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不学你做主
课堂,是远赴重洋之后最先接触到域外文化的地方。辗转了一万多公里路,脑海中还充斥着对古板校长、严肃教授、呆瓜同学的种种设想,但我在语言学校上课的第一天就改变了看法。
与中国学校的格局相比,这里教学楼的空间有点窄仄,如果走廊里有两个人面对面站着讲话,你就只能猫着腰从他们之间挤过去。然而,窄仄不代表压抑,墙壁被刷上了各种暖色墙漆,每个教室都不一样,地板全被银灰底子点缀着星星的地毯覆盖,柔软而安静,再加上木质结构建筑特有的质朴乖巧,烘托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空气中还经常飘散着来自休息室的小甜饼的香味。几乎都是小课堂,多数教室的面积不会超过8平方米,新生初到的惶恐和不安在温馨的空气中渐渐飘散。
老师们讲课绝不像中国语言学院里的外籍教师一样故意放慢语速,所以我们必须瞪大眼睛集中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他们的授课方式永远充满活力鼓舞人心,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任何荒谬的见解。年轻的男教师Kerry就喜欢坐上课桌脚踩着椅子,完全不见为人师表的样子。可他偏偏很受欢迎,尤其是教学以引导见长,他用情景表演去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还常用搞笑幽默的动作、夸张诙谐的表情把课堂气氛调节得积极活跃。
他抛出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和讨论:如果你是罗琳,将给《哈利·波特》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半生不熟的英文讨论了半天,有人问他标准答案是什么,他一摊手说:“你们讲得太精彩啦,比罗琳强多了,赶快完成学业回去写书吧!”
进了大学校园,游戏气氛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行动的严谨和思想的活跃。既有好几百人的大课堂,也有五六个人的课题研究小组。英式教育的特色开始凸显,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这个理念依然不变。
大课堂教室高雅肃穆,更像是一个大礼堂,讲台上设有总控制台,电脑、灯光、声效、DVD等,都掌控在老师手里。老师提前备好的课就存在校内局域网上,上课时直接从电脑上调出讲义,通过投影仪打到身后的白色屏幕上,保证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清晰地看到讲义内容。课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网络账户调出讲义,打印存档,以备复习。每一章节讲完时,老师都会唰唰唰列出一串阅读书目,有的甚至标明从第几页到第几页。阶段测试过后,成绩会张贴出来,只是永远别指望老师会主动找哪个成绩欠佳或品行不端的学生促膝长谈。
学生们可以选择积极上课、参与讨论与研究、查阅大量课业资料、认真准备每次作业和考核,也可以选择旷课、逃学、睡觉、堵起耳朵闭上嘴巴置身事外。风度翩翩的绅士般的教授不会像兢兢业业的中国老师那样,盯着你骂着你赶着你逼着你,很多时候,他们上完课夹起课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你不主动上门请教,他们绝不会自告奋勇给你开小灶。
国外的大学教育要求绝对的自学能力和严格的自律能力,前途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端正态度、将你引向光明。
