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境·情境·化境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经典散文,无论是教材内的必读,还是教材外的选读,那些传承至今的经典章句,都会给学生以或深或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自古及今,经典诵读的方法都经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且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我国古代,语文教学尤其关注熟读成诵过程中的“体味”和“精思”引导功能。至于如何加深经典诵读的积极影响效用,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借助诵读思接千载、神游八极,从而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深厚的民族文化养分,则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诗境、情境、化境三个层次对初中语文经典诵读的方式展开分析。

一、诗境融入的常规做法


  我们之所以强调以诗境开始的常规做法,主要是由于诗境启发式的诵读易于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其更快进入到诵读状态。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初中生在诵读一篇篇比较经典的作品时,会有不胜欣喜之感。这种感受是值得应用的宝贵资源。具体可以考虑下述几种诗境诵读指导方式。
  1.文与画相配合。笔者曾经给学生安排抄录岁寒三友“松”“竹”“梅”有关诗词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对这些诗词配以自主绘画,效果都比较理想。当学生给咏竹的诗配以国画作品墨竹图时,充分证明学生已经对作品之中“竹”所具有的虚心劲节精神、高标挺立品格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给咏梅的诗配上喜上眉梢图时,便可以证明学生已经对作品之中梅所具有的坚贞乐观精神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用这种诵读之后再配画的做法,学生离诗境将更近一步。
  2.文与唱相协调。毋庸置疑,对于那些经典作品来说,它是属于作者心灵的吟唱。将这些作者心灵的吟唱传递到学习者心灵深处,以唱助读可以说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绝妙方法。比如当接触到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即可以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之后,聆听并演绎王菲的同名歌曲;当接触到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时,慷慨激昂的音乐同样有益于诵读情感的延续。这种做法让学生实现快乐诵读,有利于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3.文与音相统一。在诵读指导中,还可以采取文与音相统一的做法,也就是让名家朗诵的音频,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文、音和谐的意境中完成诵读,从而达到逐步解读、品味、沉醉、理性分析的效果。在高山流水般的优美声音之中,学生将被带入到一个又一个琳琅仙境。

二、情境介入的适应行为


  1.与学生心理相适应。对于初中语文经典诵读指导来说,情境介入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方法。其适应性体现于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尊重上,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构建形成与诵读相协调的良好情境,用于保证诵读产生更佳的效果。具体地讲,即要求教师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去,并使情境和诵读内容产生积极的适应关系,让学生诵读时形成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动情,这种做法和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认知规律相一致,可以保证学生更扎实地理解作品内容。与此同时,借助情、境、理相结合的纽带传承关系,学生还可以体会到诵读所带来的无限乐趣,这与前面所提到的诗境融入常规做法又是保持一致的。例如,在接触到朱自清的《春》一文时,出于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春天之美的考虑,反复诵读本身便非常有必要。而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诵读之前,主动查找一些和春的韵味有关的图片或者音视频资料,让学生以资料为借鉴,进行轻松明快的诵读,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具有的欣喜之感。像遇到“盼望着,盼望着”这句话的时候,春天还没有到来,学生便可以从图片中得到诵读语气应当舒缓自然的灵感。而遇到“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一类的句子时,则需要使自己处于仿真的心理情境之下,诵读出比较欣喜的感觉。
  2.与文本内容相适应。从文本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无论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篇章,还是被引入到课堂中的拓展篇章,对于学生而言,都或多或少存在语言文字理解方面的障碍,学生很难产生逼真的情感体验。若是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到诵读状态,则不易于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更应当使情境和诵读过程相匹配,借助音乐、视频、现场表演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情境的精心设计要求。比如当诵读至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借助作者的描绘,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情怀,感受到天下大观的波澜壮阔。通过进一步的引导,还能够让学生透过范仲淹的博大襟怀,去感受中国古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为理念,并拓展至其他的人物。如苏东坡、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这种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介入,仿佛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利于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到别样的景致。

