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英语当回事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教学音频听多久合适?多长时间换内容?
  A没有统一的规律。安妮当时听语感启蒙听了两年,如今看来,我不赞成一种资源使用那么久。但是,孩子如果喜欢听就要顺应。不管怎样,孩子喜欢就说明符合他的认知发展。大人要学会观察孩子,当人家津津有味的时候就不要去打搅;当心不在焉的时候就主动去换,毕竟兴趣是所有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
  Q双语会不会影响中文?
  A孩子没开始学英文吧,担心错过;开始学了吧,担心影响中文。其实,你想人为地影响孩子的中文都不可能,不信你可以算一下孩子每天的中英文比例:在孩子醒着的时间里,英文能达到孩子中文环境的十分之一吗?就算能,这样的比例把中文影响了,也是奇迹。海外华人家庭,那么重视中文,幼儿园之前全中文,上了幼儿园回家也还是中文,就这样,到最后很多孩子还是不讲中文了,道理跟这一样。
  Q双语是否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A的确见过一些报道,说多语种学习造成孩子失语、自闭等等。其实语种不是问题,是否让孩子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接触语言才是关键。过去强调英语或者别的语言,或者强调双语,让孩子感到很大的压力,这是心理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所以,别拿英语当回事。
  Q孩子说话(中文)晚,家人认为是英语启蒙的错,怎么办?
  A此前我也遇到过妈妈们的求助,因为孩子语迟(其实还不过两岁),家人尤其是老人或者老公认为英语启蒙太早是罪魁祸首,问我怎么办?其实,英语启蒙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有机会就接触、输入,没机会或者是觉得别的更重要,那也没必要拧着来。
  我的建议是,如果目前觉得中文输出更重要,那就把英文输入停掉也没什么。等中文输出解决了再重拾不迟。
  Q阅读中的中英文比例如何把握?
  A对孩子来讲,阅读最主要的是故事带来的兴趣,和语言无关。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听惯了中文故事,会对英文有排斥。所以在英语启蒙初期,若非用英文读故事,则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总结出了针对中国孩子的“亲子阅读三步曲”:在英文绘本阅读之初,以中文做辅助帮助孩子理解画面,然后过渡到单词、短句与画面之间的情境对应,最后再到完整的英文语音输入。
  孩子不习惯英文绘本时,做妈妈的就要变花样来吸引孩子,让他建立英文书很好玩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建立并巩固,每天的中英文书完全可以混在一起让孩子自己来选。有时候可能全部是中文书,有时候可能全部是英文书,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会各选一些。归根结底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要下工夫给孩子多找符合其兴趣的书。
  Q通过看电视能学好英文吗?
  A我个人不赞成为了学英语而让孩子多看电视。但是如果家长本身已经让孩子习惯看电视了,那么中文的不妨换成英文的。我个人的孩子,从1岁9个月开始看电视,也确实痴迷,但我觉得还是要控制,要有界限。能少尽量少,直接看书更好。在这个问题上,电视就是胡椒面,调味而已,不能依赖。如果觉得原味最好,那就不看也无妨。
  Q是听一种素材好还是多种好?
  A这是目前说法不一的问题。很多针对成人学习的模式说,一种资源听100遍,比100种资源听一遍好。我个人认为,语音信号要想识别,首先要有存储,就好比你要从电脑中调取数据,需要电脑里先有才能找到一样。看、听惯复杂资源的孩子,对于一些简单的素材会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但这并不是说,家长就应该走马灯似地更换资源。任何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孩子这个主体身上。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意愿,就应该允许他们自己选择素材。特别小的宝宝还不能选择,就不妨从妈妈自己的角度去感受素材,用什么不用什么,妈妈来决定就好。
其他文献
“恺恺去吃饭吧。”“不吃!”  “恺恺去睡觉吧。”“不睡!”  “恺恺去洗澡吧。”“不洗!”   “恺恺我们回家吧。”“不回!”    可怕的叛逆期终于来了!恺恺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什么都说“不”。看见这种情况,我既高兴又担忧。孩子叛逆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有反抗期的孩子长大后自主性更强,没有反抗期的孩子容易缺乏自主性,所以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苦恼的是,孩子的“不”没完没
