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 京味儿里满透精气神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w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灯市口这块连地砖都散发着老北京气息的地方,濮存昕生活了一辈子。经过几十年变迁,而今这里古老与现代、静谧与喧嚣彼此守望、遥相呼应,共同展示出老北京、新精神
  
  主题语:
  1.“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既概括了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又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容载万物的人文精神。
  2.目前,在北京人艺,除了主剧场首都剧场,还有偏居院子南侧的人艺小剧场和位于三楼的人艺实验剧场,三者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传承、实验、创新的使命。濮存昕站在不同的舞台,演不同的感觉,《雷雨》里竭力保持的原汁原味和《伊凡诺夫》中力求展示的独特风格,每每对比,似乎都会在内心中突破时才能产生的撕裂感
  
  2011年11月2日,北京精神正式发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这座龙脉上的城市和它的几百年文化,做了一个精到的总结。
  此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著名艺术家濮存昕正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排练话剧《伊凡诺夫》,这部契诃夫的经典作品,作为“林兆华戏剧邀请展”的压轴大戏,首次被搬上人艺舞台。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排练完了之后,濮存昕会骑着自行车或者开着车,从那条走了千万次的路上穿行而过,悠然回家,路上遇到街坊邻居,笑着打个招呼,自然亲切,谁都不会觉得不妥。
  北京精神的大标语挂在马路边的护栏上,被风吹起,呼啦啦地响。
  濮存昕路过,看见,更能感悟到。这些在老北京传统和新北京文化交融共生的基础上被提炼出来的词汇,其实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心中,在濮存昕心中,也在每一个和他一样穿行于京城大街小巷的人们心中。
  
  在人艺,不只有传承
  濮存昕的父亲苏民,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简称“北京人艺”)的著名演员。濮存昕从小生活在人艺大院,他是靠着台边看着父亲排练长大的。
  苏民的时代,是北京人艺的辉煌时期之一。成立于1952年的北京人艺,奠基作品是老舍先生的名剧《龙须沟》。老北京人笔下的老北京故事,使得北京人艺从最初便从骨子里散发出浓重的京味儿。随后,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及郭沫若的名剧《虎符》等话剧接连推出,“人艺演剧风格”迅速确立。而这种风格中,京味儿
  “小时候去人艺,最初都是为了去蹭洗澡,然后玩着玩着就到了后台,耳濡目染着像我父亲、蓝天野等很多老一辈艺术家排练、演戏时的戏路、人品。他们举手投足的无尽味道,让我渐渐爱上了这一行当。”
  下乡回城后,濮存昕在空政话剧团待了9年。因为总是演路人甲,他对舞台似乎并没有太多留恋,对北京人艺也没有更多向往。直到有一天,空政话剧团租用人艺的剧场,扮演群众演员兼道具搬运工的濮存昕义不容辞地卸道具,当他把道具箱往舞台上一放,心没来头地“砰”地猛跳一下。这是他第一次从台上的角度往台下看,似乎此前所有的记忆涌上心头。看着看着,濮存昕最终把自己也“看”上了舞台,“看”进了北京人艺。
  1986年,濮存昕调入人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人艺生涯。1989年北京人艺第二版《雷雨》中,濮存昕甚至接过父亲的班,饰演第二代周萍。父子的事业,通过“周萍”这个角色薪火相传。但即便同是《雷雨》,同是周萍,濮存昕与父亲的版本也有所不同,而他每次自己出演,细节、感觉也各有变化。
  在一代代演员对经典剧目的演绎中,北京人艺自觉地进行着创新。期间也有探索,也有挣扎。 2011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压轴大戏《伊凡诺夫》,这部契诃夫28岁写就的剧本处女作,甚至在俄罗斯本国都被认为“只像一个精彩剧本的粗稿”,异域语言、外族性格、青涩布局……无疑对导演、演员乃至观众都是一个挑战。濮存昕欣欣然“应战”,不仅担当男主角,而且首做联系导演。
  “一开始看不懂,但排着排着我就越来越兴奋,伊凡诺夫最终的自杀同海明威、茨威格、屈原一样,他开始怀疑一切的世俗价值观,物质生活解决不了人精神本质的苦闷。契诃夫希望写出一个典型俄国好人的典型苦恼,他的痛苦是因为他懂得自省,当他一切都想明白了,也就该结束了。”虽然剧中的角色是从厌倦走向颓废和沉沦,但濮存昕还是希望通过表演带给观众明朗和清晰之感,“我希望和观众有交流,能代替契诃夫说明白,也希望我在这个戏中能摆脱行活儿的表演。”
  林兆华则发狠撂下话:“就想拍出一部不像戏的戏。”