三、化境深入的延续指导


  让诵读趋于化境,是学生完成经典诵读任务的理想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目标通常包括两项内容。
  1.诵读与一般教学内容的融合化境。让诵读不再局限于本身,而是同一般教学内容相联系,是它作用外化的重要指向。为此,教师可以首先考虑开设专业性更强的诵读课,适当增加学生诵读的时间,另外给学生以必要的诵读内容指导,促进学生对诵读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需要使诵读过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提升经典诵读的效果。举例来说,在学习《孟子二章》中的“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以及《散文二篇》中“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活着”等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并兼顾诵读国学经典《格言联璧》中的精华部分。后者所体现的与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相关的格言,正可以成为教材内容的注脚,帮助学生进入到诵读与一般教学内容的融合化境。
  2.诵读与学以致用理想的融合化境。学以致用的诵读,让诵读体验最终指向学习求知和行文做人的理想境界,满足丰富灵魂、感悟生命的需求,特别是基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实用性较强的资源及经验。比如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论语》中学习圣人的谆谆教导,在诵读《诗经》时体会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朦胧之美,在诵读《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文章时,意识到说明文的行文结构……总之,教师和学生共同诵读经典文章,记忆经典语句,使经典的语句给语文课堂增添哲思的元素、优美的兴味,使经典篇章的结构让相关的作文创作文采飞扬。这些都足以使学生进入到诵读與学以致用理想的融合化境之中,使经典诵读的功能不再局限于狭隘的角落。
  游心于天地之内,翱翔于神采之中。诵读的做法可以让初中生将经典文化的精髓浸润于心灵,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个方面得到有价值的锤炼,特别是会自觉以温善敦厚的态度对待学习历程与世间万事万物。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引诵读入诗境,导诵读入情境,最终让诵读过程臻于学以致用的化境。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是多变的,复杂的,当预设与教学相左时,一些教师便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对此,应发挥教学机智,根据课堂的教学局面精心选择教学预设。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成的误差有哪些现象呢?都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该如何随机应变进行处理呢?一、启发灵感,搭桥铺路  在课堂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根据课堂预设进行教学时,学生时常会出现无法生成的情况,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没有回应。表现在:学生不愿意或
期刊
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会速读,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阅读内容的多样化,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養和阅读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本书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对整本书展开的阅读活动,这里的整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也包括了一个系列的书籍。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可以是浅读、深读和精读,可以是课内阅读,也可以是课外阅读。科学的阅读指导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品
期刊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阅读教学策略来看,以援疑质理的方法切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可以不断拓展思维的寬度与深度。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就援疑质理的阅读策略进行了探索。一、学生发现问题比老师抛出问题更重要  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
期刊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想办法更大程度地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才能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寻找问题原因,还孩子注意力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注意
期刊
统编教材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依旧要重视单篇教学。往常教授《陋室铭》一文,我的做法就是读一读课文,解一解文意,析一析文旨。思路清晰,效果不错,但学生缺乏体验,语文教学缺失性灵之光,不能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基于学生成长需要,古典文学的教学应把文本读丰厚,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审美境界,提高语文素养。[片段一]  生:这是一间环境清幽的陋室,你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因为陋室周围种满绿色的植物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个定位中非常鲜明地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强调语文课程首要而核心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活动包括阅读与写作两个方面的内容,而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就必须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强调了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认识,当下广大语文教师已充
期刊
形色APP是一款辨识花草的神器,我们利用这款神器可以迅捷拍照识花,可以一键生成有诗词花语的植物美图。如果在小學语文课堂上借助于形色APP的原理,在教学时拓宽孩子的视野,打开教室这个有限空间与无限认知领域的“结界”,那么我们就可以让课堂的教学更具自然气息。我把这样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意称为“形色语文”。形色语文,把学生带入自然,把自然带进课堂,旨在用“绿色”的方式来践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知行合一”的教
期刊
我们承认美的力量的同时,不能忽略丑的力量,它们在持续对应中,平衡我们的感觉。正所谓,有丑作为参照,才能凸显美,没有丑,也就评判不出美。美与丑的这种关系,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丑。在文学文本中,为了凸显矛盾,使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常常塑造美的形象,又塑造丑的形象。读者在进行审美的同时也应对“丑”进行判断、品评、鉴赏、批判,甚至宽容和改造,即所谓的审丑。审丑也是引导学生提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途径。一、引导
期刊
我把七年级作文教学的基础定位为“游戏与活动”。从写作的内容和动机入手,通过课前的游戏或活动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在“由词到句、由段落到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验表达与写作的乐趣。一、“游戏与活动”写作教学的现实考量  说到游戏,有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幼稚,认为它是童年的“主题曲”。在作文课上,我们却把它当成是学习活动的“原始状态”。七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理状态:对小学游戏
期刊
《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是鲁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篇略读课文和第三篇精读课文。执教这一单元时,我精讲了《鱼游到了纸上》,同时将《全神贯注》作为拓展阅读文章,将习作练笔定为:写一写你的同桌,描写他(她)专注听课的样子。注意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描写神态、语言、动作的方法。但是,习作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反思其原因:一是讲解这三种描写时平均用力;二是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述不清晰,以致学生并没有掌握这种写作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