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词语教学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an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07-02
   儿童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的基础上,儿童要认识周围世界,进行思维活动,必须依靠词。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语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扶手,是字、句、段、篇的纽带。它好比建筑时的一块块砖,建筑工人依靠这小小的建筑材料,构建了一幢幢高楼大厦,而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凭借着丰富的语言积累,便能挥洒出优美的文章。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呈现反璞归真的态势,但是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仍不见较大的改观。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习语言除了积累,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并有所创造。积累是为运用做准备的,会运用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而这恰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盲点。
   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强,初步接触阅读课文,对优美的词句有着新鲜感,同时对它们的意思又是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传统的词语教学就是以词解词,学生听了似懂非懂。那么如何在低年级就开始重视词语教学,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呢?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谈谈低段语文的词语教学。
   一、创设情景,再现词语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教材,基本上都具有鲜明的形象。但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通过教材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仿佛看到课文描写的形象,感受体验,同时又通过所感受的形象体会语感,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教学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如果是纯客观地分析语言文字,课文中生动的形象及场景,都在遥远的地方,至于久远年代的人和事,距离学生就更远了。没有感受,就不能产生情感。没有感受,教材语言的内涵及韵味就无法深刻地去体会。
   (一)联系生活
   生活展现词语情境,是通过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有些词语意义比较抽象,但是这些词义的具体表现形式于生活中经常出现,学生曾见过、做过、体验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亲身体验理解。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图画再现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词语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词语内容想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
   1.简笔画
   由于简笔画是边讲边画,画面是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画面处于变化之中。这一特点,就必然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因而用简笔画很容易把学生带入词语情境。有些词语所说的现象,比较抽象,但又不需要对表明某一现象的画面作细致的描绘,这时运用简笔画说明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就会一目了然。
   2.剪贴画
   剪贴画以图形表现形体轮廓,不像放大图那样要求逼真,只要大体形似即可,即使有些变形也无妨。因此制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剪贴画最大的优越性是可以贴上拆下,灵活运用,使画面充满生气。凡是无需细致描绘的词语画面,只需显示形体轮廓,就能再现词语情境的,便用剪贴画再现。
   3.课文插图
   低段教材图文并茂,是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插图,把学生带入情境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在可视、可听的情境之中认识事物,自然而真切地感悟这些字词的意思。
   4.多媒体
   把词语的内涵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去体会感悟。这些词语随着学生语感能力的不断增强,随着学生生活积累的日益丰富,在今后的阅读中,如果再遇到有关词语,他们对词语的理解就会日渐明晰、准确。
   二、动作演示,体验词语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体验感悟。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词语的内容,才能使他们在亲身的体验中领悟词语表达的意思,从而加深对重点词句的准确把握。
   (一)模仿演示
   通过动作来学语言,学生对动作本身是理解的,转化为行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所感受,有内心的体验。体验是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知、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有些词。虽然通俗、浅显,表面看起来很容易接受,但是学生对词的领悟实际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果只简单训练,学生想真正掌握和正确运用,就比较难,甚至会产生岐义。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儿童认识规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让学生亲身演示词语的涵义,使学生在亲身的演示中感悟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二)角色扮演
   儿童是天生的演员,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较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
   三、朗读感悟,内化词语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经过作者的精心选词,可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词语更重要的方法是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词义,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对一些表达作者十分强烈思想感情的词语,要反复启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感情得到熏陶,在读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词的意思。
   (一)抓句子中的重点词语
   要想准确地理解一句话,就要拿捏好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其实朗读也是如此。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内化,使理解词语和朗读感悟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知晓“滋润”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此时,“滋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象征着万物复苏,它更带着人们舒服的感觉。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二)抓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词语教学与朗读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融合、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而非互相割裂的个体。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遇到以前没有出现的词语就要进行教学,让学生去记住词义体会感情的话,一方面,这样的学习是费时而低效的,加重学生学习和负担;另一方面,这样会大大地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会脱离了作者写作的原意。其实很多课文,都有他的词眼,如:《蜜蜂引路》中的“向导”,《日月潭》的“风光秀丽”,《黄山奇石》的“奇形怪状”,《一分钟》的“后悔”,《称赞》中的“称赞”……
   四、迁移拓展,运用词语
   词语教学应该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将学过的词语进行运用。在学生理解词义后,教师要有广阔的语言学习的视野,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把学生思维引向自己的生活中去,在有形又有色的情景当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一)复习积累中运用
   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选好训练的点,以词语为突破口,通过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理解文本,深入教材,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例如在教学新词语的时候,可让学生由新学的一个词语引出一类,促进积累。如教学《红领巾真好》中由“蓬松的羽毛”和“可爱的小鸟”“翠绿的树苗”、引出“活泼的孩子”、“水汪汪的眼睛“等。这样,以后学生在运用词语的时候就不会单一枯燥,重复无味了。
   (二)扩展积累中运用
   随着课文阅读的开阔,学生接触的词语也越来越多,但对于这些词语,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很粗浅的,为了将其变为学生的语言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机引导,由一词带一串。如《夕阳真美》中的“笑眯眯、水汪汪”引出“绿油油、黄澄澄……”等。
   (三)口语交际中运用
   加强词语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语言运用中活化。 给学生提供运用的机会,如在《科里亚的木匣》一课中,学习“果然”,先让学生说说科里亚埋木匣子的方法?法西斯被赶走后,他们又是怎么找到木匣子的?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后。接着结合实际,说说哪些时候我们也能用上“果然”这个词语?最后学会用这个词写一句话。
   总之,词语的教学不能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最活跃的元素,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词语,更要灵活处理词语。这样才能根植于语文这块沃土,推敲文字,细细品味语文的魅力,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摘要】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客观规律与事物,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6-02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95-01  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教师就要不断创新。为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提出了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的观念。生态本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这是自然界最本真的存在形式。其实,课堂教学也是这样的一种本真状态。课堂是由学生、教师和教室这一特定的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94-01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具有强烈 问题意识的思维,才能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创设良好
期刊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注,成为教育研究者的热门话题,而在实践操作层面,小学语文教师们却普遍进展不大,甚至有些做法背道而驰。本文主要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理念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97-02  体验是指人们在对事物真切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在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运用口头语言接收对方信息,同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口语的形式传递给对方的过程。它具有及时性、流动性、现场性、综合性等特点。口语交际的这些独特性使之与阅读和写作教学相比,教学策略迥然不同。  【关键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情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89-0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3-01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然而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明显滞后,非常让人担忧,急需改进。  一、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尽管新课程标准在农村地区作了大量的宣传,也在逐步的落实。可就是进程慢、改革难,素质教育的成果很不理想,具体体现在:  (一)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差。农村地区,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传统的语文一元化教学模式极大地扼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本文旨在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和文学素养。  【关键词】多元解读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什么”比“怎样教”更加重要。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挖掘,使学生体悟到文字背后的内涵及情感。本文着重从“文本语言挖掘”这一方面对郑老师的课进行了研习,具体阐述了文本语言的重要性以及郑老师对文本语言挖掘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郑桂华《安塞腰鼓》文本语言语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92-01  新学期伊始,在学校的号召下,我自告奋勇地加入实验班的教学队伍,成为学校新课改下的排头兵。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爬滚打,终于初见成效。以下是我在新课改下的几点做法,希望能对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有所帮助。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着这一理念,新学期一开始,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超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运载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它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处理内容全面,展示效果丰富,人机交互能力较强等优点。利用它辅助教学,可以达到意尽而言无穷的效果,本文就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作用作阐释。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资源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