与精彩瞬间相爱
“几个世纪以前,在茫茫的南太平洋上,一群叫‘毛利族’的波利尼西亚人乘着独木舟在孤独漂泊,他们没有家。有一天,他们忽然看到了在水天相连处的神秘的白云,毛利人调转船头,向那片白云追去。当赶上那片神秘的云彩时,毛利人惊奇地发现那朵白云原来是一座高大的雪山。他们走上岸,发现脚下的土地原来是一片绿色。毛利人遵照命运的呼唤,留在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片土地就是现在的新西兰。”
几乎所有的新西兰人都知道这个典故,这个传说使他们冥冥之中接受了一个真理:听从命运的指引,捕捉美好的瞬间,珍惜幸福的感受。他们不紧不慢、悠闲自在,日子过得像老棉鞋上晒着的阳光,温暖而迟缓。有人说,他们没有奋斗目标。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分辩:全人类的奋斗目标不都是幸福的生活吗?我们已经拥有了,不享受才是暴殄天物呢。
一天,我们正在上会计原理课,坐我旁边的是个三十多岁的KIWI(新西兰本地人的别称),蓝眼睛棕头发,喜欢穿短袖T恤衫牛仔裤,他可是个很认真努力的学生,每课必到,每到必问。这堂课他却表现得不怎么样,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最后干脆夹起书本走人了。再见他时跟他打趣:“上次是不是急着向女朋友求婚啊?连课都不上了。”他笑笑回答说:“实话告诉你,我太太给我发短信说她种的花一夜之间全开了,如若错过这样美丽的时刻,恐怕上帝都不会原谅我。”接下来,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太太的花园多么千姿百态,儿子的飞机模型多么惟妙惟肖,他们为此而开的Party多么多姿多彩,包括他的猫偷吃了几串烤鱼,狗打翻了几瓶啤酒——与这些比起来,一堂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先愕然,而后是深深的赞叹。
谁不愿如此优雅而热情地生活呢,只是我们的视线被太多急着要做的琐事遮挡了,当我们不去在意自然赋予的奇迹和快乐,世界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不快乐。
所以,在新西兰处处可见在海边一钓鱼就钓一天的精神矍铄的老头,开着出租车听着爵士乐的颤颤巍巍的老太太,穿着比基尼躺在游艇上晒一天日光浴的家庭。店家在黄金时间闭门谢客,因为店主要去公园野餐;公司从无加班一说,因为员工不愿牺牲与家人分享从黄昏到夜晚的每一分钟。
他们之所以有着强烈的幸福感,是因为他们自由又自我,能与每一个他们认为精彩的瞬间相爱,把手头不重要的事全盘抛却,全身心地投入一片快乐的海洋。
我劳动我光荣
曾经觉得,我们留学生打工实在是生活所迫,可那些住着别墅的本地学生打工却让人费解。他们衣食无忧,全民医疗保险,小学中学不交学费,父母失了业还能享受不低的政府补助。就这样还像我们一样可怜兮兮地打工,看人脸色,点头哈腰,在假期里从鸡叫干到鬼叫,何苦呀?
当我把这个疑问隐约向Kathy提出来时,她像不认识我一样瞪大了双眼。Kathy和我同住学校公寓,同层不同室,过去见面最多也就笑笑问声好而已。在交朋友方面,我们中国留学生都不太主动,语言当然是最大的障碍,文化背景不同也致使中外学生不容易找到共同话题。要不是喜欢时尚的Kathy在电梯里大声称赞我颈间一条藏银项链,恐怕我们永远是陌生人。
“家庭再富裕都是父母的,国家再富裕都是国家的,跟我有什么关系?自力更生挣学费,大家都这么做,再正常不过,靠劳动挣钱让我在家里抬得起头。”Kathy拢了拢一头短且乱的头发,接着说,“上个假期我去了苹果园分拣了两个月的苹果,这个暑假,我打算和朋友一起到澳洲的餐馆当服务员,顺便去北部看袋鼠,一定好玩得不得了!”
