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蓝素兰女士,著名作家黒婴(张又君)之长女,毕业於中央音乐学院,80年代来到深圳,成为第一代的建设者。曾任深圳市福田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民盟深圳市委会第一届市委委员,现为钢琴教师。近年,致力於父亲的作品整理,为此,於2007年创办南洋侨网,2011年加入侨友网(香港)。她主编的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之《黒婴文选》不日即将出版。
爱好文学,閒暇时就写文章,发博客,在侨友网(香港)上也是十分活跃並乐於与人分享喜欢阅读的人;喜欢音乐,喜欢俄罗斯民歌,喜欢亲切地唤柴可夫斯基为“老柴”。虽称自己为40後,卻能保持着80後的思维模式以及年轻的心态,在蓝素兰女士身上,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文艺范儿”。
1952年回国来到北京,1984年南下到深圳,印尼归侨蓝素兰女士,被时代的风潮裹挟着,成为了深圳的第一代建设者。她见证了深圳的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巨变。
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父亲黑婴(张又君)不同,蓝素兰女士选择了阳春白雪的音乐道路,但深受父亲影响的她,对文学亦喜爱有加,近年就创办南洋侨网、加入侨友网(香港),将心中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我爱你,深圳
蓝素兰女士80年代来到深圳,是深圳市福田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民盟深圳市委会第一届市委委员。
1984年4月,深圳市来京招收人才,学业有成的蓝素兰女士前往应聘,一举成功,於是提着旅行箱,隻身南下。
她回忆,当时的深圳特区不过刚成立四年,一切百废待兴。“以前过了上海宾馆就是乡下,首饰得收好,到了蛇口,有点怕。南山区,过去都是荒山野岭,蚊子多得吓人。看,现在多漂亮。”
蓝素兰女士被安顿在罗湖区建设路的单位大院里,在一个几平米的房间栖身。那时的条件与今时不可同日而语。房间的陈设简单而简陋,一张上下铺,上面置物,下面睡人,四处不透气,只有一个小天窗。即使白天,里面亦昏天暗地。“晚上,人在睡觉呢,老鼠就在上面跑来跑去。”堂哥从北京来深圳探望她,看这情形,哭了。最不方便的,其实是上洗手间。“晚上单位大院门一关,上洗手间,得骑上自行车,过铁路,跑老远,到街对面的公共厕所解决。还好,那时年轻,可以不去。”
现在,深圳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都市,蓝素兰女士亦通过自己的奋斗,住上高楼大厦:三十层,落地窗,往外遥看,一望无际的美景。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蓝素兰女士感慨不已。自豪於自己是“第一代开荒牛”,她还撰写短文,《深圳,我是如此地爱着你》,借这一盛事,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抒发心中洋溢的热爱之情。
蓝素兰女士现在的职业是钢琴老师,她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她认为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必须因材施教。蓝素兰女士性格随和,不管成人,抑或儿童,都可与之相处融洽,成为朋友,所以,在她这里,年龄上至75岁,下至3岁的学生皆而有之。
敬业、乐业的蓝素兰女士有自己的“授徒”要求:但凡急於考级者,一律不收,唯有真心向学者,才会相授。
她说,“有些人爱攀比、好面子,为考级而考级,我觉得很不好,这样的结果是,他们只擅长应付考级的曲目,级别是考到了,但实力仍然欠缺。”蓝素兰老师的观点,无疑值得家长们深思。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蓝素兰女士出生於印尼,是家中长女,1952年和胞妹一道随母回京,与早一年回国的父亲团聚。“我们好像来到了完全陌生的世界,但是,当时已宣誓、签字、表决心,‘永远不再回去’。”再看旧照,蓝素兰女士唏嘘道。
既来之,则安之,蓝素兰女士在新的环境下成长,最终挺过千军万马独木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对这一时期,她有特殊的感情。“你们知道北京有一激情广场吗?只要有一人唱一句,所有人都会应声合唱,这个氛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捧起来的。”
和他们一样,大学修习俄语的她,时代在转变,音乐的风格亦沧海桑田,专业院校出身的她,对这种今非昔比,亦适时予以包容。十多年前,听到罗大佑的嗓音,她难以适应,不能容忍,十多年後,再听,她与时俱进,学会欣赏。“他的歌词写得非常好,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他的作曲,我很喜欢,很多专业出身的人,都不一定写得出呢!”
