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师的备课是在化学教学中贯彻落实教育方针,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和教学工作能力,进行教学设计的创造过程。它是一项经常的细致的工作,也是教师继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教师备课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充实和改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钻研课标和教材
中学化学大纲是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掌握其精神实质,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材是根据课标的目的要求编写的,它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基本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本章(或本节)教材在整个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研究教材要做到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所谓深刻理解,即把教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彻底搞懂,不能有一点含糊,以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来的一连串“为什么”。所谓全面掌握,即把全部知识贯穿起来,把握教材的重点、深度和广度、系统性和阶段性,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概念,在初中只要求从得失氧的角度来阐述;在高中课本中,则要求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数的多少观点来阐述。这种观点分散的编排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教师在教学某一节内容时,不要任意扩大加深知识内容,要适可而止。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开阔眼界,启发思路,要防止认为教科书枯燥无味,钻不进去,而一味照抄参考资料甚至漫无边际地旁征博引,从而削弱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写教案时才可能胸有成竹,讲课时才可能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运用自如,生动活泼。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书,而是看学生的“双基”掌握得如何,能力增长了多少,所以备课不能只考虑一堂课讲几点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才干。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兴趣爱好等。根据教学研究,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中学生的记忆力强,敏感好动,注意力不高度集中。在学习化学时,往往有一种倾向,做实验看“热闹”,重推理、轻实际、重理论,烦记忆。这些特点和倾向在备课时都要考虑到。要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可从以下几点了解。例如:1.与班主任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2.叫学生回答问题,评阅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各种试卷,以发现学习上的弱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4.课外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及生活状况等;5.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了解家庭或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把了解的情况记录下来,建立起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这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那么在备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克服盲目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该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目的不明确或不正确,必然导致教学失败。因此在备课时,要紧抓教学目的不放,从各方面考虑,既有“双基”的目的,又有考虑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目的。在“双基”方面,应考虑通过本节教学,明确哪些内容学生须牢固掌握,哪些内容可以学会,哪些只是了解,对此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之点,它在教材中起着核心纽带作用,是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或关键部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一般地说,基本定律、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物质的性质是教材的重点。例如,初中化学中氢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只有把重点抓住、讲清,其他部分才能迎刃而解,只有重点突出,才能脉络清晰。一般基础知识中难理解的问题或须经严密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才能准确掌握的规律为难点。例如:分子的概念,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等。但有时重点和难点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初中化学中化合价的概念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又如纯净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而两者的混合物点燃即爆炸的道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
五、组织教材、编写教案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严密组织教材,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讲授新的内容,使新旧联系;新内容如何讲解,怎样为以后教学打好基础;如果让学生自学,如何进行指导,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怎样结合教材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例如:我在教学铁的生锈一节时,在几天前就要做好几个实验,因为铁的氧化需要时间较长,最后总结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最后教育学生怎样防止铁生锈,进行为祖国节约能源等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教师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运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师要提高做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做到备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上好每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向45分钟要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更新,教师备课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充实和改进。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钻研课标和教材
中学化学大纲是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化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掌握其精神实质,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材是根据课标的目的要求编写的,它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基本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的体系和知识结构,明确本章(或本节)教材在整个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基础知识范围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研究教材要做到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所谓深刻理解,即把教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彻底搞懂,不能有一点含糊,以准备回答学生可能提出来的一连串“为什么”。所谓全面掌握,即把全部知识贯穿起来,把握教材的重点、深度和广度、系统性和阶段性,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概念,在初中只要求从得失氧的角度来阐述;在高中课本中,则要求从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数的多少观点来阐述。这种观点分散的编排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教师在教学某一节内容时,不要任意扩大加深知识内容,要适可而止。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参考资料,吸取别人的教学经验,开阔眼界,启发思路,要防止认为教科书枯燥无味,钻不进去,而一味照抄参考资料甚至漫无边际地旁征博引,从而削弱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写教案时才可能胸有成竹,讲课时才可能突
出重点,突破难点,运用自如,生动活泼。
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
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书,而是看学生的“双基”掌握得如何,能力增长了多少,所以备课不能只考虑一堂课讲几点内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更重要的是应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才干。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兴趣爱好等。根据教学研究,中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中学生的记忆力强,敏感好动,注意力不高度集中。在学习化学时,往往有一种倾向,做实验看“热闹”,重推理、轻实际、重理论,烦记忆。这些特点和倾向在备课时都要考虑到。要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可从以下几点了解。例如:1.与班主任交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2.叫学生回答问题,评阅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各种试卷,以发现学习上的弱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3.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4.课外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谈心,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及生活状况等;5.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了解家庭或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把了解的情况记录下来,建立起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这样,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那么在备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克服盲目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该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的进行,目的不明确或不正确,必然导致教学失败。因此在备课时,要紧抓教学目的不放,从各方面考虑,既有“双基”的目的,又有考虑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目的。在“双基”方面,应考虑通过本节教学,明确哪些内容学生须牢固掌握,哪些内容可以学会,哪些只是了解,对此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联贯全局,带动全面之点,它在教材中起着核心纽带作用,是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内容或关键部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一般地说,基本定律、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化学用语、物质的性质是教材的重点。例如,初中化学中氢气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只有把重点抓住、讲清,其他部分才能迎刃而解,只有重点突出,才能脉络清晰。一般基础知识中难理解的问题或须经严密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才能准确掌握的规律为难点。例如:分子的概念,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等。但有时重点和难点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如,初中化学中化合价的概念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又如纯净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而两者的混合物点燃即爆炸的道理,是难点,但不是重点。
五、组织教材、编写教案
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严密组织教材,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讲授新的内容,使新旧联系;新内容如何讲解,怎样为以后教学打好基础;如果让学生自学,如何进行指导,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怎样结合教材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等。例如:我在教学铁的生锈一节时,在几天前就要做好几个实验,因为铁的氧化需要时间较长,最后总结铁生锈需要的条件,最后教育学生怎样防止铁生锈,进行为祖国节约能源等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教师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充分运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师要提高做好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做到备课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为上好每一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向45分钟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