后来我听人说,Kathy的老爸是个卖珠宝的大老板,家底殷实,光是游艇就有两艘,名车更是无数。可作为掌上明珠的Kathy一上大学就搬进了学生公寓,房租学费伙食费都是自己业余打工挣的。真是不可思议。出来留学我才意识到父母曾经给我提供了多么幸福无忧的生活,那时我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可一漂洋过海,一切都变了。我第一次认识到住宿必须掏房租、一日三餐也让人发愁、辛苦打工还要交税、上课竟要另买教科书。真恨不得父母是大款,让我不必这样掐着指头数着钱过日子。可是,父母真是大款的Kathy却自己选择了过自力更生的生活。
工作,在新西兰很多人的观念里不是与挣钱发生必然联系的。上语言学校时,我寄宿家庭的邻居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在政府部门义务工作了十五年,分文不取,除了经常与她接触的人,整个政府大楼里的官员连她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但她无怨无悔,一边修花池栅栏一边对我说:“有意义,就值得。听说过查尔斯和戴安娜的长子威廉王子吗?他自愿参加扶贫队,去给穷人盖房子、给小孩上课、给病人洗马桶,他体会到了平民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如果只是为了钱,他根本不必这么做。”
不管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新西兰人都在用行动告诉我,自力更生和无私奉献实际上是种莫大的荣耀。
倒霉了总理便宜了小偷
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新西兰的总理海伦·克拉克不断向媒体和国民道歉,究其原因,竟是她参加了一个慈善拍卖会,为了使一幅油画卖上好价钱,她自作主张地信手在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在餐厅和几个当地的学生说起这件事,大家竟各执一词。在我们中国学生看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中国请名人签字尤其是领导题字那是多么不易又多么光荣的一件事,花重金都不一定求得到呢。况且,这幅画最后以2000纽币成交后,所得钱财悉数被慈善机构拿走,海伦总理压根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
“可是,她出于好心的主观意识使她做了一件触犯法律的事。”别看Tim的脸上鼻环、耳环、舌钉样样俱全,活像小阿飞,可他看待这件事特一本正经。“不是她画的,她没有权利签上自己的名字,她以为她是谁啊。”
我们几个黑眼睛黑头发的面面相觑,没见过用这种口气指责国家元首的。原来,在新西兰法律中有规定,油画和出版物一样属于精神产品,只有作者本人有权利在其上签名,否则就是侵犯版权,是欺诈行为。一个不诚实的人,是百姓也好,是领导是元首也好,通通不受欢迎。
此事给我一个印象,新西兰一定是个法度严明的国家,不然总理也不会陷入这样的窘迫,在中国,在市区开车鸣笛或不系安全带也不会罚款,更不会打死一只鸭子就要交高额的罚金再被遣送回国……直到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让我发现新西兰的法律其实也有那么一点不太合理的人性化。
琪伟和我来自同一个省,无形中亲近了很多,大家周末时常在一起做做久违的中国菜打打牙祭什么的。这个周末,琪伟却被警察扣下录口供。我们吓了一跳,以为他捅了什么娄子,但也只能焦急地等他回来。折腾了一上午,他才黑着脸回来。一进门就高呼:“这是什么破法规,不讲理嘛!”
三个小时前,琪伟为了我们聚会的事,一个人坐车去超市采购食品,可就在公交车上,一个毛利人趁人多眼杂悄悄拉开了琪伟背包的拉链。好在他的技术不怎么样,警觉的琪伟转身抓住了毛利人正夹着钱包的手。要知道,钱可是我们这些穷学生的命根子啊!这时正好停车,琪伟红着眼一把把毛利人拖下车来,仗着在体校学过一点跆拳道,勇敢地和小偷展开了搏斗,小偷嗅出对手身上有中国功夫的味道,吓得一溜烟跑掉了。这时,警察也闻讯赶到,可他们不但不去追小偷,居然严肃地询问琪伟有没有对小偷实施暴力导致其受伤!