这样的年轻之心,让蓝素兰女士与时代没有距离。早在2005年,就有意識地接触手机、电脑。“那时在澳洲的外孙女刚好出生了,我想看她的照片,因为不会上网,只能到学生家里去看。”後来,她怕打扰对方,开始自学。她买了一台笔记本,由一位好心的学生教她使用。每次给学生上完钢琴课,学生给老师上电脑课。遗憾的是,她刚学会收发邮件,学生就因怀孕休养,与她道别了。这並不能阻止她的学习热情,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拼音打字,顺利学会。
一般的上网自然没问题,可蓝素兰女士仍觉不夠,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完全不懂,卻不知天高地厚”创办了一个门户网叫“南洋侨网”。提及此事,蓝素兰女士就笑,“其实,它跟新浪网的功能差不多,可是我不懂。但我只把它当作一本电子杂誌,我不在乎点击率,耐得住美丽的寂寞!”
在蓝素兰女士眼里,“南洋侨网”是一本电子杂誌,亦可是一本家族式的“史记”,因为南洋侨网中收录的大部分,都为作家父亲,黒婴张又君先生的作品、相关评论文章。“我爸爸这代人(经历丰富),如果现在不把他们的事蹟写出来,将来就淹没了。”
蓝素兰女士说,只要电脑在,网站就在,她希望把这个网站,这网站里盛载的历史,留给子孙後代。
受父亲影响,蓝素兰女士对文学喜爱有加,在用心经营“南洋侨网”的同时,亦加入侨友网(香港),以“梭罗河”为网名,成为这里的活跃分子,平日,认真写文、分享美文,已结交了不少同样富有“侨心”的好友。
追忆慈父张又君
蓝素兰女士的父亲黒婴(张又君)先生是茅盾盛讚为“新感觉派後起之秀”的作家、新闻工作者。他於1992年逝世,但蓝素兰女士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对他始终怀着浓浓的怀念和追思。父亲是广东梅县人,出生在1915年的印尼,曾两度回国读书,一次是回梅县,一次是回上海,早在那时,即对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祖国,有着深切而直观的眷恋。 张又君先生在我们这一辈人的生活里,或许鲜为人知,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卻是很有名气的作家,早在十八岁时,就以小说《帝国的女儿》一举成名。他一辈子都在报社发展,1922年在《新中华报》半工半读,从上海回棉兰後,任《新中华报》总编辑,1941年到《晨报》工作,1945年任《生活报》总编辑,1951年回北京後,在《光明日报》任职,是文人一个,但和鲁迅先生一样,走过动荡年代的他,有着一身不屈的傲骨、满腔除恶的正义。
当年,日本侵略大东亚地区,身在雅加达的张又君先生就曾因积极宣传抗日,不幸被日本宪兵抓捕,过了长达三年半的集中营生活,因此落下难以根治的腰伤。
虽然环境变化无常,但张又君先生的文学创作矢志坚持,继《帝国的女儿》以後,又陆续出版了《異邦与故国》、《时代的感动》、《红白旗下》等一系列散文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为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不同注解。张又君先生的作品在当时拥有不少读者,当年出版《漂流異国的女性》时,还吸引了一位法国女学者的造访。业界人士如此评价张又君先生的作品:在新感觉派诸小说家中,他的创作自有其独特之处,身居城市爱它的繁华,心繫乡间恋它的清幽,都市感觉与乡村情结相交织,城市荒诞与田园牧歌互变奏,向读者展示了属於黒婴独特艺术世界——都市的村庄”。这样的评价可谓中肯。
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坛前辈,张又君先生在提携文学青年、培养文学人才上,可是实心实意。主编文艺副刊《东风》期间,他对具有潛力的年轻人,都不吝笔墨,扶持襄助。据说,陕西贾平凹、广东苓桑、江苏姜滇、河北郭秋良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知名作家,成名前都曾在《东风》发表作品,受到他的指点和鼓励。
而在蓝素兰女士的眼中,父亲是一个外表严肃,内心柔软的人,說他柔软,因为他恋家、富有同情心;父亲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並不畏惧强权,“他对打成右派的人都很同情,别人都不敢理他们,他不仅理,还总是找机会跟他们在一起”。
在妹妹蓝素明女士的眼中,父亲还有另一面。“当着忙忙碌碌的新闻记者和报社编辑,出入各种会议、活动,採访、写稿、编稿、接待作者”、“爱书如命”、“喜欢思考、写作、读书”、“70岁遊长白山,超过一大群中青年,第一个登上天池”。
张又君先生给孩子的精神财富,远不止这些,还有千言万语,在他们记忆中珍藏。让闻者顿生敬意的是,张又君先生去世时,没有留下一句遗嘱,他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一屋书,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近年,蓝素兰女士参与编著的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之《黒婴文选》,将会面世,相信,後人在这本书里,一定可以找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知识分子情怀。
