲身体会到犁田耙田的妙处,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在某些农耕旅游区,教牛犁田耙田成为一个表演项目了。
城市人体验乡村农耕生活,除了参与赶牛犁田耙田之外,坐牛车也是饶有情趣的,牛会拉犁耙,当然会拉车。
牛拉车慢吞吞,平稳不颠簸。牛车最早出现在商代,独辕,双轮,人在车厢上,随处安稳。孔子周游列国,坐牛车。甘肃民权县人和镇与兰考县仪封乡交界处,有个宁车湾村,周围有石槽村、牛牧岗村、金牛寺等地名,与孔子的牛有关联。孔子坐着牛车,看见乡村小细佬在路中央玩造城游戏,挡住去路,小细佬振振有词地说,只有车躲城,没有城躲车!孔子觉得细佬说得有道理,就拜其为师,小细佬是名项橐,七岁。孔子命人调转车头,车轮在路上拧了一个坑,村名为拧车湾,也就是今天的宁车湾。 老子资格比孔子老,骑青牛出函谷关,紫气东来。《列仙传》和《太平御览》说:老子度关,关令尹喜先诫官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则说老子是乘牛车的。在农村,牛车一般拉粮食草料木柴,现在也被开发成旅游项目,拉城市的游客。慢吞吞地走在山地中,如坐黄包车游胡同一样,是蛮时尚的慢生活。
乡村的牛,打工过日,自然要流动迁徙的,这得靠牛贩子。牛碰到牛贩子,心惊胆战。牛换了一个主,命运未卜。
“几斤蜂渣几斗酒糟加点精料一喂,再拿刨子把牛角一刨,几把黄粉往身上一抹,一条雄赳赳的牛就打扮出来啰。” 成都作家雁宁的小说《牛贩子山道》获1987年全国短篇小说奖。秦川和大巴山的山道是牛贩之路,一个瘸腿老头,贩牛为业。不擅耕作,但对牛了如指掌。他与友人刚学校毕业的孩子浩成一起,带着水牯子和黄牯子,走在那条印满蹄痕的山道上,一路歌行。
不过,牛贩子的投资比贩猪的大,风险高,但赚得也多。早年浙东台州山区的牛,一般是从集市上买的,牛贩子则把淘汰的老牛赶到宁波象山或江苏扬州等地出卖。因为牛行走缓慢,一般得走上十天半月的。一路上要照顾得好,否则没到目的地,牛就累得趴下了。
清代《相牛心镜要览》,说好牛有标准:四宽,鼻孔宽,角门宽,胸膛宽,后裆宽,这样心肺功能强大;五紧,口紧皮紧,骨骼紧,腰跟紧,尾巴紧,体型紧凑,便于灵活耕作;五短,嘴角短,头颈短,身子短,脚短,尾短,前后匀称。另外,头小脑大,角立眼圆,身短,脊高背低,杂毛不生,尾长过膝。前身要高,肩迎风要厚,后身要低,露筋骨,蹄圆大,色青黑紫,皮薄松软。毛润泽有光彩。瘦小露筋骨。眼睛大而圆,黑白分明,耳朵大而薄。耳根细口要方大滚圆。鼻子要低而宽。用陕西人的话来说,就是头如狮子,口如升子(量稻谷的方形器具),眼如蛋子,耳如扇子,角如锥子,鼻如罐子,身如担子,尾如鞭子,牙如钉子,舌如刀子,尻(屁股)如筛子,腿如柱子,蹄如砧子,十四个子,是文学形象性的概括。
牛贩子可以从牛的牙口和角轮判断牛的年龄。从神态眼神毛旋看这牛是不是性格温顺,还是拗牛。需要牛耕田的,牛贩子推荐“六个牙”的。牛贩子讨价还价,不用嘴,而是把手伸进对方的袖管里相互捏,捏得对,就这个点,捏得不对,就换这个数,捏手算。同意,相互一笑,点头成交。 也有“切口”,如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则用收台早茶拐劳条考梢代替,旁人好像听洋文一样不知所云。
据说高超的贩牛客走在路上,能从牛蹄印上判定牛是不是怀孕的,在300米之外辨出牛的雄雌。这是绝活儿。而今牛贩子改走高速公路了。家乡徐霞客古道出现的零星的几头牛,是山村野放的,倒是安闲自由地游逛。
