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反面不是恨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复想法下的草率


  薇的前夫很“渣”,不尊重她,从不在乎她的感受,她当初为了与他结婚几乎和家人决裂,却换得一个被分手的结果。回想过往,她恨透了他,发誓要焕然一新,让他高攀不起。
  于是,薇开始疯狂整容,原本清秀自然的脸整得非常僵硬,连笑的表情都不能持久。最糟糕的是,不久就和一个根本不喜欢的人在一起,她怀孕了;本想打掉孩子,但对方坚决不肯,说要娶她,于是只好奉子成婚。
  后来薇承认,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是想报复前夫。因为前夫在和她离婚后,很快就有了新的女人,天天晒合影秀恩爱,对她刺激很大。她想让他知道:“离开你我立刻就再婚了,你对我来说才什么都不是,你无法给我造成任何影响!”
  薇再婚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草率,一个根本不爱的人,却要和他日夜相守,还要共同抚育孩子,她深深地后悔了。
  再次见到薇时,她正在起诉离婚,孩子被男方藏起来了。她已有整整七个月没见过孩子了,整个人都处于崩溃边缘,不禁让人唏嘘。为了“报复”一个不在乎她的人,竟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最终伤害的是自己


  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在双方分手后, 42%的人表示,曾有过报复前任的想法。为什么这么多人想报复前任?难道不知道报复最终一定会反噬到自己吗?也许并非不知道,只是恨意难平。
  珠给记者连发了数十条私信,原因是对方突然提出分手。无论她怎么问也问不出分手的理由,对方只是说觉得两人不合适,没有再走下去的必要了。她哭泣、哀求、撒泼、咒骂,都没用,对方态度坚决,很快就搬走了。她蒙了,随后恨意满心头。
  珠说:“分手后,我满脑子都是恨,在想怎样报复这个无情的男人。”听起来她是痛恨之极、毫不留恋,但实际上,恨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和爱一样。有时人们恨意满满,是因为在潜意识里,依然想借助这份恨意和对方连接。
  一个曾经的爱人,突然变成了陌生人或仇人,哪个更容易接受?对于很多人来说,仇人比陌生人更容易接受。因为陌生人意味着你们之前的一切都不存在了,快乐也好,伤痛也好,一切戛然而止,从今以后再无瓜葛。这对人的大脑来说是一个“未完成事件”,而心理追求闭环,所以未完成事件对很多人来说难以忍受。而仇人,虽然和爱人的意义截然不同,却也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甚至在已经结束了的亲密关系中,恨意会让人们感觉彼此之間依然存在着深层、私密的连接,一切好像都还没有结束,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抚慰自己“失去”的伤痛。
  当正面的连接不可得时,人们的潜意识倾向于把恨作为一种折中和妥协。从这个方面来看,恨有着存在的正面意义。然而,如果放任自己一直这样恨下去,最终伤害的一定会是自己。

如何理性面对恨


  允许自己恨一时。如果压抑得越多,分裂得就越多,所以允许自己恨,将恨视为一种暂时的非常时期。此外,对自己要宽容,不把已过去的感情失败过分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不要一味自责和后悔。



