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执著浇灌人生梦想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以下简称活动)吸引了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分享创意、成就梦想的舞台。我的梦想就是帮助学生在这个全国性的舞台上成就他们的梦想,这需要一种执著的精神。
  创设良好活动氛围,开展活动
  海淀区教育信息中心创设了良好的活动氛围,给予了大力支持,使各学校之间互通有无,分享经验,关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意思维能力,为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开展了游戏设计活动,让游戏超出娱乐的范畴,使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创作出关于能源或环境等重要社会问题的数字游戏。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例如,学生参与设计的数字创意实验室尤如一件艺术品展现在全校师生面前;学生们在电脑上制作的教师节动漫贺卡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赞扬,这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
  建立人才库,制定培养计划
  在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广泛性的基础上,要注重选拔有内在潜质的学生。优秀学生不急功近利,做事执著专一,通常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沟通能力。优秀的作品是师生创意和汗水的结晶,凭借一时的好奇或转瞬即逝的热情是无法创作的。为选拔出来的学生建立学生人才库,并制定培养计划。一是要关注学生作品创作的每个阶段,使学生少走弯路,同时对学生作品创作的发展预期要有准确的判断。二是要树立学生榜样,发挥同辈教育的作用,鼓励优秀学生组建社团,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参加适合的项目。
  技术与创意完美结合,创作作品
  创作作品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在技术层面,合适的技术是对创意的衬托和升华。总结技术要领,简化技术步骤,使技术不再是制约其应用的“瓶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我在辅导电脑绘画过程中,依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绘画风格和绘画内容选择不同的软件,使学生从纸质绘画快速过渡到电脑绘画。其次在作品创意层面,创意使作品更有观赏性、更具价值。其中选题是关键,要以小见大。辅导教师要多研究历年优秀作品,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灵感。作品创作前,辅导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寻找创意的火花。例如,我辅导的几件全国获奖作品:视频短片《背影》的选题源自内心的感动,作者父亲的残疾没有使孩子自卑, 他的人格魅力成为孩子永远的骄傲;三维动画作品《弈》展现了小小棋盘,蕴涵着大智慧和大场面,作者的爱好是下象棋,这成为作品创意的触点;《一座楼的背影》的创意源自学校的旧楼改建,表达学生对母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综合体验,是进行良好自我教育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值得追求的人生梦想。
其他文献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高国军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从人的成长和发展来看,信息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和全息的积淀过程,不是仅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够形成的,也并非学习一两门课程就能达成的。信息技术课程把培养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充分说明了课程的价值及先进性,但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群中的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课程,其课程目标必须从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渐进至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研究利用网络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用Moodle(“魔灯”)平台设计了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课;在对云计算辅助教学的初步探索中,笔者又利用微博、问卷星、Google平台等开放网络对同一课进行了设计。经过课堂实践后,我们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揣摩与比较,初步探索了基于局域网和开放网络的课堂的各自特点,进一步理解了如何开展云计算辅助教学。  ◇基于Moodle平台的局域网课堂  
中关村第二小学于1971年建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壮大,目前学校已成为拥有中关村、华清、百旺三个校区的品牌学校。面对一校多址的办学现状,如何让学校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学校明确提出构建高效的“多校区管理模式”,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各个校区的发展步调统一,确保中关村二小的优质品牌不缩水。  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是实现多校区管理的有效策略  多校区办学作为时代的产物,拓展了办学空间
本市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在我校举行,笔者有幸观摩。其中,数学特级教师黄德忠执教的小学二年级《认识角》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节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相整合较为成功的范例,多媒体课件在导入、重点、难点、结尾几个关键点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一、在导入处娓娓道来,承载人文味儿  课件出示孔子雕像。  师: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教师,认识他吗?  学生有些
在常规的教学管理中,教育部门会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备课簿。笔者多年来参与这项工作时,总会发现教师临时突击备课,应付检查的现象屡禁不止。每当批评这种现象时,也总会有一两个不以为然的教师发出这样的声音:“备教案增加教师负担。”原以为是这师德、师风的下降,但调查后发现,下这种结论不免过于武断,不得方法要领的备课确实让教师们苦不堪言。要想给教师的备课“减负”,需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学设计,把握教学设计的撰
翻看这一年的每期杂志,我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教育改革助力的,所以本刊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变革”。眼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破解教育改革中的难题,发出来自一线实践者的声音,是我们的使命。“变革”一词在每期的杂志里都频频出现,也代表本刊的态度:我们为教育改革鼓与呼,为教育信息化鼓与呼,我们鼓励新技术在教育教学及管理中的应用。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
自2008年开始,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信息技术教研方式开始变革,由“大团体”变为“小团体”,由“集中式”变为“分散式”,由“独立式”变为“滚动式”。他们尝试在“小团体”规模中走出一条“高效率”的教研道路。    在各地大力倡导“校本教研”的背景下,“集中式”的区域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仍是县级教研采用的主要方式。一方面“集中式”的区域教研能聚集人气;另一方面,学校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导致“校本教研”模式难以
让学生玩游戏:帮助还是炒作  “参加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口号,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喜欢援引它作为帮手,解决困难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游戏往往被称为一种让学生参与的完美的工具。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游戏吗?玩游戏有什么样的机遇和风险?教育如何能判断一种游戏产品对学生学习是有帮助或者仅仅是炒作?  在这个方面并没有标准可言。就像盲人摸象的寓言那样,不同的专家认为学生应该参与不同的方面:学术、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牵动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其中提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这似乎又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课程改革。  面对21世纪的人才需求,我们一直在探索课程改革。“教什么”与“怎么教”,这是教学离不开的根本问题。如果说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是“怎么教”的问题,那么关注课程则是“教什么”的问题。学校阶段学习是学英语、语文、化
为更好地将基地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我们初步总结出了品德与社会、生活学科的资源转化策略。  对应教材内容转化课程资源  资源基地中的资源有些可以与教材直接对应。如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农业工具的演变》一课中,关于农业工具的演变,教材中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农具。对于这些资源,农业博物馆里有更加详细的图文介绍。博物馆中就陈列有不同时期的犁的实物,并附有详细的介绍。学生到农业博物馆参观,可以