真不敢相信,新西兰的法律规定,小偷偷300元以内不算偷,即使小偷偷了超过300元的财物,除非受到生命威胁,在夜间,被偷者在无警察协助的情况下不能擒拿小偷,日间虽可捉拿,但也不能过多使用暴力。——300元,也就是说不管300元对被偷者意味着什么,让人偷了就是白偷。
新西兰人喜欢张弛有度,在法律上也是,这是新西兰的特色之一,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尊重人权的表现,即使是罪犯,也不能受到人格上的侮辱和肉体上的欺凌。
发稿/赵菱 tianxie1013@163.com
课堂,是远赴重洋之后最先接触到域外文化的地方。辗转了一万多公里路,脑海中还充斥着对古板校长、严肃教授、呆瓜同学的种种设想,但我在语言学校上课的第一天就改变了看法。
与中国学校的格局相比,这里教学楼的空间有点窄仄,如果走廊里有两个人面对面站着讲话,你就只能猫着腰从他们之间挤过去。然而,窄仄不代表压抑,墙壁被刷上了各种暖色墙漆,每个教室都不一样,地板全被银灰底子点缀着星星的地毯覆盖,柔软而安静,再加上木质结构建筑特有的质朴乖巧,烘托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空气中还经常飘散着来自休息室的小甜饼的香味。几乎都是小课堂,多数教室的面积不会超过8平方米,新生初到的惶恐和不安在温馨的空气中渐渐飘散。
老师们讲课绝不像中国语言学院里的外籍教师一样故意放慢语速,所以我们必须瞪大眼睛集中精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他们的授课方式永远充满活力鼓舞人心,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任何荒谬的见解。年轻的男教师Kerry就喜欢坐上课桌脚踩着椅子,完全不见为人师表的样子。可他偏偏很受欢迎,尤其是教学以引导见长,他用情景表演去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还常用搞笑幽默的动作、夸张诙谐的表情把课堂气氛调节得积极活跃。
他抛出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我们思考和讨论:如果你是罗琳,将给《哈利·波特》一个什么样的结局?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半生不熟的英文讨论了半天,有人问他标准答案是什么,他一摊手说:“你们讲得太精彩啦,比罗琳强多了,赶快完成学业回去写书吧!”
进了大学校园,游戏气氛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行动的严谨和思想的活跃。既有好几百人的大课堂,也有五六个人的课题研究小组。英式教育的特色开始凸显,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这个理念依然不变。
大课堂教室高雅肃穆,更像是一个大礼堂,讲台上设有总控制台,电脑、灯光、声效、DVD等,都掌控在老师手里。老师提前备好的课就存在校内局域网上,上课时直接从电脑上调出讲义,通过投影仪打到身后的白色屏幕上,保证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清晰地看到讲义内容。课后,学生可以用自己的网络账户调出讲义,打印存档,以备复习。每一章节讲完时,老师都会唰唰唰列出一串阅读书目,有的甚至标明从第几页到第几页。阶段测试过后,成绩会张贴出来,只是永远别指望老师会主动找哪个成绩欠佳或品行不端的学生促膝长谈。
学生们可以选择积极上课、参与讨论与研究、查阅大量课业资料、认真准备每次作业和考核,也可以选择旷课、逃学、睡觉、堵起耳朵闭上嘴巴置身事外。风度翩翩的绅士般的教授不会像兢兢业业的中国老师那样,盯着你骂着你赶着你逼着你,很多时候,他们上完课夹起课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你不主动上门请教,他们绝不会自告奋勇给你开小灶。