  专注于自己的爱好。无论是音乐、舞蹈、烹饪还是健身,一份值得专注的爱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也可以更好地打发时间,不给自己翻来覆去咀嚼过去的机会。
  找信任的人倾诉。倾诉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法,尤其当信任的人没有评判,而只有接纳的时候。当很多想法在脑海里的时候,可能是没有头绪的一团乱麻,说出来会清晰很多,也更容易找到解决办法。
  分清什么是真正成熟的爱。弗洛姆说,真正的爱是在彼此身上唤醒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这样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不成熟的爱是什么?是“我必须被你所爱,否则我就会死!”这是小孩对父母的爱。因为小孩没有父母就活不下来,所以小孩天然地爱父母,并充满了占有欲。而成熟的爱则是:“我爱你,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彼此都很快乐;如果你不能感受到由衷的快乐和爱意,我的爱也会消退,并且这段关系也随之丧失存在的意义。”
  只有小孩才会因为“离开”或“失去”而满地打滚、痛不欲生,成年人则会明白,一旦对方不爱或无感,这样的关系就是对自己的贬低和折磨。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报复更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如果把报复的想法,慢慢转变成“我能在这段关系里学到什么?”“这段关系有什么值得我思考和成长的地方?”……人们就会渐渐摆脱报复的想法。
其他文献
小阳27岁,刚结婚一年,对丈夫很失望。她说:“放袜子、摆鞋子、外出锁门这样的小事,不知说了多少遍才开始有些小改变。更别提生活、消费和价值观念,处处都是冲突。我妈说他是不够爱我,我也怀疑,但生活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又没到要一拍两散的地步。只是天天一肚子憋屈,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是不是如果他足够爱我,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其实,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后,很多人都会有小阳一样的苦恼:“如果你足够爱我、
期刊
“幸福一家”的幸福合影  在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双桥村,有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幸福一家”,里面住着24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最大的14岁,最小的6岁。“幸福一家”的“家长”叫虞海河,他与这24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非亲非故,却甘愿为他们免费提供生活和学业开支,直至他们18岁……致富后做公益,给贫困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这个女孩是家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她为其他孩子带了个好头,后来又有好几个孩子考上了本科。”“
期刊
西周距今已逾三千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波澜壮阔的历史洪流逐渐损减消解,许多曾经无比鲜活、生动的人物和事迹都变得异常模糊难辨。所幸在传世和出土载体之中,还残留着一些珍贵的记忆碎片,成为人们感知西周和重构历史的有机密码。青铜重器——何尊,就是这样一件载体。  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贾村(今宝鸡市贾村镇)村民陈堆家后院土崖坍塌,发现一件青铜尊,后辗转入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1975年,上海博物馆的马承源先
期刊
很久没像这样了,人们面对这样一条新闻时如此感动,为一个孩子受到善待而欣慰。看到警察的调查还孩子以清白时,很多人松了一口气,比给自己洗清某种委屈时还高兴。孩子的心灵是一张白纸,这种教育能在这张白纸上留下铭记一生的美好,对规则和正义的依赖。  重庆10岁男孩被疑划车却坚决否认,父亲认赔3500元,民警看监控追查3天,真相大白,事实证明不是孩子划的,车主退了赔偿并给孩子道歉。很多网友觉得这条新闻太治愈了
期刊
相知相恋,以书为媒  2015年,受《平如美棠》一书的启发,叶永烈与杨惠芬合著了一本《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开篇便颇有深意:雨天,夫妻二人共撑一把双人伞,不论迅雷猛雨,还是如丝微雨,“伞下的世界,是春风永驻的世界。”  作家的笔下,总不乏浪漫,但叶永烈与杨惠芬的初识,却没有那么罗曼蒂克。这段姻缘,多亏俩人的恩师牵线。1962年的一个夏日,杨惠芬的老师兴冲冲赶到她家里:“阿芬,我给你介绍个对象,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64条规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在我们的生活中,合同无处不在,大到国家间贸易往来,小到每一个自然人的衣食住行,处处能看到合同的影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事人来法院打官司要求解除合同的案件明显增多。本文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为大家系统讲一讲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问题及风险防控。一、合同解除的概念  合同解
期刊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公元前206年,在秦帝国分崩离析之际,先入关中的刘邦屯兵于灞水河畔,项羽驻扎于戏水以西、渭河南岸的鸿门。尔后刘邦亲赴鸿门拜谒,项羽则在军营备宴留饮刘邦。宴上范增数次以眼色暗示项羽,应当机立断擒杀刘邦以绝后患,见项羽默不作声,便一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决断。  范增三举之玉玦是鸿门宴跌宕剧情中的重要道具,很显然时人皆知这一暗
期刊
一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朝孟郊《登科后》生动描绘了中国古代中榜学子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状态。金榜题名是中国古代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官府通常除张榜公布外,也会制作精美的“录取通知书”。  中国古代“录取通知书”,质地有绫绸、木、纸等,科举考试等级越高,所用材料越考究。写好后还要加盖“录取专用章”,称为“过朱”。二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当时题名的金榜也称为春榜或龙虎榜,只是用来公
期刊
金敬迈1930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他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领域跨越话剧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2010年12月,金敬迈获得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金敬迈年轻时在原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当演员,后来在表演时摔伤了腰椎,无法进行表演,就改行成为创作员。  1963年冬,湖南衡阳的139师一支野营拉练部队在拉练途中,有一匹驮着钢炮的马挡在了铁道上。此时一列火车正飞驰而来,负责部队
期刊
1875年(光绪元年)5月,清廷下诏授左宗棠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全权节制三军,择机出塞平叛新疆。三军集结,粮饷从何而来?于是,在1867年到1881年之间,左宗棠通过巨商胡雪岩向外国洋行陆续借款6次,总计达到1950万两白银,其中有一半是用在解决收复新疆的粮饷问题上。有了贷款,左宗棠才算有了收复新疆的经费支撑。但仗必须在一年半之内打完,左宗棠从一个军人、一匹马每天所需的粮食和草料入手,精确推算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