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代的沿海走私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u9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以来,新中国面临种种社会挑战,其中即包括国家如何规制贸易行为,并将其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中。在此背景下,沿海走私扮演着极为复杂的角色,其一方面挑战了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关系;另一方面又在计划经济的笼罩下,为民众提供了众多紧缺的生活必需品。历史学家Philip Thai近期发表的论文,基于各类一手史料,聚焦于1950~53年、1956~57年、1961~65年间的三波沿海走私高潮,对这一我们知之甚少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进而揭示出毛泽东时代的走私贸易,不仅是一种非法的威胁,也是政治运动攻击的靶子,还是一个时代必要的贸易渠道和民众的生存策略。
  新中国初创之时,成立了新的海关总署来取代旧的海关机构,并试图全面接管对外贸易,但是各种非正式的贸易网络依旧存在,典型例证即为20世纪50年代的沿海走私贸易,其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和汕头等传统口岸城市。为了清理沿海走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政治运动、教育宣传和公开审判等,旨在压缩沿海走私的生存空间,走私问题亦随之政治化,走私参与者被视为不法商人、封建残余和反革命分子,在很多时候,走私甚至成为一种政治罪。
  走私者的行为基本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从走私的商品来看,其大宗皆为当时供应短缺之物,包括手表、药品和铅笔等日用品。事实上,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与海关事务有交集的地方干部亦参与到走私活动中。有干部在香港和澳门负责为国家采购朝鲜战争的急需物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诸多“商机”,将一些有利可图的商品走私至中国,并逃避关税,甚至“武装走私”,1952年,叶剑英为此批捕的军人和干部人数超过500人,由此可见问题之严重。
  但对于普通民众,则有另一个版本的沿海走私历史。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跃进为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但同时也带来生活必需品的严重短缺。民众不仅不把走私当作一种犯罪,反而將其视作维系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大跃进之后,日用品供不应求的问题更加突出,上海和广州等地的民众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走私,以获取日用生活品,民众虽然没有试图“逃离国家”,但却在国家内部找到了求存的方式。与此同时,短缺经济为走私者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譬如在1956年,可可粉在香港的基本价格为1.27元每斤,但是走私到中国之后,其在黑市的价格为17元每斤。如此巨额的差价成为走私者甘冒巨大风险的首要肇因。
  透过重构沿海走私这一段隐而不彰的历史,作者指出初生的计划经济和活跃的地下经济在毛泽东时代是一种共生而非敌对的关系,其深深地嵌入到新中国社会主义转型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Maria Los在分析苏联和东欧的历史时,曾将此类经济活动理解为计划经济之外的“第二经济”(second economy),这一概念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毛泽东时代的沿海走私:第一,我们需要跳出政治和经济犯罪的范畴,来看待毛泽东时代沿海走私的社会含义,如此才能重新理解社会主义日常生活的丰富面向;第二,对走私社会含义的剖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时代国家政权的能力所及之范围,以及其局限所在。
其他文献
卢西欧·巴卡洛(Lucio Baccaro)与仲纳斯·彭图逊(Jonas Pontusson)在 《政治与社会》杂志2016年第2期发表题为《反思比较政治经济学:一个增长模式的视角》的文章。他们在文中重新挖掘米哈尔·卡莱斯基(Michal Kalecki) 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以增长模式为切入点,正面挑战 “资本主义多样性理论” 以企业为分析单位的静态分类和功能分析为特点的主流研究范式,力主把各种增
期刊
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展现了一个多元秩序并存的中国基层法治语境。以此为样本,本文针对影片所反映的、以剧中人物“阿洛”为代表的国家法中心主义“精英法治观”进行批判,秉持传统政法践行的中国法治群众路线,通过“审执合一”的派出法庭模式深入群众,完成了以“同意”为基础的社会整合。文章进而指出,群众路线与精英法治观两种法治理念的根本冲突是后者以知识与欲望来否定前者所尊重与理解的真实社会礼俗,丧失了基层法治建设
期刊
依法治国在中国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一个概念,尤其是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依法治国成了此次全会的主题,并明确了领导干部不得干预个案等具体举措。此外,我们在政府通报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依法依规处理”等辞藻,这无不表明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今日中国最重要的官方话语。那么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概念在中国官方系统中是如何被吸纳并传播的,这个概念在官方学说中又是如何演变的。牛津大学法学院的青年研究员Ewan Smith在最
期刊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一场深刻改变中国的变革拉开序幕。40年来,中国法治取得显著进步,然而有关中国法治的争论和分歧也层出不穷,特别是近些年,法治共识的缺乏,已成为“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1]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中国法治向何处去”,依然是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若要深入认识这一问题,需要将之置于40年的发展脉络中考察。在这40年中,
期刊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新现象之一,是中国人口即将迎来新的拐点。而谈到育儿问题,许多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为人之母”的主体性。育儿成本增加、工作负荷日趋沉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现状都在挑战当今中国女性的生育意志。本文聚焦近年来中国中产育儿焦虑引发的“为人母之艰”,从“母职”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儿童的抚育问题,从中可以发现,工业社会的转型、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始终如影随形,贯穿始终,推
期刊
近代以来,尤其二战之后,后进地区为了现代化、为了发展经济,无可避免必须向西方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问。然而,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这样的学习不仅牵涉到对西方知识的实质掌握,更涉及运用它来理解并推动自身政治、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并同时建立本地的学术社群,更甚者,可能涉及建立属于自身的学问,或以自身研究成果对世界知识群体作出贡献。  战后数十年来,台湾已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优异的经济发展
期刊
长期以来,对于西方人类学家来说,中国主要作为研究对象而存在。事实上,即便对于接受了现代人类学训练的中国人类学家来说,“中国”也主要是作为经验材料的提供方,对于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学理论和概念,则缺乏反思和贡献。换言之,中国尚未成为人类学的思想来源。[1]  作为一门主要在欧洲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科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免会出现“本土化”或“中国化”的讨论,这与其姊妹学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境
期刊
待本期刊物出版之际,正是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周期。  肇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命运。时逢其40周年之际,总结其伟大的成就,反思其存在的不足,就成为中国思想界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以周期性形式演进的,既前后相继,又彼此区隔,在上一个周期完全正当的事情,进入下一个周期就可能被视为谬误。因此,与时俱进,乃是任何伟大时代的最鲜明特征。依循此理,总结改革开放也应采取着
期刊
[编者按]  时逢改革开放四十年,思想界在不同方向上着手改革开放的研究工作。3月31日至4月1日,修远基金会与上海春秋战略发展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共同主办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研讨会之一——新型工业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研讨会。  我们把“新型工业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会议的首次会议,是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或者说从19
期刊
听觉如同视觉一样,是人类生存、体验、审美的重要感知通道,是社会交往和文化沟通的重要途径,如“豆瓣FM”、“网易云音乐”等定制化产品组成了中国年轻人重要的听觉私领域;《爱情买卖》、“凤凰传奇”等歌曲或音乐人演变为“农村重金屬”一类的文化标签。中国当下文化格局的生成、发展和转型,都是坐落在现代化、全球化、本土化等多重因素中。学者王敦指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是伴随着两大社会变化,即几亿农民工进入城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