  目前,在北京人艺,除了主剧场首都剧场,还有偏居院子南侧的人艺小剧场和位于三楼的人艺实验剧场,三者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传承、实验、创新的使命。濮存昕站在不同的舞台,演不同的感觉,《雷雨》里竭力保持的原汁原味和《伊凡诺夫》中力求展示的独特风格,每每对比,似乎都会在内心中突破时才能产生的撕裂感。
  
  
  包容,是与生俱来的情愫
  在北京精神中,“包容”被看做是特征。的确,就像很多人对北京的描述,只有在北京,能遇到全国56个民族,能吃到各地的特色小吃。从建国以来,不同时期,一批又一批从全国各地进京的知识分子、学生、技术干部、打工者、白领……共同构建着唯一的首都。
  接纳度、归属感,在一代又一代新北京人的心中深深感受着。这种感觉,濮存昕很熟悉。从小,父亲的同事、濮存昕经常接触的长辈们就有很多也是“外地人”,他们在舞台上演着北京人的事儿,而那些老北京演员,也在角色中操着外地的口音演着外地人。表演本身,就是包容了各色文化的艺术。
  1989年,当濮存昕在话剧舞台上复排经典剧目《雷雨》时,有一个叫路世伟的加拿大留学生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晚会上表演了一个小品,顷刻全国很多观众开始疯狂地喜欢这个普通话还很生涩的留学生,他在小品里的名字叫大山,这也成为他日后的中文名。不久,他被观众赞为“洋笑星”,现在更是没人拿他“当外人”。慢慢地,许许多多如大山一样的老外,在北京学习中国的传统曲艺、各种艺术。而北京的舞台上,也不只有“京味儿”风格,全国各地的剧种、演员、表演方式,都在这里找到生长的土壤。这正是国际大都市的大气之所在。
  1991年,25集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让广大国人眼前一亮。这是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是舶来品。与之前看惯的电视剧不同,系列剧每集一个独立故事,自成单元,散中有聚、聚终有散,一时备受追捧。剧中,也有濮存昕的身影。他客串的“诗人”田乔,让很多人过目难忘。只是客串,戏份自然不多,拍摄过程却很难忘,因为形式新颖。多年后回忆起来,他也从不因为自己是话剧演员,就理应站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各种尝试,才能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滋养。”
  不仅迎进,也有输出。1980年,《茶馆》赴德国、法国和瑞士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之先河。此后,剧院的《茶馆》《王昭君》《天下第一楼》《推销员之死》《狗儿爷涅槃》《鸟人》《阮玲玉》《古玩》等戏先后出访了日本、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埃及等国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进行演出……这仅仅是北京人艺输出文化产品和开门迎客的成绩单,是北京文化“吞吐量”的一个缩影。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谈到北京人的包容,濮存昕毫不迟疑地讲到:“包容是北京人特有的、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咱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北京人就应该心怀祖国,放眼天下,把全国人民都放在心里头,这就是北京人的包容。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人艺又是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在专业上应该做到最好,更需要有一种包容的文化意识,要向所有人学习,学习所有好的东西,才能体现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文化价值。”
  
  
  厚德,是人品更是“城品”
  紫禁城、中轴路、四合院,中和、有序、规矩,这是老北京北京的城市文化符号,尚礼、厚道、宽容、助人,是北京人民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从可触摸到的建筑到无形中的人文素养,北京处处透着中华文化精髓。在北京精神中,“厚德”便也理所当然被看成是北京的品质。
  生长在这样的城市中,人格中自然不会缺少对品德的认知、重视与滋养。而且,濮存昕两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虽然因为抢救及时而没有留下更多的后遗症,但10岁以前,濮存昕只能靠拄拐杖走路。童年的记忆中,同学们背着他上学,下雪天在门外等他的温暖,和手术带给他的痛苦一起留在他记忆深处。个人成长中的这些经历,也成为他日后品格形成的重要成分。
  很多时候,“德”只是大环境中的小细节。2007年春,《建筑大师》排演完毕,新闻发布会现场,临近开始,演员都到了,导演林兆华也到了,台下还是十分嘈杂,在空旷的排练场里,喧闹声被放大了很多倍。只有濮存昕,使劲挥手喊“静一静”,让台下参加发布会的记者们快点就坐,安静下来。只有濮存昕,而且好像他很自然,没觉得自己是个腕儿。