心理学有一个术语,叫“幼儿期失忆”,描述的是成年人对三四岁之前记忆的缺失以及七岁前记忆不确定的现象。  既然在生命头几年发生的事,几乎没有留下记忆,那么当时发生过什么,还重要吗?  当然重要。因为它们会影响我们理解和感知自身、他人以及世界的方式方法,或好或坏。比如,孩子不记得跟爸妈一起旅游过,不记得看过什么,不记得跟什么人打过交道,但却会对鸟儿、湖水和山脉拥有莫名的亲切感,会觉得人们很友好可靠,会
我们小区跟女儿同龄的女孩开始学钢琴了,我忍不住开始遐想:如果不用学琴,我更希望女儿学点别的什么?  首先,我希望女儿能读一读文学,读一读诗。  现在是读图时代,文字似乎已经out了。图和视频占据了大片视野,眼球变成不安分的东西,我们的头脑和生活正在被拆成碎片。如果孩子从小就这样长大,所经历的一切都是零碎的,整个人是不是也更容易变成碎片?  所以,我最希望女儿能多读诗,享受文字带来的魔术,时时为之惊
如果您的孩子有气喘,一定曾经纠结过:见孩子运动的时候很快乐,总想让他多运动一下;但听到他边奔跑边咳嗽的声音,心头又无比担心,害怕诱发气喘。真是左右为难。  孩子是否属运动诱发型气喘  如果你的孩子在跑步或游戏时,无法跟上同伴、无法连续跑步5分钟以上,或者出现晕眩、咳嗽、胸口疼痛的现象,就应特别注意。如果运动后有明显的哮喘音,则很容易诊断为运动诱发型气喘。  为什么运动会引发气喘  气喘,浅白一点的
在多年的低年级教学经历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看似机灵、学习成绩却不太理想的“双面”孩子。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上课时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可不论是在平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是在重要考试中,他们都会出现许多错误,最终与优秀成绩失之交臂。  是什么导致这些头脑聪明的孩子没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呢?据我多年的观察,孩子缺乏良好的视听习惯是罪魁祸首。那么,该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视听习惯呢?  抓住“发展关键期”,
当娃手握空气将不存在的茶杯递到你手上时,他随之而来的一句“妈妈请喝茶”,让不存在变得仿佛可以触摸。  有研究表明,早年的“假装游戏”和孩子之后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呈正相关。两岁到五岁的孩子的“假装游戏”涉及的文字材料越多,他们之后的语言发展就越成熟。  而在孩子玩“假装游戏”时,从旁观察的我时常会感到惊讶——    心智的进度表  通过观察孩子,我发现他们的“假装游戏”也在不断“进化
秋燥有凉燥和温燥之分。  秋天的时候,天地之气不断收敛,气候变得干燥,容易引发咳嗽,尤其是孩子。于是,很多家长一到秋天,就经常给孩子服用秋梨膏、沙参、麦冬等凉润的药物。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秋燥有凉燥和温燥之分。初秋是凉燥:温暖身体  燥是怎么来的?一般是寒导致的。初秋,天气还有些热,可站到树荫底下,风一吹,皮肤有点凉了。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凉燥。  天气从夏天的热,骤然间过渡到了秋天的凉,人
《孩子》关爱留守儿童,走近基层外来工父母  “给我一本,我看看别人怎么教小孩!”“我也要,里面的小刊我可以寄给女儿!”日前,在中宣部“好书刊进基层”系列活动中,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孩子杂志社社长李军率员工赶赴广州立白(番禺)有限公司赠书。看到李总手上的《孩子》杂志,一些已为人父母的外来工代表争先恐后,纷纷索要。    爱心义卖,留下同一首爱的歌    3月18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心义卖
早上起床有点晚,又要赶着带贝塔出门,有点手忙脚乱。就在我拿完门口酸奶,转身准备进屋的瞬间,“嘭”的一声,大门一下就锁上了。当时的情况是:1岁半的贝塔在玄关里穿戴整齐准备出门,而我穿着单衣拖鞋被反锁在门外,既没带钥匙,也没带手机。  我的大脑瞬间空白!等回过神,想起首先要赶紧安慰孩子:“baby乖,我去安安家一趟,马上回来,你在家等妈妈好不好?”我赶紧跑到邻居安安家,借了手机打电话给丈夫,要求他马上
妈妈的困惑:  最近女儿特别爱哭,一碰困难就哭。我尝试跟她沟通,让她控制情绪,好好把遇到的问题说清,但她说:“我也控制不了,就是想哭。”不知道是不是之前幼儿园老师的原因?在前一个幼儿园时,有个老师经常为小小的错误嘲笑她,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心。  这是一个普通妈妈的困惑。我们看看,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怎样解答她的困惑,不同的答案里又有着怎样的共通点。  资深幼儿园教师:妈妈也要反观自己  处于一种深度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