蓝素兰女士,著名作家黒婴(张又君)之长女,毕业於中央音乐学院,80年代来到深圳,成为第一代的建设者。曾任深圳市福田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民盟深圳市委会第一届市委委员,现为钢琴教师。近年,致力於父亲的作品整理,为此,於2007年创办南洋侨网,2011年加入侨友网(香港)。她主编的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之《黒婴文选》不日即将出版。
爱好文学,閒暇时就写文章,发博客,在侨友网(香港)上也是十分活跃並乐於与人分享喜欢阅读的人;喜欢音乐,喜欢俄罗斯民歌,喜欢亲切地唤柴可夫斯基为“老柴”。虽称自己为40後,卻能保持着80後的思维模式以及年轻的心态,在蓝素兰女士身上,透露出一种独特的“文艺范儿”。
1952年回国来到北京,1984年南下到深圳,印尼归侨蓝素兰女士,被时代的风潮裹挟着,成为了深圳的第一代建设者。她见证了深圳的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巨变。
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作家父亲黑婴(张又君)不同,蓝素兰女士选择了阳春白雪的音乐道路,但深受父亲影响的她,对文学亦喜爱有加,近年就创办南洋侨网、加入侨友网(香港),将心中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我爱你,深圳
蓝素兰女士80年代来到深圳,是深圳市福田区第一届人大代表,民盟深圳市委会第一届市委委员。
1984年4月,深圳市来京招收人才,学业有成的蓝素兰女士前往应聘,一举成功,於是提着旅行箱,隻身南下。
她回忆,当时的深圳特区不过刚成立四年,一切百废待兴。“以前过了上海宾馆就是乡下,首饰得收好,到了蛇口,有点怕。南山区,过去都是荒山野岭,蚊子多得吓人。看,现在多漂亮。”
蓝素兰女士被安顿在罗湖区建设路的单位大院里,在一个几平米的房间栖身。那时的条件与今时不可同日而语。房间的陈设简单而简陋,一张上下铺,上面置物,下面睡人,四处不透气,只有一个小天窗。即使白天,里面亦昏天暗地。“晚上,人在睡觉呢,老鼠就在上面跑来跑去。”堂哥从北京来深圳探望她,看这情形,哭了。最不方便的,其实是上洗手间。“晚上单位大院门一关,上洗手间,得骑上自行车,过铁路,跑老远,到街对面的公共厕所解决。还好,那时年轻,可以不去。”
现在,深圳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都市,蓝素兰女士亦通过自己的奋斗,住上高楼大厦:三十层,落地窗,往外遥看,一望无际的美景。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蓝素兰女士感慨不已。自豪於自己是“第一代开荒牛”,她还撰写短文,《深圳,我是如此地爱着你》,借这一盛事,回想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抒发心中洋溢的热爱之情。
蓝素兰女士现在的职业是钢琴老师,她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的,她认为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必须因材施教。蓝素兰女士性格随和,不管成人,抑或儿童,都可与之相处融洽,成为朋友,所以,在她这里,年龄上至75岁,下至3岁的学生皆而有之。
敬业、乐业的蓝素兰女士有自己的“授徒”要求:但凡急於考级者,一律不收,唯有真心向学者,才会相授。
她说,“有些人爱攀比、好面子,为考级而考级,我觉得很不好,这样的结果是,他们只擅长应付考级的曲目,级别是考到了,但实力仍然欠缺。”蓝素兰老师的观点,无疑值得家长们深思。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蓝素兰女士出生於印尼,是家中长女,1952年和胞妹一道随母回京,与早一年回国的父亲团聚。“我们好像来到了完全陌生的世界,但是,当时已宣誓、签字、表决心,‘永远不再回去’。”再看旧照,蓝素兰女士唏嘘道。
既来之,则安之,蓝素兰女士在新的环境下成长,最终挺过千军万马独木桥,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对这一时期,她有特殊的感情。“你们知道北京有一激情广场吗?只要有一人唱一句,所有人都会应声合唱,这个氛围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捧起来的。”
和他们一样,大学修习俄语的她,时代在转变,音乐的风格亦沧海桑田,专业院校出身的她,对这种今非昔比,亦适时予以包容。十多年前,听到罗大佑的嗓音,她难以适应,不能容忍,十多年後,再听,她与时俱进,学会欣赏。“他的歌词写得非常好,说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他的作曲,我很喜欢,很多专业出身的人,都不一定写得出呢!”