老家的水牛总是仰着头,鼻孔朝天,笑容可掬,显得特别的惬意,它是摄影绘画的好素材。李可染画水墨渲染的牛,柳枝,牧童,寥寥几笔,随便一点染,就洋溢着江南的灵气。韩美林画牛,每画一笔,就哞哞哞地吼叫几声,几乎把整个生命力量都融进去了,一头牛画下来,精疲力尽喘粗气,仰面躺倒。韩美林牛画力透纸背,牛气冲天,其中题词,多有智慧禅意。曰:余自蒙学伊始,亦视牛为友为人为神为己。儿时年年得见祭孔杀牛,又见牛跪地落泪求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牛”生之多艰。又曰,今岁牛年,当写牛图,我问苍天:美林此生苦读圣贤,所得何物?作喻苍天一笑。曰:牛也。又曰,因为我是牛,有草就活,不用大鱼大肉、人参鹿茸,长寿要诀:“知足”。韩美林除了画母亲外,最多的画牛和狗,这两种乡村动物,最有人情味的。在我眼里,牛看起来笨,但瞪圆的牛眼里透出智慧和禅意。
我的家乡寒石山,是唐代诗人寒山子的隐居地,他喜欢将诗句涂抹在村墙竹树上,警励流俗,曾引导乡里农民养牛致富:丈夫莫守困,无钱须经纪。养得一牸牛,生得五犊子。犊子又生儿,积数无穷已。寄语陶朱公,富与君相似。在乡间读禅宗公案,那位让人吃茶去的来自北方的赵州和尚从谂,到了寒石山上,看到一路的牛蹄印。寒山子问,上座还识牛么?这是五百罗汉游山啊!赵州和尚不解:既是罗汉,为什么要做牛去?寒山子指着头顶说,苍天啊苍天啊!赵州呵呵大笑,心神领会了。这叫自然的禅悟。饶有情趣。老家还有则民间故事说,与寒山子要好的拾得,在寺里放牛,他把牛赶进寺,正巧和尚开会自恣(自我批评),便倚门抚掌微笑道:悠悠哉,聚头作,相这个牛如何?大家很恼怒,呵斥:下人风狂,破我说戒!拾得说: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他把牛赶过去,一一呼唤寺中已去世僧人的名字,牛一一应声而出,如点名一样。蓦见老家寺庙中寒山拾得形象,倒是一脸的牛相。
前不久翻书,读到《牧牛图》,是禅修的经典,也见之于大足石刻。说的牛是内心的念想,牧童则是禅修者,内心是需要调御降服的,戒律如牛拴鼻绳套轭一样,先是勉强,后是顺应,凝思,反观,物我两忘,进入最高禅定的境界。
对牛读书,我思考着,为什么禅修者总是要借牛说事呢?我想,中国本来是个农耕社会,山林里驻锡的禅修者,自然依靠牛来耕作学禅,是为农禅并举也。我老家附近,五代时出了一位大肚弥勒菩萨——布袋和尚契此,他作插秧诗道:“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又想怀海和尚也作耕牛诗道:“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此前,梁武帝时代的傅大士有诗道: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人骑牛上,行走桥上,牛眼圆瞪,目空一切,看淡荣辱,烦恼成空,心如止水,好无牵挂,管它水流桥流,方能得大自在。
乡间农人说话,多将牛与人相提并论,诸如,人不欺牛,牛不欺田。坏牛倒犁耙,恶人犯风化。牛吃牛拉,人家当败。牛怕赤骨柴(瘦),人怕倒水赖。人碰着相噢(招呼),牛碰到相操(角抵)……俗语“骑牛觅牛”、“泥牛入海”、“对牛弹琴”,出于乡村,也充满禅意。忽看见某些人意得志满的样子,说 :牛啊,牛得猛啊,真牛啊,牛逼啊。吹牛皮也真是牛逼。
听说,江苏华西村精心打造了金、银、铜、铁、锡五头牛,其中金牛花了整整一吨的纯金,真的是牛逼。牛逼,网络简写为NB。NB者,Natural Beautifu也,中文直译“自然美”,牛啊,真的是乡村自然美的精华。牛逼,真的是中西方传统时尚的文化情感的合璧,充满无限智慧和禅意。就此收拢牛口,牛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