国外的大学教育要求绝对的自学能力和严格的自律能力,前途是自己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端正态度、将你引向光明。
与精彩瞬间相爱
“几个世纪以前,在茫茫的南太平洋上,一群叫‘毛利族’的波利尼西亚人乘着独木舟在孤独漂泊,他们没有家。有一天,他们忽然看到了在水天相连处的神秘的白云,毛利人调转船头,向那片白云追去。当赶上那片神秘的云彩时,毛利人惊奇地发现那朵白云原来是一座高大的雪山。他们走上岸,发现脚下的土地原来是一片绿色。毛利人遵照命运的呼唤,留在了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片土地就是现在的新西兰。”
几乎所有的新西兰人都知道这个典故,这个传说使他们冥冥之中接受了一个真理:听从命运的指引,捕捉美好的瞬间,珍惜幸福的感受。他们不紧不慢、悠闲自在,日子过得像老棉鞋上晒着的阳光,温暖而迟缓。有人说,他们没有奋斗目标。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分辩:全人类的奋斗目标不都是幸福的生活吗?我们已经拥有了,不享受才是暴殄天物呢。
一天,我们正在上会计原理课,坐我旁边的是个三十多岁的KIWI(新西兰本地人的别称),蓝眼睛棕头发,喜欢穿短袖T恤衫牛仔裤,他可是个很认真努力的学生,每课必到,每到必问。这堂课他却表现得不怎么样,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最后干脆夹起书本走人了。再见他时跟他打趣:“上次是不是急着向女朋友求婚啊?连课都不上了。”他笑笑回答说:“实话告诉你,我太太给我发短信说她种的花一夜之间全开了,如若错过这样美丽的时刻,恐怕上帝都不会原谅我。”接下来,他绘声绘色地描述太太的花园多么千姿百态,儿子的飞机模型多么惟妙惟肖,他们为此而开的Party多么多姿多彩,包括他的猫偷吃了几串烤鱼,狗打翻了几瓶啤酒——与这些比起来,一堂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先愕然,而后是深深的赞叹。
谁不愿如此优雅而热情地生活呢,只是我们的视线被太多急着要做的琐事遮挡了,当我们不去在意自然赋予的奇迹和快乐,世界只会让我们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不快乐。
所以,在新西兰处处可见在海边一钓鱼就钓一天的精神矍铄的老头,开着出租车听着爵士乐的颤颤巍巍的老太太,穿着比基尼躺在游艇上晒一天日光浴的家庭。店家在黄金时间闭门谢客,因为店主要去公园野餐;公司从无加班一说,因为员工不愿牺牲与家人分享从黄昏到夜晚的每一分钟。
他们之所以有着强烈的幸福感,是因为他们自由又自我,能与每一个他们认为精彩的瞬间相爱,把手头不重要的事全盘抛却,全身心地投入一片快乐的海洋。
我劳动我光荣
曾经觉得,我们留学生打工实在是生活所迫,可那些住着别墅的本地学生打工却让人费解。他们衣食无忧,全民医疗保险,小学中学不交学费,父母失了业还能享受不低的政府补助。就这样还像我们一样可怜兮兮地打工,看人脸色,点头哈腰,在假期里从鸡叫干到鬼叫,何苦呀?
当我把这个疑问隐约向Kathy提出来时,她像不认识我一样瞪大了双眼。Kathy和我同住学校公寓,同层不同室,过去见面最多也就笑笑问声好而已。在交朋友方面,我们中国留学生都不太主动,语言当然是最大的障碍,文化背景不同也致使中外学生不容易找到共同话题。要不是喜欢时尚的Kathy在电梯里大声称赞我颈间一条藏银项链,恐怕我们永远是陌生人。
“家庭再富裕都是父母的,国家再富裕都是国家的,跟我有什么关系?自力更生挣学费,大家都这么做,再正常不过,靠劳动挣钱让我在家里抬得起头。”Kathy拢了拢一头短且乱的头发,接着说,“上个假期我去了苹果园分拣了两个月的苹果,这个暑假,我打算和朋友一起到澳洲的餐馆当服务员,顺便去北部看袋鼠,一定好玩得不得了!”