  后来,他出任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的过程,也跟维持现场秩序一样,看上去自然而简单。2000年初秋,他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问他:“卫生部想请你做防艾滋病宣传员,你干不干?”跟大多数人一样,濮存昕当时对艾滋病并没有更多了解,听到这三个字同样恐惧大于了解。可他没想太多,说“给我10分钟考虑”,10分钟之后,濮存昕回给对方一个肯定的答复,成为中国第一位预防艾滋病宣传员。
  有人说,“濮存昕是最称职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2001年,濮存昕带上面粉和肉馅,走进山西艾滋病患者老季家。他坦然地与老季握手,一起吃饭,甚至用老季的毛巾擦手擦嘴,这些在很多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亲密接触,他做得自然而然。而且这一切,都是他主动要求的。濮存昕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告诉大众一个简单的科学道理:与艾滋病患者进行一般的接触不会传染。很多艾滋病感染者都有濮存昕的手机号码,他家也成为接待家庭,连续几年都有参加夏令营的艾滋孤儿来家里住。
  对于公益活动,濮存昕却自嘲是个“随叫随到”的人——15年不换电话号码、没有经纪人、没有助手、没有工作室、没有经纪公司——往往都是一个电话,“濮存昕,这事你来”,他就去了。
  2008年5月25日,濮存昕同王宝强、韦唯等六名艺人动身飞往四川,参与“5.12关爱基金——明星义工行动”,飞抵成都后,濮存昕他们来不及从车上取下行李,便开始接受心理专家的培训,学习与受灾孩童的正确沟通方式,随后马不停蹄地前往离成都较近的都江堰灾民安置点及聚源中心小学,探望那里的孩子。濮存昕一进课堂便被孩子们团团围住,望着孩子们激动的小脸,听着孩子们喧闹的笑语,濮存昕刹那间突然激动地难以自抑:“在废墟上,我看到了活生生的希望。”他耐心地为在场所有小朋友们签名,还手把手地教起了画画,并为灾区的地震孤儿写下由衷的寄语:“当你们成为孤儿的那一刻,你已是十三亿人的孩子。”5月28日凌晨1点,刚从灾区慰问活动中回到宾馆睡下没多久,就被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唤醒:“濮哥,六一儿童节的策划会你来出出主意?”七八分钟后,濮存昕一扫脸上的倦容,出现在策划会现场。
  濮存昕有着诸多的公益身份: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全民禁毒形象大使、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几年来,濮存昕奔波于医院病房、戒毒所、血站和募捐活动现场,他温暖的笑容也频频出现在许多公益广告当中。一颦一笑中,都传递出责任、温情和力量,濮存昕俨然中国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甚至超过他在演艺界的名声,然而他微笑着,从不介意。
  内务部街出生,王府井大街工作,同福夹道生活,灯市口这块连地砖都散发着老北京气息的地方,濮存昕生活了一辈子。灯市口位于北京东城区中部,正宗的中心区。这里因明朝时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八在此设灯市而得名,朝代更迭,年复一年,灯市早已移至他处,这个热闹的名字却保留下来,现在成为老北京文物保护区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里四合院静谧和谐,古槐树影婆娑,老人和孩子、老北京人和新北京人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往南不远,就是王府井,那里是这个城市国际化的显著符号,不同肤色、各种语言、多种文字、各式思维在这里交汇,传统老字号与国际大品牌同生共长,折射出五光十色,浓缩五洲四海的精粹。
  每天,古老与现代、文保区的静谧与都市化的喧嚣彼此守望、遥相呼应,北京深刻厚重的民族情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和容载万物的人文精神,在这里不断深入的诠释、延展,融合。
其他文献
初识燕舞是因为评论。几年前开始给他所服务的中央某报在业内外享有盛誉的评论版写评论,燕舞是编辑之一,我们偶尔在MSN上交流也只限于稿件问题。逐渐熟悉之后,彼此交流的话题越来越广。燕舞虽然身在“评论界”,但他其实并未真正融入这个圈子,他真正的兴趣还是在文化方面。  通过“评论”,你并不能全面了解燕舞的学识和才华,他的志趣更多地在于写些书评,或者是一些能够沉淀下来的东西,短平快的评论(时评)写作并不是他
期刊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协力、锐意进取、铸造辉煌的一年。  201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光辉日子,我们见证了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光荣时刻,中华民族在传承历史中昂首前行。  2011年,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挑战面前,全体中华儿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团结奋进,创造创新,实现了新的伟大跨越。  2011年,总
期刊