这样的年轻之心,让蓝素兰女士与时代没有距离。早在2005年,就有意識地接触手机、电脑。“那时在澳洲的外孙女刚好出生了,我想看她的照片,因为不会上网,只能到学生家里去看。”後来,她怕打扰对方,开始自学。她买了一台笔记本,由一位好心的学生教她使用。每次给学生上完钢琴课,学生给老师上电脑课。遗憾的是,她刚学会收发邮件,学生就因怀孕休养,与她道别了。这並不能阻止她的学习热情,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三天,拼音打字,顺利学会。
一般的上网自然没问题,可蓝素兰女士仍觉不夠,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完全不懂,卻不知天高地厚”创办了一个门户网叫“南洋侨网”。提及此事,蓝素兰女士就笑,“其实,它跟新浪网的功能差不多,可是我不懂。但我只把它当作一本电子杂誌,我不在乎点击率,耐得住美丽的寂寞!”
在蓝素兰女士眼里,“南洋侨网”是一本电子杂誌,亦可是一本家族式的“史记”,因为南洋侨网中收录的大部分,都为作家父亲,黒婴张又君先生的作品、相关评论文章。“我爸爸这代人(经历丰富),如果现在不把他们的事蹟写出来,将来就淹没了。”
蓝素兰女士说,只要电脑在,网站就在,她希望把这个网站,这网站里盛载的历史,留给子孙後代。
受父亲影响,蓝素兰女士对文学喜爱有加,在用心经营“南洋侨网”的同时,亦加入侨友网(香港),以“梭罗河”为网名,成为这里的活跃分子,平日,认真写文、分享美文,已结交了不少同样富有“侨心”的好友。
追忆慈父张又君
蓝素兰女士的父亲黒婴(张又君)先生是茅盾盛讚为“新感觉派後起之秀”的作家、新闻工作者。他於1992年逝世,但蓝素兰女士和她的兄弟姐妹们,对他始终怀着浓浓的怀念和追思。父亲是广东梅县人,出生在1915年的印尼,曾两度回国读书,一次是回梅县,一次是回上海,早在那时,即对处在水深火热当中的祖国,有着深切而直观的眷恋。 张又君先生在我们这一辈人的生活里,或许鲜为人知,但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卻是很有名气的作家,早在十八岁时,就以小说《帝国的女儿》一举成名。他一辈子都在报社发展,1922年在《新中华报》半工半读,从上海回棉兰後,任《新中华报》总编辑,1941年到《晨报》工作,1945年任《生活报》总编辑,1951年回北京後,在《光明日报》任职,是文人一个,但和鲁迅先生一样,走过动荡年代的他,有着一身不屈的傲骨、满腔除恶的正义。
当年,日本侵略大东亚地区,身在雅加达的张又君先生就曾因积极宣传抗日,不幸被日本宪兵抓捕,过了长达三年半的集中营生活,因此落下难以根治的腰伤。
虽然环境变化无常,但张又君先生的文学创作矢志坚持,继《帝国的女儿》以後,又陆续出版了《異邦与故国》、《时代的感动》、《红白旗下》等一系列散文集、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为不同历史时期,留下了不同注解。张又君先生的作品在当时拥有不少读者,当年出版《漂流異国的女性》时,还吸引了一位法国女学者的造访。业界人士如此评价张又君先生的作品:在新感觉派诸小说家中,他的创作自有其独特之处,身居城市爱它的繁华,心繫乡间恋它的清幽,都市感觉与乡村情结相交织,城市荒诞与田园牧歌互变奏,向读者展示了属於黒婴独特艺术世界——都市的村庄”。这样的评价可谓中肯。
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坛前辈,张又君先生在提携文学青年、培养文学人才上,可是实心实意。主编文艺副刊《东风》期间,他对具有潛力的年轻人,都不吝笔墨,扶持襄助。据说,陕西贾平凹、广东苓桑、江苏姜滇、河北郭秋良等一批蜚声国内外的知名作家,成名前都曾在《东风》发表作品,受到他的指点和鼓励。
而在蓝素兰女士的眼中,父亲是一个外表严肃,内心柔软的人,說他柔软,因为他恋家、富有同情心;父亲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並不畏惧强权,“他对打成右派的人都很同情,别人都不敢理他们,他不仅理,还总是找机会跟他们在一起”。
在妹妹蓝素明女士的眼中,父亲还有另一面。“当着忙忙碌碌的新闻记者和报社编辑,出入各种会议、活动,採访、写稿、编稿、接待作者”、“爱书如命”、“喜欢思考、写作、读书”、“70岁遊长白山,超过一大群中青年,第一个登上天池”。
张又君先生给孩子的精神财富,远不止这些,还有千言万语,在他们记忆中珍藏。让闻者顿生敬意的是,张又君先生去世时,没有留下一句遗嘱,他留下的全部遗产就是一屋书,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近年,蓝素兰女士参与编著的印尼生活报纪念丛书之《黒婴文选》,将会面世,相信,後人在这本书里,一定可以找到纯洁的爱国主义和知识分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