后来我听人说,Kathy的老爸是个卖珠宝的大老板,家底殷实,光是游艇就有两艘,名车更是无数。可作为掌上明珠的Kathy一上大学就搬进了学生公寓,房租学费伙食费都是自己业余打工挣的。真是不可思议。出来留学我才意识到父母曾经给我提供了多么幸福无忧的生活,那时我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可一漂洋过海,一切都变了。我第一次认识到住宿必须掏房租、一日三餐也让人发愁、辛苦打工还要交税、上课竟要另买教科书。真恨不得父母是大款,让我不必这样掐着指头数着钱过日子。可是,父母真是大款的Kathy却自己选择了过自力更生的生活。
工作,在新西兰很多人的观念里不是与挣钱发生必然联系的。上语言学校时,我寄宿家庭的邻居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在政府部门义务工作了十五年,分文不取,除了经常与她接触的人,整个政府大楼里的官员连她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但她无怨无悔,一边修花池栅栏一边对我说:“有意义,就值得。听说过查尔斯和戴安娜的长子威廉王子吗?他自愿参加扶贫队,去给穷人盖房子、给小孩上课、给病人洗马桶,他体会到了平民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如果只是为了钱,他根本不必这么做。”
不管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新西兰人都在用行动告诉我,自力更生和无私奉献实际上是种莫大的荣耀。
倒霉了总理便宜了小偷
前段时间在电视上看到新西兰的总理海伦·克拉克不断向媒体和国民道歉,究其原因,竟是她参加了一个慈善拍卖会,为了使一幅油画卖上好价钱,她自作主张地信手在背面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在餐厅和几个当地的学生说起这件事,大家竟各执一词。在我们中国学生看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中国请名人签字尤其是领导题字那是多么不易又多么光荣的一件事,花重金都不一定求得到呢。况且,这幅画最后以2000纽币成交后,所得钱财悉数被慈善机构拿走,海伦总理压根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利益。
“可是,她出于好心的主观意识使她做了一件触犯法律的事。”别看Tim的脸上鼻环、耳环、舌钉样样俱全,活像小阿飞,可他看待这件事特一本正经。“不是她画的,她没有权利签上自己的名字,她以为她是谁啊。”
我们几个黑眼睛黑头发的面面相觑,没见过用这种口气指责国家元首的。原来,在新西兰法律中有规定,油画和出版物一样属于精神产品,只有作者本人有权利在其上签名,否则就是侵犯版权,是欺诈行为。一个不诚实的人,是百姓也好,是领导是元首也好,通通不受欢迎。
此事给我一个印象,新西兰一定是个法度严明的国家,不然总理也不会陷入这样的窘迫,在中国,在市区开车鸣笛或不系安全带也不会罚款,更不会打死一只鸭子就要交高额的罚金再被遣送回国……直到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让我发现新西兰的法律其实也有那么一点不太合理的人性化。
琪伟和我来自同一个省,无形中亲近了很多,大家周末时常在一起做做久违的中国菜打打牙祭什么的。这个周末,琪伟却被警察扣下录口供。我们吓了一跳,以为他捅了什么娄子,但也只能焦急地等他回来。折腾了一上午,他才黑着脸回来。一进门就高呼:“这是什么破法规,不讲理嘛!”
三个小时前,琪伟为了我们聚会的事,一个人坐车去超市采购食品,可就在公交车上,一个毛利人趁人多眼杂悄悄拉开了琪伟背包的拉链。好在他的技术不怎么样,警觉的琪伟转身抓住了毛利人正夹着钱包的手。要知道,钱可是我们这些穷学生的命根子啊!这时正好停车,琪伟红着眼一把把毛利人拖下车来,仗着在体校学过一点跆拳道,勇敢地和小偷展开了搏斗,小偷嗅出对手身上有中国功夫的味道,吓得一溜烟跑掉了。这时,警察也闻讯赶到,可他们不但不去追小偷,居然严肃地询问琪伟有没有对小偷实施暴力导致其受伤!
真不敢相信,新西兰的法律规定,小偷偷300元以内不算偷,即使小偷偷了超过300元的财物,除非受到生命威胁,在夜间,被偷者在无警察协助的情况下不能擒拿小偷,日间虽可捉拿,但也不能过多使用暴力。——300元,也就是说不管300元对被偷者意味着什么,让人偷了就是白偷。
新西兰人喜欢张弛有度,在法律上也是,这是新西兰的特色之一,他们认为这是他们尊重人权的表现,即使是罪犯,也不能受到人格上的侮辱和肉体上的欺凌。
发稿/赵菱 tianxie101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