进入2012年,欧洲遭遇50年罕见的极寒天气,日韩的大雪令人叫苦不迭,中国南方的干旱把船只搁浅鄱阳湖底……全球异常气候似乎印证着玛雅人对2012 的预言。可这个冬天的人类没有多少心思担忧天塌下来,因为眼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才是最难过的坎。  全球金融危机的几年来,当龙头老大美国经奋力挣扎刚刚看见点天亮的曙光,欧债的乌云又如泰山压顶,笼罩世界。谁都可以预见到,一旦欧洲经济崩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
期刊
农民工心中的“中国好人”  2011年,身为安徽中环投资集团董事长的余竹云荣登“中国好人榜”,并作为唯一受邀的房地产商参加了亚洲博鳌论坛青年圆桌会议,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  作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余竹云在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中起到了先锋作用,而在社会公益方面,更是展现了一名青年徽商的至善情怀,赢得了社会尊重。  8年来,他始终从生活点滴处关怀建筑工人,为建筑工人宿舍免费安装空调,播放电
期刊
她是上帝派来的使者,头顶爱的彩虹,脚踏福荫云彩来到这个世间,给贫穷和遭遇不幸的人们播洒着爱心和希望。  洪子晴有很多身份:歌手、选美冠军、房地产老板、名媛……而爱心天使是她本人最投入的生命角色。20年来,她积极参与了无数公益、慈善活动,探访老人、弱智儿童、精神病院、孤儿以及积极参与四川地震救亡工作,她用“大爱无疆”的美德书写下新世纪品牌女性的伟大光辉。  洪子晴慈善基金会于2008年8月成立,正值
期刊
从《金陵十三钗》到《陆犯焉识》,  不一样的故事,一样深远的济世情怀。    她,是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海外华语界极具影响力的杰出女性。她,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中国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广泛的文化名流。她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荷、西班牙等文字,并于多国举办文学研讨会;既有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又有对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繁复历史的重新评价,体现出对人性的哲思与批判意识。 
期刊
“澳门女儿”再迎新挑战  李菲17岁就获得全国武术竞标赛南拳冠军。移居澳门后,不仅为澳门拿了第一块亚运会金牌,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南拳剑术和枪术冠军,还参加“澳门小姐”选美大赛,获得澳门小姐的亚军和最上镜小姐奖。其后,李菲负笈远游,到澳洲学习金融管理。回到澳门后一面在演艺道路上节节上升,一面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领域,直至投资创办公司,干什么都业绩不俗,声名鹊起。  2011年,由她担任董事长的深圳世纪领
期刊
给员工搭攀登之梯  这位书写了商界传奇的女强人,把她女性的母爱和宽容,融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她坚持认为,企业一旦组建,就不是自己个人的,而是属于全社会的。  2011年暑期,郝碧琳创立的河北金凤集团来了许多大学生。原来,郝碧琳得知当地一些大学生生活困难,就拿出近百个实习岗位,提供可观的工资待遇。她说,这样既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又能避免捐助带来的自尊心伤害,还能提高他们未来的就业能力。  企业家的
期刊
“天使”救助济危困  在广东,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清远有一位“天使”队长,他创造性地开创实施“天使医疗救助行动”,组建连阳医疗队,使医疗技术下乡和贫困医疗救助成为一种长效机制。此人就是清远市人民医院院长周海波。  7年前,他第一次带领清远医疗小分队奔赴连南瑶族自治县,三个月就让连年亏损的医院“起死回生”,两年时间医院业务增加了一倍,员工收入增长了50%,探索出了一条代理法人、无偿全面托管的“连南模式”
期刊
卫冕“海南第一县”  从普通县城,到海南第一县,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勇气,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奉献精神,以丰富的经济、社会管理知识,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辟了澄迈县“生态现代化”发展新路。  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2011年,澄迈GDP跃上2011年的140亿台阶。  这是澄迈连续第二年GDP增速排名全省第一,打造了全省第三大投资体和第四大经济体,创建了全省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